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专业课逻辑复习8大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考研培训如何备考逻辑学科目

考研培训如何备考逻辑学科目

考研培训如何备考逻辑学科目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继续深造。

而逻辑学科目是考研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备考逻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此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备考逻辑学科目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考研逻辑科目的考点在备考逻辑学科目之前,首先要了解考研逻辑科目的考点。

逻辑学科目主要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范畴逻辑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需要掌握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了解常见的逻辑错误和逻辑推理方法。

二、掌握逻辑知识点备考逻辑学科的关键是对逻辑知识点的掌握。

逻辑学科虽然内容较多,但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考点。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班等方式,系统地学习逻辑基础知识,并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三、做题是关键在备考逻辑学科目时,做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大量的做题练习,可以提高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选择逻辑学科的习题集,按照考研试题的难度和类型进行划分,有序地进行做题练习。

在做题时要注重思考,分析每道题目的逻辑结构和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刷真题提高应试能力备考逻辑学科时,刷真题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刷真题可以了解考研逻辑的出题规律和命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可以选择历年的考研逻辑真题,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刷题,逐渐提高难度。

同时,对于每道题目的解析和答案,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查漏补缺,对错误的题目进行反复强化。

五、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备考逻辑学科目需要合理安排备考时间。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备考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

在备考期间,要按照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注意时间分配和任务完成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复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

六、注意答题技巧和实践备考逻辑学科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分析逻辑结构和推理过程;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和误解,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低级错误。

2018考研逻辑备考贴士

2018考研逻辑备考贴士

2018考研逻辑备考贴士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2018的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专硕考生都得和往届的考生一样要面对一门很特别的考试,这就是逻辑考试。

逻辑其实是一个很奇葩的科目,说不懂吧,每一个考生都称得上是实践层面的逻辑专家,可说是逻辑专家的话,很多考生又不知道这是个啥科目,而且有的考生会觉得逻辑试题很容易,但更多的考生会觉得逻辑题好难。

因为很多考生的逻辑是个零基础,再加之觉得难,所以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年前或年后不久就开始了逻辑备考。

从零开始备考的考生初识逻辑时通常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这一概念,有的也把它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它其实是逻辑的核心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不能理解它或者能不能把握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清楚做逻辑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思维的具体内容联结的方式,它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逻辑常项就是同类型的结构中保持不变的那个部分,而逻辑变项则是同类型的结构中可代入不同内容的即可以变化的那部分,两者中,逻辑常项决定了逻辑形式的特征,由此也决定了这种结构所表达的思维具有的逻辑特征,因此,我们在做逻辑题时,首先就要把握题干的整体的逻辑结构,尤其要抓住它的逻辑常项,这样才能看清楚题干的逻辑关系或才能分析它的推导过程,唯有这样也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正确选项。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具体的案例:我不在犯罪现场。

如果我在,那么,我没有犯罪。

如果我犯了罪,那么,一定是我神志不清。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最相似?(A)我只吃鸡或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鸡,那么,一定吃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鸭,那么,一定吃鱼。

(B)我从不说谎,如果我说了谎,那么,一定是被迫的,如果我被迫说了谎,那么,责任不在我。

(C)我没借你的书。

如果我借了,我不会把书弄破。

如果我把书弄破了,那是我不小心。

(D)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她没完成作业,那么,她不会睡觉。

如果她睡觉了,那一定是她完成了作业。

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

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

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Born to win2018考研复习规划(逻辑与写作)参加2017年MBA\MPAcc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已经结束了紧张的考试,,但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这却正是一个严肃的开端。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贻。

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呢,不防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建议1:感性不如理性我不喜欢感性的东西,因为学习容不得它~除非你在2018年1月6日,也能洒脱的说“考不上也无所谓~”。

如果你真的能在那时做到那么的洒脱,那么我劝你现在就可以去享受另一种人生了。

如果你不能,那么就应该像我们一样,理性地来一场苦逼的人生冲刺。

2018考研,你准备开始了吗,如果准备好了,那么接着往下看吧。

建议2:想象不如实战理性地准备一场考试,不能凭感觉,不能用“我觉得”,而是要精确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水平,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样,你的开端才是正确的、精确的。

如何做呢,2018的考生不妨下载完整的2017年管理类联考试卷,严格按着考试要求,管综3小时,英语3小时。

然后再对对答案,看看自己的起点在什么水平上。

千万不要跟我说:我还没开始复习,怎么就能做题呢,记住,这只是让你认识考试,认识自己的一个测试而已。

把自己测试的得分,再拉低10分,而这就是你目前的真实的水平。

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你或许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轻视,或许将不会再有任何的懈怠。

建议3:先逻辑,后写作。

逻辑与中文写作是本质统一的。

逻辑推理与论证有效性分析都是考查一种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题型来看,“论证、比较、评价”等基本上就可以看作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种,只是在逻辑中它是单选题,而在中文写作中,它则要求考生写成一段评论性的语言。

所以,大家在准备逻辑与写作时,应该先系统的复习逻辑部分的知识,而切入到中文写作部分。

具体来说,2017年6月之前,应该重点进行逻辑部分的学习,而从2017年7月开始,系统的开展中文写作部分的复习。

建议4:先推理,后论证。

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

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

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年考研大纲发布前后管综逻辑怎么复习下面就大纲发布之前至大纲发布后的这段时间,各位考生如何备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同学从春季甚至更早就开始进行备考,辛苦熬过了炎炎夏日,进入到八月份,离考试时间越近越觉得时间紧张。

这个时候不如稍作停息,把从开始备考到现在备考过程回顾一下,看看自己在时间利用上是不是充分合理,自己的学习效率如何。

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减少之前自己时间的不必要支出,然后把时间分配与自己的知识框架结合起来,复习哪些内容安排在什么时间,需要花费多尝试时间,再去自己做一个规划,为每个任务设置时限。

再者,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把身体和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

第二,这一阶段在逻辑备考方面,也建议回过头把之前的所学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把做过的题做透,再去涉猎新知识和新试题。

因为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中逻辑大纲对学生的总要求是,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靠得不是纯感觉,也不是题海战术,而是在平时学知识、做题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管理类考试逻辑部分,考察30道选择题,每道题五个选项,翻开自己复习过的内容,不仅要在宏观上知识体系有一个把握,还要明确每个考点内在的联系性。

重要的是,在面对一道试题的时候,在平时做题中要明白,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考察是哪个知识点,一个还是多个知识点,去搜索脑海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思路,然后具体去分析每个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去分析别的选项为什么不选,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是什么,把做过的每道题都分析透彻。

坚持这样去学逻辑,你就会发现,即便题干千变万化,你也能把题干想要硕的内容和基本考点把握到位,并且那些错误选项和纠结项的设置思路是复习做题时已经分析总结过的。

MBA怎么备考逻辑推理-如何备考-学习技巧

MBA怎么备考逻辑推理-如何备考-学习技巧

MBA怎么备考逻辑推理-如何备考-学习技巧在学习逻辑的时候,读题的技巧要首先掌握。

先读问题,再扫描选项特征,然后从题干找结论与核心论据,推断论证关系。

在备考方案上,同学们第一要常常复习各知识点,防止遗忘现象;平常要有一定的学习量,帮助我们提升正确率,减少失误率。

一、加强逻辑推断能力。

二、大量刷题,总结思索。

刷题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准确率,而是训练自己做题逻辑思维,了解难度及规律,全面视察关于知识点是否掌握。

三、在学习逻辑的时候,读题的技巧要首先掌握。

先读问题,再扫描选项特征,然后从题干找结论与核心论据,推断论证关系。

当然还要掌握解题方法,例如大多数复言命题,都要先符号化,然后再用各种原则与定律进行解题。

在备考方案上,同学们第一要常常复习各知识点,防止遗忘现象;平常要有一定的学习量,帮助我们提升正确率,减少失误率,并确保上考场做题有手感。

另外解题的时候,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2如何专业备考MBA逻辑初学阶段;应用总结阶段;熟练提升阶段;查缺补漏阶段;逻辑高手阶段。

初学阶段:刚开始接触逻辑科目,关于逻辑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很投入,并开始了一些做题,但是不知道题为什么做对,也不知道题为什么做错,做题大多凭直觉。

应用总结阶段:开始应用所学的逻辑基本知识解题,高手开始总结各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开始寻求答题的诀窍,这时候每一到错题都是提升的机会。

熟练提升阶段:开始掌握大多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在施行中慢慢体会到正确解题的感觉,开始形成自己做题的口诀。

查缺补漏阶段:开始完善各类型难题规律的总结,并开始注重训练做题的速度。

逻辑高手阶段:所有逻辑题都做得又快又准,到达做逻辑题的高境界,无论这时候做题也是凭直觉,但是这时候的直觉与初学阶段的直觉有本质的区别,这时候的直觉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以前的直觉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当然这五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实际当中并没有这么明确。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五个阶段的。

3MBA笔试逻辑学习技巧形式逻辑学习方法:形式逻辑更多视察的是关于真假推断的推理能力,因此学好形式逻辑,必须要关于命题的真假有非常执着的判定标准,必须要熟练掌握形式逻辑的真假判定的规则。

考研专业课技巧如何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考研专业课技巧如何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考研专业课技巧如何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考研专业课的学习是考研备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提高学习效果。

一、建立知识框架学习考研专业课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可以将整个课程内容按照大的知识模块划分,然后在每个模块中细分出不同的知识点。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或者大纲等方式,将每个知识点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建立知识框架的目的是让你清楚地知道每个知识点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知识框架,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地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在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时,我们需要注意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指的是相同的特点、规律或者理论;差异则是指不同的特点、规律或者理论。

通过对知识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整体认识。

在学习中,可以将共性相似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归纳,从而更好地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逻辑关系。

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能够帮助我们应对考试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分析和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链条。

可以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将每个知识点放在一个逻辑的框架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运用逻辑思维工具在理清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逻辑思维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理解知识点。

比如,可以使用分类思维、对比分析、推理演绎等方法。

分类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将知识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018会计硕士逻辑答题技巧总结

2018会计硕士逻辑答题技巧总结

2018会计硕士逻辑答题技巧总结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2017管理类联考,逻辑答题技巧总结:管理类联考逻辑最烧脑,比数学还难答。

很多人用生活逻辑去应对联考,理解题目都无能更别说答对了。

都学网老师考前总结了一些逻辑答题技巧,助大家高分过考。

(1)练习逻辑一定要动笔,随时写,记,划重点,不要光用眼看。

读题时过度紧张会导致无法吸收理解。

划重点能帮助提高注意力。

(2)万一遇到不会没见过的题,建议跳过,别死磕,留下个明显标记,做下面。

回来再答!逻辑放弃7道题其实都是正常的。

做对所有都有可能错7道以上,所以就算把不会的放过也正常,大家都这样,不用慌张。

(3)综合考试时间紧题多,不要奢望有时间重新检查,但可以做个标记,万一有时间呢。

做逻辑时看清题意非常重要,尽量一遍做对,不要反复琢磨。

相信你这段时间复习的经验,碰到钉子题,不太清楚可以凭借感觉选择。

(4)训练自己养成只检查一遍的习惯。

不要过多地反复推敲,不要把一个题目的选择答案改来改去。

(5)做逻辑题时,要剔除个人主观臆想和生活逻辑。

不管题意多么不合理,也要完全按照题意推导,从该题的逻辑线思考问题,不要偏离题目的逻辑线去钻牛角尖。

做完后上道题就别想了,清零,立即进入下题。

(6)注意不同的提问方式。

要仔细审题,看清题意(包括题干和问题),警惕陷阱,比如看清“下列选项哪个支持上述说法”还是“下列选项除了……哪个支持上述说法”;(7)有些时候排除法很麻烦,有些则很容易,排除法可以令人放心。

删掉错的,比直接选对的更容易。

把不可能的都划除,及时正确答案多么匪夷所思难以理解,都是正确答案。

这个思维和福尔摩斯异曲同工。

(8)找准解题关键所在,比如“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说”,这样能省很多时间。

(9)找到题眼,及关键词、句。

边阅读边给题眼做明显的标记,将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10)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做完,比如查5分钟,还有10多道题,扫一眼,挑短的、对背景知识较眼熟的做。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

2018考研: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考研专硕管理类联考逻辑复习需要不断积累,需要把握做题的效率,准备2018考研考试,你开始了吗?文都网校考研频道为您整理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做题效率与题海战术一般而言,做题量越多,吸收的效果和反映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但是MBA考试作为在职的一种考试,大部分同学都是挤业余的时间来学习,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来投入,因此逻辑这一科目不太适合用题海战术应对。

逻辑所占分值也是最少的,对逻辑的要求大概只需要贡献三十多分就足够用了,所以针对这样一个目标以及三个截然不同的子科目,它的应对方式不同,总体而言不太需要使用题海战术。

这三个科目考察的要点和方式不太一样,所以准备的时候应对方式也不同。

第一部分计算题,演变到今天有两极分化的趋势,特别简单的计算题我们不依赖于任何理论基础,完全凭我们日常生活的语感或对话经验就可以应对。

但是计算题里另外一部分难的题没有公式,凭语感是很难做出来的,确实需要依赖一些理论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理论知识就现在时间点而言可能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熟练地掌握,所以这部分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应该针对这一部分计算题把它可能常考的计算类型了解的清楚一些,然后简单的部分用公式快速解决掉,不需要的用公式,相对复杂的那一部分因人而异,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忽略掉。

针对批判性思维这一部分因为没有公式,总体是对独立思维精神的考察,所以这一部分确实需要多做一些题但是远没有到题海的地步,2000年以后的题目和现在比较贴近,10年以后最贴近,从2000年以后来做批判性思维的话一共只有600道,600道题平均分到60天来做的话只需要每天做很少的一部分题目。

逻辑题短期突击不是特别有效,建议大家批判性思维这部分是应该多做一些的,仅限于2000年以后的真题,保持一定的温度,比每天突击做很多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一部分智力测验的题目更不需要做题海,这部分题考得并不是很多,里面有更严重的两级分化,里面有两三道是明显的陷阱,所谓陷阱就是看似可以做一下,但是一旦要做的话必然要消耗掉五到十分钟,瞬息就过去了,陷入里边注定是做不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考研专业课逻辑复习8大注意事项
今天主要和大家谈一下在这个阶段复习逻辑时要注意的8大重要事项,还望各位考生复习时借鉴。

重要事项1:心态宜紧,不宜松。

之所以把“心态”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纵观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知道很多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参考文章《快乐学逻辑-学习中的心情变化》)。

而过度的放松,则在行为上表现为不规律。

晃来晃去,时间就没了,到6月的时候,才发现该学的知识没学,已经与其他同学拉开的相当的距离,徒增烦恼。

因此,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重于学习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底。

可以自问一下:我到底想不想考上目标院校?我有多想考上目标院校?
重要事项2:辅导书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很多同学问我用哪些辅导书,到底哪本教材好?其它我在《MPAcc考研春季复习规划》一文中已经给过大家建议了,不光有选择辅导教材的标准,还有具体的推荐,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辅导教材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教材有一两本即可,但一定要反复看,吃透了才是好的。

真题类书要有一本,市面上的大同小异,区别不大。

模拟题类的书籍,选择一两本即可,不用多了。

当然了,选择题目类的书籍时,一定要翻翻后面的解析,你能看懂,看着舒服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重要事项3:学知识是为了做题,做题是为了掌握知识。

学习的一开始,就要将知识与真题结合起来,要不断的尝试着用所学知识来解题。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识,二是能够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以防学了知识不用,还是老思维。

同时,还要明确一点:基础阶段的做题,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巧,而非应试。

做题时,要细致、规范,争取把题目蕴含的知识点都复习一遍,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必须的知识。

大家可以这样想:同样的知识点,做7道题。

那么按着上面的方法你对知识就复习了7遍。

如此,我不相信你还记不住它。

当然了,千万不要凑数量,15分钟做了类似的7道,那其实就等于2道题了。

重要事项4:简单入手,逐步升级。

学习知识与技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这样学起来既轻松,效果又好。

这个就不多展开了。

重要事项5:简单题细细研究,复杂题时常练练。

简单题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蔑视。

而我的建议,恰恰是这些简单的题,应该被大家在基础阶段重要起来。

理由有二:一是它简单,干扰少,所以你可以理清思路;二是它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一个知识点,这样非常有利于对知识的复习与理解。

而复杂题,一般来说涉及的知识点要多,甚至还会夹杂其它的诸如阅读上的陷井,这样的题接近考试,应该将其视为学习效果的检测。

因此,对于复杂题,我建议大家在基础阶段可以适当的做一做,就当做对阶段学习的整体检验即可。

重要事项6:复习节奏在于连续,而不在于突进。

由于春季学校还有课程,所以大家的备考时间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其它事情的干扰,可能有时一天,甚至连续几天都不能有效复习。

其实这样的节奏是不好的,学习切忌一曝十寒。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最好够做的细致一些,可以按着知识模块来
安排学习的进度,力争做到即时只有5分钟,也能复习一些模块内容,也能有效推进复习进度。

重要事项7:以真题为主,跟随命题人思路。

这个阶段,大家应以真题为主,除非你的授课老师给你提供了模拟题。

对真题的不断练习,提炼的是命题人的思路,把握的是2016考试的规律。

而模拟题,则是出模拟题的人的思路,如果二者不一致呢?(当然,没有哪一定说自己的模拟题与命题人的思路不一致的。

) 有的同学说真题少。

但真的少吗?不是的,那要看你怎么用了。

逻辑真题数量1500题,但你要知道,每道题可能有5个选项啊!你研究了没有呢?
重要事项8:复习效果在于手,而不在于眼。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的时候,拿起笔,写一写,记知识从手指进入大脑。

写得速度要远远慢于看的速度,也正是这样,你的思维才有时间去消化它,并尽可能地记住它。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静下来,认真的修正自己这一段的学习,也预祝大家能够在这段时间为整个考研季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暑期的强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