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我学会了______》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设计《习作:我学会了____》教学方案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重点】能写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经历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准备】《我学会了____》习作构思单。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呢?2.板书课题——习作:我学会了____。

二、习作要求1.引导: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内容,你了解到本次的写作对象是什么了吗?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

预设:抓住“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这个关键语句,我了解了“事情”是本次习作的对象,我们要写出“学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事情,从中选择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写出学做这件事情的经历,并表达出自己的体会。

2.引导:请你读一读这三个问题,并说一说它们对本次习作有什么帮助。

◇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情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预设:第一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明确学做事情的顺序和经过;第二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找寻学做事情的波折和成就感的来源;第三个问题旨在帮助我们进一步找寻学做事情过程中有趣之处,从而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写出学做这件事情的体会。

点拨:教材中列举了三个具体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顺次推进,可帮助我们在写作前借助问题完成构思。

3.继续出示教材内容,引导: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中要强调的地方。

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学会了》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学会了》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学会了》教案
教案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考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一些关于学习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主题——《习作:我学会了》。

(二)初步讨论
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是怎么学会的,有什
么经验等,引导孩子们积极发言。

(三)写作指导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要求,如字数、内容结构等,并提供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体验写作的乐趣。

(四)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写作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写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的学习过程,然后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学会了》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故事新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经典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创新编写故事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鼓励他们勇于创新。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对经典故事进行深入思考。

2.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发挥想象,创作新故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突破创新思维的障碍。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示范法:教师以示范文章为例,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模仿。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经典故事素材,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2.准备范文,以便进行示范和讲解。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经典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重新编写这些故事,你会怎么写?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改编的经典故事范文,让学生初步体会创新改编的魅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文中的人物、情节、结局等方面的创新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经典故事进行改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突破创新思维的障碍。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改编作品,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 名师》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____ 名师》教案三篇

习作:我学会了____一、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出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写出心情变化。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美好的童年时光中我们慢慢长大,经历过稚嫩的孩童时代,也不断地学会了做很多事,学会做事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表现。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个“成长征文”活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成长中你所学会的一件事,试着完成一篇习作:“我学会了___”。

(板书:我学会了____)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习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思路,指导学习。

1.确定题目教师引导:通过之前对“游____”这篇习作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需要对题目进行补充的习作叫作“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横线上要求填写的就是你学会的一件事。

成长中我们学会的事情有很多,下面请你看一看书中图片上的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做哪些事吧?预设:图片上的小朋友分别学会了弹琴、拍照、挤牛奶、借书、洗碗、种花。

教师点拨引导:这些小朋友学会的事情,有的是特长方面的,比如弹琴;有的是生活方面的,比如借书、种花;有业余爱好,比如拍照;也有劳动技能,比如洗碗和挤牛奶。

我们学会做的事情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面,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学会的很多事情呢?请你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吧!(给学生2分钟时间讨论,全班交流)出示课件2:预设1:我学会了滑冰、跳舞、炒菜、包饺子。

预设2:我学会了画画、跳绳、擦玻璃、扫地。

教师引导: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在成长中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事!可是我们该选取哪一件来写呢?一起来读一读书中习作建议的这句话: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出示课件3:教师组织交流:什么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呢?结合着你学会做事的经历,谁来和我们说一说你的理解。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版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版

第一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

2.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

四下作文我学会了评课稿及反思

四下作文我学会了评课稿及反思

四下作文我学会了评课稿及反思英文回答:I have learned how to evaluate a lesson plan andreflect on my teaching experiences. Evaluating a lesson plan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its effectiveness and identify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By analyzing the objectives, activities, materials, and assessments of a lesson plan, I can determine if it aligns with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meets the needs of my students. For example, I recently evaluated a lesson plan on persuasive writing. The objectives were clearly stated, and the activities engaged students in critical thinking and writing. However, the materials used were outdated, and the assessment did not adequately measur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rough this evaluation, I was able to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the teacher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Reflecting on my teaching experiences has also been valuable. By analyzing what went well and what could be improved in my lessons, I can make necessaryadjustments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For instance,after teaching a lesson on fractions, I reflected on the engagement level of my students and realized that incorporating more hands-on activities would have increased their understanding. This reflection prompted me to modify my future lessons to include manipulatives and real-life examples. Overall, learning how to evaluate lesson plans and reflect on my teaching has helped me become a more effective educator.中文回答:我学会了如何评估课程计划并反思我的教学经验。

我的课堂更富趣味性——《我学会了》教案设计

我的课堂更富趣味性——《我学会了》教案设计

我的课堂更富趣味性——《我学会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的文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我的教学探索中,我通过设计《我学会了》教案,使我的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我学会了》是一种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已经掌握的知识。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已学到的知识,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科目的知识,以及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

二、教学流程1.热身活动:悄悄话大比拼这是一个唤起学生兴趣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互相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物,其他小组成员猜猜他们在说什么。

正确猜中的小组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2.主体部分:我学会了这是本次教学最核心的环节,也是我的创新点。

在每个课文或知识点学习结束后,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可以是演讲、歌曲、小品、手抄报等形式。

此外,我还会要求学生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内容,并分享给同桌。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3.结束活动:传递花环在本节课的结束环节,我会安排一个团队建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传递花环的方式,从而体验到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教学效果每次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所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还帮助它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心中,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活泼,他们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更愿意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意识中,他们能够主动地提出要求加入“我学会了”环节,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我学会了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我学会了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我学会了教学目标1.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

2.能够写出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积极和同学互换修改。

3.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唤起记忆。

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学会了轮滑,学会了弹曲子,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打乒乓球……)二、畅所欲言,确定选材。

1.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学本领的照片)学会的本领,有体育类、有文艺类、有家务类。

你想到了哪次学本领的片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因为初次尝试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学习的过程、特殊的体验……)2.指名讲,引导提示:先讲清楚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学会什么事情(本领)。

然后用简单一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

再想想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克服困难学会的,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可以提问、追问,也可以提建议。

4.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点拨: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克服困难学会后的感受;按顺序,有条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板书:讲清楚按顺序有条理)三、片段赏析,指导习作。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重点是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写清楚、写具体。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家是怎么把过程写具体的。

出示片段:1.毕淑敏作品:《学会看病》。

2.学生作品:《我学会了捣大蒜》。

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收获:受到了什么写法启示?回想一下本单元课文,出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

(板书:写具体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四、不吐不快,妙笔生花。

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写什么,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认真构思一下,可以简单列出提纲或思维导图。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把你认为自己写得最精彩、最得意的部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儿我们再来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学会了______》教学设计及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记叙,抒发真情实感。

2.能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把握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

3.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加生活经验积累。

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把握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都已经上四年级了,你们都会哪些技能?(生自由发表意见)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这些技能你是怎样学会的?在学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你有什么体会?
2.是的,你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学会的技能。

二、习作指导,构思情节
1.你会写自己学会的哪一项技能?(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
劳动方面:洗衣服、做饭、洗碗、包饺子、系鞋带……
文艺体育方面:唱歌、跳舞、弹钢琴、跳绳、打乒乓球……
学习方面:朗读、做实验、观察动物、电脑打字、制作幻灯片……
兴趣爱好方面:游泳、骑自行车、搞小制作、摄影、种花……
2.你学习技能的过程是怎样的?(生自由交流讨论)
师总结:学习技能的过程:尝试→遇到困难→失败→学习、寻找方法→再次尝试→再次失败→心态调整、坚持努力→获得成功,学会技能。

师进一步引导: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
做的?谁在你灰心丧气的时候给了你帮助、鼓励?他说了些什么呢?是怎么说的?你又是怎么想的?这些帮助对你起了什么作用?你自己又是怎么克服困难去学
会这一技能的?(生针对这一连串问题选择性交流讨论)
3.谈一下取得成功后的感受。

(指名回答)
三、写法指导
1.选择好你学会的一项技能。

2.要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按步骤去呈现你学习的经历,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写清楚。

3.突出重点,内容具体。

写遇到的困难时,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当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别人是怎样鼓励你的,最后你是如何克服困难学会这一技能的等。

4.总结学技能的感悟。

写出学会做某件事情后你懂得的道理,如,学会了下棋,懂得要全面地看待问题,要用耐心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等。

四、欣赏范文
1.(课件出示范文)范文好在哪里,简单作赏析。

2.找出范文中表明动作先后的句子。

3.赏析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学这一技能的过程的。

4.分析范文中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借鉴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一说这次习作的要求。

2.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

二、尝试习作,巡视指导
1.学生选择一个学会的技能,尝试习作。

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

3.师归纳习作要点,课件出示:
(1)确定自己想写的这件事是什么,回想学习技能的过程,理清自己的思路。

(2)把学技能的过程写下来,在介绍过程时注意先后顺序,内容上详略得当。

(3)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

4.学生根据习作提纲和要点自由写作。

5.教师一边巡视查看学生的写作情况,一边适当指导。

三、评改习作,交流优秀习作
1.仔细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自主评价。

(评价要点:是否写清楚学技能的过程,是否表述清楚自己想写的重点内容。


2.根据自评情况,针对性地修改习作,用上好词佳句把习作修改得更具体、生动。

3.小组评改。

把自改后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并邀请其他同学听后表达感受,最后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4.推荐出优秀习作,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主要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能力,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事件过程,并能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上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确定了要写的技能是什么,回顾了学技能的过程(中间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困难),明确了哪些地方可以详写。

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习作,在习作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足之处:学生不能条理清晰地记叙学习的过程,有的内容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详略得当的处理不是很恰当,缺少细节描写。

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观察,多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