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数学思维教材--幼小衔接资料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2、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空间、时间等。
3、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幼儿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2、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专注力和耐心。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教具等直观展示,让幼儿直接感知数学概念。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3、操作教学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形状卡片、时钟模型、积木等教具。
2、各种数学游戏道具,如数字拼图、形状分类盒等。
3、操作材料,如计数棒、彩色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简单的谈话,如“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数学王国探险啦,你们准备好了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图片或小视频,如会跳舞的数字、神奇的几何图形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认识数字(1)出示数字卡片1-10,依次向幼儿介绍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发音。
(2)让幼儿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数量,如桌子、椅子、小朋友等,并用相应的数字卡片表示。
(3)玩数字配对游戏,将数字卡片打乱,让幼儿找出对应的数量物品。
3、认识形状(1)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形状的名称。
(2)让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的钟表、三角形的积木、正方形的窗户等。
(3)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用不同形状的拼图块拼出各种图案,加深对形状的认识。
4、空间位置(1)利用教室的布局,向幼儿介绍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概念。
(2)让幼儿按照指令将物品放在相应的位置,如“把书放在桌子上面”“把椅子放在桌子前面”等。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展示课只是课件

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返回
我是这样分的: (按水果的种类分)
返回
我是这样分的: (按图片的形状分)
结分 果的 也标 不准 一不 样一 。样
,
返回
★圈出每行中不同的
(1)
(2)
把不一类的图形圈起来
把 同 类 的 圈 出 来
★把车涂上颜色
2、5、12
3、4、6、 7、9
1、8、 10、11
•
• 水果花卉要分清
∨
∨
∨
∨
∨ ∨
∨
√
比一比
1.最长的画 √ ,最短的画 ○ .
√
○
比较物体的长短要从同一起点开始,把 第二根绳子拉直再比较。
下面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
第二根最长,第一根最短。
√
比较物体的高矮,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
√
• 让学生明白不同物体的轻重与不一定 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汇报:
按年龄分
汇报:
按性别分
2.分一分,说一说.
汇报:
按颜色分
汇报:
按样式分
3.分一分,说一说.
汇报:
机动车 非机动车
……
4.分一分,说一说.
汇报:
按形状分
汇报:
按大小分
5.想一想,分一分。
6.可以怎样分?
7.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哪副图不 相同?
把不一类的图形圈起来
找出不同类的图案
填一填
1、9和11中间的数是( 1)。0 2、和18相邻的数是( 1)7和( )。 3、1159在( )和( )中间。 4、比12多114的数是( 1)6。 5、比( )少1的数是1133。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教案一、教案背景为了帮助幼儿逐步过渡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小衔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造力;2.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如数数、形状、大小、数量等;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找出数学规律;4.提高幼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3.1 数数游戏•游戏1:数三角形孩子们围成一个圈,每人数一个数,从1开始,没数到3的将离开圈子。
再次从新的位置开始数,数到3的继续离开圈子,直到只剩下一个人。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数数,同时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游戏2:数物品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小物品,例如石头、纸张、积木等,然后随机摆放在桌子上。
每个幼儿轮流数其中一种物品的数量,并将结果报出来。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巩固数数的基本技能,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2 形状与大小•活动1:形状配对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将它们洗牌放在桌子上。
每个幼儿轮流选择两张图形卡片,看是否是相同形状的配对。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不同形状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活动2:大小排列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如积木、球、卡片等,并将它们放在桌子上。
每个幼儿轮流将这些物品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并锻炼他们的排序能力。
3.3 数量与数量关系•活动1:数物品教师准备一些小物品,并将它们放在幼儿面前,然后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幼儿选择相同数量的物品。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数量的认识,并锻炼他们的数数和配对能力。
•活动2:数量比较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并让他们比较数量的多少。
幼儿需要在不数数的情况下,通过直观感受判断物品的数量大小。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与应用课件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与应用课件对于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幼小衔接阶段至关重要。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本课件旨在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为他们的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数字首先,让孩子们认识数字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和游戏,让孩子们了解数字的形状和意义。
例如,展示一张画有五个苹果的图片,然后告诉孩子们这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再比如,讲一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故事,小兔子采了三个蘑菇,让孩子们数一数,并认识数字“3”。
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数字儿歌来加深孩子们的记忆。
比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10像铅笔加鸡蛋”。
这样的儿歌既有趣又容易记忆,能够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数字的特点。
二、数量比较当孩子们认识了数字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数量的比较。
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让孩子们判断哪个多、哪个少,或者哪个和哪个一样多。
比如,展示两堆糖果,一堆有三个,一堆有五个,让孩子们说一说哪堆糖果多。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物体,然后进行比较。
还可以玩一些比较数量的游戏,比如“数字配对”游戏,给孩子们一些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物体卡片,让他们进行配对。
三、简单加减法在孩子们掌握了数量比较的基础上,可以引入简单的加减法。
用直观的教具,如小棒、积木等,让孩子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比如,先摆上三根小棒,再摆上两根小棒,然后告诉孩子们一共有五根小棒,这就是“3 + 2 =5”。
减法可以通过拿走物体的方式来讲解。
例如,有五个苹果,拿走两个,还剩下三个,这就是“5 2 =3”。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多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四、图形认识除了数字和运算,图形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让孩子们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包括数数、认数、数字书写等。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幼儿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2)引导幼儿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1)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2)帮助幼儿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教具等直观手段,让幼儿直接感知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3、操作教学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的奥秘。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实物教具(如水果、玩具等)、计数器、算盘等。
2、数学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数字棋等)。
3、教学 PPT 或动画视频。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或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小兔子采蘑菇,采了 5 个,又采了 3 个,一共采了几个?”(2)提问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分糖果等,引导幼儿思考数学的重要性。
2、认识数字(1)出示数字卡片 1-10,让幼儿观察并认读。
(2)通过实物教具,让幼儿数一数,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例如,拿出 3 个苹果,让幼儿指出数字“3”。
3、数字书写(1)在黑板上示范数字的书写方法,让幼儿模仿。
(2)给幼儿发放练习纸,让他们练习书写数字。
4、数量比较(1)拿出不同数量的实物教具,让幼儿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2)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理解“多”“少”“一样多”的概念。
5、加减法运算(1)通过分水果、搭积木等活动,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例如,先有 2 个苹果,再放 3 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2)用同样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如 5 个糖果,吃掉 2 个,还剩几个?6、数学游戏(1)组织幼儿玩数字拼图游戏,将数字打乱,让幼儿拼出正确的顺序。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1套2018版-数学幼小衔接应用题

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1套2018版数学幼小衔接应用题教案: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21套2018版》中的应用题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位置、计量单位等数学知识点。
通过这些应用题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读题、理解题意,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应用题意,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
难点:对于一些含有多个条件的应用题,能够正确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小奖品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应用题。
2. 讲解与应用题: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读题、理解题意,并找出关键信息。
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讲评答案。
6. 课后作业:布置几道类似的應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应用题解答步骤:1. 读题,理解题意2. 找出关键信息3. 列出算式4. 检查答案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0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2)妈妈买了5个橘子,给了小明2个,还剩几个?(1)小华有20个玩具,送给小明5个,小华还剩几个玩具?(2)老师给了小明6个小红花,小明已经有3个小红花,现在有多少个小红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读题、理解题意,并找出关键信息。
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答类似的题目,但在解答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关键词的理解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更复杂的应用题,如含有多个条件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练习课件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练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认识人民币》,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人民币的买卖支付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支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识别人民币的防伪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方法,人民币的防伪特征。
难点:人民币的买卖支付,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币样本,教学课件,练习题。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民币的真币样本,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方法,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以及人民币的买卖支付等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支付,以及如何识别人民币的防伪特征。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防伪特征:1. 水印2. 安全线3. 毛主席像章4. 数字编码支付:1. 找零2. 找零算法3. 支付算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人民币进行买卖支付的实例,并说明其计算过程。
答案:假设一件商品的价格为25元,顾客给了100元,那么找零75元。
2. 请列举三种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并说明其识别方法。
答案:水印,安全线,毛主席像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买卖支付的算法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的买卖支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小衔接数学启蒙与逻辑思维课件

幼小衔接数学启蒙与逻辑思维课件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重要阶段,数学启蒙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一份精心设计的幼小衔接数学启蒙与逻辑思维课件,能够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从幼儿园轻松过渡到小学的知识桥梁。
一、幼儿数学学习特点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方式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情境和活动来感知和学习数学。
例如,在认识数字时,他们需要通过数实物、看图片等方式来理解数字的含义。
同时,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采用生动有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简短明了的讲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数学启蒙的重要性数学启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数数、计算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数学启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从物品的分类、排序,到时间的感知、空间的认知,都离不开数学。
通过数学启蒙,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
三、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包括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
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通过拼图、积木搭建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分类、排序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比较和排序思维;通过解决数学谜题和故事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推理和判断思维。
四、课件设计的原则1、趣味性原则课件要充满趣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动画、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直观性原则运用大量的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比如,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通过水果、小动物等形象来表示数量的变化。
3、渐进性原则教学内容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数学思维教材--幼小衔接资料目录第一讲四则运算(一) (2)第二讲基本应用题 (8)第三讲和差倍问题(一) (13)第四讲枚举法(一) (19)第五讲周期问题 (24)第六讲盈亏问题(一) (32)第七讲四则运算(二) (37)第八讲和差倍问题(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讲鸡兔同笼问题(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讲枚举法(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讲盈亏问题(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讲等差数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讲几何图形的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讲鸡兔同笼问题(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讲四则运算(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讲综合练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讲 四则运算(一)内容概述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法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典型问题1、 计算:(1)26183212341917+++++;(2)).3929199()3121111(+++++++2、计算:(1));714()1425(25----(2)).2657()2844()2850(57---+--3、计算:(1);199321-(2).98197456--4、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25472580-(2);12961596-(3);97365+(4)9365-75、计算:(1);1585150--(2).6252033751450---6、计算:(1)558338-+(2)(235+523+352)-(111+333+555)7、计算:(1);1234567891011+-+-+-+-+-(2).118116114112110108106104102100+-+-+-+-+8、计算:(1);38496251+++(2).136712312912764+++++9、计算:(1);88767666703330224132+++++++(2).173816923111973+++++10、计算:(1);259222982+--(2)375-138+247-175+139-237.11、计算:(1));1935()135162(162----(2)).18124()76153()1850(163-+----12、计算:(1);199599999++(2)3996+449+98+9.13、计算:(1);5981365-(2).3982971991206---14、计算: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9353493570-(2);3823545235-(3);197465+ (4).197465-15、计算:(1);35657624280----(2).1161473884162267+--+-16、计算:(1);16736136267-+-(2).6615134251325-+--17、(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5,两数的和如何变化?(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15,差减少8,那么减数应该如何变化?18、计算:(1);888624462246-++(2).40251224025124125-+-+-19、计算:(1);1112131415161718192021+-+-+-+-+-(2).122334455667788978675645342312++-+-+-+-+-+-+第二讲基本应用题内容概述培养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涉及的类型包括只需逐次应用已知条件求解的问题,简单和差与倍数关系的问题,归一问题等。
初步掌握等量代换的思想,以及简单的设数法。
典型问题1、班主任老师给同学们排座位,每排都恰好有3名男生和4名女生。
如果女生一共有32名,那么男生一共有多少名?2、某班30名学生外出郊游,集体午餐时,规定:每人一碗饭,每两人一碗汤,每三人一碗菜。
这些学生一共需要使用多少个碗?3、甲仓库有大米2000千克,乙仓库有大米1000千克,如果以每天100千克的速度将甲仓库的大米运到乙仓库,那么多少天后甲仓库的大米和乙仓库的一样多?4、东东在看一本总页数为150页的书,在第二周结束时他发现自己还没看的页数正好等于他第一周看的页数。
已知东东在第二周看了24页,他在第一周看了多少页书?5、东东4小时完成了24道题目,按照这样的速度,他7小时可以完成多少道题目?如果要完成96道题目需要多长时间?6、某部队的一个连有3个排,每个排有4个班,每个班有5个人,这个连一顿饭吃了120个馒头,而且每个人吃的馒头一样多。
请问:每个班吃了几个馒头?每个人吃了几个馒头?7、3只老鼠5天偷吃了30个玉米,按照这样的速度,4只老鼠7天能偷吃多少个玉米?10只老鼠要偷吃80个玉米,需要多少天?8、海洋馆里有8只海象,总共运来170千克鱼给它们吃。
前两天这8只海象共吃了80千克鱼,两天后把其中的2只海象运走,剩下的鱼还可以让余下的海象吃几天?9、刺猬和松鼠共采了88个坚果,刺猬采了8天,每天能采2个,松鼠采了9天,松鼠每天采多少个?10、东东看一本漫画册,每天看同样多的页数,原计划5天看完,现在他每天比原计划多看2页,结果提前一天看完。
这本漫画册共有多少页?11、甲、乙、丙、丁四个小学生站成一横排,他们手中共拿着35枝花,已知站在甲右边的学生共拿着16枝花,站在丙右边的学生共拿着4枝花,站在丁右边的学生共拿着25枝花,请问:手中花最多的人拿着多少枝花?12、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13、汽车厂8名工人每天生产汽车零件48个,按照这样的速度,10名工人3天能生产多少个零件?如果要用5天时间生产出300个零件,需要多少名工人?14、3只猴子3天吃了3个桃子,按照这样的速度,6只猴子6天吃了几个桃子?9只猴子要吃9个桃子,需要多少天?15、9个人6天可以完成12件作品,按照这样的速度,3个人3天可以完成多少件作品?21个人12天可以完成多少件作品?第三讲和差倍问题(一)内容概述掌握基本和倍、差倍、和差问题的解法,进而学会处理简单的多个量之间的和差倍问题。
重点学习如何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典型问题1.甲、乙两堆货物一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货物比乙堆的3倍还多40件。
甲、乙两堆各有多少件货物?2.书架上放着一些童话小说和科幻小说,一共有47本。
童话小说的数量比科幻小说数量的4倍少3本。
书架上放着多少本科幻小说?3.小悦和阿奇在操场上练习跑步。
一段时间之后,阿奇跑的距离比小悦跑的3倍还多80米。
如果小悦比阿奇少跑了500米,那么小悦和阿奇一共跑了多少米?4.原先《花城日报》和《鹏城晚报》有同样数目的版面,后来《花城日报》扩充版面,增加了10版,这样《花城日报》的版面比《鹏城晚报》的4倍少2版。
两种报纸现在各有多少版?5.冬冬在玩具店看中了两件汽车模型。
如果两件都买,一共需要400元,已知这两件模型相差60元,这两件模型各要多少元钱?6.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一共有学生126人。
如果一班比二班多4人,二班比三班多4人,那么这三个班分别有多少人?7.三堆糖果共有105颗,其中第一堆糖果的数量是第二堆的3倍,而第三堆糖果的数量又比第二堆的2倍少3颗。
第三堆糖果有多少颗?8.某交通协管员七月份开出78张罚单,这些罚单分为两种:一种是违章停车,另一种是闯红灯。
违章停车的罚单较多,比闯红灯罚单数量的4倍还多3张。
违章停车的罚单有多少张?9.动物园里有5座猴山,其中3座住着金丝猴,2座住着猕猴。
这5座猴山上猴子的数量分别为:10、15、30、35、70,已知金丝猴的总数是猕猴的3倍,问:哪两座山上住着猕猴?10.有两款数码相机,一款是高档专业相机,一款是普通家用相机。
家用相机价格较低,比专业相机便宜了4600元,买1台专业相机的钱足够买4台家用相机,而且还能剩下100元。
请问:专业相机的价格是多少钱?11.甲、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现在从甲筐拿出12千克苹果放入乙筐,结果乙筐苹果的重量就比甲筐的3倍少2千克。
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12.亚洲杯决赛中,中国记者的人数是外国记者人数的3倍。
比赛结束后中国记者有180人离场,外国记者有40人离场,剩下的中、外记者人数相等。
原来中、外记者各有多少人?13.登月行动地面控制室的成员由两组专家组成,两组共有专家125名,原来第一组人数较多,所以从第一组调了20名到第二组,即使这样第一组人数仍比第二组多5名,原来第一组有多少名专家?14.甲、乙、丙三个粮仓一共存有109吨粮食,其中甲粮仓的粮食总量比乙粮仓的3倍多1吨,而乙粮仓的粮食总量则是丙粮仓的2倍。
问甲粮仓比丙粮仓多存粮多少吨?15.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第四讲枚举法(一)内容概述掌握枚举的一般方法,学会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枚举,做到“不重不漏”;应用字典排列法解决整数分拆的问题。
学会分辨“计次序”与“不计次序”的情形。
典型问题8.要沿着如图4-2所示的道路从A点走到B点,并且每段路最多只能经过一次,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9.小明决定去香山、颐和园、圆明园这三个景点旅游,要走遍这三个景点,他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游览顺序?10.小王准备从青岛、三亚、桂林、杭州这4个地方中选2个去旅游,小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式?如果小王想去其中的3个地方,又有多少种选择方式?11.小烧饼每个5角钱,大烧饼每个2元钱,冬冬一共有6元钱,如果把这些钱全部用来买烧饼,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12.在一次知识抢答比赛中,小悦和冬冬两个人一共答对了10道题,并且每人都有答对的题目,如果每道题1分,那么小悦和冬冬分别可能得多少分?请把所有的可能填写到下面的表格里:13.两个海盗分2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