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知识要点[精品]38页word文档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上)第一单元复习1、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②地图的三要素:A.方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有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C.图例和注记;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见书P10 表格)②社区的差异: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③社区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2、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①常见地图:政区图、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海拔、坡度、线路)、旅游图、中国铁路干线图第二单元复习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4、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
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新教材完整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材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本单元必须记忆+理解)(一)我的家在哪里21、乡村聚落也叫村落,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物产也不同。
各区域之间就会产生在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交流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3、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5、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造成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综合探究一一、常见地图:①政区图:②地形图;③旅游图:交通图等二、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该区域的地形有一个大致了解,能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三、海拔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3、等高距: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4、几个特殊的海拔点:A、世界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B、世界海拔最低点:死海;C、中国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D、中国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
5、等高线特点:同线同高:相同的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同图同距:同一幅地图等高距相同密陡稀缓:等高线密的地方,地势陡峭,等高线疏的地方,地势平缓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向数值小处凸出等高线向数字大处凸出两个等高线中间的低处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6、判断坡度陡缓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7、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8、居民区应该修建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等。
9、分层设色地形图:1)颜色越深,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蓝色:海洋2)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地势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 0 10 20千米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1米=100厘米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常见图例—见P8)2、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第二单元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2、地球中面积广大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请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
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位置和形状请自己看书本最后的地形图。
4、请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
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位置和形状请自己看书本最后的地形图,“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
5、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6、看书后面的地形图,知道下面这些事物的具体位子,还要还写它们的名字。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各知识点梳理:⑴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①常见地图: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资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2、社区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1、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2、自然环境P30(1 )地形多样(2)、气象万千P33气候可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一个地方气候具有稳定性(3)众多的河湖P37世界上有众多的河流与湖泊。
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一般上,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
①世界主要河流(河流流向由地势决定)非洲的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欧洲的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黑海。
非洲的刚果河,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世界流域面程最广,水流量最丰富的河流,自西和东流入大西洋。
亚洲的黄河,中国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流入渤海。
②世界主要湖泊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一一世界最大淡水湖泊亚欧交界的里海(咸水湖)一—世界最大的湖泊亚洲的贝加尔湖一一世界最深的湖泊亚洲的死海一一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咸的湖泊。
③河流和湖泊的作用P39河流与湖泊不仅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而且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和旅游之利。
(4 )风光迥异P40世界各地在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
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主要原因)—(生长)不同的植物(主要表现)—(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①北极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②西西伯利亚平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针叶林;③世界最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④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⑤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热带,却由于海拔高,山顶常年积雪;⑥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3、世界大家庭P42(1)人口与人种: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世界人种的分布(人种分布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1.人类的起源与迁移a.人类的起源b.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c.人类的迁移与文明的兴起2.农业的发明与社会的变革a.农业的发明及意义b.农业革命与社会的变革c.文明的兴起与城市的形成3.文化的形成与发展a.文化的定义与特征c.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二、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1.夏、商、周的兴起a.夏朝的建立与特点b.商朝的兴起与发展c.周朝的兴起与西周、东周2.周朝的分裂与战国时代a.春秋战国时代的背景与特点b.诸子百家与思想家的兴起c.戰國七雄的争霸与秦国的统一3.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a.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b.汉朝的兴盛与儒学思想c.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亚非古国文明的发展a.埃及文明的特点与贡献b.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c.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2.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传承a.希腊城邦的发展与文化特点b.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起c.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与影响3.古代世界的交流与文化融合a.丝绸之路与中西方交流b.汉代与罗马帝国的往来c.古代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冲突1.欧亚大陆的崛起与冲突a.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b.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传统c.蒙古帝国的征服与疆域2.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a.宗教与宗教战争b.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c.远航探险与文化交流3.殖民主义与工业革命a.殖民时代的开启与特点b.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c.帝国主义与世界格局的变革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a.封建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b.科举制度与社会地位c.权臣与王朝更替2.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a.思想家与学派的崛起b.文人与士大夫的生活c.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3.科技与文化的繁荣a.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b.印刷术的发明与影响c.书院与文化教育六、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a.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c.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a.手工业的兴盛与特点b.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影响c.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3.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农村a.古代中国城市的兴衰b.古代中国农村的生活与社会制度c.城乡经济文化的互动与影响以上是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复习1.各知识点梳理: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②地图的三要素:P4-6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位。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指向标地图,先确定南北,将指向标放大平移再确定东西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半圆)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20千米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
例如,1:10000 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如选举)、经济(如商场购物或银行存取款等)、文化(体育、学校等)和管理(物业、环保、公共设施的添置和维护等)功能。
(要学会选择) P7-8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P9-15①我们把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聚落不仅是居住场所,还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形成的先后顺序: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类型。
城市聚落的居民从事的工作: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乡村聚落的居民从事的工作: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 乡村和城市。
所以, 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1.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 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 向法(最准确)3.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 缩尺。
公式二图上距离宁实际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 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即“大小详,小大略”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社区具有 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 等方面的功能。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 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 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等。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 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 商 业,成为所在地区的 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 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 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 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 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 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 地下管道系统。
11.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12.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 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 等各个方面。
13. 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知识要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
2、社区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1、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
2、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世界地形图)(P48图3-11)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P25图2-11)(P50图3-1
4、图3-15)
4、季风气候(P26图2-13)
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6、世界人种的分布(P30图2-22)
7.国家和地区
8、经线和纬线
9、经度和纬度
10、中国的地理位置(P37图2-32)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40图3-1)
2、行政区划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图册P22)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图册P24)
7、比较黄河、长江(P53 、P54)
8、我国南北差异
9、我国东西部差异(P62图3-28)
10、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图册P30-31)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12、中国主要铁路线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图册P32-33或填充图册P15图4-1)
2、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P70图4-1、P71图4-4)
3、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册P34-35、填充图册P16图4-2)
4、与山为邻
5、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册P36-37、填充图册P17图4-3)
6、傍水而居
7、比较澳大利亚牧场与内蒙古牧区
8、世界主要沙漠的分布(填充图册P19、图册P39)
9、比较我国新疆地区和波斯湾地区
10、世界1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
11、文明中心——城市
12、描绘自己家乡,调查自己的家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1、区域的变化
2、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3、身边的历史
4、从远古走来
5、人类早期文明中心(P113图5-24)
6、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
7、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P133中国朝代年表)
8、全球巨变的时代
9、新航路的开辟(P118图5-47)
11、近百年来中国发生的三次巨变
12、历史资料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