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 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胸脯.(pú)霹雳.(lì)侮.辱(wǔ)取缔.(dì) B.晌.午(shǎnɡ) 疮.疤(cāng) 门槛.(kǎn) 镶.嵌(xiāng)C.投掷.(zhì) 憎.恶(zèng) 绷.带(bēng) 守寡.(guǎ)D.花圃.(fǔ) 头颅.(lú) 惧惮.(dàn) 惶.恐(huá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竹竿拮问切切察察自言自语B.菩萨糟糕烦琐之至微不足道C.烦躁愧作若有所失大庭广众D.辫子粗绌言外之意低眉顺眼3.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2) 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4)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5)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9)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0)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恋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孔子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每门课。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军旅生活艰苦,突出木兰英勇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2019年2月26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一方水土zī养的文化和精粹,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安徽值得我们深耕。
如果没有“研修安徽”十条研修旅行精品线路之一——道源问道,我可能不会来到豪迈的皖北,这片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老庄文化等众多文化碰撞、交会的地方。
研学最好的课堂,就在路上,于山水间,与传统和历史面对面,【甲】研学开启的是一场视觉和精神的饕餮盛宴。
我们这支道源问道小分队,以用双脚踏遍亳州每寸土地的姿态走街串巷,在古城穿越时空寻访古战场遗迹,跟随华佗“传人”体验养生五禽戏,进入地下三层的古老酒厂,在第一块豆腐诞生的地方自制豆腐。
【乙】一路上打卡无数安徽美食、药膳和全豆腐宴,圈粉无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zī()养药膳.()缩.影()(2)文中画线句【甲】中“________”一词中有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黄晕(yùn) 澄(chéng)清酝酿(niàng) 贮(zhù)蓄B. 矫(jiǎo)健苔藓(xiǎn) 胳膊(bó) 抖擞(sǒu)C. 画屏(píng) 塞(sài)外水藻(zǎo) 着(zháo)落D. 捕(bǔ)捉胸襟(jīn) 肌肤(fū) 狼藉(jí)【答案】C【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和拼写规则 C项中“着落”的“着”读(zhu6) ;A. B、D正确故答案为: C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解释句子画线词的含义①但当涉猎()②即更刮目相待()③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④术未尽也()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②此君之所以后也2.(3)【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2.(4)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2.(5)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答案】(1)①粗略地阅读, ②另另外, ③向, ④穷尽完尽【解析】(1)①句意为只应当粗略地阅读涉粗略地阅读②句意为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更另另外③句意为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于向④句意为没把技术全教给我尽穷尽完尽【答案】(2)①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②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解析】(2)①遂于是别告别②此这君大王所以 ......的原因【答案】(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解析】(3)【甲】文中的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这就是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乙】文中赵襄王不恰当使用驾车技术无论自己在前还是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对手身上顾不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注意用原文作答【答案】(4)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析】(4)根据【甲】文“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知“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出自《孙权劝学》【答案】(5)①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解析】(5)【甲】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赞扬了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乙】文中说驾车讲究人和马相协调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很远的地方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诗歌首联中一个“________”字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3.(2)此诗在抒情言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试任选一种简析其作用【答案】(1)悲【解析】(1)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再把握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 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 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 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答案】(2)示例诗歌采用借古伤今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解析】(2)古典诗词表达情感时采用的手法大都为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情景交融等结合诗句分析即可这首诗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 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4.(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说“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2)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3)说说“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的意思4.(4)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简要说明这种特征【答案】(1)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解析】(1)“刹那欢愉”指的是“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故禅在出土前的生活都是其“来之不易”的理由通读全文从产卵、蜕皮、落地、藏身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答案】(2)结构上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内容上这句话在既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解析】(2)解答本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这就是蝉的生活”一句收束全文对禅的一生的追踪内容上“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概括禅的一生同时表现出作者对禅的怜爱与感叹【答案】(3)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解析】(3)根据文中“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几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答案】(4)诗意巧用比喻将蝉的穴说成是它的储藏室饱蘸情感渗透了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具有文学性科学性“常常”是经常但不是一直或全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具有科学性所以说它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解析】(4)解答本题需要读透文章从文中找出诗意的一面和科学的一面分别进行具体分析如“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一句将蝉的穴说成是它的储藏室体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一句中“常常”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1)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下列事例不符合“工匠精神”的一项是()5.(3)联系全文“工匠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说说高凤林或顾秋亮的工匠精神A. 第②段引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为了形象地证明一些违背规律的速成的危害B. 第③段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强调它是自古以来的传统C. 第④段连举两例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工匠精神”对于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重大意义D. 全文思路清晰从崇尚速成的现象引出对其危害的分析进而论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最后呼吁要发扬“工匠精神”【答案】A【解析】(1)A项引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为了强调遵循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案】D【解析】(2)D项事例着重讲皮鞋的优点不是“工匠精神”【答案】(3)①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②示例一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 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示例二顾秋亮作为一名坪工 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解析】(3)根据文章第③段内容“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归纳概括即可根据文章第④段“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 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坪工 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分别概括出高凤林或顾秋亮的“工匠精神”即可6.(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①→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6.(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横线字的表达效果)②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6.(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6.(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答案】(1)①带“我”摘艾叶, ②荒年做艾饼【解析】(1)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等概括要全面语言要简洁通读全文由“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那年新年……是给我的压岁钱”“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概括作答即可【答案】(2)①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解析】(2)①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分析词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一个“流”字写出了山茶遍野茶叶呈现红色写出了叶嫩充满生机的情态②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含义内容进行赏析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答案】(3)表现了奶奶娇羞的神态(娇羞的样子)表达出奶奶对爷爷深沉的爱和长久的思念【解析】(3)解答本题需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加以理解分析即可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分析作答即可【答案】C【解析】(4)C项错误原文中是奶奶不愿家人为此愧疚和遗憾而不是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答案】(5)“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地做出了艾叶饼” 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作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解析】(5)所谓伏笔就是在前文记叙某一情节为下文某一情节的出现作铺垫细读文本可知第⑥段中的“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地做出了艾叶饼”暗示奶奶已经把玉佩卖掉了换来了米面这一情节为下文没找到玉佩作了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某小组准备设计一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在留守儿童中展开调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7.(2)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一些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散步、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等方面【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乒乓球画画跳舞……7.(3)远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担心小辉的安全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要外出小辉觉得生活很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很想去参加于是他给爸爸打电话说“” 爸爸说“好的你去吧!”【答案】示例你通常用什么方式与爸爸妈妈联系?【解析】此题考查了提问问题的设定注意题干中的“留守儿童” 只要围绕他们的生活、学习、精神状况、心理状态等方面来提问即可【答案】我们可以从亲情温暖、心理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只要把三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总结出来即可材料一可总结为亲情温暖材料二可总结为心理健康材料三可总结为兴趣爱好【答案】示例爸爸我总呆在家里感觉有点单调听说我们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 很想去参加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您觉得可以吗?【解析】此题考查了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注意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有称谓、有核心内容(看题干要求)、语气委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把题干中的要求体现出来8.(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轮kuò()涟yī()绽()开8.(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 正确写法是“________”8.(3)在文段中“迷上”中的“迷”意思是________ “迷蒙”中的“迷”意思是________8.(4)文段描写雨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答案】(1)廓, 漪, zhàn【解析】(1)“kuò”应写作“廓”“yī”应写作“漪”“绽”应读作“zhàn”【答案】(2)枯躁, 枯燥【解析】(2)“枯躁”应写作“枯燥”【答案】(3)喜欢醉心于某种事物, 分辨不清【解析】(3)解释词语应根据词语本身的含义和词语所在的语境“迷上”中“迷”的意思是喜欢醉心于某种事物指作者喜欢下雨“迷蒙”中“迷”的意思是“分辨不清” 说明雨丝形成雾气让人看不清眼前的景象【答案】(4)拟人, 比喻【解析】(4)辨识修辞手法要了解各个修辞手法的特点由“温暖”“敲打”等词可以看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由“十七岁的年龄花一般的季节”等句子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9.(2)名著阅读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的一切!他是_______________(人名)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A.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字永叔号醉翁B.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C.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D. 《台阶》一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精神的期待更是他精神的追求【答案】A【解析】(1)A项表述有误《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答案】(2)祥子,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解析】(2)阅读选段根据“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可知选段出自《骆驼祥子》“他”是指“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善良、健壮、坚忍来到北平后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震悚(sǒnɡ)憎恶(zènɡ)酌油(zhuó)诘问(jié)B.粗拙(zhuō)滞笨(zhì)愧怍(zuò)侮辱(wǔ)C.镶嵌(qiàn)门槛(jiàn)忿然(fèn)家圃(pú)D.霹雳(pī)取缔(dì)自矜(jīnɡ)撬开(qiào)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 B.绷紧头颅衰悼大廷广众C.撬门荒辟诘问言外之义 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父亲)偶尔出去一趟。
回来时,一副失落又若有所失....的模样。
B.“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
C.从此对于她(阿长),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叉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l6万字左石的书。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C.3月23日,学校开展了“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教育。
D.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分)①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6. 下列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句子中的“啊呀”一词是拟声词。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读·书(12分)1、右图是我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书法作品,请你欣赏该作品,将作品中富有哲理的两句诗用楷体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2(10分)(1),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2),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3)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4)草树知春不久归,。
(《晚春》韩愈)(5),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7)岑参《逢入京使》中的“,”,写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抒发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8)《木兰诗》中,用“,”两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上厮杀时,想要区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二、读·思(38分)(一)3、阅读下面的材料,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①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②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
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③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④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A.①句中“嘎叽”一词是个拟声词,用在此处能更加真实地还原挑水场景。
B.②句中的破折号起到了总结作用。
C.③句中“但”是一个连词,在此表示转折关系。
D.④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父亲的脸色难看。
4.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
(3分)A.祥子成亲B.雨中拉车C.买羊肉包D.大兵抢车甲()乙()丙()5、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一、精挑细选。
1.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外貌描写)B.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语言描写)C.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动作描写)D.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动作描写)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C.(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C.尔/安敢轻吾射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4.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惶恐(huáng)骷髅(lóu)田螺(luó)B.荒僻(pì)滞笨(zhì)凑合(còu)C.杨绛(jiàng)取缔(tì)肿胀(zhàng)D.愧怍(zuò)眼翳(yì)镶嵌(xiāng)5.在字典中查找“桂”、“黔”、“滇”三个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音序检字法,“桂”字能从G部找到。
B.用部首检字法,“黔”字应查“今”部十二画。
C.用部首检字法,“滇”字可从“氵”部第十画找到。
D.这三个字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先后顺序是“滇”“桂”“黔”。
二、衔石填海。
6.根据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神色、态度)不自然。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
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
7.《骆驼祥子》中祥子原本是个的人,他一心一意地,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往远处想就是,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00分 时间: 100分钟)一、积累运用(26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此次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锲而不舍....正作风。
. B.这颗星附近,有三个极小的光点,那是三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遥远的星星,它们的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
C.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生命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D.《让世界听见》节目汇报演出之后,蔡国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声乐技巧上的培训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孩子们虽然音准有问题,但情有可原....。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与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憎恶.(w ù) 菩萨. 镶嵌.(qi àn ) 愧作.B.繁琐.(su ǒ) 霹.雳 肿胀.(zh àng ) 烦躁.C.辫.子(bi àn ) 晌.午 诘.问(j í) 糟.糕D.疮.疤(chu àng ) 字帖. 侮.辱(w ǔ) 粗拙. 3.下列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人们不禁会问:外卖小哥为何能逆袭夺冠?答案只有两个字——喜欢。
②十几年前,他到书店读诗、抄诗;送外卖时,他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间隙背诗。
③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落下帷幕,“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惊呆众人。
④十几年的时间,他将诗词沁人心田,化作春泥,在这一刻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⑤雷海为告诉我们:真正的诗意,不应该只是优雅时光里莳花弄草、修篱烹茶的那份闲情逸致,而更应该是纵使身处困顿,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⑥有人形容说:他就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平日不管江湖之事,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A. ③⑥①②④⑤ B. ④③①②⑥⑤ C. ③②④⑥①⑤ D. ⑤⑥②④①③4.古诗文名句默写。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掳去(lǚ)B. 憎恨(zèng) 絮说(xù) 惧惮(dàn)C. 粗拙(zhuō)悚然(sōng)恭喜(gōng)D. 疏懒(shū)惊骇(hài) 孤孀(shuāng)2.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守寡哀悼和蔼烦索之至(极点)B. 渴慕书藉郑重情有可原(原谅)C. 疮疤疏懒精致莫名其妙(名字)D. 睡相孤孀顺流深不可测(测量)3.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诗情洋溢。
B. 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 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 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
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志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C. 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
D. 开展优质教学活动后,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6.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A. “抱歉”是因为没有亲自把老王送下楼去,所以很过意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絮.说(xù) 粗拙.(zhuó) 震悚.(sǒng)诘.问(jié)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C.尴尬.(gà) 晌.午(shǎng)哀悼.(dào) 头颅.(lú)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2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A.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
B.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
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
D.杨绛创作散文。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
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
7.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完成练习。
(3分)(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
A B C(2)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0分)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简要写出本次班会的意义。
(2分)(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3分)(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3分)环节一:开场白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环节六:________________(4)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并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2分)二、阅读探究(40分)(一)文言文阅读。
(11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康肃忿然..曰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____(4)见舟而畏.之___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
(2分)(1)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
(14分)谁被冤枉了①午休时,冯兰被教数学的马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马老师满脸愠怒,将两本数学作业扔到冯兰面前□一本是冯兰的,另一本是同桌王琳的。
冯兰翻开自己本子的同时,马老师也翻开了王琳的作业本,冯兰对照着一看,吃了一惊:“咦,怎么会这样?”②马老师盯着冯兰,说:“做对了还能理解,竟然错得一模一样!请你解释解释!”③“我,我没抄袭……”④“这么说是王琳抄袭你?”面对老师的训斥,冯兰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真的没抄……”⑤“那老师冤枉你了,就算王琳抄你的吧。
希望你有朝一日能有正确答案给王琳抄……”马老师的话特别刺耳,冯兰心里五味杂陈。
昨天下午,自己被老师喊去,作业本是托王琳代交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王琳抄了自己的。
可说了谁信?王琳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会抄自己这个后进生的作业?⑥放学路上,王琳从后面追上冯兰,对冯兰轻声说:“冯兰,对不起……是我抄袭了你的作业……这阵子我妈生病住院,我除了伺候我妈之外,还要做许多家务,没时间做作业,所以就……”冯兰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的答案又不正确……”⑦“冯兰,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用心,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答案一定会正确的!”王琳说着,拉起冯兰一只手,“我妈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你再让我抄一段时间,好吗?”⑧冯兰惊异地在她脸上打量良久后才“嗯”了一声。
分手后,冯兰咀嚼着王琳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优等生居然也有抄后进生作业的时候。
转而又想,自己责任重大,不然马老师又要怀疑、教训自己了。
冯兰攥了攥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上去!⑨那天,冯兰在放学前就做完了数学作业,自信地将作业本塞给了王琳。
第二天第一节课后,马老师就虎着脸来到教室,把王琳和冯兰叫了过去。
二人一进办公室的门,马老师就在作业本上重重一拍,说:“王琳,你怎么搞的?问题出在哪儿,你自己看去!”见马老师很生气,冯兰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王琳,正想说出实情,却被王琳拉回了教室。
王琳把作业本翻开指给冯兰看:“喏,漏掉一个条件。
”冯兰悔恨地在头上猛捶:“该死!该死!粗心!粗心!”⑩出了这事,冯兰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她更加努力了,作业答案的正确率渐渐有了提升。
期末考试,冯兰的数学成绩奇迹般地跃入第一梯队,竟然比王琳还多3分!⑪冯兰简直不敢相信,她激动地拥抱了王琳一下,说:“看马老师还门缝里看人不?老是冤枉我……”王琳说:“冯兰,其实真正被冤枉的是马老师。
”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激,果然激出了冯兰的倔劲儿。
听着听着,冯兰的眼睛湿润了……13.在第①段“□”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14.冯兰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后的)激动→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⑨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分析。
(3分)16.对“谁被冤枉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结构上说,用疑问方式制造叙事的悬念,也构成了叙事的主要线索。
B.从结构上说,用疑问方式引出被冤枉的人和事,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C.从内容上说,冯兰没抄作业而马老师故意教训她,冯兰确实被冤枉了。
D.从内容上说,冯兰不懂马老师要提高她成绩的做法,她冤枉马老师了。
17.根据文意,在结尾段横线处写上恰当的内容。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温暖的劈柴肖复兴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
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
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
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随我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乱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
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年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可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
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
正纳闷儿,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
正值冬天,我这才感到屋里一股凉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
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
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个人在家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
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