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匠艺,在时光洗礼中传承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作者:冯雅丽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1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已经进入收官阶段,大半年来,在主办方的组织下,全市中小学生通过摄影、绘画、征文、观影、微评、诵读等形式,向英烈致敬,向祖国建设者致敬,做好新时代接班人。即日起,我们将从投稿的征文、摄影、绘画等作品中,遴选一部分佳作予以刊登,以展现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来到这所学校,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职业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就在去年,我突然得知一个让我无比兴奋激动的消息,那是来自阿布扎比的贺电,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一致决定: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我很兴奋,我有机会带着那份工匠精神备战2021年的世界技能大赛。我兴奋,我有机会可能在这个时代留下点什么。我一直坚信,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祖国是水,我们就是那水中遨游的鱼,国家给了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我没有理由不为之奋斗,在这个时代,我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我没有理由再继续坐享其成,我就是想带着执着,带着属于中国的职业技术走向世界。我想告诉所有的人,这是梦想而不是逞强,这个梦想是我的希望。我知道这条路会很长,而我愿意带着那份追梦的执着与热爱,走那条充满荆棘的路,为这个能让我有无限可能的中国。今天,我满怀深情仰望国旗,我知道,国家的未来就在我们所有年轻人的手中。阳光下,红旗飘飘,面对火红的国旗,我许下终生的承诺,我将始终保持属于匠人的专一、耐性与韧劲,用匠心与创新雕琢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
工匠精神文章 匠心传承创新引领未来

工匠精神文章匠心传承创新引领未来工匠精神:匠心传承创新引领未来工匠精神一词源于对熟练工匠的称呼,但它远不仅仅代表了手艺精湛。
它涵盖了对工作的执着、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持续改进的不断探索。
工匠精神是历经时代流转而未曾衰减的宝贵财富。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智慧的桥梁,能够引领未来的创新发展。
匠心传承,保留经典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匠心传承。
它强调的是对传统工艺和技能的保护和发扬。
传统的工艺和技能代表了历史的痕迹,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通过传承工艺,我们能够回顾历史,追忆先贤们的智慧和努力。
同时,传承也能够保证传统工艺的延续,防止文化的失落。
当今世界,这种笃守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匠心传承,更是受到瞩目。
匠心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和保留传统,它也具备创新的精神。
匠心传承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科技和方法,使得传统工艺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绽放出新的活力。
工匠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并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力量创造出更加独特的作品。
这种匠心传承的创新精神,推动了传统工艺的发展,为未来的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创新引领,开创未来工匠精神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引领。
工匠们始终追求卓越品质,并在工作中勇于挑战自我,突破创新。
他们关注细节,在小处追求完美,力求将每一个作品打磨成为匠心独运的艺术品。
这种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使得工匠们始终处于保持竞争力的前沿。
工匠们还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相信每一个挑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他们运用心思和技巧,一定能够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作品。
这种积极的创新精神,不仅激励着工匠们不断突破自我,也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发生在手工艺领域,也渗透到了现代工业生产、科技研发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工匠精神鼓励着对生产设备和流程的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品质。
在科技研发领域,工匠精神推动着科学家们的探索和创新,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工匠精神文章 匠心工艺传承卓越

工匠精神文章匠心工艺传承卓越工匠精神文章匠心工艺传承卓越工匠精神,是一种充满专注、热情和坚持的态度,追求卓越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精神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尤其是手工艺行业。
无论是木工、陶艺,还是铁艺、织锦,都有那些身怀绝技、匠心独运的工匠,他们将自己对工艺的执着融入每一个作品之中。
正是这种匠心,让手工艺传承至今,成为文化瑰宝。
工匠精神并非简单的手工技巧,它更多地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
工匠们往往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个步骤,力求做到最好。
在陶瓷制作中,工匠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泥料的配比、造型的创作,还要对窑炉的温度、时间有着精确的把控。
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操刀,才能确保每一件作品的品质和美感。
但工匠精神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通过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在传统手工艺行业中,师傅与徒弟的关系至关重要。
师傅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则要恪守教诲,继承并发扬前人的智慧。
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对匠心精神的传承。
只有一代代工匠用心的付出,才能保证工艺的延续与升华。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手工艺行业受到了不小的挑战。
机器可以代替人手完成大量的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然而,机器无法取代人的创造力和情感,也难以达到工匠所追求的卓越。
因此,我们需要对手工艺进行保护与传承,让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
保护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更多的手艺人才。
学校应该加强对手工艺的教育,开设相关专业,并且与行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手工艺行业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将手艺作为事业的选择。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手工艺行业的宣传力度,呼吁人们重视手工艺的魅力与价值。
除了培养人才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手工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工匠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与顾客直接对接,打破传统的销售渠道限制,实现更广泛的销售和宣传。
同时,互联网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工匠精神,并参与到手工艺的创作中来。
守持匠心,传承匠艺

守持匠心,传承匠艺“守持匠心,传承匠艺”,这句话意味着我们要坚守匠人的职业精神,以传承先贤的技艺为己任,坚守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
匠人精神是指一种珍视品质、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的职业道德品质。
它强调的是手工艺人的服从于技艺的精神,他们要用心去完成每一件作品,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让每一件作品都为社会带来价值和美好。
传承匠艺,是指将先人所掌握的技艺和经验进行总结和传承,让它不断发扬光大,为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匠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发扬,它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我们应该学习先贤的经验,总结他们的技艺和方法,实践并分享出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匠艺的品质不断提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一个商品化、流水线生产的时代,匠人精神已经被忽视。
工业化的进程已经使很多商品都成为数量化的产物,而精神的品质却被忽视了。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并坚持匠人精神,同时传承和发扬匠艺,让品质和价值得以重新体现和提高。
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我们的社会责任。
尤其对于从事造纸、印刷、裁剪等传统产业的匠艺手工艺人,需要坚持“守持匠心,传承匠艺”的理念。
他们在传承先人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使手工艺的魅力不断焕发,同时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能。
对于新一代的制造者来说,我们也应该注重匠人精神的培养。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匠人精神的培养也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应该秉承先贤为人处事的道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不断探寻新的创新方向,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匠人精神和匠艺传承对我们的意义。
我们要珍视人类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技艺的细节和品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以及不断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文化遗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时光流转中传承匠心

龙源期刊网 在时光流转中传承匠心作者:徐红清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7年第22期时间可以用秤来“称量”吗?温度变化可以成为机械钟的动能吗?今后,这些与时钟相关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了——上海钟表文化科普馆日前正式对公众开放。
这是上海首座以钟表为主题的专业科普馆,融艺术展示、教育培训于一身,这也是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成果之一,此外,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该校的钟表维修专业也于两年前正式招生。
“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钟表维修人才,更要培养能与世界领先技术接轨的钟表制作匠人。
”上海钟表文化科普馆负责人修老师表示。
收集古今中外的时光印记将表盘、后盖和表冠等零件一步步地拼装起来,一个手表的雏形就在观众的手下成型了。
在上海钟表文化科普馆的钟表体验中心内,参观者都“客串”了一把制表工匠,体验了钟表制作的魅力。
科普馆共分三层,包括日晷厅、中国古代计时厅、上海厅、国外钟表厅、中国近现代钟表厅等主题展厅,通过感应装置、3D动画等现代技术,向观众展示古今中外钟表的发展史和代表作品。
馆内珍藏了国内外近代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钟表,如国内的上海表、天津海鸥表、苏州插屏钟,国外的瑞士积家空气钟、德国子母钟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计时厅中,有一座纯手工打造的水运仪象台模型,也是目前为止上海唯一一座。
1088年,北宋苏颂主持建造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时钟表——水运仪象台,开创了世界钟表的历史。
仪象台不仅是计时器,还相当于一座小型的天文台,整个仪象台呈现出楼阁的造型,楼内甚至还造有许多精致的小人。
在科普馆内,水运仪象台模型的复刻时钟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和瑞士的著名制表师的目光,他们对仪器精妙的构造赞叹不已。
于体验中感受钟表之美“科普馆功能之一就是为青少年科普钟表历史,所以设计了大量体验式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修老师表示。
走进科普馆一楼大厅,记者就看到一个带有感应装置的日晷。
一站上装置中心,写有“子丑寅卯”的字迹便依次亮了起来,最后定格在当时的时间上。
关于匠心传承的广播稿件

关于匠心传承的广播稿件以下是三篇关于匠心传承的广播稿件示例,供你参考:稿件一:《传承匠心,铸就辉煌》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广播节目,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匠心传承。
匠心,是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匠心精神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拥有许多匠心传承的典范。
例如,中国的传统工艺大师们,他们用一生的时间钻研手艺,将精湛的技艺代代相传。
这些大师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匠心精神的传播者。
传承匠心精神,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是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将匠心精神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培养更多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匠心,追求卓越,铸就辉煌!稿件二:《匠心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广播节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匠心传承。
匠心传承,是一种坚守与传承,是对品质和工艺的执着追求。
它代表着专注、耐心、精细和创新,是手工业者、工匠们对技艺的热爱和呵护。
工匠精神是匠心传承的核心。
它体现在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以及对品质的卓越追求。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许多传统工艺得以流传至今,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弘扬匠心传承。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还能激励人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追求更高的品质和卓越。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匠心,让工匠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稿件三:《守护匠心,传承技艺》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匠心传承。
匠心,是一种对技艺的执着和热爱,是对品质的追求和坚守。
它代表了工匠们的精神和智慧,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浮躁的氛围,使得很多人忽视了匠心的重要性。
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
我们要守护匠心,传承技艺。
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尊重工匠精神,欣赏传统技艺,学习并传承它们。
守持匠心,传承匠艺

守持匠心,传承匠艺
匠心是一种执着的态度,是匠人潜心研磨、精益求精的品质,是一种对于精神与物质
的追求。
传承匠艺是一种文化传承,是将匠人的技艺与精神永久流传下去的一种方式。
在
当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守持匠心、传承匠艺显得极其重要。
匠心是工匠的精髓,是匠人对于工艺的追求,在过程中,匠人会对工具、材料、技艺、精神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匠人追求“匠心”,就是要追求完美的技艺,使每一件手工艺品都能够体现出精湛的工艺和工匠的匠心。
只有这样,手工艺品才能够得
到认可和传承下去。
匠心还代表着一种态度,是一种专注、细致、耐心和毅力,这些品质
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和传承的基石。
传承匠艺是将匠人的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的一种方式。
手工艺品传承不仅仅是单纯的
技术流传,更是文化传承。
在手工艺品中,继承了许多中华文化的内涵,匠人们通过手中
的工具和材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因此,传承匠艺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匠人的技艺不仅仅是自身的工艺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手工艺品的传承不仅仅是生
产手工艺品,还要传承其中的文化内涵。
守持匠心,传承匠艺不仅是一种技术的传承,更是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匠人
的匠心体现了匠人的精神,并在手工艺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传承匠艺则是将这种精神
和技艺向后传递的方式。
我们应该珍视匠心,传承匠艺,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手工艺术发展,让手工艺品的匠心和精神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
重匠心强匠艺锻造力量筑中国

重匠心强匠艺锻造力量筑中国匠心,是工匠精神的象征。
它代表了对工艺和技术的追求,对品质和创新的苛求。
匠心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力量。
在中国的锻造工艺中,匠心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匠心和强匠艺的角度剖析中国锻造工艺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发扬匠心和强匠艺,锻造力量,筑就中国的崛起。
一、匠心:千磨炼光,浴火焚琢匠心源自对工艺的追求和对品质的追求。
作为一种精神,匠心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无论是古代的铁匠、木匠,还是现代的工程师、设计师,都能体现出匠心的核心价值。
匠心意味着千锤百炼,只有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和调整,才能打磨出完美的作品。
古代的匠人往往需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从选择原材料到制作成品,每个步骤都需要精益求精。
他们深知,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调整,才能达到工艺的巅峰,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现代的工匠同样如此,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追求卓越。
他们将自己的热情和才华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精雕细琢,力求将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只有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才能打造出卓越的工艺品。
二、强匠艺: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强匠艺是中国锻造工艺的瑰宝,是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中国古代的锻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青铜器、剑、宝剑等,都是中国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
在现代,强匠艺要求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工艺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机床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精确制造,提高工艺的精度和可控性。
强匠艺也强调创新,通过不断研发新的工艺和材料,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中国的锻造工艺已经迈向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道路,逐渐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三、锻造力量,筑就中国的崛起匠心和强匠艺虽然属于工艺领域,但其影响力超越了这个范畴。
匠心和强匠艺代表了一种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激发了人们对于品质、创新和持续改进的追求,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工匠的精神是中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匠心匠艺,在时光洗礼中传承
——匠人精神需要民族企业的守护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让世人再度关注到“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快速获利,逐利性与日俱增,使得这种匠人精神日渐凋零;那群身怀绝技又甘于寂寞的匠人,在当前这急功近利的时代,便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木心在《从前慢》里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故宫里的匠人则告诉我们:如今的日色也能变得慢,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匠人精神,贯穿一生。
匠人精神,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中走得更远的推动力,同时,它也需要企业的守护,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培育匠人精神,传统民族工艺是很好的载体,因为好的民族工艺缺少不了匠人精神的“雕琢”;民族工艺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匠人精神的传承,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在此方面,有很多民族企业起到了表率作用,将民族的匠心匠艺传承了下来,给匠人精神以庇护的港湾;金银细工、金镶玉、花丝镶嵌这些民族工艺,也正是借此良机得以传承;匠人精神,也在传承的工艺中得以流传。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老凤祥将其与抬压、鎏金、钣金、镶嵌和雕琢等各种技法融合,让这一古老技艺更加发扬光大,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9年,金银加工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镶玉,民间俗称“金包玉”。
此工艺精细复杂,费时费力,一直都只有个别工匠能够掌握,等流传到清道光年之后,已经极为罕见。
后来,华昌珠宝将这一濒临绝迹的工艺传承了下来,并凭借这门技艺,得以在上海滩扬名。
既谈到金镶玉,那么同含镶嵌技艺的花丝镶嵌也就不得不提及,两者有哪些区别呢?
花丝镶嵌,燕京八绝之一,是传承千年的皇家御用工艺;花丝镶嵌是将银拉成细丝,手工掐花、编织等工序制作而成,作品十分精美、细腻,也异常耗费时
间与心血。
由于其工艺复杂,全程只能手工操作,加之近代花丝镶嵌行业的不景气,专业工匠越来越少,花丝镶嵌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为响应国务院《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号召,百年宝诚先后北上京津、西进川藏、南下闽粤,将散落在全国的老手艺人资源整合,将濒临失传的手艺创新应用到产品之中,让这门手艺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在花丝镶嵌工艺品上又得以呈现。
2008年6月,花
丝镶嵌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需要静下心来守住我们的“匠人精神”,传承好民族的匠心匠艺,让它成为我们民族企业的生命力,不断推动企业车轮前进,驶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