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音乐风格

合集下载

阿图尔·鲁宾斯坦——美国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美国钢琴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美国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介绍中文名:阿图尔·鲁宾斯坦外文名: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 国籍:波兰出生地:波兰罗兹出生日期:1887年1月28日逝世日期:1982年12月20日职业:艺术家、钢琴家主要成就:十九世纪钢琴巨人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图尔·鲁宾斯坦(波兰语:Artur Rubinstein/英语:Arthur Rubinstein,1887年1月28日—1982年12月20日),美籍波兰裔犹太人,著名钢琴演奏家。

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

5岁登台演奏。

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

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

在大众的眼光中,阿图尔·鲁宾斯坦以演奏肖邦音乐最被认同,这归因于他有着和作曲家相同的国籍及广泛的录音。

然而他的音乐特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于常备曲目的全然掌握从改编的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所有浪漫时期作曲家,以及许多重要的二十世纪作曲家。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偏好似乎是没有限界的,他为自己的独奏会和录音所选取的独奏作品显示了他鉴赏家的品味能力。

宛如要展现他音乐品味的广度一样地,他在1961年秋天为纽约的听众举办了一系列共十场的独奏会,一首也没有重复地总共演奏了八十九阙作品(包括安可曲,即返场曲)。

历史上许多其它钢琴家地做了类似的尝试,阿图尔·鲁宾斯坦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拓增曲目并加强技巧训练,阿图尔·鲁宾斯坦自1932年起淡出舞台数年,1939年迁居美国,1946年成为美国公民。

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图尔·鲁宾斯坦开始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德国除外。

终其一生,阿图尔·鲁宾斯坦再也没有踏上德国土地。

肖邦马祖卡舞曲Op.17Nr.1及演奏版本比较

肖邦马祖卡舞曲Op.17Nr.1及演奏版本比较

4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24波兰不会亡。

自17号作品起,肖邦马祖卡舞曲的结构也更为丰富,作品中的小品规模呈扩大状趋势,是肖邦在巴黎生活早期的作品的创作特征变化的代表之一。

肖邦马祖卡舞曲Op.17 Nr.1是作品组17号中四首钢琴小品的开端之作,是肖邦马祖卡舞曲中少有的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舞蹈性格的作品。

与后三首暗淡的情感不同,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热情奔放,整体情绪高亢、积极向上。

作品中两个大调交替进行,为整个作品组奠定了希望的基调,表现了肖邦的内心对祖国革命充满信心与期待。

二、肖邦马祖卡舞曲Op.17 Nr.1创作特征(一)曲式结构肖邦喜用很多独立的插部作为马祖卡舞曲的构成部分。

这部作品降B 大调,与后三首小品大小调的调性转换手法不同,只有大调之间的转换,是带有完全再现的复三部曲式A+B+A`。

其中A 和A’部为单三部曲式,结构为:a+b+a'+b+a',每个乐句都是8小节,a 句和a'句都为降B 大调,b 句为F 大调。

B 部结构为:连接句+c+c’,都是降E 大调,每个乐句为8小节。

(二)旋律特点1.音程跳进以及和弦连接肖邦马祖卡舞曲Op.17 Nr.1这首小品节奏相对明快,舞蹈性强。

肖邦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跳进音程及和弦连接的旋律进行,塑造了一幅欢腾的场景,如开头便出现的八度跳进的激昂的手法。

旋律在开始的时候不给任何提前预备,从中音fa 以突强的力度跳至高音fa,直入主题,强烈突出起舞时的顿脚舞步特征。

又如b 乐段进入时采用的七度跳进旋律进行,并将属和弦放置强拍,仿佛是在模仿欢乐的人们在进行马祖尔舞蹈的跺脚跳动作。

A 部其他地方还采用了很多这样的写法,这样的配置既增强了旋律的和声效果,也加强了力度,同时又体现了马祖尔舞蹈的节奏因素。

2.下行音阶式旋律进行此曲通过运用下行的音阶进行来推动旋律的发展。

A 部有很多利用四三拍的节奏律动,在后半拍出现下行音阶式旋律进行,从而推动旋律进行的创作手法,和声音程形态的下行音阶式旋律进行的创作手法,如第3小节是以六度音程的形态出现的下行音阶式旋律进行。

肖邦圆舞曲 版本

肖邦圆舞曲 版本

肖邦圆舞曲版本肖邦圆舞曲是由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创作的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

这首圆舞曲被认为是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肖邦圆舞曲的版本众多,每个演奏者都有自己的演绎风格和独特的解读。

以下将介绍一些著名的肖邦圆舞曲版本。

1. 阿图尔·鲁宾斯坦版本阿图尔·鲁宾斯坦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肖邦圆舞曲版本以浪漫的演奏风格和细腻的音色而闻名。

他的演奏中充满了激情和情感,使肖邦圆舞曲的旋律更加动人。

鲁宾斯坦的版本被认为是肖邦圆舞曲的经典之一。

2.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版本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是一位俄罗斯钢琴家,他以其深情的演奏风格和技巧而著名。

他的肖邦圆舞曲版本以其出色的技巧和艺术性而受到广泛赞赏。

他能够充分展现肖邦圆舞曲的复杂性和优雅,使听众陶醉于他的演奏中。

3. 弗拉德·奥罗夫斯基版本弗拉德·奥罗夫斯基是一位以其非凡的技巧和魅力而闻名的俄罗斯钢琴家。

他的肖邦圆舞曲版本以其惊人的速度和精确度而受到广泛赞赏。

奥罗夫斯基的演奏风格富有激情和动感,使肖邦圆舞曲的节奏更加明快和生动。

4. 伊夫·克莱因版本伊夫·克莱因是一位著名的法国钢琴家,他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音色而受到赞赏。

他的肖邦圆舞曲版本以其细腻的演奏和柔和的音色而闻名。

克莱因的演奏充满了温暖和柔情,使肖邦圆舞曲的旋律更加优雅和舒缓。

5. 阿尔弗雷德·科尔托版本阿尔弗雷德·科尔托是一位著名的美国钢琴家,他以其出色的技巧和感人的演奏而著名。

他的肖邦圆舞曲版本以其强烈的表现力和饱满的音色而受到广泛赞赏。

科尔托的演奏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使肖邦圆舞曲的旋律更加充满活力和张力。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肖邦圆舞曲,每个演奏者都以自己的风格和技巧将这首曲子演绎得独特而又动人。

肖邦圆舞曲的美妙旋律和复杂的曲式使其成为了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尔雅《钢琴艺术赏析》最全课后习题答案

尔雅《钢琴艺术赏析》最全课后习题答案

钢琴艺术赏析1.1管风琴是键盘乐器吗?1弦鸣乐器是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与键盘乐器相关的弦鸣乐器包括(C)。

A、管风琴、手风琴、簧风琴B、管风琴、古钢琴、近代钢琴C、古钢琴、近代钢琴、现代钢琴D、古钢琴、手风琴、现代钢琴2所有形式的管风琴都有( B)。

A、音栓、音箱、杠杆、琴键B、音栓、杠杆、琴键、供气装置C、音栓、杠杆、脚键盘D、音箱、键盘、音管、供气装置3(C)与钢琴在键盘乐器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A、簧风琴B、手风琴C、管风琴D、古钢琴4.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A)进入鼎盛时期,管风琴音乐成了宗教音乐的代表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5(D)的作用使管风琴的音色变得多样化。

A、琴键B、杠杆C、音管D、音栓6巴赫和亨德尔都是杰出的音乐大师,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A)的盛期。

A、管风琴B、古钢琴C、手风琴D、近代钢琴7管风琴不是键盘乐器。

×8管风琴是依靠音栓发音。

×9巴赫和亨德尔都是管风琴大师。

√10.17世纪末、18世纪初,管风琴是宗教音乐的代表。

√1.2钢琴乐器的前身1发音比较柔弱、纤细、音量有限是(B)。

A、古钢琴B、击弦古钢琴C、拨弦古钢琴D、羽管键琴2古钢琴属于哪个时期的键盘乐器(A)。

A、巴洛克时期B、古典主义时期C、浪漫主义时期D、印象主义时期3拨弦古钢琴通常会有(B)键盘和音栓装置,来改变力度和音色。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4根据乐器分类法,由弦振动发音的乐器称之为(A)。

A、弦鸣乐器B、体鸣乐器C、膜鸣乐器D、气鸣乐器5古钢琴和管风琴是同时出现的。

×1.3钢琴诞生了1近代钢琴的制造模式在(D)年左右确立。

A、1800年B、1790年C、1710年D、1850年2钢琴结构比较复杂,下面(C)是钢琴最重要的配件甚至可以称之为它的灵魂。

A、琴键B、踏板C、击弦机D、琴弦3钢琴的键盘由白键和黑键按(A)半音关系排列而成。

听哪些古典音乐可以培养绅士风度?

听哪些古典音乐可以培养绅士风度?

听哪些古典音乐可以培养绅士风度?202101.11ArTianist“绅士风度”不是一天养成的。

文章 / 田艺苗图 / 网络编辑 / 田艺苗的田人们听不听古典音乐,世界大概并不会因此不同。

但是,古典音乐对一个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300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古典音乐是最“高大上”的音乐?甚至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让我们来看看音乐史上的那些内外兼修、气质弥漫出银河系的著名“绅士”们,或许可以明白:“风度”若是长久时,有时还真在朝朝暮暮。

1、菲利克斯·门德尔松Mendelssohn: Six Songs, Op.34 - 2.Daniel Hope;Sebastian Knauer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op. 64; Octet for Strings op. 20Mendelssohn: Six Songs, Op.34 - 4.Daniel Hope;Sebastian Knauer -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op. 64; Octet for Strings op. 20颜值、才华和财富不可兼得?——哦,问题是:这怎么会是一个问题?如果你认识门德尔松的话。

音乐史上著名的“富二代”菲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的家族可谓称霸德国,在文化和经济上都登上了耀眼的顶峰。

因此,门德尔松从小就穿梭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和大人们探讨各种问题,还与德国文学泰斗歌德成为“忘年之交”,高雅的环境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兴趣非常的广泛,才华过人,无论在文学、音乐、美术还是语言方面都具备很高的天分。

这位“绝世翩翩佳公子”的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使巴赫被遗忘了一百多年的《马太受难曲》重放光芒,他还顺便发明了指挥棒。

最权威的肖邦演绎之一鲁宾斯坦《肖邦精选集》2CD

最权威的肖邦演绎之一鲁宾斯坦《肖邦精选集》2CD

最权威的肖邦演绎之一鲁宾斯坦《肖邦精选集》2CD鲁宾斯坦出生于1887年,从1910年开始录音。

录音对于一位音乐演奏家的重要性,他一向知之甚详,也很懂得利用这项利器。

因此每当有新的录音技术发明,他一定会把握机会留下自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演奏。

这之后他一直待在RCA,直到1976年宣告退休为止,前后长达近半世纪,也因此他所有拿手的曲目,几乎都曾经灌录过最少两次,有些甚至三次。

而在所有录音里面,他个人最自豪的是在RCA立体声时期以后的录音作品,同时也是他获誉最高的代表作。

鲁宾斯坦虽然和肖邦一样出身波兰,但是他很小就被送到德国接受音乐教育,因此他的养成其实是倾向德国乐派的,他的老师巴斯(Karl Heinrich Barth)是李斯特和布拉姆斯的学生和好友,同学中则有肯普夫(Wilhelm Kempff)等人,是地道的德国养成。

早年的鲁宾斯坦因为这样的养成和他个人对于肖邦音乐不同的见解,因此在那个肖邦被以较阴柔风格演奏的年代里,他自己并不常演奏肖邦,虽然他的马昔卡舞曲弹奏相当受欢迎,但他反而较常演奏同时代作曲家,像是史特拉汶斯基或魏亚罗伯士、阿尔班尼士、法雅等人的作品。

一直到六十年代以后,他移民美国,在那里肖邦传统没有被浪漫乐派百年来的积习所扭曲,他因此可以运用自身德国学派训练养成的客观、重视乐谱原意和阳刚的方式来诠释肖邦,他才开始以肖邦名家受到肯定,而他的肖邦也才开始有其影响力,被认为是还原肖邦原貌的革新人物之一,是推动不以煽情手法诠释肖邦的关键钢琴家。

但是鲁宾斯坦的肖邦不仅仅如此,他的肖邦又有一种波兰人才有的节奏感,那种存在于马昔卡舞曲中,在非强拍使用重音的天生节奏感、以及鲁宾斯坦天生平衡的音乐性驱使下,让他的肖邦有一种诗意的静谧,但却又不让人有扭曲乐曲原貌的偏颇感。

他的夜曲、两首钢琴协奏曲中的慢乐章,都是这样的极品,在古今的肖邦弹奏中,少有版本能在这方面能够超越他。

接下来我们所为大家推荐的这套录音中就侧重他在这方面的弹奏。

鲁宾斯坦与霍洛维茨两大钢琴家有着什么不同?他们有着怎样的艺术风格

鲁宾斯坦与霍洛维茨两大钢琴家有着什么不同?他们有着怎样的艺术风格本文导读:鲁宾斯坦与霍洛维茨是两位完全不同的钢琴家。

就弹奏钢琴而言,他绝没有霍洛维茨那样的技术技巧,但他却能以一种美妙的方式表达音乐。

听他的音乐时,你可以放松身体,靠在沙发背上身心舒坦地真正享受音乐;而霍洛维茨的音乐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气氛,你会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完全被他的琴声攫住。

虽然霍洛维茨才华盖世,但我在他面前从来不提鲁宾斯坦。

在我刚开始为霍洛维茨工作的时候,公司的人就告诫我:“和霍洛维茨在一起时,决不要提鲁宾斯担。

”除了鲁宾斯坦,其他钢琴家都可以谈论。

当然,我从来都对霍洛维茨说他是最伟大的。

像霍洛维茨一样,鲁宾斯坦对钢琴也很挑剔,弹过很多不同类型的钢琴。

我在前面说过,每一架斯坦韦钢琴都有自己的特点,感觉也不同。

由于钢琴家们在个人和音乐气质上有着千差万别,这对他们是件莫大的好事。

就“触感”而言,鲁宾斯坦需要的击弦机键回弹力要比霍洛维茨的大。

他喜欢下沉度较深的琴键,要求手指感觉到它的反弹,霍洛维茨钢琴的击弦机绝对不适合他。

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很喜欢厚实浓重、较暗的音色,而斯坦韦钢琴正以这种音色著称。

鲁宾斯坦每年从欧洲回来,都要重新选择一架钢琴。

无论他多么喜欢上一个演出季节用过的琴、无论他在那个季节的音乐会上多么成功,每年总要为重要的音乐会挑选一架新琴。

挑选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一弹就能知道哪一架合适。

许多钢琴家,虽然不能像鲁宾斯坦那样不断地选用新琴,但他们往往在音乐会很久之前便操心钢琴的事,会来斯坦韦公司音乐会服务部一架一架地试。

有人甚至到最后会在台上放两架琴!那样的话,花费很大。

虽然斯坦韦对有名的钢琴家不收租金,但要收取调音和运送的费用。

鲁宾斯坦从来没有抉择上的烦恼。

有一年他来挑琴时,我们摆了四五架认为他会喜欢的琴。

他刚一坐在第一架琴前,就喜欢上了那琴,对我说:“喔,这么好,就要这台吧。

”然后又问:“弗兰茨,这次演出先去哪儿?”我回答:“大师,先去华盛顿,之后去费城。

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辛丰年
【期刊名称】《音乐爱好者》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编译者言:从《自叙》中剪取这一组镜头,用意并不在提供趣闻,虽然它们很有趣。

音乐家行当不一,个性、自由受到约束的情况也各不相似。

其中最不受约束、反而要约束别人的,当然要算指挥家了。

在独奏会上大显身手的独奏家,自由度很高了。

然而当他必得同指挥家同台合作之际;双方又如何相处?这并非与听赏音乐风马牛的话题吧?
【总页数】4页(P4-7)
【作者】辛丰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3
【相关文献】
1.花都亮相: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J], 辛丰年
2.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J], 辛丰年;
3.鲁宾斯坦缤纷录——他眼中的霍罗维茨与海菲兹 [J], 辛丰年;
4.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J], 辛丰年;
5.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J], 辛丰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狂听钢琴大师之鲁宾斯坦

狂听钢琴大师之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公认的肖邦专家。

他的肖邦夜曲,大概是很少有争议的的演奏之一。

说起他的演奏风格,有人说他“弹什么都风流倜傥,甚至吊儿郎当,不过那股子潇洒劲头有时候还是很迷人的”。

对于鲁宾斯坦的生活,颇有微词。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他生活得更原则一些,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艺术方面,他也许会发展成一个更深奥的诠释者。

难道他的诠释不够深刻?我怀疑这种观点。

也许这是他个性的一部分。

艺术家的直觉反应出他内心的丰富多彩,也折射了他整个生活的快乐原则。

他的回忆录《我的年轻岁月》,就被人当作一个肤浅的情人和社交朋友目录。

在网上看到一则故事,不知是真是假。

鲁宾斯坦在谈论女人时说:“对于我来讲,女人就是性,这点很简单。

一个漂亮的女人总是吸引我的,管她傻不傻呢。

因为,我知道她们有胸脯。

衣服一脱落,会蹦出什么呢?大么,小么?傲然挺立着?颜色是什么,黑色?还是极其美丽的玫瑰色?”真是太有趣啦!不知道他生活中对女人的态度。

然而,看他的演奏,却是率真的,与其他钢琴家相比,从不流于媚俗和过多的夸张。

鲁宾斯坦有一双超出常人的大手,抹刀形的手指尖在键盘上一张开,跨度能达十二度。

真是天赐奇才!他的室内乐也是很有意思的。

有一张他与海菲兹和皮亚格尔斯基的三重奏,据说比他的独奏更加潇洒。

在小酒馆里,哥三个在那里玩,外面下着雪,好多人在外面看,三公子真是风流倜傥!遗憾我没看到这个录像(是不是这样?)。

说到黄金三重奏,还有一件趣事。

有一次,海菲兹提出异议,说三重奏音乐会海报上总是鲁宾斯坦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应该大家轮换着排第一位。

鲁宾斯坦说,这是没办法的啊,就是上帝来拉小提琴,这海报的名字的顺序还是:钢琴:鲁宾斯坦,小提琴:上帝,大提琴:皮亚格尔斯基。

看来鲁宾斯坦也不无幽默机警。

收集了鲁宾斯坦的唱片也有不少了。

准备慢慢听完。

以前听他的肖邦夜曲。

今夜改听肖邦的圆舞曲、船歌、摇篮曲等和莫扎特两首钢琴四重奏。

肖邦的圆舞曲弹得美极了!这张CD还收有肖邦的幻想曲、船歌、摇篮曲。

10大钢琴家及演奏风格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艺术流派或一个作曲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人们将其称为风格。

世界乐坛上的钢琴演奏家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有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甚至还有不入流的。

但是,同样是演奏贝多芬的32 首奏鸣曲,施纳伯尔的演奏非常规矩,主要倾向于古典主义理性美学的特征,但也有感情色彩,朴实无华,干净严肃。

李赫特的演奏特别热情,主要倾向于浪漫主义的特征,但也没有失去古典主义的严谨,宏伟泼辣又细微如发丝。

以下世界十大著名钢琴家的演奏特点及其风格,是人们公认的,令人信服的。

一、霍洛维茨,当代最负盛名不同凡响的美籍乌克兰钢琴演奏家。

在技巧方面对速度、力度和音色的控制出类拔萃,特别是在八度的弹奏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

既有铿锵有力的金属声,又有梦幻般的柔美声。

他演奏的曲目甚广,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他演奏的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可称得上是无与伦比的。

他的演奏不仅仅限于作曲家音乐意图的具体体现,而是加上了他的个性和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一个天才的出众的演奏家在理解作品的范围内,每次演奏都应该有创作的新鲜感。

在霍洛维茨的手中,钢琴真正成了88 个琴键的乐队。

二、阿图尔·鲁宾斯坦,30 年代被公认是当时最卓越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

作为20 世纪权威的钢琴演奏家,鲁宾斯坦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他的演奏曲目很广,巴赫、莫扎特、贝多芬,19 世纪浪漫派的作品,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和西班牙、南美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都是他节目单中的曲目,至于他演奏的肖邦作品更是炉火纯青,他的演奏技术无懈可击,温暖亲切的抒情性和敏感的分句,丰富的音色变化和浓郁的诗意,使他具有世界声誉的20世纪最伟大也是艺术生命最长的钢琴家。

三、塞金·鲁道夫,美籍奥地利钢琴演奏家。

塞金不仅是演奏巴赫键盘作品的典范,也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以及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卓越代表。

虽以演奏古典见长,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音乐风格
作者:李婉静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8期
【摘要】美籍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是上世纪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之一,其独特的阿图尔·鲁宾斯坦式的、个性鲜明、表现力丰富、情感表达充沛的演奏风格,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首。

【关键词】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技巧;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阿图尔·鲁宾斯坦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最广为大众认可的钢琴演奏泰斗。

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演出,谱写了属于他的独特的艺术演奏乐章。

他的作品有时细腻而富于诗意,有时流利洒脱而又严谨,是二十世纪钢琴艺术史上,一颗异常璀璨的明星。

二、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风格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一个极具自我挑战精神的演奏家,游走世界的演出经历也使得他的演奏风格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演奏风格。

鲁宾斯坦早期的演出虽然热情洋溢,但由于演奏技巧的不成熟,演出中时常出现错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圣桑的G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到舒曼钢琴协奏曲中复杂的各种节奏,阿图尔·鲁宾斯坦以其独特的高贵的风格完美诠释出來。

在其代表性的肖邦作品的演奏中,他将独有的清新风格注入其中,将人们传统对于肖邦作品病态的体验几乎完全转变,虽在初期的演奏中饱受诟病,随着人们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这种贬义性的评价慢慢变为赞誉。

随着鲁宾斯坦演奏生涯的进行,他开始抛弃早期演奏风格中的轻佻,向更加专业的角度转变。

中年时期的鲁宾斯坦的钢琴演奏风格年龄一样,表现出他生命中的深沉与人生阅历的深刻,作品不仅有其初期活力充沛的特点,更有了人到中年的严谨风格。

老年时期的鲁宾斯坦的作品风格更是出神入化。

多年的艺术生命赋予他独特的演奏能力,将内敛与沉稳,热情与奔放以大师级的演奏完美表现出来。

更在一次又一次对肖邦作品的演奏与自我评析中,进入音乐的真正最巅峰的境界。

尽管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曲目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他最为专研的一个便是肖邦的作品,一个毕生致力于将波兰的国家民族精神融入到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伟大作曲家和演奏家。

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对于肖邦音乐的演奏
阿图尔·鲁宾斯坦对肖邦的音乐作品的演奏是全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与肖邦一样,两人的演奏中都洋溢着独特的波兰国家民族文化精神,但是说到两人的演奏风格,也存在不同之处。

肖邦本人的演奏风格有着病态和神经质的消极情绪,但是鲁宾斯坦的演奏有着独特的高贵典雅的特点。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有一种仿佛来自于内心,来自于世界的自然,其独特的演奏技巧使得作品演奏与原作品紧紧结合在一起,极富创造力又不失原作品的情感色彩。

他的演奏更多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中重要的人性光芒,更能感动聆听者。

鲁宾斯坦是后浪漫派的第一人,他几乎等于用声音写下自传,他的每一个乐句、重音、音符、气氛都是不疾不徐的清晰明确而且简洁优美。

长期以来,鲁宾斯坦一直是新音乐的拥护者(斯特拉温斯基为他把《彼得罗希卡》改编成散拍节奏的钢琴曲、法雅为他创作《贝蒂卡幻想曲》),古典乐曲则成为他的战马。

鲁宾斯坦毫不显柔弱气息的萧邦(他昵称为“我的萧邦”)就如同他演奏的贝多芬、布拉姆斯、舒曼,典雅而且不多愁善感。

对于德国曲目来说,这些特点正是最好的诠释方法。

优雅、有自我见解正是鲁宾斯坦诠释协奏曲的本质,从圣桑热闹的G 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小时候在柏林演出的拿手曲目之一)到舒曼钢琴协奏曲装饰奏与尾声淘气的复杂节奏,鲁宾斯坦在克利普斯的帮助下,以全然典雅高尚的风格呈现出来。

如果说鲁宾斯坦重录柴科夫斯基是为了弥补1932年与巴比罗里合作版本力量上的不足(或许这是莱恩斯朵夫最重视的一点),1963年的版本的确是更接近鲁宾斯坦的观点。

乐曲的装饰奏富有沉静的优雅精致及现代感,保留了乐曲的优越之处;简朴的小行板也有同样的效果。

诙谐曲乐章的前奏是多么有活力,鲁宾斯坦很少使用踏板,木管与左手的“拨奏”会让人产生是大提琴在演奏的错觉(第四十小节),艺术效果十分超群。

鲁宾斯坦晚年的演奏显得激情不够,其实这正是他处理理智与情感炉火纯青的时候。

没有“肖邦气质”的听他的演奏永远听不懂,而懂得肖邦的(这种气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将因鲁宾斯坦而拒绝其它演奏者。

他们会听出鲁宾斯坦复杂的情绪、微妙的起伏都体现在的每一个音符的强弱、触键、延音上,正是这些不可思议的细节创造出了鲁宾斯坦丰富的色彩变化,是那么微妙和不可捉摸,转瞬即逝。

像在《第一号叙事曲》过渡段中,类似无穷动,减弱、减慢,然后突弱,踏板一松,那种万籁俱寂的意境,仿佛穿越时间空间,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这是要有深厚底蕴的。

鲁宾斯坦年轻时曾大出风头,后来他意识到了自己演奏太浮,于是隐居山间,坚持练琴。

从他这种对艺术的态度就可知道他决不是一个迎合大众的“王子”式钢琴演奏者。

四、结语
阿图尔·鲁宾斯坦在美学以及哲学上也有着独特的诠释。

哲学讲究的是理性化和辨证化,这正与他冷静和内省的音乐风格相符合。

他成功的将生活中的欢乐和压力流淌在音乐中,感性和现实反映出演奏家当时的心情。

鲁宾斯坦能够发掘音乐的内在性,将音乐赋予灵动的生命,通过演奏传达给听众,成功打动听众心灵,使音乐的美好在美学中展现流露出来。

这也正是鲁宾斯坦音乐演奏的独特魅力,将理性现实与唯美浪漫完美融合在一起,汇成一篇完美乐章。

参考文献
[1]董茉.不同流派的钢琴音乐风格[J].大众文艺,2010(06).
[2]陈文红.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风格之演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周冰琦.音乐美学视野中的浪漫主义钢琴艺术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李婉静(1993—),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