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效绩

合集下载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业集中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一个产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

产业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市场的竞争程度,同时也对市场绩效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产业集中度高的行业往往存在着少数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及强大的资源实力,从而能够对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的程度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有限,可能导致市场绩效下降。

一方面,高产业集中度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减小。

在市场主导者的影响下,其他企业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资源的严重限制,在产品创新、质量控制、价格竞争等方面难以与垄断企业竞争。

这就导致了市场绩效的下降,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受到限制,市场活力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高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导致垄断企业的行为不利于市场效率的提升。

垄断企业可能通过抬高价格、降低产品质量或者削减服务等方式,从而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市场的竞争,削弱了市场绩效的提升机制。

然而,产业集中度也并非完全等同于市场绩效的下降。

在某些情况下,高集中度的行业可能并不一定导致市场绩效的低下。

例如,在某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少数大规模的企业可能能够获得较高的规模经济,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样的情况下,高产业集中度反而可能带来更好的市场绩效,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高产业集中度的行业往往存在竞争程度的下降和垄断企业的行为不当的潜在风险。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高产业集中度也可能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更好的市场绩效。

因此,对于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为了提高市场绩效,减少垄断行为的影响,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食品饮料行业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食品饮料行业的实证研究

TL
( . t ) ( . 9 ) ( . 8 ) ( . 9 ) 一 3 8 2 一 3 8 2 一 3 8 2 一 3 8 2 4 3 O 4 O O 4 3 7 4 7 4 ( . 1 ) ( . 1 )( . 1 )( . 1 )
0 28 . 4 0 29 . 2 0 2 .5 021 . 3 023 . 7 025 . 5 024 . 6 026 . 4 02 3 . 0 01 8 . 8 02 3 . 0 0 18 .8 02 3 .0 0 18 .8 02 3 .0 0 18 .8
0 22 .3 0 02 . 9
( . 8 3 21 )

(. 8) O 33
—00 3 — .4
0 2 .1 O
H5
著 。张丽杰 (0 6 得 出和高明华 、 20 ) 朱武祥一

( 0 9 0 一 . 1)
0 3 7 一 03 2 一03 7 一0 4 . 7 . 6 . 5 . 21 03 . 49 039 . 4 039 . 4
国 内学 者 中高明华 (0 1 、 20 )朱武 祥 、 张 帆(0 1的研究认 为第一 大股 东持股 比例高 20) 低对企业 上市后 经营绩效 的差异 影响不 显
S1
截距项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 模型 5 模型 6 模型 7
1 . 27 35 1. 7 365 1. 3 428
他们却得 出一致结论 :股权越集 中公司绩效就越好。D ms ̄ e e
( 8) Slfr n i n f 9 )及 L o— 1 5 、hee dVs y 1 7 9 i a h 9 a r P
t t (9 9等研 究却认 为股权集 中时大 、 a a 19 ) e 小 股东存 在利 益 冲突 ,大股 东侵 占小股 东利 益, 会导致公 司绩效下降。

中国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权结构的一方面——股权集 中度来看其对公司绩效 的影响。
股权分 散时 , 股票广 泛分布于众 多小 股东手 中 , 他们考
个重要组成部分 , 在 国民经济 的发展 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
虑到 收益 和成本 的不 匹配 , 大多数不会参 与股东大会 , 而选 择用脚投 票 , 甚 至倾 向于“ 搭便 车” , 所 以他们 的存在并不 能 对经 营者 构成有效 的监督 , 经营者在缺乏 外部监督 时 , 更 注 重个人利益的谋取 , 而不 是股 东的利益 , 因此 , 分 散的股权结
( 青 岛大学 经济学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海证券 交易所上 市的 1 1家商业银行 为研 究对 象, 通过 多元线性回归实证 分析 了银行股权
集 中度 与银行绩 效之 间的关 系。研 究结果表 明: 股权 结构越 高度集 中, 代理 问题就越严重 , 银行的经营绩效就越低 。
及 中信银行 , 数据来源于各上市银行 2 0 1 1 年年报 。
研究 中国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 , 探究两者之间 的关系。


理论 分析
2 . 变量选取 。 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 比例( C R1 ) 、 前五大股
东持股 比例之 和( C R 5 ) 、 前 十大股东持股 比例 之和( C RI O ) 和 前十大股东持股 比例的平方和 ( HI O ) 四个变量来衡量股权集
经营绩效的关 系。 曹廷求 ( 2 0 0 4 ) 以2 0 0 1 -2 0 0 3年 1 1 家股份
股权适度集 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改善公 司的绩效。 是 因 为一 厅面股权集 中在一部分股东手 中, 他们 能够形成一定 的 股权 , 有能力参 与公 司的治理 , 制 定有利 于公 司发展的决 策, 避 免小股东盲从 心理 ; 另一方 面他们可 以选取 合适的经 营者 , 并能够对经 营者形成有 效的监督 和激励 , 使 经营者能 够致 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 因此股权相对集 中对改善公 司绩 效具有积极意义 。 但股权高度集 中也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 因为股权高 度集 中会 使大部分股权集中在一个或者极少数股东手中 , 那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一、引言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中国股市自1990年代初兴起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相对集中的特征,即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股权集中度是指股东持股相对集中的程度。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即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较为集中。

这种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决策权的集中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大股东往往具有较高的决策权。

他们能够对公司的重要决策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影响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这种集中的决策权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方向不够多元化,过度依赖大股东的个人意志和偏好,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2. 优惠交易和自私行为大股东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能够通过优惠交易等方式获得私利。

例如,他们可以以不公平的价格从公司中获取资产,或者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将公司的利益转移给自己的其他实体。

这种自私行为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也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往往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大股东往往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来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忽视了对公司的整体利益的考虑。

同时,小股东往往难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利益往往被较高股权的股东所忽视。

三、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的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公司治理的不合理和自私行为往往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1. 绩效下降相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绩效水平。

这是由于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在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体代理问题,大股东往往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与绩效背离实证研究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与绩效背离实证研究

度、 规模 与绩 效 负相关这 一 与产业 组 织理 论相 悖 的结论 。在 分析 原 因的基础 上 , 出了进 行产 提
权制度改革、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 高银行 业电子化水平、 提 改变规模不经济现 象等建议。
关键 词 : 行 业 ; 银 市场集 中度 ; 规模 ; 效 绩
中图分类 号 :82 F3
一 …
( ) 一 指标 计算
1 . 市场集巾度( R ) C 测定 本文采用绝对集 中度指标 C R 是指某 R 。C 行业 }前 n I | 家最大氽业所 占的市场份额 , 这一指 标数值越大, 表明该行业的垄断性越高。
n N
C R 1= ∑X /∑X
其中, 代表企业数; n N代表该行 、 内企 总 I I 数; X 代表各企业相关数据。
相关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行 业 中企业 的数量 、 规模 、 额 及 其 相互 间 的关 系 , 份 不同市场结构会形成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差异。 由产业 组织理 论 町知 , 行 与 一 般 丁商 企 业 银 相比, 其规模经济更易形成。一是 因为社会对银 行的资金需求近乎无止境 , 在短缺经济下表现得 尤为 明显 , 因而银 行规 模 经济 的形 成 可 以几 乎 不 考虑需求 因素; 二是 冈为银行业经营对象——货 币的同质性决定了其必须支付大量交易费用 , 才 能创 造“ 差异 化 ” 产品 。交 易方式 的变 革 、 行 规 银 模 的扩大 , 尤其是通过地理分散扩 大规模 , 以 可 扩展货币资本 交易范同, 降低单位交 易费用 , 促 进银行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经历 了 由中围人 民银 行一家完 全垄断 , 四大 国有 专业 银行高 度垄 到 断, 再到现在 国有商 银行与股份 制商业银行 、 I 外资银行相互 竞争的演变 , 竞争程度 小断提高。 但是 , 长期 以米 , 度 垄 断 F的低 效 益 是 不 可 回 高 避的事实。因此 , 对集 中度 、 规模 与绩效三者 问 笑系进行实证研究 , 不仪能从数量上验证我 国银 行业市场集 中度与绩效相 背离及长期形成的 以 四大目有银行 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存在着规模 不经济现象 , 还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分析我 国

行业集中度与横向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

行业集中度与横向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
型 的前 提假 设 是并 购前 后 的边 际成 本不 变 , 而我 们认 为并 购会 降低并 购 厂商 的边 际成 本 和产 生规 模效 应 . 本 文将 在 S R模 型 的研究 基 础上 , S 建立 古诺 模 型探 讨行 业 集 中度与 横 向并 购绩效 的关 系. 假 设 在市 场 中存在 n个对 称 的厂 商 , 每个 厂 商 拥 有 相 同 的 边 际成 本 C , 个 市 场 的需 求 函数 是线 性 。整 的 , P—a— b 其 中 P 为市 场价 格 , 为总 需求 . 即 Q, Q 同时假 设 当两个 公 司发 生并 购之 后 , 际成 本将 从 C 边 o 降 到 C, 中 C 其 <
f —C U a— b 一 ) i 1 2, , 一 2 Q q, 一 , … 【 U l一 ( 口一 6 — C ) 1 Q 1 q一
根 据最 优解 的一 阶条件 可得 到并 购之 后 各厂 商 的最优 产量 以及 最佳 收益 函数 如 下 :
q 一( 口+ f — 2 o / n, 一 1, … , 1 c) b i 2, n一 2
口 一[ d— C) ( 1 ( 0 + 一 1 (o 1J b ) c —C ) / n
U : ( a+ C — 2 0 / n i 1 2, , 一 2 1 c ) b , 一 , …
【二 一[ 以一 C) ( ,l ( 0 + 一 1 (o 2 ]/ n ) c —C ) b 因此 , 据并 购 前后 的 收益 函数 可 以得 到参与并 购 厂商 并 购前后 绩 效 的变化 , : 根 即 △U,1 广 一U 1 (, + U ) { ( c) ( 一 1 ( 一 C) 一 2 a— C )} b 。 + 1 一 【 一 [d— 0 + , z ) 1] C o / n ( )

产业经济学(第四版)案例思考参考答案

产业经济学(第四版)案例思考参考答案

第二章我国航空业的规模经济1.根据民航业特征,说明民航业规模经济来源答:在技术水平与机队规模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航空公司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提高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量、周转量”来实现。

航线网络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航空公司追求运输网络规模经济过程。

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经济,指的是在运载率有保障的条件下,大型飞机的每座成本通常低于小型飞机。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大型飞机往往在动力系统等技术装置方面较小型飞机更为先进,所以大型飞机飞行同等距离所消耗的燃料并不一定比小飞机多;再加上大型飞机也无须额外飞行员,维修费较小飞机也非按比例等量增加等原因,所以使得使用大型飞机较小飞机更“合算”。

机队规模对航空公司规模经济的实现也有较大影响。

在较大空间范围内,随着通航城市的增加,对运输的需求总量也会增加,这样航线、航班的增加使航空公司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航空公司的总成本呈现弱增性。

但是,当航空公司脱离自身规模水平,盲目追求市场范围的扩张时,因组织客货源及运营能力的不足,这种经济性就会丧失。

在航空业中还存在密度经济,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往返飞行频率的提高,飞机的平均利用率显著上升,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司一部分固定运力成本被逐渐摊薄,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经济效应的实现有赖于机场运营效率的提高。

如果机场不能有效调度,即使航空公司有意安排更多的航班架次,也会因无法保证飞行起降时间,最终削弱以上经济效果。

2.简述民航业网络经济的成因答:航空公司存在航线网络经济。

传统点对点航线网络结构是指在通航点之间开辟直达航线,网络中基本没有通过枢纽中转连接的通航点。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是指选择适当机场作为中心枢纽,周边客流量较小的城市不直接通航,而是在枢纽机场通过航班衔接方式加以联接。

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结构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用有限的机队资源覆盖最大市场范围的可能。

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特点是航班在枢纽机场紧密衔接,旅客在不同航班之间进行中转衔接。

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集中度逐渐成为评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行业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头部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

高集中度的行业意味着市场份额主要由少数头部企业控制,而低集中度则意味着市场份额相对均衡。

本文将分析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机制和原因。

首先,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双向的。

高集中度的行业往往意味着头部企业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些头部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资源优势,如资金实力、品牌声誉、创新能力等。

因此,头部企业在市场上更容易实现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并具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与此同时,高集中度行业中的小型企业往往面临资源短缺、市场竞争压力大等问题,维持发展和生存的难度较大。

然而,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一方面,头部企业在高集中度行业中通常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这是因为高集中度行业的竞争不仅来自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来自其他细分市场和新兴企业的竞争。

头部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进行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低集中度行业中的企业往往能够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

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头部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优势,但他们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市场细分、专注特定领域等策略来实现一定程度的盈利。

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份额、销售额、利润率以及企业生存能力。

行业集中度高的行业中,头部企业通常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这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并具备更强的品牌溢价能力。

同时,高集中度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垄断地位控制价格,或者通过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利润。

然而,低集中度行业中的企业通常面临较小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利润率也相对较低。

此外,高集中度行业中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低集中度行业中的企业则更容易面临兼并和倒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