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言语理解:汉语修辞
2014年黑龙江省考公务员联考试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A.虚张声势 当头棒喝
本试卷由小麦公考提供
第5页/共26页
2014年黑龙江行测真题
B.危言耸听 醍醐灌顶
C.空穴来风 振聋发聩
D.耸人听闻 警钟长鸣
27.新近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粘膜中会出现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够显著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科学家解
释说,这种激素在胃粘膜中_______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
A.独一无二
B.始终如一
C.一目了然
D.一成不变
22.有智慧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享受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秒一旦过去就永不再来;愚痴的人,一直以来 都在抱怨每一秒,总觉得这一秒不幸,下一秒才好!同样经历每分每秒,但_______,天地悬隔。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泾渭分明
B.南辕北辙
C.毫厘之差
愤
愤
怒
慨
30.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不是目的,让其具有改变大山、建设大山的志向与本领,才是山区摆脱贫困落后、填 平城乡_______的最终归宿。事实上,与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办学条件差,而且在发展基础、生存 环境等各方面都严重_______。因此,“希望工程”不能只是捐资建校的代名词,而应当是开阔孩子视野、 培育发展潜力、如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基础建设的_______扶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 享誉中
B.普及 源远流
C.使用 喜闻乐
D.发明 异彩纷
外
长
见
呈
29.在现代社会,公民能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_______;看到弱者知道同 情,看到邪恶知道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
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
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人帮”横行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分)(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徐迟:《地质之光》)摹状辞格。
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
(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改成被动句)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改成整句)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5分)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之汉语修辞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之汉语修辞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小编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关于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之汉语修辞文章,详细信息请大家看下面的文章。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
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
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里,“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
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
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A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
B、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词语“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词语替代比喻词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
C、借喻: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
2、比拟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
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拟物则是把人當成事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3、夸张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
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
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
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真题试卷 行测试题含答案

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李永新主编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一次通关的必备图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李永新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6(2014.7重印)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ISBN978⁃7⁃5115⁃0489⁃0Ⅰ.①历...Ⅱ.①李...Ⅲ.①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题解②行政管理-能力倾向测验-中国-题解Ⅳ.①D630.3-4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18415号书名: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者:李永新出版人:董伟责任编辑:梁雪云封面设计:中公教育图书设计中心出版发行:社址:北京金台西路2号邮政编码:100733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8466536950965369510邮购热线:(010)6536953065363527编辑热线:(010)65369511网址:经销:新华书店印刷:三河市华骏印务包装有限公司开本:787mm×1092mm1/16字数:408千字印张:17印次:2011年6月第1版2014年7月第1版第7次印刷书号:ISBN978⁃7⁃5115⁃0489⁃0定价:40.00元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
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张永生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中公教育资深专家与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中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实现了考生的高通过率,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2014年国考考试技巧练习: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文段结构分析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指作为公务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能力。
应试者在强化训练和正式考试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应用形式和考查题型。
根据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中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形式,应试者应当在各种类型的强化训练中提高其在言语的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而且只有当应试者在真正获得了较强的言语综合能力之后,才能在变化多端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与广大考生们一起分享一篇行测指导练习:言语理解与表达之文段结构分析法。
本技巧及题目摘自《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配套资料第五章技巧三。
文段结构分析法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文段阅读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题型的重要解题技巧。
文段结构分析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分清分段的层次,理解文段的中心内容。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题型要加以辨别,主旨概括题需要的是表达文段中心思想的选项,而意图推断题则需要推断文段之中所包含的言外之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列举了一些可以采用文段结构分析法解答的真题,并对其做出了详细解析。
1、(2013·国家)先秦儒家的“人情——秩序”理论一方面确实存在压抑人性、压抑情感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它是站在治世的高度探寻人生修养之艺术,将个体性情自由与群体政治需要融为一体,把情感发动与秩序建构统一起来,为治世之道开出了一剂良方。
先秦儒家的这种治世理论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
如今,我们在强调个性自由的同时,也应当为这种自由设定一个边界:社会和谐。
唯有如此,个体真性情的发动才能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个体与社会才能达成统一,而这正是和谐社会建立的根基。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的:A.时代特征 B.现实意义C.独特价值 D.深远影响【题型】主旨概括题【思路点拨】这道题可以从分析文章结构角度出发,找出文段主题句。
【答案】【解析】由原文“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和“对于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不无有益的启示”可知文段主要强调先秦儒家“人情—秩序”理论的正面价值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即“现实意义”。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什么是言辞选择,它有什么内涵?正确答案:言辞选择:词语的选择,既包括词的选择,也包括短语的选择。
不仅只是选择运用现成的词语,还包括改造运用某些词语,这种改造运用时对词与短(江南博哥)语创造性的选择,是一种为追求特殊表达效果的变异性运用。
2、单选“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Oo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正确答案:D3、多选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有OoA、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B、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C、程老师的一番话,好像一股强大的暖流,流到我的心田。
D、上课以前,班主任就把王老师生病的新闻告诉了同学们。
正确答案:A,B,D4、多选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Oo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正确答案:A,B,C,D5、问答题普通话四声中,哪些是平声,哪些是仄声?平声和仄声各有什么特点?合理安排平仄有什么修辞效果?正确答案: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平声的特点是长而扬,仄声的特点是短而抑。
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6、多选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O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拿钱,便气极败坏地抢下出租车钥匙,来搜魏的衣袋。
C、她比大家大一点,深受大家的敬重。
平时店主任在,她是营业员;店主任不在,她就代理主任的工作。
主任回店,她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助手的位置。
D、巴拿马运河终于物归原主。
正确答案:A,B,C7、问答题简述什么是移情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移情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物身上的修辞方式。
2、例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言语理解)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言语理解)言语理解21. 心理学家根据【中公答案】C。
时限性解析:该题侧重考查解释关系,与空后面的“短期自我调节”相对应的只能是“时限性”。
故正确答案为C项。
22.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中公答案】B。
与时俱进解析:空后的句子与空中所填词语构成解释呼应关系,表明词语应该是适应新一代需求和环境等。
故选择“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指观念和行动与时代一起进步。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都侧重新旧之间的关系。
23.消极完美主义者【中公答案】D。
吹毛求疵解析:此题考查解释呼应,由“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和最后一句“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可知选D。
吹毛求疵:形容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24. 纪录片也要【中公答案】A。
记录独特解析:第一空,根据句义,强调的是纪录片的作用,纪录片的特点是影像声音文字的结合体,故可以排除强调文字叙述的“记叙”“记载”;第二空,“更”字提示,文段具有一种递进关系,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该比“简单”含义更进一步,且应该与“发现”搭配,故排除“独立”,独立强调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与文段意思不符。
故选项A正确。
25.读书时对感兴趣【中公答案】C。
欠缺固化。
解析:第一空考查解释关系,后文中“短板更短”与第一空形成暗示,排除A和D。
第二空“僵化”常与“思想”固定搭配,而材料主题是“兴趣”,故排除B。
且“浸染”与“固化”同为化学术语,语境一致,故选项C正确。
26.尽管人工培【中公答案】B。
一劳永逸势在必行。
解析:“但是”提示第一空与前文构成相对呼应,“无可厚非” 强调不需要过分责难,“事半功倍”强调用力小,收效大,与语境不符,故排除A和C。
第二空考查顺承呼应,空前“濒危的现状”,故横线处应为“采取行动”的意思。
“恰中要害”意为正打中致命的部位,与语境不符,排除D。
“势在必行”意为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故选项B正确。
27. 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时代【中公答案】A。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终极模考试卷及解析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21. 如同巴黎所有的创新建筑一样,埃菲尔铁塔一开始即遭到了大部分巴黎人的______和拒绝,更不用说那些建筑和城市规划专家尖刻的______了。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冷漠评判B.冷淡批评C.冷酷判断D.冷寂批判22. 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后,引起很大的______,许多人都希望修复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修复计划的开展,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工程持续了23年,______了尖顶和圣器堂。
在今日,圣母院依然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呼声修建B.呼吁修浚C.反响修葺D.回响修缮23. 相信你曾在很多地方被这样的图片______过——春天初绿的山腰沟谷之间,一树树一丛丛的粉色杏花______开来,既有大气磅礴的场面,又有形单影只的妩媚。
这些绝美图片的出处就是新疆伊犁杏花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撼蔓延B.震动延伸C.撼动漫延D.振动曼延24. 千年古村落,旺季时幽静而具有意境的地方。
古时,这里是水运码头,今虽不见昔日帆樯,但长达里余的老街旧貌______。
这里民居老宅______,当年的繁盛随处可寻。
临江而立的俞氏宗祠,宏丽精美,有“建筑艺术宝库“之美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依然参差不齐B.不再星罗棋布C.犹存鳞次栉比D.依旧密密麻麻25.要是你觉得水稻就是一种植物,没什么情趣也不怎么轻灵,那就太______了。
近些年来,泰国的水稻实在是寂寞难耐,开始过上了“漂流生活”,于是“浮稻”就出现了。
素攀武里的农民朋友们将这种飘在河流上的水稻推广开来,将水稻插在废旧泡沫,泥泞的土壤,绳子和竹筏等搭成的“小舟”上,水稻就可以在河水中自由地漂动了,当然我们不能让它随便漂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
2014平顾颓汌八加告藏裁熄蔽6歇裁信赏
2014省考直击:黑龙江省考报考指导峰会独家职位填报技巧8小时在线辅导:/zt/skbkdy/省考交流群:150840131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
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
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里,“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
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
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A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
B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词语“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词语替代比喻词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
C 、借喻: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
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拟物则是把人當成事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 、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
B 、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
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
C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
例: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例:巾帼不让须眉。
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义,给人以深刻印象。
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6、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例: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而不答。
9、拈连
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敘述时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
例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例2: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10、引用
写文章,有意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強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11、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对偶。
A 、正对: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
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实满山。
B 、反对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
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C 、串对上下句构成承接、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是串对。
例: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
才饮长沙水,又食乌江鱼。
12、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
列起来,叫排比。
例: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3、层递(也称递进)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排列起来,叫层递。
A 、递升: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顺序一层一层地增加,叫递升。
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传开了。
B 、递减:和递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起来,叫递减。
例:刚开始时有一大片掌声捧场,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来才有三五人,到最后连半个掌声也没有了。
14、复叠
复叠是同样的字、词、句接二连三地重复使用,以加強表达效果,使音节铿锵。
叠字、反复都是复叠。
叠字为了模拟声音、加强声音和形象,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就是叠字。
例子(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反复是指重复使用词、短语或句子。
15、对比
把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叫对比。
例:你们都有优点,有的勤劳,有的智慧;你们也有缺点,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別是非。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为鮮明的形象和极为强烈的感受。
例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篇》
16、通感
感觉相通,叫通感。
例:她的声音好甜。
灯光亮得冷冰冰的。
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选调生|教师招聘|银行招聘|信用社|乡镇公务员|各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