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读图综合训练习题课件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9.读“世界的主要语言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C 处是英英 语,主要使用在英英国国、美美国 国、加拿大、澳大利 亚、印度、菲律宾和南非。 (2)E 处是汉汉 语,集中在中中国国 。 (3)A 处是俄俄 语,主要使用在俄罗斯及邻近国家。 (4)B 处是西西班牙班牙语,主要使用在西班牙和南南美洲美洲。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2.读“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少 。两地降水差异 的主导因素是纬 纬度度不同。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少少雨雨,大陆东岸多多雨 雨。 (3)中纬度地区,沿沿海海地区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少雨 雨。导致沿海和内 陆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海陆 陆因素。 (4)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迎风 风坡,降水多,被称为“世界的 雨极”。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4)图中 C 处是温温带季带风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亚欧欧大大陆东陆岸东岸。气候 特点是冬季寒寒冷干冷燥干燥,夏季高高温多温雨多雨。 (5)图中 E 处是温温带带大陆大性陆性气候,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15.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气温受海陆位置影响的表现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A地气温在
同纬度,
0~0~1 10℃0℃之间, 海洋气
B地气温在
→ 温比陆

这是冬冬 季(季节)
1010~2~0℃20℃之间 地高高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湘教版
(3)气温受地形影响的表现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 下降 0.0.6 6°C。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3米,死海的海拔是42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43米B.9266.43米C.7844.43米D.8844.43米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与泰山玉皇顶(1532米)的相对高度是()A.10380.43米B.1532.43米C.7312.43米D.8380.43米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于表示海拔200米以下地区的颜色是()A.棕色B.黄色C.蓝色D.浅绿色5.M点的海拔是1500m,N点的海拔是500m,则M,N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500m B.1000m C.2000m D.2500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高处突出时,该处地形是()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7.等高线地形图属于()A.平面图B.电子地图C.专题地图D.普通地图8.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A.植被B.丘陵C.水域D.平原10.如图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A.100m B.50m C.20m D.10m1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1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13.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C.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D.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1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一般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深度较大的海洋C.海拔较低的平原D.深度较小的大陆架17.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10米B.410米C.48米D.200米18.如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地气温较a地高B.c为山峰,海拔高度为1100米C.a和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有可能是599米D.d地附近地势比较缓,b地附近地势比较陡19.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20.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甲的地形部位是()A.山脊B.山谷C.陡崖D.山峰二、解答题21.读图回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读图综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读图综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读图综合一、选择题读右图,完成下列1~2题1.图中表示南北半球界线的是( )A.0°经线B.0°纬线C.20°W经线D.160°E经线2.图中M点的经纬度分别是( )A.40°N,20°E B.23.5°N,0°C.40°S,20°W D.23.5°N,40°E前旗四中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分别于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如图a),图b是其中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

据图回答3~4题3.图a表示的四个节气与图b中旗杆影子搭配正确的是( )A.冬至日—甲B.夏至日—乙C.秋分日—丙D.春分日—丁4.测量图b中旗杆影子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A B C D读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5.6月20日时,地球大致位于( )A.A点附近B.B点附近C.C点附近D.D点附近6.在地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昼渐长,夜渐短②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越来越小③北京校园每天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④北京同学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保暖7.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下列三幅图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人们总是这样形容欧洲这座雪山,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读图回答8~9题8.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9.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10.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A.① B.③ C.⑤ D.⑦11.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a B.b C.c D.d12不属于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界线的是( )A.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土耳其海峡D.乌拉尔山脉读下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数字与相应的大洲名称不对应的是( )A.①—亚洲B.②—非洲C.③—大洋洲D.④—南极洲 14.图中所示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15.上图中表示岛屿的数字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D.④读上图,回答16~17题 16.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D.北冰洋、印度洋 17.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A.欧洲、北美洲B.非洲、南美洲C.亚洲、大洋洲D.欧洲、亚洲 二、读图综合题18.认识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第15题第16~17题纬线是一个圆圈,指示方向,从赤道向两极长度逐渐。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C.方案3 D.方案4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第2题,山区修建公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

注意: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

方案1在乙处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

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3~4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3.C 4.B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6.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C 6.B 7.B解析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10 m,瀑布处有320 m、330 m、340 m三条等高线相交,则瀑布落差大于20 m;图示瀑布上部最大海拔接近350 m,因桥梁处河流水位为314 m,则瀑布下部海拔高于314 m,故瀑布落差小于36 m;由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天气和气候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天气和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读图训练:天气与气候1.读成都到巴黎航线示意图,并结合成都、巴黎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成都和巴黎,最先看到太阳的是 到达巴黎时,:30;这两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地球的 (2)图中O 是N 大洲和M 大洲的分界线,其中O 应该是 运河,M应该是 洲。

(3)从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夏季气温较高的是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的是 。

(4)从气候统计图中,可以判断出成都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1)成都 自转(2)苏伊士运河 非洲(3)成都 巴黎(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解析】(1)由于地球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位置偏东的地区要比位置偏西的地区早看到日出,相对来说,成都比巴黎位置偏东一些,故成都先看到日出。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时间会出现早晚之分,题目中巴黎和北京时间不一致就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由图中陆地轮廓可知,图中M 是非洲,N 是亚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故O 是苏伊士运河,M 是非洲。

成都N巴黎成都(3)从气候类型图上看,巴黎的夏季均温在15℃左右,每个月的降水量都在70—90毫米之间,成都夏季均温在20℃左右,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故夏季气温较高的是成都,降水季节变化小的是巴黎。

(4)从气候类型图上看,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简表”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右图中将“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补充绘制完整。

(提示:气温如图用点线结合绘制完整,降水如图用斜线绘制完整)(2)该地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该地气温年较差为_______℃。

(3)该地月降水量超过l00毫米的月份为_________;按照降雨的季节分配类型,属于_____季多雨型。

(冬、夏)(4)该地气候特征为:。

【答案】(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各2分,据实酌情给分(2) 7 -5 32(3) 7 、8 夏(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读图训练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小河流向是从 方流向 方。

(2)水电站在学校的 方向,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

(3) 若学校与农机站图上距离为2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米。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中A 、C 两地的地理位置:A 、 C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 A 地位于C 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C 在 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 ;B 在3、读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12分)4、经纬网的判读(13分)(1).写出A 、B 、C 、D 的地理坐标:A : B : C : D : (2).A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B 点位于C 点的 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填代号)(4)A 、B 、C 、D 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⑶AB 一线和CD 一线和E 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经度纬度东或西半球北或南半球低、中、高纬度在五带中的A B(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____,原因是_______。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②;③;④。

(2)图中乙AB和C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为什么?(3)C的海拔是米;EF两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4)图中丙在在乙的方向,甲在乙的方向。

(5)小河的流向是自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填图训练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D点的海拔为_________米,它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2)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米。

(3)分别从B处和C处向A处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点在A点_______方向,C点在A点________方向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最高峰海拔米,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2)②、③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

(填序号)(3)①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

4.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米。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

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5.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

(2)图中甲山位于湖泊的方向。

(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4)A、B两河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是河,理由是。

14地形图的判读(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14地形图的判读(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山脊的是()A.③B.③C.③D.③2.③~③四地中,最适合野外露营的是()A.③B.③C.③D.③3.一野外探索小组将到该图所示地区考察山岩断层,请你为该小组选择适合的地点()A.甲B.乙C.丙D.丁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A.B.C.D.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A.湖泊、海洋B.积雪、冰川C.高原、丘陵D.平原6.读等高线地形图,对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米,甲在乙的西南方向B.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丁地C.如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1千米D.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7.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描写的是()A.山地B.高原C.盆地D.丘陵8.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读“亚洲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内最大相对高度是()A.8694.55m B.8794.55m C.8993.17m D.9003.17m 10.该区域地势总体起伏状况是()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C.中高周低D.中低周高二、解答题1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峰③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750米B.850米C.950米D.1050米(2)下列四处中,③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__。

(3)图示比例尺说明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

(4)下列③③③③四处中,________(填序号)适合开展野外攀岩运动。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坡度:③处比③处陡B.海拔:③处比③处高C.气温:③点比③点高D.纬度:溪水村比向阳镇低(6)在图中判断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