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下)重修考试通知 - 物理实验中心
期末考试安排表--(按考试时间排序10.26)

152 汽车营销 38 43 90 38 63 38 81 38 73
汽车营销 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 工程燃烧学(双语) 汽车空调 内燃机燃料与共给 最优化设计 内燃机电控技术 现代汽车空调技术
155 集邮学 72
汽车概论
华南理工大学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序号 专业班级
华南理工大学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序号 专业班级
2008级制冷空调 2008级制冷空调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制冷空调、车用发动 机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制冷空调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车用发动机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制冷空调、车用发动 机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车用发动机 2009级车辆工程1班 2009级车辆工程2、3班 2009级车用发动机 2008级制冷空调、车用发动 机 2008级车用发动机 2008车辆工程1、2、3班 2008级车用发动机 全校各年级通选--北校区 全校各年级通选--北校区 全校各年级通选--北校区
36 45 54 46 43 42 44 34
工程车辆理论与设计 机械设计Ⅲ 机械设计Ⅲ 机械设计Ⅲ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Ⅲ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Ⅲ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Ⅲ 制冷技术(双语)
103 高等数学Ⅰ(上) 77 70
高等数学Ⅰ(上) 流体力学
121 汽车诊断技术 38 70
汽车诊断技术 传热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
112 汽车安全检测技术 38 34 36
汽车安全检测技术 建筑与土建概论 内燃机构造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实验中心河北工业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实验学时:60学时(春天学期30学时;秋季学期30学时)适应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一、实验目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及物质大体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它的进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乃至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物理学的研究必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需依托观察和实验。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进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和直接的作用。
实验能够发觉新事实,实验结果能够为物理规律的成立提供依据。
归根结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物理概念的成立仍是物理规律的发觉都必需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此后的科学实验来证明。
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相辅相成。
规律、公式是不是正确必需经受实践查验。
只有经受住实验的查验,由实验所证明,才会取得公认。
物理学又是今世技术进展最主要的源泉。
物理实验的方式、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和其他学科领域。
本课程是高校各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程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彼此独立。
它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学实验研究,每一个实验题目都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
它不仅能够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使同窗取得大体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式和实验技术诸方面取得较为系统、严格的训练,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在培育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大体知识,大体方式和大体技术”(即“三基”能力);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实验方式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育与提高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
其中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主动进取的探索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珍惜公共财物的优良道德;和在实验进程中彼此协作,一路探索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A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实验学分:面向专业:非物理学本科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一)课程性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强对相关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①能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②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能正确使用仪器;③能够运用物理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④能正确记录数据,掌握列表法、作图法和遂差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具备处理数据、分析结果、用不确定度表示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能撰写完整规范的实验报告;了解并学会使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
⑤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质。
4、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后继的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本实验课是基于大学物理理论的重于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实验课程。
(一)误差基本理论(在绪论课中介绍,并在各实验的学习中逐步掌握):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2、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测量结果评定3、有效数字4、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作图法和逐差法)(二)各实验原理所依据的物理理论知识1、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的基本知识2、各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必做)实验教学→开放(选做)实验教学1、基础实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必做)实验的教学要求:(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每年上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生多达五千人,三十三万人时以上。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我校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宗旨,建立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按四个层次(四级物理实验)分别面向全校各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课。
每级物理实验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四级物理实验分别对应着四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
一级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必修一、教学目标及要求本级物理实验主要包含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知识领域,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各个学科。
本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性、普及性实验,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本课程面向理、工、文、商等各专业学生开课。
二、实验教学安排及教学内容1.第3周、第4周:绪论(1)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2.第4周:配合不确定与数据处理的实验实验1. 单摆的设计和研究,实验2. 时间测量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实验3.第5周---16周:学生按课表大循环做实验每周完成下列实验中的1个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
“示波器测量时间”、“用天平测量质量”、“直流电表和直流测量电路”、“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声速的测量”、“直线运动与碰撞”、“钢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切变模量的测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交流电及整流滤波电路”、“测量螺线管的磁场”、“透镜参数的测量”、“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8学时)”、“干涉法测微小量”、“用密立根油滴实验测电子电荷”、“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4.第17周:考试按课表大循环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个实验,当场交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 测量工具不够精确B 测量方法不正确C 测量者估读时的偏差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测量方法的不完善以及测量者在估读时的主观判断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2、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下列测量数据中正确的是()A 2542mmB 254mmC 25mmD 25420mm答案:A解释:游标卡尺能精确到 002mm,A 选项 2542mm 符合游标卡尺的读数精度。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A 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B 测摆球完成 30 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周期的平均值C 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D 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D解释: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便于判断和操作,能减小计时误差;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能使单摆的运动更接近理想情况,减小误差。
4、以下哪个物理量在实验中通常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长度C 电阻的阻值D 液体的密度答案:D解释:液体的密度需要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到,属于间接测量。
5、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托盘和砝码通过细绳挂在小车上B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托盘和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答案:C解释:平衡摩擦力时不应挂托盘和砝码;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力的平衡不受影响,不需要重新平衡;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小车所受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重力。
6、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外接法适用于测量阻值()的电阻。
A 较大B 较小C 任意大小D 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释:电流表外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测量值偏大,适用于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
物理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东南大学物理试验中心

课程体系
课外科研创新训练
◆所有年级,课外自选 纳入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充分自由和全面开放, 训练途径、场所、时间和形式多样化
◆依托物理系和其他应用学科的科研实验室 对高年级优秀生开放
◆导师指导制。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一
预备实验 基础实验 课题实验 现代工程应用专题 研究性演示实验 课外科研创新训练
简谈东南大学物理实验 精品课程的建设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006年8月
简谈东南大学物理实验 精品课程的建设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概况 课程建设历程中的若干重要事件回顾 感悟与体会
东南大学工科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预备实验 基础实验 课题实验 现代工程应用专题 研究性演示实验 课外科研创新训练
(摘自沙振舜、耿完桢教授的审稿意见)。
首创了新生自主预备实验的 教学范例
学习模式 中学到大学 宽松的学习环境 兴趣
自主研学的氛围
课程特点二
首创了新生自主预备实验的 教学范例
学习模式 中学到大学 宽松的学习环境 兴趣
自主研学的氛围
课程特点二
课程特点三
建立可操作性强、激励低年级众多学生 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引导机制
光路的调整技术
干涉图像的定域与观察
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单色光波长的测定 双光谱波长差的测定
光 路补偿 长度分度值10-4 mm
实现空气薄膜两表面距 离可变、可重叠或相交
光场的时间 相干性研究
该书是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晶。 内容丰富,取材新颖,结构严谨,原理正确,实验安排 循序渐进。简明应用,可操作性好。是一本十分成熟的 物理实验教材。
专题实 验
课程体系
大学物理实验上课须知2013.3修改

3.“大学物理实验(2-1)”的基本要求为: (1)两次(4学时)实验基础理论课,已经排在学生班级的课程表中, 学生按课程表中的时间地点上课,并必须完成作业(否则期末无法计算成 绩,总成绩受较大影响甚至不能获得学分)。 (2)除基础理论课外,还必须至少选做8个实验项目,按预约的时间 完成实验。实验班或拔尖班期末必须完成课程总结(以论文形式提交)。 (3)未满足上述两条要求,期末成绩记为0分。 4 .“大学物理实验(2-2)”的基本要求为: (1)必须至少选做8个实验项目(实验班或拔尖班做9个),按预约 的时间完成实验。期末必须完成课程小论文。 (2)未满足上述要求,期末成绩记为0分。
9.“大学物理实验(2-1)”中“基础理论”为固定项目(即基础 理论课作业),由系统自动加入每人的预约项目中,不能删除,必做。
10.每位学生每周预约实验个数不得超过2个。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 能预约到最低要求的实验个数,在预约初期,系统将限制每人每周只能预 约1个实验项目,保证基本要求后,再择期取消限制,届时想多做实验的 同学可以再进行预约。
D105/D107 D109/D111 D113/D115
D201 D202/D203 D205/D207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电热法测量油品比热容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落球法测量油品的粘滞系数
动量守恒定律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星期一、二、三 下午、晚上
(3-5周;13~16周)
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研究、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7.如果数据库里无信息或信息有误(包括转专业、休学、重修或 姓名字不符等),请先到预约系统首页点击下方的“异常登记”登记个 人实际信息,然后请持本人的学生证和学院相关证明到基础实验楼D区 412房间办理,无网上异常信息登记、学生证以及相关证明者不予办理。
石家庄铁道大学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说明

关于本学期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安排
项目仪器和实验要求见附件。
实验分组:由实验室进行分组,分组表公布在物理实验中心网站。
项目选择:在实验考试之前15分钟内,由实验室按组号随机指定实验项目。
结果在综合楼大厅公布。
考试时间:考试从第11周星期四(5月9日)开始。
具体实验时间按分组表通知。
因个人原因没有能参加实验操作考试的,按旷考处理。
上午8:00——9:30 10:00——11:30
下午14:30——16:00 16:30——18:00
准备内容:按照所给实验要求进行预习准备,并准备好尺、笔、计算器等实验用具,考试用实验报告纸在考试开始时由实验室提供。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及数据处理等。
注:考试可以带书,不允许带各类复印资料;
考试要求独立完成,不得商量;
考试时带考试证以备查验。
★★★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考察。
其中包括资料查询能力、快速熟悉仪器的能力、故障处理的能力、对结果和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一些优良实验习惯,如实验预习、爱护仪器、节约用电、仪器整理的习惯。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数理系物理实验中心
2013-4-24
物理实验Ⅱ操作考试项目要求(2013)
本学期操作考试不安排现场答疑,如有疑问请登录百度贴吧——“石铁大物理实验中心吧”进行提问及咨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上)积欠考试通知
参加09—10学年第三学期大学物理实验(理工上)积欠考试的同学请注意以下具体安排:
考试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考试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相关内容:
①误差及不确定度;
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③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图示图解法、最小二乘法;
④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1------长度的测量与数据处理练习;
实验13----电磁学实验中的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
⑤学生物理实验规范。
2. 本学期“09级大学物理实验(理工上)”开设以下实验
项目的相关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数据处理
等。
①利用气垫导轨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
测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②三线扭摆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③示波器的使用——模拟示波器;
④密立根油滴法测定电子电荷。
实验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钱锋、潘人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
考试时请务必携带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作图工具及文具。
其他相关:请各院系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规定时间携带学生证或一卡通参加考试。
联系电话52090600转6211王静霞老师。
物理实验中心
2010年4月8日
大学物理实验(理工下)积欠考试通知
参加09—10学年第三学期大学物理实验(理工下)积欠考试的同学请注意以下具体安排:
考试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考试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相关内容:
①误差及不确定度;
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③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图示图解法、最小二乘法;
④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1------长度的测量与数据处理练习;
实验13----电磁学实验中的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
⑤学生物理实验规范。
2. 以下实验项目相关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数
据处理等。
①受迫振动的研究;
②霍尔效应的研究;
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
③分光计及其应用——分光计的调节和棱镜材料折射
率的测定;
④迈克耳孙干涉仪——光的干涉基本现象和单色光波
长的测定。
实验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钱锋、潘人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
考试时请务必携带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作图工具及文具。
其他相关:请各院系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规定时间携带学生证或一卡通参加考试。
联系电话52090600转6211王静霞老师。
物理实验中心
2010年4月8日
文科物理实验积欠考试通知
参加09—10学年第三学期文科物理实验积欠考试的同学请注意以下具体安排:
考试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考试内容:1.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相关内容:
①测量与测量误差;
②测量结果的表达和有效数字
③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图示图解法
④学生物理实验规范。
2、文科物理实验项目相关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操作、
数据处理等
①、长度的测量
②电磁学实验中的常用基本仪器
③、牛顿环与劈尖干涉实验
④、薄透镜成像及其焦距的测定
实验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钱锋、潘人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
考试时请务必携带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作图工具及文具。
其他相关:请各院系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规定时间携带学生证或一卡通参加考试。
联系电话52090600转6211王静霞老师。
物理实验中心
201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