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1_AVR最小系统电路图
实验一 80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与制作

【1.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采用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下单片机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方法;(2)掌握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与Proteus仿真软件的联调;(3)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仿真设计;【2. 实验工具与软件】计算机、Keil uVision4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 8 Professional仿真软件【3.主要原理和方法步骤】(1)任务说明➢完成8051最小系统仿真原理图设计;并在最小系统基础上完成2个独立按键与8个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设计;➢编写测试程序,实现按键控制循环点亮8个灯,时间间隔约1秒。
(2)仿真电路原理图(3)程序流程图(4)实例代码及注释分析#include "reg51.h"sbit S0=P1^0; //数据IO口设置sbit S1=P1^1;unsigned char flag; //设置flag标志位,表示哪一个按键被按下unsigned char step; //设置step标志位,表示需要显示的二极管位码unsigned char code D[]={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发光二极管的段码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ms) //ms延时函数(******************){unsigned int i;while(ms--)for(i = 0; i < 110; i++);}void main(void) //主函数{unsigned char i;while(1){for(i=1;i<=20;i++) //对延时1S的时间进行划分,多次检测按键是否按下,以提高按键灵敏度{if(S0==0){flag=1;P0=~D[step];}else{if(S1==0){while(!S1);flag=2;break;}}delay_ms(50);}if(flag==1) //循环左移{step++;if(step==8) step=0;P0=~D[step];}else if(flag==2) //循环右移{step--;if(step==-1) step=7;P0=~D[step];}}}【4. 数据记录】点击运行开始仿真按键时,8个发光二极管均处于熄灭状态。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最新版)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面给出一个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说明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 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一般教科书推荐 C 取10u,R取.当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至于如何具体定量计算,可以参考电路分析相关书籍.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内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这一点是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复位电路:一、复位电路的用途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
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序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单片机复位电路如下图: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
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及单片机电源模块复位振荡电路解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及单片机电源模块复位振荡电路解析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及单片机电源模块/复位/振荡电路解析2015-03-19 12:51:21 来源:diangon关键字: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解析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复位、振荡电路以及扩展部分等部分组成。
最小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电源模块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模块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51单片机虽然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和典型的问题就是相比其他系列的单片机,51单片机更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为单片机系统配置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模块。
电源模块电路图此最小系统中的电源供电模块的电源可以通过计算机的USB口供给,也可使用外部稳定的5V电源供电模块供给。
电源电路中接入了电源指示LED,图中R11为LED的限流电阻。
S1 为电源开关。
复位电路单片机的置位和复位,都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而在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时候单片机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储设备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
当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
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
具体数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
(1)上电复位:STC89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uF。
(2)按键复位: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
51单片机计算机加原理图,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部分及电路图介绍

51单⽚机计算机加原理图,MCS-51单⽚机最⼩系统的组成部分及电路图介绍MCS-51单⽚机概述MCS-51单⽚机是⼀种集成的电路芯⽚,是采⽤超⼤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块硅⽚上构成的⼀个⼩⽽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51系列单⽚机的特点-8位cpu-⽚内带振荡器,频率范围为1.2MHz~12MHz-⽚内带128B的数据存储器-⽚内带4KB的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为64KB-⽚外数据存储器的寻址空间为64KB-128个⽤户位寻址空间-21个字节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8位的I/O并⾏接⼝:P0、P1、P2、P3-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两个优先级别的五个中断源-⼀个全双⼯的串⾏I/O接⼝,可多机通信-111条指令,包含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内采⽤单总线结构-有较强的位处理能⼒-采⽤单⼀+5V电源单⽚机的应⽤分类通⽤型这是按单⽚机(Microcontrollers)适⽤范围来区分的。
例如,80C51式通⽤型单⽚机,它不是为某种专门⽤途设计的;专⽤型单⽚机是针对⼀类产品甚⾄某⼀个产品设计⽣产的,例如为了满⾜电⼦体温计的要求,在⽚内集成ADC接⼝等功能的温度测量控制电路。
总线型这是按单⽚机(Microcontrollers)是否提供并⾏总线来区分的。
总线型单⽚机普遍设置有并⾏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些引脚⽤以扩展并⾏外围器件都可通过串⾏⼝与单⽚机连接,另外,许多单⽚机已把所需要的外围器件及外设接⼝集成⼀⽚内,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要并⾏扩展总线,⼤⼤减省封装成本和芯⽚体积,这类单⽚机称为⾮总线型单⽚机。
控制型这是按照单⽚机(Microcontrollers)⼤致应⽤的领域进⾏区分的。
⼀般⽽⾔,⼯控型寻址范围⼤,运算能⼒强;⽤于家电的单⽚机多为专⽤型,通常是⼩封装、低价格,外围器件和外设接⼝集成度⾼。
51单片机最小系统

(完整word版)51单片机最小系统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面给出一个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说明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一般教科书推荐C 取10u,R取8.2K.当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至于如何具体定量计算,可以参考电路分析相关书籍.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内部ROM的0000H 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这一点是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复位电路:一、复位电路的用途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
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序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和程序

51系列单⽚机最⼩系统原理图和程序51系列单⽚机最⼩系统设计与调试实验⼀、实验⽬的1. 了解单⽚机的基本⼯作原理2. 学习并掌握相关软件的使⽤⽅法(Protel、keil)2. 掌握单⽚机⽚内程序存储器下载⽅法3. 掌握单⽚机程序设计(汇编及C51)⼆、原理1. 什么是单⽚机最⼩系统单⽚机最⼩系统,或者称为最⼩应⽤系统,是指⽤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机可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机来说,单⽚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便组成了⼀个最⼩系统.但是⼀般我们在设计中总是喜欢把按键输⼊、显⽰输出等加到上述电路中,成为⼩系统。
2. AT89C51⾼性能8位单⽚机功能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alsh闪速存储器,256字节内部RAM,32个I/O⼝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个全双⼯串⾏通信⼝,⽚内震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作模式。
空闲⽅式停⽌CPU的⼯作,但允许RAM,时/计数器,串⾏通信⼝及中断系统持续⼯作。
掉电⽅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震荡器停⽌⼯作并禁⽌其他所有部件⼯作直到下⼀个硬件复位。
3. AT89C51⾼性能8位单⽚机资料请参考相关书籍三、实训任务.(1)认识MCS-51的ROM及⽚外RAM空间:认识51系列单⽚机的程序存储器(ROM)的空间范围;汇编指令编码在ROM中存储形式;掌握指令编码和指令编码所在地址的概念;了解51系列单⽚机的程序存储器(ROM)固定地址的⽤途。
认识51系列单⽚机的⽚外数据存储器(⽚外RAM)的地址空间范围;了解51系列单⽚机的⽚外数据存储器的⽤途;重点掌握⽚内⽚外访问存储器的指令。
(2)认识MCS-51⽚内RAM空间:认识51系列单⽚机⽚内随机存储器(⽚内RAM)的空间范围;认识51系列单⽚机⽚内随机存储器的区域划分;掌握字节地址和位地址的概念;了解R0~R7寄存器与字节地址的关系。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讲解和制作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复位、振荡电路以及扩展部分等部分组成。
最小系统原理图如图4.1所示。
图4.1最小系统电路图电源供电模块图4.1.1 电源模块电路图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模块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51单片机虽然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和典型的问题就是相比其他系列的单片机,51单片机更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为单片机系统配置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模块。
此最小系统中的电源供电模块的电源可以通过计算机的USB口供给,也可使用外部稳定的5V电源供电模块供给。
电源电路中接入了电源指示LED,图中R11为LED的限流电阻。
S1为电源开关。
复位电路图4.1.2 复位电路图单片机的置位和复位,都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而在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时候单片机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储设备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
当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
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
具体数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
(1)上电复位:STC89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uF。
(2)按键复位: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
振荡电路图4.1.3 振荡电路图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板设计过程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板设计过程:
一、设计需求分析:
在这里设计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板,首先我们给出最小系统板电路原理图:
二、启动99SE,新建工程,命名为“mini51.ddb”
三、绘制原理图:
1、新建原理图(mini51.sch文件)
2、放置元器件
3、连接
4、以上过程随时保存
四、生成网络表
五、绘制PCB
1、新建PCB电路文件(mini51.pcb文件)
2、设置好禁止布线层后导入网络表
3、器件布局
4、布线
5、以上过程随时保存
总结:通过上面的过程同学们了解到PCB电路板绘制的过程,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得到原理电路,然后绘制电路原理图,有电路原理图得到用于PCB设计的网络表,最后进行PCB 的设计。
上面的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演示,实际中,每一个步骤都还有很多细节工作没有介绍,而这些工作也就是我们下面课程逐步要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