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点亮课堂——观看教学实录的启示
党员教师心得:从细节抓起,让教学更科学

优秀党员教师心得:从细节抓起,让教学更科学教育是一个细节活。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细节抓起,认真钻研每一个环节,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培养出来优秀的学生。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工作只有踏实扎实,注重细节,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多方获取信息,深度分析教学情况教学工作需要充分了解班级的学生情况,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安排具体的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我了解到多获取班级情况信息的重要性。
在学期开始前,我和班主任共同对班级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求尽可能的了解班级情况和学校的要求。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通过访谈、考勤、问卷调查、学生档案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这样做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和班级,能够有科学的依据建立适合班级的教学计划。
二、注重教学实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工作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只有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让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通过细致观察、反思教学实践、参加学校的教学研讨,自己试探着进行尝试。
当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时,我会积极地与同事讨论,向领导请教或者专门寻找解决办法,来逐渐改进和完善我的教学方法。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不断的提高,从而使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中重视细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出色的教学必须要注重教学细节。
每堂课的教学都很关键,如果能够重视每一个细节,就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常常注意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节情况,例如学生的座位排列、学习习惯、家庭环境等。
我还会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的特点来构建教学系统,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树立榜样,从自身做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建立自己的榜样,更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身边的事迹和行动来影响学生。
捕捉教学细节,成就课堂精彩

捕捉教学细节,成就课堂精彩-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
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
细节虽小,却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在师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更要敏锐发现、善于扑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
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动态信息的不断捕捉。
很多优秀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善于捕捉细节,提升细节,才使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
教学设计是死的,课堂教学却是动态生成的。
在这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时时闪烁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
我们在对教学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要善于捕捉课堂互动过程中有价值的细节,用灵动的教育智慧去灵活处理,实现在有效生成中让细节成就精彩,成就完美!
细细想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差点被我的主观武断扼杀。
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独特解法,要充分相信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自圆其说。
因为这些“意外”的事件,大多是演绎课堂精彩的亮点。
睁大发现的眼睛,用教师的机智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尊重个体差异,激励个性思考,深入发掘细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就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课堂就会因之而生动丰富。
课堂是趟随时出现意外风景的旅行。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发挥教学机智,注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捕捉学生智慧的思维火花,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
用细节点亮课堂

用细节点亮课堂作者:臧世照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08期【提要】不久前读了《中国教师报》“教学观察”板块中张菊荣老师的《课堂的细节建议》一文感触颇深:同样一节课为什么有的课堂精彩纷呈,有的课堂却索然无味?究其根本,就是课堂细节的差异。
纵观名师课堂,他们都善于用特有教学机制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见微知著,揣摩教学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使教学充满活力与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细节行为细节教学工具不久前拜读了《中国教师报》教学观察板块中张菊荣老师的《课堂的细节建议》一文,感触颇深。
为什么同样一节课有的课堂精彩纷呈,有的课堂却索然无味呢。
究其根本就是课堂细节的差异。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链接而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精彩的细节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教师对课堂细节的把握程度,将会决定其教育水平的高度。
结合张老师在文中提到的许多课堂细节以及具体建议,在我们的教学中想要做好课堂的细节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语言的细节课堂是通过师生的交流来完成教与学的过程,而师生交流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
教师的语言水平是一节课精彩程度的最直接体现。
幽默睿智的开场白、简洁实效的知识讲解、生动风趣的师生交流、精彩多样的课堂提问与评价……这些语言艺术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会给课堂带来无数亮点。
听过很多名师的讲课,学生课前和授课老师根本没有见过面,互相也都不了解。
学生突然由陌生的老师上课并且现场有很多观摩的教师,难免会产生紧张的心理。
如果不能消除这种心理,难免会影响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
所以我们的教师总是用一些幽默睿智的开场白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一小小的开场白正是艺术的体现,如春风化雨不留痕迹的为后面的主体内容教学做好了铺垫。
课堂提问和评价可以说是课堂上最醒目的语言艺术。
课堂提问的准确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果提问表达不到位,学生思考回答就会不到位,就会导致课堂衔接不够流畅。
小学语文论文:让“教学细节”点燃语文课堂的精彩

让“教学细节”点燃语文课堂的精彩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语文课堂也是由许多的教学细节组成的。
细节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智慧。
重视教育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另一种展示。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细节的设计与落实。
下面我就撷取教学生涯中的几朵小小浪花,重温精彩,感受力量,从而不断鞭策自我。
一、表演体会助感受【案例1】苏教版二上的《小鹰学飞》通过讲述小鹰跟着妈妈学飞的故事,告诉人们学无止境、一往无前的道理。
在小鹰跟着妈妈第三次飞向天空的时候,尽管是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但是在小鹰的头顶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从而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永远谦虚。
如何将小鹰飞行的画面生动有趣地印刻在孩子的心上,感受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进行感受,首先让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选好位置,伸展开手臂扮演小鸟使劲飞行,我用手帮他们打节奏,随着越飞越高,我拍掌的节奏越来越快,“小鹰们”挥动翅膀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当几分钟的飞行体验结束后,“小鹰们”一个个瘫坐在地上、趴在桌上,有的干脆赶紧蹲下休息……当我请“小鹰们”讲此时的感受时,有的有气无力地说:“我的手臂累死了!”有的小脸憋得通红,喘了一口气说:“我的喉咙好干!”有的气喘吁吁地说:“我全身都快出汗了,我感觉自己快受不了”……这时候我再让“小鹰们”抬头看“天上”——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然后我让学生谈谈看到这种情景后的感受。
有的孩子笑眯眯地说:“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还要不断加油呀!”有的孩子眼睛一亮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吧!”……这时候,我也激情飞扬,鼓舞孩子们:“是的!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精彩!让我们都继续朝着目标不断加油,不断超越!”…………【案例2】《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下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的学习,要让孩子们知道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关注课堂细节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关注课堂细节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课堂教学中的几则案例所想到的西吉县第一小学王宗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流露,是教师教育风格的表达,是教师教育能力的诠释。
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关注教学细节,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尊重;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
关注教学细节,必须要作为师者用心去倾听,用情去感受,用爱去捕捉,用智慧去提炼,在灵活的驾驭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注重培养学生个性思维中展示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使课堂充满人文,充满情感,充满灵动,亮点频现。
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春意盎然!案例一:教学相长韩愈曾在《师说》一文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确如此。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也要向学生虚心学习,所谓“教学相长”。
课堂上,老师有时候真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的思维,精辟的言论,独到的见解所折服,为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出来的智慧惊叹不已。
我在指导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李白的《静夜思》一文时,提到古人对月亮格外喜爱时,我便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月亮吗?”没想到的是,在安静了片刻之后,一位平时很调皮的男生站了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知道。
在很久以前,没有电,人们点着蜡烛、油灯。
一到晚上,周围很黑很黑,大人们不能出来散步聊天,孩子们也不敢出来玩耍了,被大人们催着去睡觉。
要是有了月亮,人们可以借着月光,到院子里、小道上聊天、散步了,孩子们也可以在院子里做游戏。
所以,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月亮,喜欢有月亮的晚上。
”听着他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看法,我很佩服他独到的见解,灵活的思维和勇敢地回答,这些,其实只是他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理解,但是我平时根本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
抓住细节点亮课堂

抓住细节点“亮”课堂“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对话与交流,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不都是我们教师可以预设的,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和善于激活课堂,就有可能把它们转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亮点。
如果我们细细体察,往往可以发现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那一步。
回顾我在教学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时,我以班上一位女生A作为参照进行提问:“Who’s nicer than A?”学生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Miss Liu is.”我激动地说了声:“Thank you.”我顿时明白,只有学生对这样的语言材料很感兴趣,他们才会回答得如此精彩。
于是我又说了一句:“I think you’re much nicer than me,right?”这时全班都笑了,竟然还有一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说:“I’m not nicer than you, but my coat is nicer than yours.”说实话,我在备课时并没想到我设计的这一问题会打破课堂的平静,会受到如此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灵动。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捉课堂上的亮点。
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细节构成的。
也许,我们的课堂无法做到完美, 但捉住一个细节, 就能生成一次精彩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经常记录、交流教学细节,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
让我们从关注细节做起,使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后感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读后感------解朝辉细节决定成败,在我们日常生中和学习中很小的事情往往都很会有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拜读了由彭钢、蔡守龙二位老师合写的《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文,感触很深,细节,因其小,在教学中往往被我所忽视.但是,如果你用心分析它,你会发现某些细节很真实的反应一些问题,这就是我阅读《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最大的感触一、参与到学生学习情景中,有效教学在音乐课上,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课堂气氛枯燥无味。
细节展现多彩的课堂,我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好多孩子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提高了。
我把课堂的十分钟交给他们,轮流让每个孩子在音乐课上介绍自己或大家都感兴趣的音乐话题,活动不仅让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也让我重新的了解了自己的学生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畅谈自己对这个音乐话题的感受。
孩子们把这些音乐话题做成了精美的ppt,还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名曲,为我们共同学习音乐提供了资源。
作为学生,他在课堂应该能够体会知识技能不断积累的愉悦,合作学习,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快乐,从而体验成长的乐趣;而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场所,张扬个性的舞台.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有课前预设的,也有动态生成的.有意识地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或者创造精彩的细节,可以生成教育智慧,构建活力课堂,生命课堂.例如“走进贝多芬的音乐世界”“难忘的音乐剧猫”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音乐知识,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体验到了大家一起合作学习音乐的成功和快乐,学习音乐的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不少。
二、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学校里有一部分艺术特长的孩子,这些可贵的资源我很珍惜他们。
在欣赏课上我们经常听到铜管乐,那班里有学习铜管乐的孩子可就发挥他们的所长了,不仅在课上要秀秀自己的才艺,还要把铜管家族的每个乐器介绍给大家。
以细节促精彩———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细节

课程篇以细节促精彩———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细节钟群强(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又是由一些教学细节组成的,一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精彩的细节。
细节成就完美,于细微处见功夫,是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的法宝。
教师在课前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利用可预见的情境点深入发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敏锐发现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寓教育于无痕。
珍视教学细节,需要教师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充盈课堂。
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的要求:时间一般5分钟为宜;明确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如泉州市特级教师林少安老师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一节课中,情境引入时他是这样处理的: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苏轼的《题西林壁》,大家回忆一下,谁能来背一下这首诗?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很好。
这首诗中有几个关键词:横看、侧看。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要全面地欣赏庐山的美景,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观赏。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我们学到,在以后学习数学或者为人处世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对事物的了解才能更全面。
板书:y=x-2。
师:这个是什么?生:一次函数。
师:它的图象呢?生:一条直线。
师:如果你们是在初一阶段,对它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在没有学习一次函数之前,我们对它的认识是什么?师:这是一个等式,有两个未知数,可以看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所以可以看成一次函数、直线、二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