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德38年村支书心得隽语

合集下载

“人民楷模”王有德:与沙漠战斗到底

“人民楷模”王有德:与沙漠战斗到底

“人民楷模”王有德:与沙漠战斗到底作者:肖欢欢来源:《畅谈》2019年第23期■ 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有德在治沙一线扎草方格治沙英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王有德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第三天就回到了自己的林场,扛起锄头,吃住在沙漠中。

过去40年间,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种下防风固沙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上百万亩,建起一条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林带,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王有德关于故乡的回忆,总是与漫天黄沙离不开。

王有德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那里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

他出生的那个村子早就被黄沙掩埋,无法找到踪迹。

每年秋天,黄沙常常能一夜间就把大半个窑洞埋起来。

到了春天,黄沙更加猖狂。

“冬天我们在窑洞里吃饭,沙子通过窑洞缝隙直接往嘴里钻,一顿饭吃下来,满嘴都是沙。

我们头一天几十个村民修的路,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全部被黄沙盖住了,大家一个个抱头痛哭。

村里的很多村民都跟我说,这沙漠没法治了,只能搬迁。

”当地有一首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

”道尽了沙漠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楚。

1985年,32岁的王有德调往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任副场长。

那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

林场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全场159名职工靠着每年10万元财政拨款度日。

当时,职工的基本生活都没保障,住房、孩子上学这些问题就更别提了。

职工们喝的是苦咸水,住的房子晚上能看到星星,吃的是辣椒面拌饭、辣糊糊。

从林场去县城买菜有58公里远,坐班车要一天时间,下馆子吃一顿饭要两三块钱,误一天工又损失5元。

怎么摆脱这种思想僵化的状况?从1985年3月到年底,王有德调研了半年。

当时,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沙漠年年治,但始终没有成效,大伙都没信心,对林场领导也没有信心。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给定资料1.前些年,小张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的镇上当了一名快递员。

下面是他讲的“三农”新故事:前些年,快递公司刚进这个镇时,全镇每天收发的包裹只有几十个。

到村里送快递,碰到下雨天,三轮车陷入泥里,经常要下来推车,送完快递回来,鞋子上总会沾上半斤烂泥巴。

那时挺后悔把城里的工作辞了,感觉很失落。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

特别是前年,镇上的快递公司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在咱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保鲜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

有了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比如说吧,咱这里的枇杷很有名。

以前,乡亲们摘回枇杷后,要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火车站广场叫卖。

那时,品质优良的枇杷也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如今,镇里的枇杷大部分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

每到枇杷采摘季,镇里的文化广场就会成为快递员的临时收揽点,乡亲们排着队邮寄,场面好不热闹。

现在咱镇里的电商差不多有500多户了。

去年镇里投资建了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把大家拧在一块闯市场,今年镇上的生意就更好了。

加上上个月新开的那家快递公司,我们镇里已经有了4家快递公司。

如今大家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

我同事杨大哥这几年靠送快递,摘了帽,主动要求退出了低保。

大伙对生活也讲究了起来,希望村子能漂亮些、路能好走些,闲时有地儿跳跳舞、下下棋。

这不,政府投了很多钱搞建设,镇里几个大的村子,都通上了柏油路,路边插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我们送快递方便多了。

镇边上,搞旅游的那个村子,街两旁不仅修了排水沟、统一摆上了垃圾箱,还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整了整,青瓦白墙的,远远看,像画里似的。

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十五篇)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十五篇)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感想(精选十五篇)黄大发主要事迹简介汉族,1935年11月生,1959年11月入党,贵州遵义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被誉为“当代愚公”。

曾先后被遵义地委、行署授予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范。

2016年入选“贵州榜样·最美人物”。

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7年5月13日,贵州省委授予黄大发同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年份英雄”称号。

2017年7月24日,被评为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7年9月,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类)。

2018年3月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黄大发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1992年底,新上任的乡长商顺模十分奇怪,为何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这么多年却选择一个姓黄的人做支书?“是公心!”每每谈起老支书,70多岁的老党员徐开伦都竖起大拇指。

“对他来说,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

”遵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刚平跟黄大发打过几次交道。

计划经济时代,农民头上压着粮、油、烟、猪、人五大指标。

“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到农户家里牵牛牵猪、揭瓦拆房比较普遍,黄大发不肯这么干,在乡里是有名的‘刺头’,敢对我和书记拍桌子。

”商顺模说。

修渠那几年,车子拉来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车厢里洒落一丁点,黄大发都要清扫入库。

读《走出西段庄》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走出西段庄》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走出西段庄》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走出西段庄》有感沁县在外乡亲王丁栓、王绪文、王丁戌兄弟三人合著的《走出西段庄》一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饶有兴致地拜读了该书的最后审定稿,我为能成为《走出西段庄》的第一读者而深感荣幸和自豪。

捧读此书,深被三兄弟情系桑梓、热爱家乡的精神所感动。

敬意油然而生。

近年来,随着出书热的兴起,特别是许多离退休老同志将各自的人生经历、奋斗足迹,以回忆录的形式自传结集出版,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县也有好几位老同志、老前辈用他们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峥嵘岁月和人生历程。

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我曾得到了县内多位老同志所著的赠书,为他们的沧桑经历和奉献情怀深深打动,不由自主地写了好多篇发自内心的读后感想。

读了《走出西段庄》一书,我的心里更是感触很深。

我是利用晚上在单位值班的间隙读了《走出西段庄》终审稿的。

兄弟三人合作出书,本身就是一个特色、一大亮点,说明了三兄弟和睦相处、和谐团结,更显现了他们都有文化底蕴;再就是一看《走出西段庄》的书名就很有创意。

随着鼠标的拖动,一页页情真意切的文字呈现眼前,字里行间流露出兄弟三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已故父母双亲的无尽怀念。

读《走出西段庄》像在品一杯香茶、也像在呡一壶老酒,更像感受一段历史。

兄弟三人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各自的真情实感和心路历程。

作为他们的晚辈,我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读此书的,大概断断续续花了将尽一个月的时间才读了一遍。

有时读到动情处,我的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

《走出西段庄》一书,虽是三人合写,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条理清晰,读此书,是在读一种精神,读一种团结互助、进取向上的精神;读一种情怀,读一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书中没有一句自我表扬的个人赞歌,没有一句诋毁他人的情绪之词。

王丁栓、王绪文、王丁戌兄弟三人,老大已八十多岁高龄居住在太原,老二在北京也八十岁了,老三在长治,今年也七十多岁,他们联合出书,真是一个创举,相互间配合的如此默契,令人钦佩。

参观红色基地学习心得

参观红色基地学习心得

参观红色基地学习心得谨记红色历史不易奋发图强党的事业——参观查尼皮省一大会址心得体会某某年3月23日,在某某书记班子的带领下,与其他党员同志共赴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蒙自市查尼皮参观了陈列室中党的历史故事、英烈及遗留文物,观看回顾了1928年发生在蒙自地区的党的武装斗争历史,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感想颇多,触及颇深。

一、学习优秀党员不畏艰难,忠诚党的事业的精神品质回想当年,全省17名代表为全省党的事业发展,克服交通不便、经济不力、通讯不畅的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在查尼皮秘密胜利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选举出省临委委员,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省内形势及明确了党的工作任务,通过了多项与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决议,对云南省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由此事件,值得学习之处有二:一是为党砥砺奋斗的决心。

17名党员为健全全省党的领导组织,确保云南省党组织的大局稳定和循序发展,克服各种艰难,如履薄冰地从全省各地赶赴查尼皮召开会议,研究党的工作,把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定,透露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其目标之强、决心之坚定,确让人肃然起敬,深思熟悟。

二是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

为人民群众谋出路、谋福址,为了党的事业发展,将会址选于人烟稀疏、偏僻难行的查尼皮,17名党员没有对党组织、对人民的绝对忠诚之心,没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难以齐聚谋业、义无反顾、心神一致。

置身当年的情境历历在目,每名党员须克服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此般所行,堪为优秀党员之先驱,延续全省党的事业之星火,开启党的历史之新篇。

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我们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我很荣幸自己有这份机会,去了解党的历史。

那份喜悦的心情,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

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九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便到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2019国考申论真题与参考答案(地市级)

2019国考申论真题与参考答案(地市级)

2019国考申论真题与参考答案(地市级)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材料材料1前些年,小张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的镇上当了一名快递员。

下面是他讲的“三农”新故事:前些年,快递公司刚进这个镇时,全镇每天收发的包裹只有几十个。

到村里送快递,碰到下雨天,三轮车陷入泥里,经常要下来推车,送完快递回来,鞋子上总会沾上半斤烂泥巴。

那时挺后悔把城里的工作辞了,感觉很失落。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

特别是前年,镇上的快递公司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在咱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保鲜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

有了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比如说吧,咱这里的枇杷很有名。

以前,乡亲们摘回枇杷后,要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火车站广场叫卖。

那时,品质优良的枇杷也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如今,镇里的枇杷大部分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

每到枇杷采摘季,镇里的文化广场就会成为快递员的临时收揽点,乡亲们排着队邮寄,场面好不热闹。

现在咱镇里的电商差不多有500多户了。

去年镇里投资建了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把大家拧在一块闯市场,今年镇上的生意就更好了。

加上上个月新开的那家快递公司,我们镇里已经有了4家快递公司。

徐德全:为一句承诺坚守38 年

徐德全:为一句承诺坚守38 年

徐德全:为一句承诺坚守38 年作者:杨秋意徐法青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4年第10期本刊记者杨秋意通讯员徐法青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他是一位企业家,管理着十几家村办集体企业;他是一位招商引资的高手,一个村庄来了4 家全国500 强企业共同创业发展;他是一位农村最基层的村级党委书记,为一句承诺,坚守38 年。

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等称号,他是河南省北徐集团的当家人。

他就是徐德全,21 岁当生产队长,29 岁入党,从29 岁开始当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有着38 年的村官履历。

村干部永远是不走的工作队北徐庄村有3000 口人,2400 多亩耕地,1977 年以前是临颍县最穷的村庄。

为此,县社两级政府多次派出工作队进驻北徐庄村,8 年换了6 任支部书记,干部像走马灯似地换了一任又一任,帮派势力严重,工作无法开展,工作队在村里一个样,工作队一走又恢复原来的样子。

1977 年,在党员的推选下,徐德全成为北徐庄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他就告诉自己,要干就干出个名堂,应该敢管事、能管事,不要怕得罪人。

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徐德全对村民承诺说:“我们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有什么问题来找我,我顶着哩!”正是这种坚定信念,让北徐庄的村民意识到这是一位有担当、办实事的干部,那些原本还想惹是生非的人,也不再找他的麻烦了,北徐庄的秩序也渐渐稳定下来了。

徐德全先从宅基地、计划生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手,解决这些与村民关系密切的问题。

许多村民看干部是真正为群众办事的,也积极主动地向干部靠拢,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全体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建井房、挖沟渠、修桥涵,经过两个月的建设,使北徐庄村全村土地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农业生产连续多年稳定高产。

1994 年率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

常言说:“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

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贵州省黔西县韦寨村三代村支书的治村感言

从“填饱肚子”到“过好日子”——贵州省黔西县韦寨村三代村支书的治村感言

“ 只要用 心 为全村 发展 着想 , 众利 益着 为群
想 , 能找 到适合 自己 的发 展路 子 ” 就 。
在 变 , 只要 为老 百 姓 着 想 , 能 获 得 大 但 就 伙 信 任 。 这个 传 统 , 直没 变 。 ” 一
3 做 平 凡 人 , 不 平 凡 事 。 一 一 山西 省 平 陆 县北 张村 党 支 部 书 记 苏艳 丽 0 干
第二代 :
周之江
王 丽
第三代 : 借 助 外 力 , 助 村 民 过上 好 日子 帮
子 ” — 从 爷 爷 张世 昌 , 到姑 父 王 洪 舟 , — 再到 2 7岁 的 张 勇 — — 贵 州 省 毕 节 地 区
养 殖 和 旅 游 双 管 齐 下 , 加 票 子 增 由于年 近 7 0岁 ,张 世 昌老 人在 2 o o1 年卸 任村 党支 部书记 ,正 在 韦寨 小学 当校 长 的女婿 王 洪舟 , 有一定 文 化 , 担任 过乡 且 干部 , 被推选 为新 一任 的村党 支部 书记 。
部 做 出 完 善 规 划 , 格 控 制 宅 基 地 , 片 严 这
9 0多亩 的 田坝很 难保 留得 这 么完 整 。 韦 0 ”
“ 当时 国家大 力支 持新 农村 建设 , 我们
将 韦寨 村 的未 来发 展定位 在 乡村旅游 上 。 ” 王洪 舟 说 , 韦寨 村 离县 城 近 , 自然 环境 好 , 当初就 感觉 , 发展 乡村旅 游肯定错 不 了。 清 理 完 韦 寨 大 沟 河 后 ,王 洪 舟 组 织
家 乐 , 平 均 接 待 游 客 10 月 20人 。 尤 其 是
规律 , 懂得 借 助 外 力 。 父 和 我 们 关 心 更 岳 的是 眼下 , 而他 们 看 得 更 远 一些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再德38年村支书心得隽语
2014年3月24日下午,黄龙新村第一书记王再德为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作“做群众贴心人”专题报告,以50多年村官生涯、38年支书经历现身说法,娓娓道来,生动睿智,感人肺腑。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程水泉高度评价王再德同志“始终有清醒认识;凡事有辩证思维;工作有务实精神;思想有崇高境界。

一心一意建设新农村,尽心尽力奉献老百姓。

可敬可爱,值得学习。

”特录其部分心得隽语,以作纪念,以资镜鉴。

1、力求“四有”。

一有长远打算。

短期想法必会有短期行为;二有四敢精神。

敢想敢干敢碰硬敢创新,黄垅村变成黄垅新村再变成黄龙新村,第一个十年求“十有”,第二个求“十变”,第三个十年求“十新”,第四个十年求“十优”,我一生都喜欢一个“新”字;三有民主意识。

村里3000多人是我的老板,我是他们的长工,有这个民主的意识,就会有民主的办法;四有管理水平。

什么是管理水平?那就是能把一个地方的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能把一个地方的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能让资源和人力变成发展的效益,能把已有的效益变成更大的效益。

2、力行“四抓”。

悠悠万事,四抓为大。

一抓经济发展;二抓干部队伍;三抓公益事业;四抓人的素质提升。

3、力克“四难”。

一要力克人心难得。

要善于团结人,善于用人,决不辜负人,能服人,谦虚谨慎做人,紧跟上面的人。

二要力克决策难准。

多自省,有自知之明;多调研,有借鉴之明;多学习,有先见之明;多听取意见,有主见之名。

三是力克坚持难守。

一个制度最好,都会有阻力;一件事情最好,都会有困难。

坚持,要敢于付出代价,甚至要富于牺牲精神。

在黄龙新村,“四会两课一活动”制度坚持了30年,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坚持了30年,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坚持了25年,村干部“四定三评”制度坚持了16年。

四要力克全面难为。

要有全面的意识,全面的知识,全面的方法。

4、力争“四舍”。

一要舍得动脑筋。

脑子里要有千万个为什么,时时刻刻钻研“为什么”。

二要舍得花时间。

三要舍得苦干加巧干。

四要舍得放弃个人利益。

当了这个头,集体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不能有丝毫犹豫。

荣誉是纸做的,钱也是纸做的,在我看来差不多,我还更看重荣誉。

5、八个“也是”感悟。

奉献也是享受。

荣誉也是警示。

拿到一个全国性的奖牌回来,我说三分之一是肯定我们的成绩,三分之一是送给我们的人情,三分之一是我们存在的差距。

诚信也是威信。

掌声也是钟声。

所听到的掌声,有的是真心实意,而有的是随声附和,有的是无可奈何,不妨作为警钟来听,作为鞭策来看。

个人能力也是公共资源。

是各级组织把我培养成这样,是3000村民把我选到这个平台上,是各种工作把我锻炼成这样。

所有的能力,都是大家给的;所有的阶梯,都是大家搭的。

既是公共资源,就要用之于公共事业,否则是不道德的。

困难也是机会。

看得到困难是责任心强,遇得到困难是机会好,解决了困难是能力水平高。

清廉也是幸福。

在我看来,交往同志比哥们好,吃喝便宜比贵的好,送礼轻的比重的好,钱财少比多要好。

心态也是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