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态度决定未来》俞敏洪励志演讲

三文鱼的故事人,一辈子怎么活下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你可以很懒散的,一辈子什么也不做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城市里活下去,你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这颗心,因为人是随着心来动的,你心想走到哪里,你人就可以走到哪里。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经理,体验,升华。
在加拿大有一种三文鱼,三文鱼的一生令人惊叹!三文鱼的回流是每四年一次,为什么要回流呢?它要回去产卵,繁衍后代,三文鱼产卵以后,就把这个鱼卵藏刀石子底下,这些鱼卵会被河里的其他鱼吃掉一部分,当它们变成小鱼以后,又会被别的鱼吃掉一部分,在湖泊里面,它们要生长一年,在这个生长一年的过程中间,它们被天上掉鹰,水中的鱼,还有湖旁的人不断的打捞,所以每四条三文鱼,只能剩下一条,一年以后,三文鱼由于内心的召唤,它们开始游向大海,它们要差不多环游太平洋一圈,刚好整整三年。
在这三年中,它们的经历更加艰难,在海洋里凶猛的鱼更加的多,再加上人类大量的捕捞,所以等到它们四年以后,再回到它们出发点这条河的河口的时候,每游出去的十条鱼,剩下一条都不到了。
真正壮观的,是在它们到了河口,再回到产卵地的那一刻,河水很急,它们要拼命的往上游,在游的时候,它们就不能停下来吃任何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二十四小时往上游,因为它们只要一停下来,就被河水给带回来了,等到它们游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变得浑身发红,因为它们身上的体能全部都被消耗完毕,这个时候,三文鱼就开始受精和产卵,两条鱼受完精产完卵以后,就双双死去了。
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种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逆水搏击,回游产卵,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
也许这样做是遗传和基因使然,并不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意识。
但这一现象在人类眼里看来,依然令人感动,使我们思索和振奋。
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管各种艰难险阻的成长;经历,不管大海多么不可预测,也要从平静的湖水游向大海去的经历,去完成生命各个阶段的历程;使命,不管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来繁衍后代,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2023年我是演说家俞敏洪演讲稿:摆脱恐惧

2023年我是演说家俞敏洪演讲稿:摆脱恐惧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著名演说家俞敏洪,很荣幸在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经验。
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论的主题是“摆脱恐惧”。
恐惧是人类天生的情感,它来源于我们对未知的恐慌和对未来的担忧。
恐惧可以是有益的,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危险的伤害。
但是,过度的恐惧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阻碍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摆脱恐惧,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恐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无论它是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还是对批评的恐惧。
我们要勇敢地直面这些恐惧,而不是回避或否认它们。
当我们正视恐惧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它们,并且找到战胜它们的方式。
其次,对抗恐惧需要积极主动的行动。
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着恐惧自动消失,或者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
我们必须主动地去面对并克服恐惧。
比如,如果我们害怕公众演讲,我们可以通过参加演讲培训班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果我们害怕失败,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并且勇敢尝试新的事物。
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我们才能克服恐惧,向前迈进。
此外,我们需要积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恐惧往往源于对未知和风险的担忧。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减少恐惧的影响。
我们可以尝试将恐惧转化为动力,使其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
我们可以学会积极思考,专注于事物的积极面,而不是消极的一面。
通过积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寻找支持和鼓励。
在克服恐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军奋战。
我们可以寻找支持和鼓励来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这些支持可以来自家人、朋友、同事,或者是一些专业的组织或机构。
他们可以给予我们鼓励、指导和建议,帮助我们度过困难的时刻。
当我们感到恐惧和无助时,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摆脱恐惧并不容易,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标。
像树一样活着(俞敏洪)

俞敏洪大学经典励志演讲:像树一样活着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怎么样,你都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了,你就有了开始往前走的基础。
对于你们来说,找工作一次被拒绝了,就不找了,那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找不到的,新东方有个学员到美国大使馆去签证,签了三次都被拒绝了,我跟他说,美国人还允不允许你去第四次,他说允许我去第四次,我说允许你去第四次你就去,但你一定要有个心态,就是面对失败,你得风度翩翩,这就是成功者。
结果他从第四次开始去的时候,非常有风度有礼貌,可又被拒绝了,被拒绝了以后,他说“Thank you sir see you next time”最后到第八次,终于给了他们一张签证,这个学生问你为什么给我这个签证?这个美国签证官说“Because I never never want see you again.”他知道这个人太坚忍不拔了,坚持下去的事情,往往成功的可能性要多的多,坚持就是力量。
一个人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了,他就永远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不公平,别人的爸爸是部长,想找什么工作都有,我没有;别人的爸爸是亿万富翁,不用工作也能活的很好,我却身无分文……人地出生是由不得你自己选择的,但是人生命的重点是由你们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人跑的是一辈子,跑的是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甚至是一百年,所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调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于农村,来自身无分文的家庭,如果你们抱怨找不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你觉得这个社会很黑暗,很阴冷,很无情,错肯定在你,不在这个社会,任何一个人,只要把社会和别人都当作自己的敌人,当作生活不幸的来源,这样的人,你的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都不会成功,这个社会有没有毛病,肯定有,没有一个社会是没有毛病的,我把所有的社会上的这些毛病叫做对你的束缚能跳出最优美的舞蹈的人。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挣脱生命的束缚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挣脱生命的束缚
每个人都渴望生命能够像海水一样没有障碍地奔腾流动,和蓝天相接;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从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除了带走白云,没有一丝牵挂。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人的一生都是为了挣脱某种束缚而努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机遇,咀嚼失败,品味成功。
人一旦有了自觉意识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束缚抗争。
人类通过智慧和耐心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摆脱社会的束缚进入自由状态,尽管这一自由状态有可能只是一种虚幻,但争取进入这一状态的奋斗过程正好赋予了生命很丰富的意义。
当人们脱离贫困之后,马上就会为了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努力,因为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和一个人的尊严有关。
一个人如果社会地位低下,就像一群狼中的尾狼一样,永远只能吃最后一口肉,永远得不到最好的机会,甚至得不到母狼的青睐。
在这种感觉下,懂得社会地位不可一蹴而就的人会用持续耐心的努力来争取社会地位的改善(有时候这是一辈子的努力),而没有耐心的人就会采取危险行动,通过逢迎拍马、坑蒙拐骗来达到目的。
面对社会地位,有虚荣心和贪婪心的人尤其危险,虚荣的人容易为了面子而断送幸福,而贪婪的人极有可能为了地位而断送生命,因为地位和金钱一样,没有任何满意的衡量标准,只能用内心去感受,一个面对
地位和权力的诱惑不知道适可而止的人,极容易进入危险之地。
但不管怎样,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奋斗过程,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过程。
挣脱生命的束缚,便是要我们摆脱自身的哪些弱势,敢于冲破自己的局限,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虎年感怀_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常常挂着老虎的画像,所以很容易对老 虎产生一种好感甚至崇拜。但另一个方 面,老虎和英雄常常又是对立的,以至 于让我搞不清楚是应该站在老虎的一边 还是英雄的一边。 《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最 吸引我,读完后不禁感叹于武松的神力 和勇敢,心生崇拜。然后又读到李逵杀 虎,我也是掩卷唏嘘半天,觉得把李逵 母亲吃掉的老虎的确该杀。 中国文化对待老虎和英雄的态度 好像也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有很多对 于老虎的颂扬文字,像成语“龙腾虎 跃”、“虎踞龙盘”等。像辛弃疾的诗 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另一方面又总是把打虎的人当作 英雄。 时至今日,老虎是绝对打不得了, 保护老虎的人变成了英雄。英雄和老虎 终于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不知道这是 老虎的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我终 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在老虎和英雄之 间犹豫徘徊到疑似精神分裂了。
老或不老,无关年纪,关乎心态
今年我48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 属于老年,但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 了,48岁最多算个中年人。尽管做事情 筋疲力尽的时候越来越多,但内心总觉 得自己还年轻,身体还充满活力,希望 自己的后半辈子比前半辈子过得更加精 彩一点儿。 到底什么时候算老我不知道,但一 般来说,到60岁就应该算正式步入老 年阶段了,因为60岁过生日,会叫做 “六十大寿”了。 但2010年2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又 改变了我对于老年的看法。中央电视台 财经频道组织了一次中国企业家的聚虎,请站起 来,结果我和万科集团的王石站了起 来。王石比我大一轮,今年刚好60岁。 主持人上来和我们热情地握手,然后问 我们后面的日子有什么打算,我说我就 安安心心地把新东方做好吧。王石的回 答是,60岁之后,他还希望自己能够第 三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听完他的话,我 当时就自愧不如。 看来青年、中年和老年,不仅仅是 一个年龄问题,更是一个心态问题,如 果你到了60岁还有壮年人的心态,你就 可以继续攀登珠玛朗玛峰。杨振宁教授 82岁再结婚,很明显也是因为仍有青年 人的心态。
2023年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摆脱恐惧

2023年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摆脱恐惧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俞敏洪,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励志故事。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充满恐惧的人,对未来充满迷茫和不安。
生活在农村的我,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
家庭贫困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务工,担负起养家的重责。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我决定要摆脱恐惧,追求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
虽然我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我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我利用各种机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积累知识,书本成为我生命的导师。
同时,我也通过自学考试,逐渐取得了学历,为我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社会的竞争,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因此,我下定决心要不断充实自己。
我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尽管起点不高,但是我不断地超越自我,逐渐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事业上的巨大挫折,面临破产的局面。
但是,我没有放弃。
我告诉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然而事实证明,机会是等待那些勇敢追逐的人的。
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调整我的计划和目标,坚定地走出了低谷。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摆脱恐惧,2000字在我经历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恐惧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面对未知和挑战,我们常常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停顿,而是要正视恐惧,勇敢地面对。
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道路分岔处,我选择了人迹踏过较少的那一条,而这一切才改变了一切。
” 我们应该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勇敢地挑战自己,才能够突破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面对压力和困难,信念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正如杰夫·贝索斯所说:“面对决策和挑战时,要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即使不存在指标或者标准。
” 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战胜恐惧,不断向前。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的。
2024年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力量之一,生命的动力之一,是我们自己内心想要某种东西的欲望。这种欲望其实就是理想,一种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提升才能得到的东西。理想是在我们生命遥远的地方,是我们愿意用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去实现的东西。理想能够让我们不断打破现实走向未来。每一个理想都是有阶段性的,随着一个又一个理想的实现,我们的生命不断扩张,能力不断增强。所以,要用理想来指引我们的生活,来点燃我们内心自强的火焰。
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选择,你的选择不仅和你的心情相关,也和你的命运相关。但凡你选择积极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但凡你选择消极的、被动的、懒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糟。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决定权在你,而你现在的选择则决定了你的未来。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篇3
最终,大家要明白一点,如果你为了一个事业目标已经竭尽全力,最后即使没有结果,生命本身的丰富也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你努力了,但最后失败了,那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没有努力,最后失败了,那才是你的错。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篇2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生活状态时,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使我们的生命走向不同的方向,从此产生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人一辈子要活下去,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人一辈子想要活好,什么东西最重要?
有人说自由最重要,有人说梦想最重要,有人说感恩最重要。
我知道的那些能把学习搞好、能把生活过好、能把事业做好的人,身上是有一些共性的。拥有了这些共性的人,人生之路往往会走得好一些。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人都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那就是自强。
《相信自己,执着坚持——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相信自己,执着坚持——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并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那么,如何才能够成功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关于《相信自己,执着坚持——俞敏洪励志演讲稿》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正文】俞敏洪,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
他创立了新东方教育集团,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在这篇演讲稿中,俞敏洪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取得成功的有益建议。
一、相信自己在演讲中,俞敏洪提到了对自己的信任是成功的基础。
他说,“自己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相信自己不仅仅是信心的问题,还包括了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认定。
换言之,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时,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在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注定会遇到很多艰难的困难。
当我们信心不足的时候,往往会被这些困难击倒。
但是,如我们能够坚持并相信自己,那么困难就不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梦想,才会有勇气去追求它,去战胜外在的困难。
二、执着坚持在演讲中,俞敏洪还提到了执着坚持的重要性。
他说,“人生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追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
这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对梦想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
在追梦的过程中,困难总会不时出现,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但是,只有坚持并不断努力,才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寻找助推力俞敏洪还提到了在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助推力。
他说,“成就不是孤军作战的,需要有伙伴的支持和帮助。
”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些优秀的伙伴,与他们共同合作和努力。
这样的伙伴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更能够在为实现梦想的路上与我们共同进退,共同承担困难和挑战。
【结语】通过本篇俞敏洪励志演讲稿,我们可以发现,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寻找助推力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今年是我过的第四个本命年,内心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还充满活力,希望自己的后半辈子比前半辈子过得更加精彩一点儿。
老或不老,无关年纪,关乎心态我属虎,今年是我过的第四个本命年。
12岁、24岁、36岁,今年我48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属于老年,但现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了,48岁最多算个中年人。
尽管做事情筋疲力尽的时候越来越多,但内心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还充满活力,希望自己的后半辈子比前半辈子过得更加精彩一点儿。
到底什么时候算老我不知道,但一般来说,到60岁就应该算正式步入老年阶段了,因为60岁过生日,会叫做“六十大寿”了。
但2010年2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又改变了我对于老年的看法。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组织了一次中国企业家的聚会,有不少商业领袖都参加了这次聚会,席间主持人说有谁属虎,请站起来,结果我和万科集团的王石站了起来。
王石比我大一轮,今年刚好60岁。
主持人上来和我们热情地握手,然后问我们后面的日子有什么打算,我说我就安安心心地把新东方做好吧。
王石的回答是,60岁之后,他还希望自己能够第三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听完他的话,我当时就觉得自愧不如。
看来青年、中年和老年,不仅仅是一个年龄问题,更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你到了60岁还有壮年人的心态,你就可以继续攀登珠玛朗玛峰。
杨振宁教授82岁再结婚,很明显也是因为仍有青年人的心态。
像老虎一样独立、勇敢、威风常常有人说属虎的人大气,其实属相和人的个性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们很难说属老鼠的人就鼠头鼠脑、鼠目寸光,就像我们不能说属虎的人一定虎头虎脑、如虎添翼一样。
从长相来看,我好像更像属鼠的,长得尖嘴猴腮,小时候说话也细声尖气,以至于得了个外号“丫头家”。
所以,小时候从我身上一点都看不出虎气来。
我母亲为了我长大后像个男子汉,特别给我取了个小名,叫“老虎”。
老太太今年80岁了,见了我还是一口一个“老虎”的。
我们整个村庄都顺着我母亲叫,结果我从小就两种称呼并存,小朋友们和我好的时候叫我“老虎”,和我关系不好了,就立刻改口叫“丫头家”。
我知道这是一个侮辱性的称呼,但由于身体瘦弱,打架打不过别人,所以也只能由着别人叫。
我心里也不时闪过一种愿望,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龙胆虎威,别人就不敢欺负自己了。
当然,这种龙胆虎威的样子,在我的外表上直至今天也没有出现过。
但属相对于人的成长还是有影响的,因为我是属虎的,所以常常会拿一些老虎的特征来要求自己。
比如,会要求自己像老虎一样独立,要求自己像老虎一样勇敢,要求自己像老虎一样威风,这样的要求久而久之,会慢慢内化成个性的一部分,帮助自己向这些方向成长。
后来,我要求自己尽可能独立地、勇敢地做事情,不能不说和这个属相有一定的关系。
老虎与英雄的前世今生小时候对于老虎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由于自己是属虎的,家里也常常挂着老虎的画像,很容易对老虎产生一种好感甚至崇拜。
但另一个方面,老虎和英雄常常又是对立的,以至于让我搞不清楚是应该站在老虎的一边还是英雄的一边。
小时候读得最多的故事是《水浒传》,武松打虎的故事最吸引我,读完后不禁感叹于武松的神力和勇敢,心生崇拜。
然后又读到李逵回家接母亲到梁山,半路上放下母亲去取水,回来后发现母亲不见了,寻踪而去发现母亲被老虎吃掉,结果李逵又把两只老虎给杀了。
我读完也掩卷唏嘘半天,觉得把李逵母亲吃掉的老虎的确该杀。
小时候看过的革命样板戏中有一出叫做《智取威虎山》,中间有杨子荣打虎上山那一段,杨子荣一口气把老虎打死了,结果土匪看到死老虎还吓得半死,从而凸显杨子荣的高大形象。
小朋友们看完样板戏之后,会学杨子荣,骑在我身上喊打,我还要假装死老虎。
这个时候,就希望自己要是只真老虎就好了,一口气把欺负我的人全部吃掉。
中国文化对待老虎和英雄的态度好像也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有很多对于老虎的颂扬文字,像成语“龙腾虎跃”、“虎踞龙盘”等,像辛弃疾的诗歌“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另一方面又总是把打虎的人当作英雄。
大概十年前,我看过一篇报道,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一辈子打死了200多只豹子和老虎,文章以赞扬的口吻描述了老人的英勇。
就这样,老虎终于被打没了,野生的华南虎一只都找不到了,以至于产生了周正龙这样的假老虎事件,欺骗整个民族的感情。
周正龙也从拍虎英雄变成了过街假虎,人人喊打。
时至今日,老虎是绝对打不得了,保护老虎的人变成了英雄,英雄和老虎终于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不知道这是老虎的幸运还是老虎的不幸。
幸运的是,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在老虎和英雄之间犹豫徘徊到疑似精神分裂了。
人生因属虎的朋友而精彩我在北大的一位美女同学也是属虎的,在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后,把精力和财富全部用在了保护老虎的事业上,真正上演了一出美女与野兽的故事。
她的名字叫全莉,全力以赴地为拯救华南虎奔走了十年。
她的行为被很多人赞扬,也被很多人质疑。
但不管怎样,有老同学在为保护老虎而奔走,总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我对属虎的人有着很大的好感,主要还是因为从童年、青年到中年,一直有属虎的人和我相伴。
有人常说,属虎的人是孤独的,这话有一半正确,因为我自己经常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有种不可触及的刻骨铭心的孤独,但也正是有这样的孤独感存在,更加强了有朋友相伴的渴望。
奇怪的是,属虎的人常常能够互相成为朋友,也许是因为大家内心都孤独,所以就更加需要对方吧。
我一生中属虎的朋友很多。
小时候陪我玩得最多的两个小朋友都属虎,也许是因为虎虎相惜,我小时候他们是最少欺负我的朋友。
所以,我和他们友好相处直到我考上大学,其中一个还陪我考了两年大学,可惜没有坚持到第三年,否则也许就能和我一起上大学了。
同是属虎的人,但从此就有了不同的命运,他们两个在农村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我进了北大后来又创办了新东方,自以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前年我回到家乡,见到这两位儿时的朋友,看到他们确实比我更显苍老,心中还略微自鸣得意,他们也露出羡慕的眼神。
但和他们喝酒聊天之余,感受他们那种安贫乐道的心态,反观自己还在四处奔忙,不知魂落何方,忽然感到自己像一只失去了山头的老虎一样,而他们还在自己的山头上自得地生活,使我生出很多感慨。
当然,走出去的路就像射出去的箭,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幸好往前走的路上还有朋友陪伴。
我第三年上高考补习班之后,遇到了一批属虎的朋友,其中两位最出色的朋友,正是一直陪我工作奋斗到今天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成刚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兼行政管理部总监李国富。
我们仨在一个补习班打拼了差不多一年,几乎好到睡在一个被窝里,互相鼓励。
我知道最后一年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像老虎上山一样拼命,并且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努力,最后全班几乎满堂红都考上了大学。
但我们所进的大学不一样,从此各奔前程的方向也不一样。
我一直在中国拼搏,周成刚拼到了BBC 当记者,李国富拼到了德国开百货商店,但当我们再次聚到一起时,青年时候的梦想和激情再次燃烧。
于是,18岁曾聚在一起的三只“老虎”,到了38岁又聚到了一起,占据了新东方这个山头,一干就到了今天。
占据新东方这个山头的还远不止这三只老虎。
我进了北大之后,碰上的一位最重要的朋友就是今天的新东方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我们俩都是十月份的“老虎”。
王强有着出色的才华,在文艺和文学上非常有天赋,整整四年大学,他一直是我的班长,也很自然变成了我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后来王强去了美国,从文学专业改读计算机硕士,最后成为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1995年我到美国去拜访他,听到他“混迹”于软件行业后哑然失笑,知道“老虎”占错了山头。
因为王强身上的文学才华、人文气质和浪漫情怀,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格格不入,我就知道一定能够说服他回国和我一起做新东方。
果不其然,三瓶啤酒下肚,王强就下定了回国的决心。
我出国的时候来回都经过温哥华,徐小平当时住在温哥华,两次接待,我又把徐小平给煽动了回来。
徐小平不是属虎的,是属猴的。
结果他们两个一回来,新东方就热闹了,一闹腾就闹腾到了今天,硬是把新东方从一个个体户闹腾成了一个美国上市公司。
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新东方是山中有老虎,猴子也大王,我们一帮人在新东方一直闹腾到了今天。
希望无时不在不管你的属相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12岁、24岁、36岁、48岁……想想古人真是极有智慧,十二个生肖不仅仅是用十二种不同的动物代表了人们出生的不同年份,而且用十二年去划分人生的阶段显然是科学的,是经过细致思考的。
12岁的时候,我们从童年走向青少年,这一年我们告别了小学的学习走进中学。
12岁,一个意味着青春期开始的年龄。
24岁时,大部分人已大学毕业接近两年,这一段时间甚至比大学刚毕业还要重要,因为我们开始从青涩走向成熟,有了稳定的工作,认真思考了人生的方向,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伴侣,准备成家立业。
到了36岁,人生大的格局和理想基本走上轨道,事业的基础已经奠定,人生成败在此一举。
从36岁到48岁,人生的积淀已经完成,是人生最重要的奋斗的12年。
大部分人,从士兵到将军在这12年,从博士到博士生导师在这12年,从白手起家到创造伟业在这12年。
刘邦在这12年雄起,刘备也是在这12年称帝。
当然,48岁之后,人生还会有很多的精彩,就像王石到了60岁还要爬珠穆朗玛峰。
人生在不同的年龄总有不同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因此,不管什么年龄,都会有精彩出现。
自然,最让我们羡慕的还是现在的孩子们,因为你们正在期待着自己的12岁、24岁、36岁、48岁……你们的生命一定比我们的更加精彩,因为世界为你们准备了更多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是你们比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