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合集下载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生平背景出生与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世家音乐成就与逝世原因1.2 音乐贡献歌曲创作:数量庞大,开创艺术歌曲新领域交响乐:未被充分认可的领域室内乐:钢琴小品与室内乐创作第二章:舒伯特的音乐风格2.1 艺术歌曲风格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形式多样:liederkreis、song cycle等2.2 交响乐风格特点旋律优美、形式自由色彩丰富的乐队编配充满激情与力量2.3 室内乐风格特点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音乐细腻、情感真挚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3.1 艺术歌曲代表作品《魔王》《野玫瑰》《菩提树》《鳟鱼》《小夜曲》3.2 交响乐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3.3 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三重奏》《弦乐五重奏》第四章:舒伯特的创作方法4.1 歌曲创作方法选取诗歌: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与音乐表现旋律创作: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伴奏编写:与人声紧密结合,丰富歌曲情感4.2 交响乐创作方法主题发展:动机发展、变奏手法结构布局:严谨且自由乐队编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4.3 室内乐创作方法旋律与伴奏:默契配合,展现各自特色音乐对话:平等交流、充满活力第五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演唱技巧5.1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声音投射音色变化5.2 语言表达歌词理解语调、语气把握情感传达5.3 表演风格忠实原谱: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个性化诠释:体现演唱者独特风格氛围营造:营造歌曲所描绘的情感氛围第六章:舒伯特的交响乐演奏技巧6.1 乐团编排与声部平衡乐器组合与音响效果声部之间的关系与层次6.2 指挥与演奏风格指挥家的解读与表达演奏风格的选择与呈现6.3 交响乐的动态与表情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情感与氛围的营造第七章:舒伯特的室内乐演奏技巧7.1 室内乐的协作与沟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角色分配与旋律传递7.2 钢琴与弦乐器的对话钢琴伴奏与旋律乐器的关系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7.3 室内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忠实原谱与个性化诠释情感表达与技术要求的平衡第八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比较8.1 音乐形式与风格对比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结构差异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的异同8.2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艺术歌曲中诗歌的文学价值交响乐中主题的发展与变奏8.3 舒伯特作品在不同体裁中的相互影响艺术歌曲对交响乐的影响交响乐对艺术歌曲的渗透第九章:舒伯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9.1 舒伯特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歌曲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诗歌表达能力与音乐感知力的提升9.2 舒伯特作品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演奏技巧与伴奏编配室内乐演奏能力的培养9.3 舒伯特音乐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舒伯特音乐的艺术价值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的贡献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创新10.2 舒伯特音乐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启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3 对舒伯特音乐研究的展望深入挖掘舒伯特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舒伯特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贡献舒伯特的生活年代及其音乐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公开课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公开课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教材分析】欣赏一:《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十分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贯穿全曲。

欣赏二:《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作者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写了许多抒情诗。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夏天,他也对当时社会环境不满,因此很快就写成了这首歌,后来由这首歌作素材,谱写了《鳟鱼五重奏》。

欣赏三:《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歌曲描写了一个流浪者的形象,充满忧郁、凄凉的气氛。

引子用了一连串的三连音,描写寒风吹动树叶。

然后是甜蜜的回忆和痛苦的现实。

最后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

相关知识: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同一诗人所作,但每首各自独立。

【教学目的】1、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

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难点】;归纳《鳟鱼》各段的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并哼唱歌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小夜曲》营造气氛。

一、本课知识点介绍1、导言,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课前让同学们分组搜集关于艺术歌曲、声乐套曲、以及舒伯特的生平,不知大家准备了没有?同学们是怎么搜集的?2、请各组代表展示搜集的内容A、艺术歌曲概念及特点(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伴奏占有重要地位,通常用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要求较高)问题:我国有没有艺术歌曲?大家知道那些?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中国的艺术歌曲(在我国赵元任、黄自等写过不少艺术歌曲,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等)(此环节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B、声乐套曲(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声乐套曲是内容有某些关联,由同一诗人作词的声乐曲组成,题材内容是同一的,但每首歌各自独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舒伯特生平简介2.1 舒伯特的时代背景2.2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2.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成就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3.1 旋律优美动人3.2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3.3 丰富的情感表达3.4 钢琴伴奏的独到之处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4.1 《魔王》4.2 《野玫瑰》4.3 《圣母颂》4.4 《小夜曲》4.5 《菩提树》第五章:欣赏与分析5.1 欣赏方法指导5.2 歌曲分析练习5.3 学生分享与讨论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6.1 声乐技巧6.1.1 呼吸控制6.1.2 音准与节奏6.1.3 音色与共鸣6.2 语言表达6.2.1 歌词的理解与感受6.2.2 情感的传达6.3 表演风格6.3.1 舒伯特的创作风格6.3.2 时代背景与演唱风格的关系第七章:钢琴伴奏的特点与弹奏技巧7.1 钢琴伴奏的旋律性7.2 和声与伴奏的关系7.3 节奏与力度7.4 动态与表情7.5 弹奏技巧与练习第八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实践8.1 声乐与钢琴的协调8.2 舞台表现与情感传达8.3 角色定位与塑造8.4 舞台实践与反馈第九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国内外演绎现状9.1 国内外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知名艺术家9.2 不同演绎风格的特点与比较9.3 当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趋势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拓展学习10.4 推荐阅读与欣赏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了解国内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现状,能够独立完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呼吸控制: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歌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高中音乐_高中音乐1.16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高中音乐1.16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魔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艺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让学生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二、教材分析舒伯特是欧洲音乐浪漫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在18岁那年,他创作了《魔王》,5年后出版商才勉强同意发表,条件是:不付稿费。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鉴赏这首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魔王》,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美好人生。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魔王》,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魔王》每个角色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艺术歌曲《魔王》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欣赏钢琴曲《魔王》,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通过学唱三个角色的旋律,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感知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舒伯特歌曲的魅力教学难点: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展示舒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并顺势介绍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上的成就颇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伯特的作品,去感受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吧,一起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二)新课讲授1、播放《魔王》,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个人物角色?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问:由几个人演唱?明确:对学生回答设误,并补充:一人演唱多个角色。

引出艺术歌曲的第一个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3、再放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氛围和情绪是怎样的?明确:生(紧张慌张。

一直有声音哒哒哒地响。

)师总结:艺术歌曲的第二个特点:追问:如果没有三连音会有这样紧张的特点么?(显然没有,因此)【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播放《鳟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明确:生动、轻松、活跃(补充介绍歌曲内容)5、引导学生思考:《魔王》和《鳟鱼》的作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都是知名的文坛大家:歌德、舒巴尔特。

顺势引出艺术歌曲第三个特点:【歌词往往采用名家诗作】(三)巩固提高1、播放《菩提树》歌曲,小组讨论:《菩提树》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歌词都是名家诗作;钢琴伴奏三连音体现摇动树梢的感觉(432);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也很高。

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

(艺术歌曲的三个特点)。

上网搜集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舒伯特的歌曲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曲往往采用名家诗作。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我们将通过学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从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舒伯特的生平简介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美、词曲结合的巧妙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创新和创作欲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表自己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分析舒伯特作品的音乐风格、词曲关系及艺术价值。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否在课后完成一项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相关的音乐创作或演唱表演。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舒伯特著名作品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舒伯特的生平、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

3. 作品欣赏:分阶段播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引导学生从旋律、词曲关系、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内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舒伯特生平及艺术歌曲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艺术歌曲,以自己的感受为词,或选择合适的词进行谱曲。

(3)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音乐会,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或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学习成果。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2、歌曲表达什么内容?
(三)学生随琴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并记忆音乐主题。
(四)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四、归纳:
(一)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总结“声乐套曲”的特点:
起源:16世纪的牧歌
歌词:歌词多为描述个人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小组唱。
有乐器伴奏。
五、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学生听教师导入,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采取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关注本课学习内容的关注。
[展开]:
感受艺术歌曲魅力
[深入]:
了解“声乐套曲”的形式
[更深入]:
更深入的感悟艺术歌曲的魅力
[拓展]:
一、欣赏《魔王》
(一)教师介绍《魔王》故事情节。见书P116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能够对所学的歌曲情绪、速度、力度、内容等进行讨论。
学生自己归纳舒伯特音乐创作的风格。
学生上网查资料,课上交流并欣赏。
学生要了解这首音乐作品是怎样将环境、氛围、人物形象有机融为一体的。
通过音乐了解声乐套曲的形式。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感受歌曲魅力。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二、聆听《菩提树》
(一)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二)聆听中文版《菩提树》,引出伴奏形式——钢琴伴奏。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三、播放童声合唱曲《鳟鱼》
(一)思考:
1、音乐的情绪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2、旋律是怎么样发展变化的?
(二)教师范唱并提问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并体验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能够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的主题,
2、能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3、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的?
(二)完整聆听《魔王》
(三)分角色听辩:父亲的焦虑、儿子的恐慌、魔王的诱惑与威胁,从中感受声音变化极其表现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旋律和节奏特点。体会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四)分角色朗诵歌词,进一步感受作品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聆听与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在欧洲音乐浪漫史上有一位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带着问题去准备聆听。
使学生了解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剧情,并想象“魔王”
、“父亲”、“儿子”的心理状况是怎样通过音乐表现的。
了解、分析《魔王》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叙事性特点,重点从音乐上进行分析:旋律、节奏、伴奏音型、音乐表现力。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了解“声乐套曲”的相关知识。
感受作品的真情及钢琴伴奏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