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工作压力_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社会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调查显示,超过70%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甚至有近40%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巨大。
由于学生家长的过度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教师们不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积累和加重。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主要包括情绪波动大、焦虑情绪增加、压力过大、睡眠质量下降等。
与此一些教师还可能出现工作疲劳、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出现心理健康疾病的症状。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的改革不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社会舆论和家长的过度关注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教师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压力也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2.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应当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采取措施减少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规范考核评价标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帮扶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帮扶制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4.建立教师心理健康评价机制学校应当建立教师心理健康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
四、结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教师是一份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面对诸如教学难题、学生家长关系等挑战,这些挑战常常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对他们的心理与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探讨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教师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肩负着很多工作责任,因此会经常遇到一些威胁到其心理健康的压力来源。
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作量大教师的工作是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他们每天要备课、上课、改作业、参加家长会等等,整个工作周期可以说是繁琐重复的。
这使得教师时间非常紧张,往往需要加班,加班时间如果过长,会让教师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很大的负担。
2、学生升学压力大学生升学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话题。
教师承担着让学生成功升学的责任,学生的成绩出现一分差错,就会让教师无法摆脱责任。
加上学生家长的期望和压力,教师的压力也相应增加。
3、教学环境改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环境不断变化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教师不得不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设备。
4、学生和家长关系家长和学生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不良,或者是在家长和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件,这些对教师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加。
二、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教师工作中常常需面对各种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人的身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在当中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工作,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休息,也就是不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同时,教师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作为一名人类,其身体和心理都不可能无限制地支撑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工作,难免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失眠、抑郁等问题。
2、心理健康对教育工作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他们就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乐观、开朗的氛围,这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引导学生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等方面。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分析1. 引言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的重任,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本报告通过调查分析,力求揭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对策。
2.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梳理。
调查对象覆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力求数据客观、全面。
3. 调查结果与分析3.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焦虑:由于工作压力、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原因,很多教师都承受着较大的焦虑情绪。
2. 抑郁:部分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存在抑郁情绪。
3. 疲劳:教师工作量大,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导致身心疲惫。
4. 人际关系紧张: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容忽视。
3.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 工作压力:教育体制改革、业绩考核等因素使教师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2. 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3. 个人素质:部分教师在应对心理压力、挫折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技巧。
4. 社会支持: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较低,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
3.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提高教师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2. 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
3.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教师工作条件,降低工作压力。
4. 加强人际关系建设: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 结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个人福祉,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共同为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引言:教师作为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时常面临着来自工作环境、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如何管理好这种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对于教师事业的稳定发展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识教师压力的来源、教师压力带来的影响、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认识教师压力的来源教师工作面临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如工作环境、学生问题、家长关系等。
首先,工作环境的压力表现为学校的组织管理问题、时间紧张、工作任务重等。
其次,学生问题常常是教师工作中临床最多的一个方面,例如学生的不良行为、学习困难、家庭背景复杂等。
最后,家长关系也是教师经常面对的压力源,包括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期望和学生家庭状况等。
了解这些压力来源,教师能更好地应对和处理。
二、教师压力带来的影响教师长期面临压力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容易导致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方面,教师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
压力还可能导致教师情绪波动大,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投入度和教学效果。
其次,身体健康方面,长期的压力会使教师的免疫系统下降,易患感冒、头痛、胃病等疾病。
教师若不能及时缓解压力,可能对自己的家庭和社交生活也产生负面影响。
三、压力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压力管理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压力管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从而减轻压力对心理和身体的影响。
其次,良好的压力管理还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压力管理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使教师更加稳定和自信。
四、调整工作态度对于教师来说,调整工作态度是有效管理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抱持乐观的态度。
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和作用,明确目标和期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过度工作带来的压力。
教师压力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教师压力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教师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职业群体,他们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使命,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目前教师压力的现状,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制定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向1000位教师进行了匿名调查。
问卷包括工作压力来源、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减轻压力的建议等内容。
通过对问卷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三、调查结果1. 工作压力来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表现:77%的教师在调查中表示学生表现不佳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学生文化水平的不同、学习态度的问题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都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 教学资源不足:62%的教师反映教学资源的匮乏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教材更新不及时、实验设备短缺等问题限制了教师们的教学效果。
- 考核评价制度:54%的教师对考核评价制度提出了质疑。
过于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教育的综合发展。
这使得教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应试教育上,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 72%的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
- 61%的教师有睡眠问题,无法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 56%的教师表示经常感到疲劳和压抑。
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3. 对减轻压力的建议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 调整考核评价制度,弱化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过分强调。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主要来源于学生表现、教学资源不足和考核评价制度。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分析背景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的责任。
然而,教师也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供相关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不同地区的教师群体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工作压力、情绪状态、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共收集到了XXX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压力过大:高强度的工作、较长的工作时间以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等因素,使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2. 情绪波动:由于工作压力和挑战的增加,教师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 人际关系问题: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缺乏支持和认可: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缺乏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也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分析与建议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分析和建议:1. 提高工作环境: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可以通过减少教学负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方式来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
2. 心理健康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帮助教师研究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
3. 加强支持与认可: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支持与认可,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4. 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学校可以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提高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结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教育质量,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福祉,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一步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对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教师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
其中,工作压力大、待遇不公、工作负荷过重等是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而长期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还可能对其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三、影响因素1.工作压力:教学任务重、考试压力大、学生问题多样等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人际关系:教师与领导、同事、家长及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当,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职业发展:晋升难、职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教师出现失落感和职业倦怠感。
4.个人因素:教师的个性特征、家庭问题、个人生活事件等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1.合理安排工作量:学校应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工作负荷过重。
2.加强职业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增强其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3.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加强教师与领导、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减少冲突。
4.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自我调适:教师个人也应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实践案例与启示例如,某地区教育部门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组织心理健康讲座、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等。
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岁 一4 4岁 1 2 8人 , 4 5岁 一5 0岁 4 8 人, 5 0岁 以上 3 7
人。
( 二) 方 法
缓解或消 除职业倦怠 的关键 之一 就是 改善或 降低
教 师 的压力 源给 教 师造成 的不 良影 响 。 本 文 拟 通 过 问卷 调 查 方 式 来 研 究 当 前 中学 教 师 所 面 临 的压力 源 与 职 业倦 怠 之 间 的关 系 , 并从 压 力 源 角度 对 教 师职 业 倦 怠进 行 回归 预测 , 以期 为教
统计 分析 采用 S P S S l 1 . 5进行 。
三、 研 究结果
预测力最高 , 达5 4 . 4 %。
( 3 ) 工作压 力对 个人 成就感 的回归分 析 工 作压 力 源 中 的职业 期 待进 入 回归方 程 , 差 异
( 一) 中学教 师 职 业 压 力 、 职 业倦 怠与 心 理健 康
接 和 间接 的 因果 关 系。 教 师职 业压 力 比较 大 , 职 业倦 怠较 为严 重 , 心 理健 康水 平较低 。 职业倦 怠
是职 业压 力 和心 理健 康之 间重要 的相 关 因素 。
关键 词 : 职业 压 力 ; 职 业倦 怠 ; 心理健 康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探讨 , 以期确定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 、职业倦 怠与心 理健康的关系, 进一 步揭示 三者 的转化过程, 有效 地开展压力干预研究, 缓解 职业倦怠, 提高 中学教 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
而 产 生 的在 情感 、 态 度 和行 为 上 的衰 竭 状 态 。它 的 存 在引 起 了教师 的高流失 率 和 消极行 为 的增 多 。当 前, 在我 国部分 教 师 中 , 职 业倦 怠 现象 客 观存 在 , 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正式上班时间太长 工作量大, 感到很疲劳 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适当休闲时间 工资待遇低 福利待遇少、 得不到保障 备课、 批改作业等书面工作太多 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 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工作 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
发展与晋升# 因素, 压力最小的是“ 人际关系” 因素。 总均分) 来看, 有 &&’ 名受试者的自 $% 高中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差异 从总症状指数 ( 我感觉介于 & ( ) 分的范围内,占总数的 )&% *+ ,说明有 )&% * + 的教师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心 理反应, 其中有 "% ,+ 的高中教师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有 ’% ,+ 的教师已构成“ 心理疾病” 。 由 下表 $ 可见, 本研究的 "-. 高中教师的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国内常模, 且差异均十分显著( 。其 / 0 ’% ’’-) 表明这几个方 中,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忧郁、 敌对及其他 * 个因子的均分大于或等于 & 分, 面的症状为高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 国内外有关生活事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从各个不同的压力源来说, 与心理健康关系最
密切的是领导与管理、 学生、 职业发展与晋升及工作负荷等方面的压力, 最不密切的是来自社会方面的 压力。“ 人际关系 # 和“ 自我身心 # 两个压力因素与“ 人际关系敏感# 症状的关系最为密切。从不同的心理 问题来看, 与压力关系最大的是躯体化、 强迫、 忧郁和其他 " 个症状, 受压力影响较小的是“ 敌对# 症状。 结果见表 "。 9 & : 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以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 工作压力为自变量,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 分析, 判定系数 ; < ’% -&), 方差分析结果的回归均方为 &&% !.,, , 可认为两者之 ? < ),% ),&( / 0 ’% ’’-) !"
表’ 因子 统计量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忧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 名高中教师 ()* + ,- 量表因子分与国内常模 ./ 0 比较 ( " # $%& ) 本研究被试 平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标准差 DG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均数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常模 标准差 DG % ") % *% *! % *% "$ % )! % "! % *’ % "! 9 缺失 : K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许延礼 高峰强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济南 "+//’I ) D摘 要E 该研究采用 ,JKF(/ 和自编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同时对 I’G 名高中教师进行了关于工作压
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 从总体来看, 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受偏高, 心理健康水平较 低; 第二, 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 第三, 工作负荷、 考试与升学以及待遇低等方面的压 力是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第四, 城乡教师、 重点与普通高中教师在压力总体感受和心理健康症状上的 差异极其显著; 第五, 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并明显存在线性关系。 D 关键词 E 高中教师; 工作压力; 压力源; 心理健康 D 文献标识码 E M D 文章编号 E ’H!"F//I/ 1 "//0 2 /+F//!"F/+ D 中图分类号 E LII0
表! 项目号 55& 5$* 5&, 5! 5"$ 5) 5"" 5$’ 5$) 压力源
压力源排序情况 ( " # $%& ) @ABC &% "")’ &% "$’* &% $!)* &% $!$& &% $)"&% $$,! &% $’.* &% &.!&% &.!&% &.!DEF% GAHIBEIJC % .$)! % !,$" % !.,! % .),% !!$! % ."!, % .’$) % .$’" % .!)" % .$$$
表’ 总体压力感受的均数和标准差 总体压力感受 均数 3 总体 性别 学校地点 学校类型 ! !# $ %& %’( 男 女 城市 乡镇 重点 一般 ’%2& 00 ’%2& ’’ ’%2& -0 ’’/& /! 2-& -. ’’!& 2’%"& ’1 标准差 *4 .!& .! .!& /0 .1& 2" ..& // "’& .’ ..& .’ .-& 2’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表 ’ 方差分析显示: 男女教师在总体压力感上没有差异, 而城市教师所感受到的压力远高于乡镇上 的教师, 重点学校的教师高于普通学校的教师, 且差异均十分显著( 。 # $ %& %%’) .& 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 个压力源项目在量表上是随机排列的。按照所有被试在压 力源各项目上的得分均值大小, 对压力源进行排序, 其中最大的 ’% 项压力源见下表 .。其中, 高中教师 感受最大的是时间压力和工作量太大, 均属于工作负荷因素 ( , 这一结果符合当前高中 G’、 G.、 G.2、 G/) 教师的工作实际; 其次, 有两项 ( 是社会因素, 表明教师在收入、 待遇方面仍然压力较大; 其他 0 G!、 G0") 项( 分别来自考试、 学生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G"1、 G00、 G"%、 G"/ ) 进一步对被试在压力源各因素层面的得分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显示: 压力源各因素层面的平均得分 “ “ 均高于理论平均数( 。 其中, 得分最高的 0 项依次是“ 工作负荷” 、 考试与升学” 、 社会” 和“ 职业 3 9 ’& /) !"
一、引言
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几乎是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之一。D ’ E 在美国和英国, 很多调查指出老师面对很大的职业压力。我国学者近年来一些对教师工作压力 的调查也表明, 当前中学教师工作压力不仅普遍存在, 而且过大、 过重。例如徐长江对黑龙江省三所中
D"E 学的教师的调查表明, 有 +"& ’N 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或极大; 邵光华等对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
况的调查表明, 有 (’& (N 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有压力的。 D 0 E 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 不同的研究概括出的因素不尽相同。 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有基里亚科和萨 克利夫对英国综合中学 "+! 名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 发现产生工作压力的四个因素分别是: 学生的不良 行为、 较差的工作条件、 时间的紧张感、 不好的学校风气。 库珀认为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教育缺乏动机 的学生、 时间压力及工作担子重、 组织与管理、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等 ( 个方面。 可见, 教师的工作压力 来自环境、 心理、 人际关系、 教学、 组织和社会等许多方面。 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也有研究者进行了一些调查, 但结论很不一致。如高峰等 以 ,JKF(/ 为工具, 抽取上海市 (! 所小学的 0/++ 名教师, 检出率为 IGN , 躯体化、 强迫症、 忧郁、 焦虑、 敌对、恐怖六个因子的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而贾林祥等的调查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 国内普通人群高。D I E 当前很多调查指出的 工作压力, 还是心理健康问题, 国内的系统研究都不多见, 特别是几乎没有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 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 心理健康状况, 分 析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D 收稿日期 E "//0F/!F/G D 第一作者简介 E 许延礼 ( , 男, 山东五莲人,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 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 ’(HG — ) 究。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法, 样本来自山东省潍坊、 日照、 德州地区等部分高中。其中乡镇中 县以上城市中学 0 所; 省属重点中学 " 所, 一般普通中学 " 所。 共发放问卷 /%% 份, 回收 00% 份, 学 . 所, 剔除不合格问卷 .. 份, 最后得有效问卷 0’- 份。其中男教师 ./" 人, 女教师 ’1/ 人; 城市中学教师 .10 人, 乡镇中学教师 ’/0 人; 重点中学教师 ’!1 人, 普通中学教师 .0. 人。 .& 研究工具 5 ’ 6 自编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在与部分高中教师座谈和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 基础上, 我们初步编制了含有 1/ 个项目的量表。 经过心理学专家的审订后, 选取 ’%% 名高中教师进行了 预测。 同时还选取了 /% 名中专教师, 以作为量表效度检验的工具。 以因素分析作为项目分析的方法, 从 组成了正式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 高中教师和中专 1/ 个条目中筛选出 /. 个条目, 7 检验结果表明: 教师在量表总分 5 8 9 0& %10 6 、领导与管理 5 8 9 0& "1. 6 、工作负荷 5 8 9 /& !1- 6 及考试与升学压力 5 8 9 。该量表能很好地区分由效标测量定义的团体, 能体现高中 /& !.0 6 因子上的差异十分显著 ( # $ %& %%’) 教师工作压力来源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实证效度。 量表的 :;<=>?@A B C ! 系数为 %& 2"!2( 可累计解释总变 异的 /1& .D 。 5 . 6 *:EF2% 量表。该量表共含有 ’% 个因子 2% 个项目, 测试时要求被试回答所有 2% 个项 目, 限定回答近一个星期的体验。 选择研究被试, 将两份量表装订在一起, 由主试同时发到被试手中, 回收 "& 方法与步骤 5 ’ 6 实测: 本研究所有数据统计与分析均利用 *#** ’%& % 进行。 后进行检查、 整理。 5 . 6 数据统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