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控制基础
管理学 控制篇(第十一章)综合练习

管理学控制篇(第十一章)综合练习单选题1.下列哪种控制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 B )A.事先控制 B.现场控制 C.成果控制 D.综合控制2. 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
关于建立标准,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该考虑实施成本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3.“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
”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D )。
A.同期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事先控制4. 管理者在视察中发现一个员工操作机器不当,立即指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告诉该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正确的方式操作。
这是一种( D )。
A. 反馈控制B. 指挥命令C. 事前控制D. 现场控制5. 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6. 实习医生在第一次作手术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D )。
A. 预先控制B. 事后控制C. 随机控制D. 事中控制7. 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者实施控制的过程( C )。
A. 确立标准B. 衡量绩效C. 纠正偏差D. 分析测评8.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 这种控制是( B )。
A. 前馈控制B. 反馈控制C. 过程控制D. 间接控制9.人们常说,人的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这件事表明( D )。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重要 B.同期控制比反馈控制重要C.反馈控制比同期控制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重要10. 下列哪一项控制工作的纠正措施是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 C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直接控制11.控制环节不包括( C )。
A. 制定控制标准 B.用标准衡量绩效C.控制能力的培养 D.采取矫正措施12.控制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十一章杠杆知识点梳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十一章知识梳理11.1 杠杆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
2.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L1.3.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L24.画力臂的步骤如下:(1)确定支点O并在图上标出来,并将力的作用线延长(画虚线)。
(2)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3)支点到垂足可以用用大括号勾出,并用相应字母L1 L2标明。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4、杠杆平衡状态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七问(直击陕西中考)(1)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2)让支点处于杠杆的中心的目的:减小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3)调节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出力臂。
(4)杠杆平衡时,两边同时增减钩码后杠杆是否平衡的判断:看两边力和力臂乘积是否相。
(5)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测力计示数变大,原因是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6)实验进行多次的目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7)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6、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1)省力杠杆:L1>L2,省力但费距离应用:起子、手推车、扳手、钉锤、老虎钳、剪铁皮的剪刀、修树枝的剪子、撬棍、动滑轮(2)费力杠杆:L1<L2费力但省距离应用:筷子、扫帚、船桨、笔、钓鱼竿、机器臂、手臂、镊子、铲子、裁衣的剪子、理发的剪子、脚踏板(4)等臂杠杆:L1= L2,既不省力又不费距离应用:天平、定滑轮7、杠杆上画最小力的方法:(1)动力作用点选在杠杆上距支点最远处。
(2)画动力示意图:连接支点o与动力作用点,过动力作用点做动力作用点与支点连线的垂线,标明力的方向.11.2 滑轮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作定滑轮,国旗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
2、轴的位置运动的滑轮称作动滑轮。
管理学第五单元第十一章 控制理论

二、同期控制(同步或现场控制)
工作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如管理者亲临现场)。 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①监督:按预定标准检查工作; ②指导: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经验指导下属 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
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①受管理者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 ②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 ③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情绪。
第十一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1
目录
一、管理控制概述 二、管理控制的基本模式 三、管理控制的过程
2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内涵 内涵:通过监测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 计划和 实际运行状况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即:通过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效 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 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制定出目标到目标实现前,总是需要相当一段时 间。在这段时间,组织内部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可 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8
2)适应环境的变化:
七、管理控制的特点(了解)
1)目的性 2)准确性、及时性 3)整体性: 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从控制的主体看,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 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 二是从控制的对象看,管理控制覆盖组织活 动的各个方面
①有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可以减轻管理人员负担,减少企业控制费用的支出; ③有助于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但鼓励和引导员工进行自我控制,并不意味对员工 可以放任自流。 员工的工作目标必须服从于组织的整体目标,并有 助于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32
4
三、计划与控制的关系 1、计划和控制密不可分,计划越是明确、 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越好; 2、控制工作越是科学、有效,计划越容易 得到实施。
哈工大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十一章 最优控制

11.1.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两个例子
[例1] 飞船的月球软着陆问题。 如图所示,飞船 靠其发动机产生一个与月球重力方向相反的推力 , 使得飞船到月球表面时速度为零, 即实现软着陆。 要求设计推力函数 ,使得发动机燃料消耗最少。
月球
[解]
设飞船的质量为 , 其高度和垂直速度分别为 和 ,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为常数 ,飞船的自身 质量及所带燃料分别为 和 。
其中, 目标集 可表示为 性能指标 可表示为 其中 和 为连续可导的标量函数。
11.2 应用变分法求解无约束条件 的最优控制问题
11.2.1 泛函与变分
一. 泛函与泛函算子
所谓泛函,简单地说就是函数的函数,定义如下:
设
为给定的某类函数,如果对于这类函数中的
每一个函数,有某个数 与之相对应, 则称 为这类
哈工大现代控制理论基 础第十一章 最优控制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11.1 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提法
最优控制研究的主要问题: 根据已建立的被控 对象的数学模型, 选择一个容许控制律, 使得被控 对象按照预定的规律运动,并使某一个性能指标达到 最大或最小。
从数学的观点来看, 最优控制问题是求解一类 带有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问题, 属于变分学范畴。
经典的变分法只能解决控制无约束的问题, 即容许控制属于开集的一类最优控制问题。 然而, 工程中的控制常常是有约束的, 即容许控制是属于 闭集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美国 学者贝尔曼和苏联科学院院士庞德里亚金分别独立 地拓展了经典变分法, 分别给出了动态规划方法和 极大值原理。 它们构成了最优控制的理论基础。
证明略
泛函变分的规则 泛函的变分是一种线性映射, 满足下列性质:
1 2 3 4
11企业战略管理第十一章:战略实施与控制控制

只要基本上达到了战略目标的要求,或已经确保了关键性 目标的实现,就可以认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这就是适度 合理原则。
2. 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是指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上下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 挥的原则。在企业中,高层领导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对战略的理解更加深刻, 而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较少或不全面,因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上 下级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企业上下级部门要及时沟通与交流, 达到认识上的统一,从而保证行动上的一致性。
2007年,马云明确提出了阿里生态战略,即摒弃“企业帝国”的控制型管理 思维,用发展的思维,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一家“以为中小型企业这一碎片化 市场提供创新型服务为起点”的生态型企业。那么,如何使该战略梦想变成 现实呢?只有通过周密实施,才能实现战略目标,为企业创造价值。 阿里巴巴的生态战略进程思路清晰、效果显著。起初作为从事B2B业务 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以一定的价格策略向双边或多边交易方出 售产品,并促使他们在平台上实现交易,通过这种方式聚合了大量卖家,也 吸引了诸多服务供应商参与平台交易。 B2B成功后,阿里巴巴紧接着开拓C2C业务,采用免费模式,推出面 向消费者的淘宝网,而后围绕在线支付和交流等问题,顺势推出了支付宝和 阿里旺旺,借此累积了实现阿里生态战略最重要的资源——高黏性用户群。 随着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发展,其支付体系、物流体系支撑力不足的问 题日益显著,为完善电子商务生态,阿里巴巴围绕不断増长的平台用户,以 追求开放、协同、繁荣为目标,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对产业链的延 伸,实现了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逐渐构建起以阿里巴巴、淘宝网和阿里妈 妈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阿里云计算为主要支撑, 涵盖企业间交易、个人零售购物、个人生活服务三大板块的阿里生态。
第九章社会控制

思考题
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方式? 我国当前社会的越轨行为与控制?
三.越轨行为及其控制
(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1.越轨行为的含义: 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2.越轨行为的类型: (1)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不从俗行为、不道 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个人越轨和群体越轨。 (3)正向越轨(过)和负向越轨(不及)。
二、 社会控制的方式
(一)习俗、道德和宗教 1.习俗——风俗和习惯 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有优劣之分。 良风美俗和陈规陋习。好的习俗维系关系, 形成和谐进取的氛围,是积极控制。陈规 陋习维护旧秩序,控制是消极的。
二、 社会控制的方式
2.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 靠人们的信仰、社会舆论促使人们自觉遵 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 道德的控制作用。如中国。但道德作用有 限,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的控制 (1)正式控制:利用比较成型,正规的规 范来约束人的控制方式。文字表达,正式 发布,如法律、条例,规章。 (2)非正式控制:使用不那么成型的规范 约束人的控制方式。不成文、非系统化的。 道德、信任、群体压力等。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1)外在控制:感觉外在社会环境对其的 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 会规范。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如法律制裁、 纪律约束、舆论压力。 (2)内在控制:接受和内化社会或群体的 价值规范,自觉实践角色规范。自我控制, 自觉,慎独,克己。
(二)政治、法律和纪律 1.政权的社会控制作用 强有力。惩罚、威慑或暴力外,还应用教 育方式,灌输价值观念,提倡行为方式, 教化国民,使其自觉按规则行事。“王霸 并用”,“德法合一”。 法律的控制作用最权威、严厉、有效、普 遍。
电大毕业论文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1)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内容摘要:管理学是所有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管理是永远的真理,管理永无止境。
管理作为协同各个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管理学又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所以,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使用面积广、技术含量高的一门学科和技术.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讲理论联系实际;第三部分学习心得体会;第四部分结语。
本文从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目标管理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是相关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的学习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改变目前管理不景气的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和了解,并对传统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反思,图变求新。
求变的基础是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为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管理理论做了介绍和说明。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综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和自我封闭的,组织的管理工作实际上也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展开的。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因此,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管理的一般职能源于管理的性质—--二重性,即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毕业论文_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3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姓名:学号:分校:专业:指导老师:时间:目录内容摘要(3) 关键词(3)正文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4)二、企业文化的建设及管理艺术(6) 1。
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6)2。
企业分权管理的艺术(7)三、企业管理创新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评价(7)四、管理制度要符合的现状助力企业的发展(9)五、学习心得体会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管理是组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组织、意识,不断的进行协调的活动。
管理作为协同各个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管理学又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
是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所以,管理方法要多样化、要讲究艺术。
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讲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部分学习心得体会.第四部分结语.本文从管理学基础程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管理学、组织、社会行为《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本书讲述了十三章的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做了概括和理论总结: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等等。
这些学派主要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第三章、计划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sonal • Intensive coverage observation •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Statistical reports Oral reports Written reports
• Show relationships clearly and accurately • Help visualize the relationships • Fast • Allow feedback • Read words as well as tone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 Formal, comprehensive and concise • Easy to catalog and referenced
Issues: National differences
Adjusting Controls for National Differences
Distance and the Formality of Controls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7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5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System
Contingency Factors in Control Systems
Contingency Variable Organization Size Small Large High Control Recommendations Informal, personal management Formal, impersonal management Many complex criteria Few, easy-to-measure criteria Increased number of controls Reduced number of controls Informal, self-control Formal, external controls Elaborate, comprehensive controls Loose, informal controls
• Other Issues on Control
– National differences, Dysfunctional side of control , Ethical issues of control
• Operational System and Technology
–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technology overview –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ystem
t
t+1
t+2
t+3
t+4
t+5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8
Process and system: Process
Mid-Western Distributors’ Sales for July
(in hundreds of cases)
Do Nothing
Standard
Standard Acceptable?
No
Yes
Identify Causes
Revise Standard
Correct Performance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1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System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dvantages • First hand and intimate knowledge Disadvantages • Perceptual biases • Time consuming • Obtrusiveness • Reports on only a few key areas • Lack of qualitative elements • Information may be filtered • Perceptual biases • Difficult to document • Indirect information • Perceptual biases of writers • Slower
Foundations of Control and Operational System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Where We Are
Part 1 Introduction Part 2 Planning Part 3 Organizing Part 4 Leading Part 5 Controlling
– Control Process: three steps of control – Control system: three approaches to control, three types of control;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contingency factors
Do Nothing
Taking Managerial Action
Correct Performance
Revise the Standard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0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Process
Dos Equis Tecate Total Cases
225
80 170 4,300
220
65 286 4,464
(5)
(15) 116 164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9
Process and system: Process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4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System
Qualities of an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 Reasonable criteria • Emphasis on exceptions • Strategic placement • Multiple criteria • Corrective action
Three Approaches to Control Systems
Market Control Bureaucratic Control Clan Control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2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System
Summary of the Control Process
Compare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Objectives Measure Performance Standard Attained?
No Yes
Do Nothing
Variance Acceptable?
No
Yes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osition and Level
Low
High Low Open Closed High Low
Degree of Decentr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mportance of an Activity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6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4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Process
The Three Steps of Control
Step I
Step II
Step III
Measuring actual performance
Comparing against standard
Taking actions to correct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5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Process
How Managers Measure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13-13
Gao Junshan, UST Beijing
Process and system: System
Qualities of an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 Accuracy
• Timeliness
• Economy • Flexibility • Understandability
Brand
Heineken Molson Beck’s Moosehead Labatt’s Corona
Standard
1,075 630 800 620 540 160
Actual
913 634 912 622 672 140
Over (U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