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

.选择题(共11小题) 1. 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含有酚酞的 A. 由红色变为蓝色 C .由红色变为无色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 KOH+HNO 3— KNO 3+H 2O C . Fe+2HCl — FeCI 2+H 2f3.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用盐酸除去铁锈 4.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5. 如图是表示在 9.8g 10%的稀H 2SO 4中逐滴滴入10%的Ba ( OH ) 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 是时间,Y 是pHB . X 是水的总质量,Y 是H 2SO 4的质量C. X 是加入Ba ( OH ) 2溶液的质量,Y 是沉淀物质的质量D. X 是加入Ba (OH ) 2溶液的质量,Y 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723酸碱中和反应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B .由蓝色变为红色 D .由无色变成红色 )B . CUO+H 2SO 4— CuSO 4+H 2O D . CO 2+2NaOH — Na 2CO 3+H 2O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③D .①③④7.向一定量的Ba (OH ) 2溶液中滴加稀 H 2SO 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A .落中元的量液导性亠F稀H/Ck 的质量g :C .&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 (OH ) 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 点烧杯内液体的 pH=72+-2-+D. d 点溶液中较多的Ba 、OH 、SO 4 、H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B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0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D •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10.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现将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混合物呈现()A .蓝色B .紫色C.红色 D . 无色11.中和- 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硫酸,若改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则反应后溶液的pH ( )A •等于7B .小于7C.大于7 D .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5小题)12•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13. 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还可能还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写名称).实验台上有:①锌粒;② 石灰水;③ 氧化铁;④石灰石;⑤稀硫酸.请选用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物质(写化学式)分别与中和后的溶液反应,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可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1)甲是______ 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 _______ 色.(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____ 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 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 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 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______ 色,表明溶液呈酸性. (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1)(2)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 万案一:16•若采用手持技术(如图1 )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则不需要加入酚酞作为指示齐U 就很容易判断反应的终点和溶液的酸碱性. 图2是实验时采集的溶液pH和溶液温度随所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图中的横坐标是_______ 溶液体积, 当该溶液体积是_____ mL时,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此时溶液的pH为_____ , 温度为______ •1(1 20 体积(mL)体枳(eLi 盘吐棒感as7.2.3 酸碱中和反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 小题)1.(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由红色变为蓝色B .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 D .由无色变成红色【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显红色;不断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此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溶液仍为无色;故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红色变为无色.故选:C.2. (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 KOH+HNO— KNO3+H2OB . CuO+H2SO—CuSO4+H2OC. Fe+2HCl —FeCl2+H2fD. CO2+2NaOH —Na2CO3+H2O【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KOH +HNO 3—KNO 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Fe+2HCl —Feci2+H2f,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生成物是盐和氢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CO2+2NaOH —Na2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 A .3.(2016?泉州)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 •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 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C.4. (2016?娄底模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分析】A、根据酸的组成和定义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判断.C、根据碱性溶液的性质判断.D、根据碳酸盐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判断.【解答】解:A、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从组成上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钠是盐,所以错误.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及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错误.C、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遇氢氧根离子变红色,所以正确.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所以错误.故选:C.5. (2016?广东)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 (OH )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是时间,Y是pHB . 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C. X是加入Ba (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D. X是加入Ba (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析】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 增大解答;B、根据硫酸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完全,但水的质量一直增加解答;C、根据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当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解答;D、根据若X是加入Ba (OH)2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Ba(OH )2溶液的质量过量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解答.【解答】 解: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 pH 增大,不是减小,故错误;B 、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质量减小,但水的质量一 直增加,故错误;C 、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 X 是加入Ba (OH ) 2溶液的质量, 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不应减少,故错误;D 、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 X 是加入Ba (OH ) 2溶液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 Ba (OH ) 2溶液的质量过量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正确 故选D .6. ( 2016?揭阳一模)下列实际应用中,禾U 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③D .①③④【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要抓住反应的物质为酸和碱. 【解答】解:①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② 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③ 熟石灰是碱能与酸性土壤发生中和反应;④ 稀氨水水显碱性,与酸反应生成可以消除蚊虫的叮咬,是中和反应; 故①③③④ 正确,故选D . 7.( 2016?遵义)向一定量的 Ba (OH ) 2溶液中滴加稀 H 2SO 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 系的是( )【分析】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会增多, 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硫酸的pH 小于7,向碱中加酸,溶液的 pH 会逐渐变小•根据上述规律,结合图象进行判断.液导性 濬的电盒稀TtSO*的质量g濬®的温度稀H>SOx 的虞量g【解答】解:A、氢氧化钡显碱性,pH >7,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 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属于沉淀,不能导电,水几乎不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弱到零,加入的氢氧化钡过量时,又能导电了,故正确;D、向一定量的Ba (OH) 2溶液中滴加稀H2SO4,放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完毕,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温度开始下降,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 2016?陕西)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 (OH ) 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2+ - 2- +D. d点溶液中较多的Ba、OH、SO4 、H【分析】A、根据a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有一种溶质H2SO4解答;B、根据稀H2SO4与Ba (OH) 2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点溶液中有硫酸解答;C、根据稀H2SO4与Ba (OH ) 2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c点表示完全反应解答;D、根据完全反应后继续加Ba (OH ) 2溶液到d点解答.【解答】解:A、a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有一种溶质H2SO4,故错误;B、稀H2SO4与Ba (OH ) 2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c点完全反应,b 点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故错误;C、稀H2SO4与Ba (OH) 2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为0,c点完全反应,杯内液体的pH=7,故正确;D、完全反应后继续加Ba (OH ) 2溶液到d点,点d溶液中较多的Ba2+、OH -,无SO42-、H +,故错误.答案:C9. ( 2016?营口模拟)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B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D •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解答;B、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C、根据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解答;D、根据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A说法错误;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故B说法正确;C、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石灰石上,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故收集不满,不一定是装置漏气,故C说法错误;D、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滴加几滴稀盐酸,会没有气泡产生,故D说法错误;故选B10. (2016?繁昌县二模)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现将20g20%的NaOH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混合物呈现()A .蓝色B .紫色C .红色D .无色【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0g x 20%=4g .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2SO4+2NaOH —Na2SO4+2H2O98 80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2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克20%的硫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呈蓝色.故选:A.11. (2016?阜宁县二模)中和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硫酸,若改用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 .等于7B .小于7 C.大于7 D .无法确定【分析】据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设xg溶质质量分数为y的稀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m2NaOH +H 2SO4=Na2SO4+2H 2O80 98m xyg20 __ m98 _xyg80xym=g设与^g氢氧化钠反应需要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y的溶液质量为nNaOH+HCI=NaCI +H2O40 36.5由此判断可知,盐酸有剩余,故剩余溶液显酸性.则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12. (2016?银川一模)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 @ - ® @ = OO J O题. .. -(1)在图C 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Na+、C「, D中_H2O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HCI+NaOH=NaCI +H?O_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根据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进行分析. 【解答】解:(1)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C中Na+、C「,D中H2O;(2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I+NaOH=NaCI+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Na+、C「,H2O ;(2)HCI+NaOH=NaCI+H2O;复分解反应.13. (2016?宁夏模拟)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I (填写化学式);还可能还有的物质是盐酸(填写名称).实验台上有:①锌粒;②石灰水;③氧化铁;④石灰石;⑤稀硫酸.请选用Zn 和CaCO3物质(写化学式)分别与中和后的溶液反应,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可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 +2HCI —Zn CI2+H2T :----------------- —— ] / ' 'CaCO3+2HCI=CaCI 2+H2O+CO2T_ .【分析】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酚酞试液遇碱性物质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要检验盐酸的存在,可以依据盐酸的性质进行.【解答】解:解: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故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盐酸,要检验盐酸的存在,可以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及氢气,其方程式为Zn +2HCI —ZnCl2+H2f;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I=CaCI 2+H2O+CO2f;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I —2FeCl3+3H2O.故答案为:NaCI;盐酸;Zn ;CaCO3(或Fe2O3) ;n+2HCI —ZnCI2+H2f ;CaCO3+2HCI=CaCI 2+H2O+CO2f ;(Fe2O3+6HCI —2FeCI3+3H2O).14. (2016?双牌县模拟)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1)甲是氢氧化钠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蓝色.(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9 mL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 NaCI , HCI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pH 等于7.【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甲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本题答案为:氢氧化钠,蓝;(2)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加入盐酸的量为9mL时,溶液呈中性,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9;(3)溶液的pH=1.4时,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氢和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NaCI, HCI .15. (2016?桐城市模拟)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 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 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表明溶液呈酸性.(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CO3+2HCI=2NaCI +H2O+CO g f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取适量溶液,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方案二:取适量溶液,加入几粒锌粒.【分析】根据酚酞在不同的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分析在酸性或中性的溶液中酚酞都不变色.(1) (2)根据酸与指示剂、盐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就可以了.(3)酸碱性的测定也可以用PH试纸来测.设计的方案只要可以与酸反应会产生明显的现象就可以了.【解答】解: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的溶液中都显现无色,故答案为: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1)紫色石蕊遇酸显红色,检验的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红;(2 )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Na2CO3+2HCI=2NaCI +H2O+CO2f ;(3)酸会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也会溶解金属氧化物等性质,故答案为:取适量溶液,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取适量溶液,加入几粒锌粒.16. ( 2016春?阜阳校级月考)若采用手持技术(如图1)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贝U 不需要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就很容易判断反应的终点和溶液的酸碱性. 图2是实验时采集的溶液pH和溶液温度随所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图中的横坐标是NaOH 溶液体积,当该溶液体积是18 mL时,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此时溶液的pH为7 ,温度为16根据溶液pH的变化情况以及坐标图的信息结合酸碱中和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由坐标图象可知,溶液的pH由V 7,到=7,直到〉7所以是向酸中加碱,即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当pH=7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此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约18mL,中和反应放热,此时温度接近16C .故答案为:NaOH , 18, 7, 16.14Ifi 20依枫mL)31)1… 1 -.3 _____0 16 20 30体租(mL)图创0。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A CuO + 2HCl = CuCl₂+ H₂OB 2NaOH + CO₂= Na₂CO₃+ H₂OC H₂SO₄+ Ba(OH)₂= BaSO₄↓ + 2H₂OD 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答案:C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A 选项中氧化铜属于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B 选项中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C 选项中硫酸是酸,氢氧化钡是碱,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 选项中碳酸钙是盐,与盐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
2、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 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试剂 X 是下列物质中的()A H₂OB H₂SO₄C NaOHD CaCO₃答案:C解析:稀盐酸的 pH 小于 7。
A 选项中加入水,溶液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 增大,但始终小于7;B 选项中加入硫酸,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C 选项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 逐渐增大,直至大于 7;D 选项中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但反应结束后,溶液仍呈酸性,pH小于 7。
3、下列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氧化铜B 碳酸钠C 氢氧化钡D 氯化钡答案:C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铜属于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碳酸钠属于盐,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钡是碱,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氯化钡属于盐,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D 用稀盐酸除铁锈答案:B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A 选项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不是中和反应;B 选项中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C 选项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与稀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D 选项中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试题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试题题目一:下面是一些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试题,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1.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什么?A. 酸和碱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盐和水B. 酸和碱通过物理反应得到盐和水C. 酸和碱通过光学反应得到盐和水D. 酸和碱通过电磁反应得到盐和水2.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属于酸?A. HClB. NaOHC. H2SO4D. HNO33. 酸碱溶液的PH值越小,表示什么?A. 溶液越酸性B. 溶液越碱性C. 溶液越中性D. 溶液越稀释4. 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常用哪种物质?A. 氢氧化钠B. 酚酞C. 四氧化三铁D. 溴蓝5. HCl与NaOH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是什么?A. NaClB. H2OC. NaCl和H2OD. NaOH和H2O题目二: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化学酸碱中和反应。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 盐酸与氧化钾反应:3. 硝酸与氢氧化铝反应:题目三:请你用一个例子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及解析:题目一:1. 答案:A。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盐和水。
2. 答案:B。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化学反应,NaOH是一种碱,不是酸。
3. 答案:A。
酸碱溶液的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性。
4. 答案:B。
酸碱中和反应常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5. 答案:C。
HCl与NaOH反应产生NaCl和H2O。
题目二: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 盐酸与氧化钾反应:2HCl + 2KOH → 2KCl + H2O3. 硝酸与氢氧化铝反应:HNO3 + Al(OH)3 → Al(NO3)3 + 3H2O题目三: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一个例子是胃酸与抗酸药物之间的反应。
当胃酸过多时,会引起胃酸反流、胃痛等不适症状。
这时,我们会服用抗酸药物,如碳酸氢钠,它会与胃酸中的酸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从而中和胃酸的酸性,缓解不适症状。
(完整版)中和反应练习

(完整版)中和反应练习中和反应练习题⼀、基础复习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是指与作⽤⽣成和的反应,其实质是。
3、由和组成的化合物叫盐,如,但有⼀类化合物尽管不含有⾦属离⼦⽽含有,可把这种离⼦看作⾦属离⼦,称为盐。
4、下列化合物Na2SO4、CO2、、KCl、CuSO4、(NH4)2SO4,其中不属盐的是。
5、⽣活中所说的盐特指⾷盐,化学上所学的盐也是⾷盐吗?6、有⼈说只要⽣成盐和⽔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发表你的看法。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程式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氢氧化钙与盐酸氢氧化钙与稀硫酸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铝与稀硫酸氢氧化钠与硝酸氢氧化铁与硝酸氢氧化钙与硝酸氢氧化亚铁与硝酸8、⼈的胃液中含有,所以呈性,,若胃酸过多,可⽤含氢氧化铝的药物进⾏治疗,这⾥⽤的是原理,反应⽅程式为。
9、⼀般地,中和酸性⼟壤可以⽤,其化学式为。
10、写出对物质分类的框架图.。
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按要求分类:(1)盐酸(2)硫酸(3)碳酸(4)硝酸(5)氢氧化钠(6)氢氧化钙(7)氢氧化钾(8)氯化钠(9)硫酸铜(10)硝酸铵(11)碳酸钙(12)氧化碳(13)⽔()氢⽓(填序号)其中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盐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
⼆、巩固练习1、下列属于盐的是()A、CO2B、HCl C、NaOH D、(NH4)2SO42、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组物质是()A.H2SO4、Na2CO3、NaCl、CuOB.H2O、Ca(OH)2、HCl、Na2SO4C. .H2SO4、NaOH、Na2CO3、Fe2O3D.NaOH、H2CO3、NaCl、CO23、⼩明同学在进⾏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明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
(完整word版)酸碱中和反应 练习题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指示剂,pH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溶液,pH值范围。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溶液变,pH值范围。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成红色B.变成无色C.变成蓝色D.不变色3、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A.酸性变弱 B.酸性变强 C.酸性不变 D.碱性变弱4、结合下表中所列物质的pH判断,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变色、变蓝的是()A.柠檬汁、食盐水、厕所清洁剂B.牙膏、蒸馏水、肥皂水C.草木灰、蒸馏水、柠檬汁D.橘汁、食盐水、草木灰水5、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6、已知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pH。
试问哪一组溶液相互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A.pH=3 pH=4 B.pH=3 pH=10 C.PH=7 pH=11 D.pH=1 pH=77、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喷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红色的字,该生先后所用无色试剂是A石蕊试液稀硫酸 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C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D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8、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
常温时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常温时,遇到pH=12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万寿菊花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D.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Cl和NaOH溶液知识点二: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9、浓盐酸性,打开瓶塞瓶口有敞口放置溶质质量会溶质质量分数会。
10、浓硫酸具有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然后;浓硫酸有性,敞口放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会,溶质质量分数会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酸碱化学练习题酸碱中和和酸碱反应

酸碱化学练习题酸碱中和和酸碱反应酸碱化学练习题:酸碱中和和酸碱反应酸碱中和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在此,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酸碱中和和酸碱反应的练习题。
题目一:酸碱中和反应的配平方程式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酸碱中和的反应:1. HCl + NaOH → NaCl + H2O2. H2SO4 + KOH → K2SO4 + H2O3. HNO3 + Ba(OH)2 → Ba(NO3)2 + H2O4. H3PO4 + Ca(OH)2 → Ca(H2PO4)2 + H2O题目二:酸碱反应的类型判断判断以下化学反应属于酸碱反应中的哪种类型(酸酸反应、碱碱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 HCl + NaOH → NaCl + H2O2. H2O2 + 2NaOH → Na2O2 + 2H2O3. 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4. HCl + HBr → H2 + Br2题目三:酸碱反应的中和度计算计算以下化学反应中酸碱反应的中和度(以某种指标酸度计算):1.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 HCl + NaOH → NaCl + H2O3. HNO3 + KOH → KNO3 + H2O4.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题目四:酸碱滴定反应的计算利用滴定反应的原理解答以下问题:1. 如果20.0 mL的盐酸(HCl)溶液完全中和了30.0 m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求盐酸溶液的浓度。
2. 若10.0 mL的硫酸(H2SO4)溶液需要25.0 mL的钠氢氧化物(NaOH)溶液完全中和,请计算硫酸的浓度。
3. 一份HCl溶液,浓度为0.20 M,需要多少毫升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才能完全中和?题目五:酸碱反应的应用描述以下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氢氧化钠(NaOH)被用作清洁剂中的碱性成分,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如油脂。
(完整)初中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

(完整)初中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初中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练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水B. 食盐C. 柠檬汁D. 纯净水2.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时,产生的物质是:A. 水和氧气B. 水和二氧化碳C. 水和盐D. 水和溶液3. 酸和碱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质不是由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产生的?A. 食盐B. 醋C. 酒精D. 氢氧化铝4. 在中和反应中,当酸的量和碱的量相等时,溶液的性质是: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酸碱混合5. 下列中和反应中,哪个反应方程式是正确的?A. HCl + KOH → KCl + H2OB. NaOH + H2O → HCl + NaClC. HCl + NaOH → HClO + NaClD. KOH + H2O → KCl + H26.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化学反应,下列哪个不是中和反应的表现?A. 反应产生酸B. 反应产生碱C. 反应产生盐D. 反应产生水7. 酸和碱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下列哪个中和反应的方程式是正确的?A. HCl + NaOH → NaCl + OHB. HF + NH3 → NH4F + NH3C. H2SO4 + KOH → K2SO4 + H2OD. CH3COOH + NH4OH → NH4COOCH3 + NH4OH8. 下列哪个物质不属于碱性物质?A. NaOHB. KOHC. HClD. NH39. 酸和碱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下列哪个中和反应的反应物中域酸和碱?A. NaOH + HClB. NaCl + H2OC. K2SO4 + H2OD. HNO3 + H2O10. 酸碱中和反应时体现出的酸性和碱性的物质特性消失了,这是因为:A. 产生的盐不带有酸性和碱性B. 产生的水稀释了酸碱的浓度C. 中和反应产生的物质没有酸性和碱性D. 酸和碱反应时彼此抵消了各自的特性。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及解析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及解析1.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酸性物质?A. 纯水B. 明矾溶液C. 氨水D. 食盐溶液解析:选项中只有B是酸性物质,明矾溶液是含有硫酸盐的溶液,会产生酸性物质。
2. 硫酸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物质是:A. 食盐和水B.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C. 硝酸和甲烷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解析:硫酸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食盐(氯化钠)和水。
3. 氨水与盐酸反应,产生的物质是:A. 氯化铵和水B. 氨和氯气C. 硝酸和氨气D. 氯化铁和氯气解析:氨水和盐酸反应产生的物质是氯化铵和水。
4.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物质是:A. 水和食盐B. 二氧化硫和氢气C. 硫化氢和氧气D. 水和氨气解析: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物质是水和食盐(硫酸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食盐B. 氢氧化铁C. 碳酸钠D. 氨水解析:强碱指的是在水溶液中能完全解离出氢氧化物离子的物质,选项中只有氨水满足这个条件。
6. 四种物质溶于水中,哪一个溶液可以刺激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 纯水B. 醋C. 碱溶液D. 食盐溶液解析:红色石蕊试纸是酸碱指示剂,会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选项中只有碱溶液满足条件。
7.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酸的是:A. 硫酸B. 盐酸C. 醋酸D. 氢氧化钠解析:弱酸指的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离解成氢离子的酸,选项中只有醋酸满足这个条件。
8. 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性物质的是:A. 纯水B. 氯化铵溶液C. 氨水溶液D. 碳酸钠溶液解析:中性物质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浓度相等的物质,选项中只有纯水满足这个条件。
9.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物质是:A. 食盐和水B. 二氧化硫和氢气C. 硫化氢和氧气D. 水和氨气解析: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食盐(氯化钠)和水。
10. 某种溶液呈现酸性,加入pH试纸后颜色变为红色,这种溶液可能含有:A. 氨水B. 食盐C. 硝酸D. 碳酸钠解析:红色pH试纸指示溶液为酸性,选项中只有硝酸是酸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3 酸碱中和反应一.选择题(共11 小题)1.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KOH+HNO3═KNO3+H2O B.CuO+H2SO4═CuSO4+H2OC.Fe+2HCl═FeCl2+H2↑D.CO2+2NaOH═Na2CO3+H2O3.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4.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5.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 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 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是时间,Y 是pHB.X 是水的总质量,Y 是H2SO4 的质量C.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 是沉淀物质的质量D.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 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6.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7.向一定量的Ba(OH)2 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A.B.C.D.8.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c 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d 点溶液中较多的Ba2+、OH﹣、SO 2﹣、H+4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B.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10.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现将20g20%的NaOH 溶液与20g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混合物呈现()A.蓝色B.紫色C.红色D.无色11.中和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xg 溶质质量分数为y 的稀硫酸,若改用xg 溶质质量分数为y 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则反应后溶液的pH()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 5 小题)12.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C D 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 中、,D 中.(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反应类型是.13.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写化学式);还可能还有的物质是(填写名称).实验台上有:①锌粒;②石灰水;③氧化铁;④石灰石;⑤稀硫酸.请选用和物质(写化学式)分别与中和后的溶液反应,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可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4.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 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 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1)甲是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色.(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mL 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当溶液的pH=1.4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15.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表明溶液呈酸性.(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方案二:.16.若采用手持技术(如图1)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则不需要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就很容易判断反应的终点和溶液的酸碱性.图2 是实验时采集的溶液pH 和溶液温度随所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图中的横坐标是溶液体积,当该溶液体积是mL 时,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此时溶液的pH 为,温度为.7.2.3 酸碱中和反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 小题)1.(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显红色;不断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此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显酸性,溶液仍为无色;故此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由红色变为无色.故选:C.2.(2017•丰顺县校级模拟)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KOH+HNO3═KNO3+H2O B.CuO+H2SO4═CuSO4+H2OC.Fe+2HCl═FeCl2+H2↑D.CO2+2NaOH═Na2CO3+H2O【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KOH+HNO3═KN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CuO+H2SO4═CuSO4+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Fe+2HCl═FeCl2+H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金属,生成物是盐和氢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CO2+2NaOH═Na2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3.(2016•泉州)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盐酸除去铁锈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C.4.(2016•娄底模拟)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分析】A、根据酸的组成和定义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判断.C、根据碱性溶液的性质判断.D、根据碳酸盐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判断.【解答】解:A、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从组成上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钠是盐,所以错误.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及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错误.C、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遇氢氧根离子变红色,所以正确.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所以错误.故选:C.5.(2016•广东)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 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 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是时间,Y 是pHB.X 是水的总质量,Y 是H2SO4 的质量C.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 是沉淀物质的质量D.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 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析】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 增大解答;B、根据硫酸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完全,但水的质量一直增加解答;C、根据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当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解答;D、根据若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过量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解答.【解答】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 增大,不是减小,故错误;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被消耗,质量减小,但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故错误;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沉淀质量从零开始增加,不应减少,故错误;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X 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较少,完全反应时为零,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过量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正确故选D.6.(2016•揭阳一模)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要抓住反应的物质为酸和碱.【解答】解:①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②碳酸氢钠是盐不是碱;③熟石灰是碱能与酸性土壤发生中和反应;④稀氨水水显碱性,与酸反应生成可以消除蚊虫的叮咬,是中和反应;故①③③④正确,故选D.7.(2016•遵义)向一定量的Ba(OH)2 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A.B. C.D.【分析】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会增多,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硫酸的pH 小于7,向碱中加酸,溶液的pH 会逐渐变小.根据上述规律,结合图象进行判断.4 4 【解答】解:A 、氢氧化钡显碱性,pH >7,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 值变小, 直至恰好反应 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 小于 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 B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C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属于沉淀,不能导电,水几乎不能导电, 所以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减弱到零,加入的氢氧化钡过量时,又能导电了,故正确;D 、向一定量的 Ba (OH )2 溶液中滴加稀 H 2SO 4,放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反应完毕, 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温度开始下降,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C .8.(2016•陕西)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 Ba (OH )2 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 点烧杯内液体的 pH=7D .d 点溶液中较多的 Ba 2+、OH ﹣、SO 2﹣、H +【分析】A 、根据 a 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H 2SO 4 解答;B 、根据稀 H 2SO 4 与 Ba (OH )2 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 点溶液中有硫酸解答;C 、根据稀 H 2SO 4 与 Ba (OH )2 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c 点表示完全反应解答;D 、根据完全反应后继续加 Ba (OH )2 溶液到 d 点解答.【解答】解:A 、a 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H 2SO 4,故错误;B 、稀 H 2SO 4 与 Ba (OH )2 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c 点完全反应,b 点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故错误;C 、稀 H 2SO 4 与 Ba (OH )2 溶液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 溶质质量为 0,c 点完全反应,杯内液体的 pH=7,故正确;D 、完全反应后继续加 Ba (OH )2 溶液到 d 点,点 d 溶液中较多的 Ba 2+、OH ﹣,无 SO 2﹣、H +,故错误.答案:C9.(2016•营口模拟)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B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C.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解答;B、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C、根据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解答;D、根据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A 说法错误;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盐酸,加碳酸钙,无气泡产生,说明盐酸已除尽,故B 说法正确;C、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石灰石上,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故收集不满,不一定是装置漏气,故C 说法错误;D、盐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滴加几滴稀盐酸,会没有气泡产生,故D 说法错误;故选B10.(2016•繁昌县二模)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现将20g20%的NaOH 溶液与20g20%的H2SO4 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混合物呈现()A.蓝色B.紫色C.红色D.无色【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20 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 克20%的硫酸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0g× 20%=4g.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可知,98 份质量的硫酸与80 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20 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 克20%的硫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呈蓝色.故选:A.11.(2016•阜宁县二模)中和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用xg 溶质质量分数为y 的稀硫酸,若改用xg 溶质质量分数为y 的稀盐酸进行中和,则反应后溶液的pH()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分析】据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当溶液的pH 等于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 大于7 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设xg 溶质质量分数为y 的稀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m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m xygm= g设与g 氢氧化钠反应需要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y 的溶液质量为nNaOH+HCl=NaCl+H2O40 36.5g nygn=g<x由此判断可知,盐酸有剩余,故剩余溶液显酸性.则反应后溶液的pH 小于7.故选B.二.填空题(共5 小题)12.(2016•银川一模)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C D 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 中Na+ 、Cl﹣,D 中H2O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HCl+NaOH=NaCl+H2O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根据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进行分析.【解答】解:(1)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C 中Na+、Cl﹣,D 中H2O;(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Na+、Cl﹣,H2O;(2)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13.(2016•宁夏模拟)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 (填写化学式);还可能还有的物质是盐酸(填写名称).实验台上有:①锌粒;②石灰水;③氧化铁;④石灰石;⑤稀硫酸.请选用 Zn 和CaCO3物质(写化学式)分别与中和后的溶液反应,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可证明该物质的存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分析】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酚酞试液遇碱性物质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要检验盐酸的存在,可以依据盐酸的性质进行.【解答】解:解: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故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盐酸,要检验盐酸的存在,可以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及氢气,其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NaCl;盐酸;Zn;CaCO3(或Fe2O3);Zn+2HCl═Zn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Fe2O3+6HCl═2FeCl3+3H2O).14.(2016•双牌县模拟)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盛有10mL 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时,溶液pH 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1)甲是氢氧化钠溶液;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甲溶液呈蓝色.(2)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 9 mL 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当溶液的pH=1.4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NaCl,HCl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盐酸呈酸性,pH 小于7,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pH 等于7.【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 大于7,故甲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本题答案为:氢氧化钠,蓝;(2)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pH 等于7,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加入盐酸的量为9mL 时,溶液呈中性,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9;(3)溶液的pH=1.4 时,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氢和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本题答案为:NaCl,HCl.15.(2016•桐城市模拟)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1)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表明溶液呈酸性.(2)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取适量溶液,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方案二:取适量溶液,加入几粒锌粒.【分析】根据酚酞在不同的溶液中的变色情况分析在酸性或中性的溶液中酚酞都不变色.(1)(2)根据酸与指示剂、盐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就可以了.(3)酸碱性的测定也可以用PH 试纸来测.设计的方案只要可以与酸反应会产生明显的现象就可以了.【解答】解: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的溶液中都显现无色,故答案为: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1)紫色石蕊遇酸显红色,检验的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红;(2)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3)酸会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也会溶解金属氧化物等性质,故答案为:取适量溶液,放入一根生锈的铁钉;取适量溶液,加入几粒锌粒.16.(2016 春•阜阳校级月考)若采用手持技术(如图1)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则不需要加入酚酞作为指示剂就很容易判断反应的终点和溶液的酸碱性.图2 是实验时采集的溶液pH 和溶液温度随所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图中的横坐标是NaOH 溶液体积,当该溶液体积是18 mL 时,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此时溶液的pH 为 7 ,温度为 16 .【分析】根据溶液pH 的变化情况以及坐标图的信息结合酸碱中和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由坐标图象可知,溶液的pH 由<7,到=7,直到>7,所以是向酸中加碱,即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当pH=7 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此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约18mL,中和反应放热,此时温度接近16℃.故答案为:NaOH,1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