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研究方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矿物加工专业题库图文稿

矿物加工专业题库图文稿

矿物加工专业题库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矿物加工专业题库一、选矿学(共计91小题)(一)破碎筛分类:(共计20小题)1.什么是破碎答:用外力克服固体物料各质点间的内聚力,使物料块破坏,以减小其颗粒粒度的过程。

2.常用的破碎工艺流程有那些?答:常用的破碎工艺流程有两种:一种是开路破碎,一种是闭路破碎3.破碎的三种假说答:面积假说、体积假说、裂缝假说4. 机械能破碎有哪五种最基本方式?答:挤压破碎、劈裂破碎、折断破碎、研磨破碎、冲击破碎。

5.选煤厂采用的筛分方式有几种?答:选煤厂采用的筛分方式有:干法筛分、湿法筛分、组合筛分6.影响筛分过程的因素有哪些?答:含水率、含泥量、粒度组成、密度特征、筛面结构参数、操作条件的影响7. 选煤厂采用的筛分方式有哪些?答:干法筛分、湿法筛分、组合筛分。

8. 什么叫粒度、粒级、粒度组成?答:描述单一颗粒大小的尺度叫粒度;描述料群的粒度范围叫粒级;描述料群的粒度分布,由若干个粒级组成,并指明各粒级的百分数叫粒度组成。

9.什么叫粒度分析答:将测定物料粒度组成的试验及试验结果的整理称为粒度分析10.粒度分析有哪几种?答:①筛分试验②水力沉降分析③显微镜分析11.筛分过程有那几个阶段答:筛分过程分为分层和透筛两个阶段。

分层是完成筛分过程的条件,透筛是筛分的目的。

12.颗粒在筛面上的运动方向有几种答:有平行于筛面运动、垂直于筛面运动和倾斜于筛面运动三种。

13.选煤厂经常使用的筛分机械有哪几种类型?答:固定筛、滚轴筛、滚筒筛、摇动筛、振动筛14 常规下用于筛分试验的筛子,大于0.5mm物料所使用的筛子,筛分粒级是如何分的答:大于0.5mm物料所使用的筛子。

筛分粒级一般为:>150mm、150mm~100mm、100mm~50mm、50mm~25mm、25mm~13mm、13mm~6mm、6mm~3mm、3mm~0.5mm、<0.5mm。

矿石学及矿物加工考核试卷

矿石学及矿物加工考核试卷
A.重选
B.磁选
C.浮选
D.电选
13.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破碎:( )
A.压碎
B.研碎
C.打碎
D.磨碎
14.矿物加工中,用于提高精矿品位的作业是:( )
A.破碎
B.磨矿
C.浮选
D.筛分
15.下列哪种矿物加工方法可以去除矿石中的细泥:( )
A.洗砂
B.筛分
C.脱泥
D.精选
16.下列哪个设备用于矿石的干燥作业:( )
2.氧
3.黄铜矿
4.摩氏
5. 35%-45%
6.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7.破碎、磨矿、分级
8.独立矿物、矿物共生、矿物包裹体
9.填埋、烧结、制砖
10.矿石性质、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矿物加工基本流程包括:破碎、磨矿、分级、选矿、浓缩、干燥。目的是增加矿石表面积,分离有用矿物与脉石,提高矿石品位和金属回收率。
矿石学及矿物加工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是:( )
A.石英
B.长石
C.方解石
9.矿物加工中,常用的分级设备有:( )
A.水力分级机
B.振动筛
C.离心分级机
D.都是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矿物加工产品的粒度:( )

镁矿选矿厂矿物加工技术研究与进展考核试卷

镁矿选矿厂矿物加工技术研究与进展考核试卷
4.优化__________制度可以显著提高浮选效果。
5.镁矿选矿厂的__________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6.重力分选方法中,矿石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影响分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7.磁选法的核心设备是__________。
8.在矿物加工过程中,__________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磁选
C.重力分选
D.湿法冶金
8.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重力分选的效果?()
A.矿石粒度
B.矿石密度
C.流体流速
D.矿浆浓度
9.镁矿选矿厂矿物加工技术的自动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自动控制
B.数据采集
C.人工智能
D.网络通讯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镁矿的预先富集?()
A.筛分
B.磁选
C.重力分选
C.氯化镁
D.硅酸镁
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镁矿选矿的常用物理方法?()
A.筛分
B.磁选
C.浮选
D.重力分选
3.镁矿选矿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浮选效果影响最大?()
A.矿石种类
B.矿石粒度
C.药剂种类
D.水质条件
4.在镁矿选矿中,常用的捕收剂是()
A.硫酸铜
B.硫酸锌
C.油酸
D.硫酸铝
5.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矿物加工过程?()
镁矿选矿厂矿物加工技术研究与进展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镁矿的主要成分是()

矿物加工学试卷

矿物加工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破碎基本理论的三种假说为面积假说体积假说和裂缝假说。

2,研磨介质在筒体中的运动状态基本上有泻落式运动,抛落式运动和离心式运动。

3,粒度分析方法包括筛分分析法水力沉降分析法显微镜分析法。

4,机械能破碎的五种基本方式为挤压破碎劈裂破碎折断破碎研磨破碎和冲击破碎。

5. 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

6. 矿物定量测量的最基本方式主要为分离矿物定量镜下矿物定量化学多元素分析定量三种。

7、磁选是在不均匀磁场中利用矿物之间的磁性差异而使不同矿物实现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

8、磁选的实质是利用磁力和机械力对不同磁性颗粒的不同作用而实现的。

9、按比磁化率大小把所有矿物分成强磁性矿物、弱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

10,磁化焙烧按其原理可分为氧化焙烧;中性焙烧;还原焙烧等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不属于连生体的是( B )A、细脉型B、生长型C、壳层型D、包裹性2. 元素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C )A、重砂法B、选择性溶解法C、电子探针法D、物相分析法3. 利用矿物与试剂(液体或固体)作用产生沉淀,通过观察沉淀的显微结晶物的形态、物理及光性特征来鉴定矿物的方法称为( C )。

A、浸蚀鉴定法B、晶体化学分析法C、显微结晶分析法D、显微镜鉴定法4. 在工业矿石定量分析中,常以 B 作为划分矿石与非矿石(围岩或夹石)界线的依据。

A、边界品位B、平均品位C、工业品位 C、综合工业品位5. 现有一矿石,组成矿物结晶粒度小,且各矿物间性质差异显著,对其进行矿物的定量测量,要求结果相对准确,应应用( D )定量测定。

A、目估法B、计点发C、面积法D、直线法6、磁选的基本条件是:(C )A、 F1>F机且F2>F机B、F1<F机且F2>F机C、F1>F机且F2<F机D、F1<F机且F2<F机其中:F1:作用在较强磁性矿石上的力F2:作用在较弱磁性颗粒上的力F机:与磁力反方向的合力7、按比磁化率大小分类,钛铁矿属于:(B )A、强磁性矿物B、弱磁性矿物C、非磁性矿物D、铁磁性物质8、按电场特性,电机分为静电场电选机、电晕电场电选机、和( A)。

矿物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矿物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1.矿物材料的概念、初加工步骤与深加工类型矿物材料:以天然矿物(主要是非金属矿物)和岩石为主要原料,以利用其技术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为主要目的,经过必要的加工处理和制备后所获得的材料产品。

初加工步骤:破碎、筛分、磨矿、分级(图)深加工类型:a.精选提纯b.粉碎工程c.改性(物理改性,热加工改性,表面化学改型,层间插层改性,离子交换改性)d.物理与化学法剥片,松解与成膜e.矿物胶体及凝胶制备,晶化合成2.非金属矿形态处理主要工艺类型、加工目的、加工原则等3.界面化学改性、阳离子交换改性界面化学改性:利用矿物或岩石表面的界面化学性能及其在介质(水)或电介质溶液中的行为,使用某些药剂处理,以达到所要求的新的界面特性。

阳离子交换改性:4.偶联剂概念及几类典型的偶联剂偶联过程偶联剂:具两性结构的物质,其分子一端可与矿物表面的各种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等化学键合,另一端可与高分子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缠绕,将本不易粘结的矿物/聚合物界面牢固结合起来。

5.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结构特点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性质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油有亲和性的亲油基(也称憎水基),另一部分是与水有亲和性的亲水基(也称憎油基)。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两性表面活性剂(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有机硅表面活性剂6.表面改性评价方法(1)表面润湿性评价方法a.接触角 b.粘度 c.渗透时间 d.吸油率 e.活化指数(2)分析技术评价法红外光谱(IR)差热分析(DTA) 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 (XPS) 二次离子质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7.氢氧化钠高温熔融法提纯石墨的主要过程及反应方程式8.矿物化学漂白方法、还原漂白实质及影响因素9.化学浸出工艺的三种典型工艺流程及其特点10.复合材料的含义与组成11.复合材料中纤维或填料与基体作用的五种主要形式(1)吸附与浸润(2)扩散(3)静电吸引(4)化学键结合(5)机械粘着12.成型方法(注浆法、塑性成型、模压成型等)注浆法:利用泥浆浇注成型将泥浆浇注到吸水性模型中泥浆密度要大,粘度要小配料混合均匀并分散塑性成型:利用混合料的塑性含适当水分下塑制有手塑、旋塑等方法模压成型:将预制好的压塑料、坯料等放入精确尺寸钢模具,单轴方向加压成型13.减摩材料与摩阻材料14.石棉纤维化学松解原理(1)纤维表面呈较强极性,带正电荷(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OT)吸附在带正电纤维表面,非极性端伸向溶液(3)OT浓度增加,直至整个表面被紧密吸附,形成第一层吸附,为化学吸附(4) OT浓度继续增加,过剩OT非极性端与“第一层吸附”OT非极性端以范德华力相互亲和,形成第二层吸附(5) OT浓度再继续增加,第二层吸附扩大至临界胶束浓度,形成以单根纤维为核心,外围为第二层荷负电OT分子的亲水基。

矿物加工试题

矿物加工试题

一、名词解释1.透气性:固体散料层允许气体通过的难易程度,也是衡量混合料孔隙率的标志。

2.粉体成型:指粒度较细的粉体物料加水润湿后,借助于外力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块状物体的过程。

3.CMC: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某些性质在某一浓度范围内会发生突变,这一浓度范围称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区域。

在这一范围内,通常选取一个浓度作为临界胶团浓度,以CMC表示。

4.表面活性剂: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而且在某一浓度下表面张力曲线出现水平线的这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5.活化剂:一些无机盐类化合物,如Pb(NO3)3、FeCl3等,本身不具有捕收活性,但能改善捕收剂的性能增加其对矿物的捕收活性,在矿物加工中将这样一类药剂6.萃取:当两相接触时,水相料液中被分离的物质部分或几乎全部转移到有机相的过程。

7.浊点: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而使溶液突然变浊时的温度即C.P.值。

8.介观体系: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物质颗粒。

9.纳米颗粒:物质颗粒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两者或之一显著出现的颗粒。

10.燃烧波:料层中配加燃料的烧结试验的温度变化曲线,或称为火焰波。

11.滚动成型:属于半干法成型,是将粉状物料加水润湿,在不断滚动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力和毛细力共同作用而成型,常用于冶金过程的原料预处理,制品为对尺寸要求不很严格的球状物料。

12.HBL值: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它既与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有关,又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界面)张力、界面上的吸附性、乳化性及乳状液稳定性、分散性、溶解性、去污性等基本性能有关,还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有关13.机械化学现象:受机械力的影响而发生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

14.温度波:把料层中未加燃料而外加热源的传热试验的温度变化曲线,或称热波。

15.络合剂:是指溶于水相且与金属离子生成各种络合物的配位体。

二、填空1.纳米颗粒的基本特性包括: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等五个效应。

矿物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矿物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A.振动干燥机
B.回转干燥机
C.喷雾干燥机
D.流化床干燥机
10.下列哪些方法可以减少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A.喷雾降尘
B.布袋除尘
C.沉降室
D.生物处理
11.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矿石的磨矿效率?()
A.矿石硬度
B.球磨机转速
C.矿石湿度
D.研磨介质类型
12.下列哪些矿物可以通过磁选法富集?()
矿物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矿石属于非金属矿石?()
A.铁矿石
B.铜矿石
C.石英砂
3.矿物的硬度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4.磁选法只能富集磁性矿物,对非磁性矿物无效。( )
5.矿石的品位越高,其经济价值就越大。( )
6.在浮选过程中,捕收剂和抑制剂的使用量越多,浮选效果越好。( )
7.重选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矿石,不论其密度差异大小。( )
8.矿物的磨矿过程只能使用球磨机进行。( )
A.沉淀
B.过滤
C.蒸发
D.结晶
17.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矿物的筛分?()
A.振动筛
B.滚筒筛
C.高频筛
D. A和B
18.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矿石的破碎效率?()
A.矿石硬度
B.破碎机类型
C.矿石湿度
D. A和B
19.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矿物加工过程中的品位?()
A.化学分析
B.物理检测

矿物加工学考研题库

矿物加工学考研题库

矿物加工学考研题库
一、选择题
1. 矿物加工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 矿物的勘探与开采
B. 矿物的提取与富集
C. 矿物的选矿与冶炼
D. 矿物的加工与利用
2. 以下哪项不是矿物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A. 浮选
B. 重选
C. 磁选
D. 热处理
二、填空题
3. 矿物加工中的“富集”是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提高矿物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4. 浮选过程中,调节矿浆的pH值是为了改变矿物表面的_________,从而影响矿物的浮选效果。

三、简答题
5. 简述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破碎和磨矿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6. 描述重选法的原理及其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
7. 假设某矿石中含铁量为40%,经过浮选后,铁的回收率为85%,求
浮选后铁的品位。

8. 给定某矿物的密度为3.5g/cm³,磁化率系数为0.02,计算其在磁场中的磁选效率。

五、论述题
9. 论述矿物加工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0. 分析当前矿物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矿物加工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矿物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升级。

希望本题库能够帮助考研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矿物加工学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包含更多详细的题目和解析,以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矿物加工研究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矿浆过滤特性2、物料的空隙度3、堆积角4、自由沉降5、离子交换6、标准稠度7、单体解离度8、分配率9、试验设计10、溶剂萃取11、矿石构造二、填空题:1、硬度的种类主要有、、。

2、选矿生产和选矿研究中,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

3、固体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

4、物料在摇床上的分选主要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5、纯矿物浮选的试验方法有、、。

6、萃取工艺流程包括、、。

7、离子交换实验装置及运转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8、非金属材料的干式超细分级试验进行分级效果总体评价的参数主要有、。

9、用于非金属矿表面改性的表面改性剂可以分为、两大类。

10、石膏浆体在空气中硬化并形成具有强度的人造石,一般认为其结构变化经历两个阶段,即、。

11、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两种方法。

12、判定水泥安定性的试验主要有、两种方法。

13、陶瓷坯料的成型方法主要有、、。

14、通常把电磁波普中,波长为的波段叫做红外光谱区。

15、表示误差性质的术语主要有、、。

16、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17、最常用的量效率指标是。

18、实验数据误差的类型主要有、、。

19、实验设计的三要素是、、。

20、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可以划分为、、和优化实验。

21、实验报告的形式主要有、。

22、采样工作的根本要求、。

23.矿石的物质组分研究主要分为、元素分析、矿物分析。

24.选矿科学实验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的几个类型:、、。

25.选择性絮凝实验包括三个步骤即、、。

26.矿物加工试验规模大致可以分为:、、。

27.矿物按其磁性强弱可以分为、、等。

28.焙烧试验包括还原焙烧、氯化焙烧、、、等。

29.多因素序贯试验法具体划分为、。

30、矿物粉体的密度测定方法常用。

31、颗粒的堆积体积包括、、。

三、问答题1、矿物中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哪些类型,不同的赋存状态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其对分选过程有什么影响?2、流程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做流程考查的目的是什么?3、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矿石嵌布粒度特性大致分为哪几种类型?四、论述题1、试述实验室煤泥浮选试验的一般步骤和调节因素。

2、简述煤岩分析内容及如何进行煤岩分析。

3、简述实验室煤泥浮选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及要点一、名词解释1、矿浆过滤特性是指采用过滤方法对物料进行脱水的难以程度。

2、物料自然堆积时,空习体积占物料总堆积体积的分数。

3、松散物料自然下落堆积成料堆时,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

4、自由沉降是指颗粒在介质中沉降时,不受任何机械阻力作用,而只受介质阻力作用。

5、离子交换是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溶液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和各组分与淋洗剂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不同使元素富集和分离的技术。

6、具有一定质量和规格的圆柱体在不同稠度的水泥浆体中自由下沉时,由于浆体阻力不同,锥体沉入深度也不同,当圆锥体沉入达到标准值时,浆体的标准稠度即为水泥的标准稠度。

7、单体解离度: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颗粒数,与含该矿物的连生粒颗粒以及该矿物的单体解离粒颗粒数之和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8、分配率:产品或产物中某一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的量占原料中该成分量的百分率。

9、试验设计: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为了获得可靠试验结果和有用信息,科学地安排试验的方法或途径。

10、溶剂萃取: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提取出来的冶金过程。

11、矿石构造:是指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即指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特征而言。

二、填空题1、划痕硬度,压入硬度,会跳硬度。

2、筛分分析法,水力沉降分析法,显微镜分析法,粒度仪分析法。

3、自由沉降,干涉沉降。

4、松散分层,搬运分带。

5、无沫浮选法,泡拣法,挂槽浮选法。

6、萃取,洗涤,反萃取。

7、静态,动态。

8、综合分级效率,分级精度。

9、无机试剂,有机试剂。

10、凝聚结构形成阶段,结晶结构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11、调整水量法,固定水量法。

12、雷氏法,试饼法。

13、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

14、0.76~3um。

15、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16、列表法、图解法,数学方程。

17、回收率。

18、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19、实验因素,实验单元,实验效应。

20、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比较实验。

21、单项报告,综合报告。

22、代表性,式样最小量。

23、元素分析,矿物分析。

24、1)具体矿产的选矿工艺试验,可统称为“矿石可选性的研究”。

2)选矿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的研究。

3)选矿基础理论的研究。

25、分散、选择性絮凝和脱除悬浮物。

26、小型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

27、强磁性矿物、弱磁性矿物、非磁性矿物等。

28、硫酸化焙烧、加盐焙烧和挥发焙烧。

29、消去法和登山法。

30、比重瓶法。

31、颗粒实体体积,颗粒内气孔体积,颗粒间空隙体积。

三、问答题1、(一)独立矿物:元素以独立矿物存在于矿石中,包括单质矿物、化合物和胶体矿物三种类型。

(1)同种元素自相结合成自然元素矿物,称为单质矿物。

常见的单质矿物如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铋等。

(2)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互相结合成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矿石中,这是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

如铁和氧组成磁铁矿和赤铁矿;铅和硫组成方铅矿;铜、铁、硫组成黄铜矿等。

(3)通过胶体沉积的方式形成的矿物称为胶体矿物,一部分铁、锰、磷等的矿石就是由胶体沉淀而富集的。

当胶体溶液产生沉淀时,某些有益和有害组分也会随之混入,形成像褐铁矿、硬锰矿等的胶体矿物。

(二)类质同象:在矿物结晶过程中,其构造单位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可以被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替换,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如钨锰铁矿中,其中锰和铁可以互相替换,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所以Fe2+和Mn都可以呈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某些稀有元素,尤其是分散元素,本身不形成独立矿物,只能以类质同象混人物的状态分散在其他矿物中,如闪锌矿中的镓和铟、辉钼矿中的铼、黄铁矿中的钴等。

这些稀散元素一般无法用机械分选的方法回收,通常需要采用火法或湿法冶金的方法回收。

(三) 吸附形式。

某些元素以离子状态被另一些带异性电荷的物质所吸引而存在于矿石或风化壳中的赋存形式称为吸附形式。

外生成因的矿石中有些元素常呈此种状态存在,例如,花岗岩风化壳中粘土矿物所吸附的稀土元素,我国近年来发现的离子型稀土矿就属于此类矿物;锰结核中吸附的钴;碳质页岩中吸附的铀、钒;绿高岭石中吸附的镍等。

如果有用元素以这种形式存在,则用一般的化学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方法查定是无能为力的。

呈此种状态存在的有用元素,一般用湿法冶金回收。

2、影响选矿过程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列为考查内容。

(1)原矿性质。

考查原矿性质变化对生产指标的影响;(2)工艺条件。

测定矿浆浓度、PH值、药剂用量及粒度组成等;(3)主要设备的技术操作条件。

如破碎设备的排矿口尺寸、球磨机的装球情况、浮选设备的充气量检查、跳汰机和各种摇床冲程和冲次的测定等;(4)设备运转状况。

检查某些辅助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整个工艺过程的影响;(5)回收率和金属分布率。

通过对选矿产品的考查、分析、计算,编制数质量流程图和矿浆流程图。

了解有用成分的总回收率、各作业回收率、产品中各粒级的金属分布率等;(6)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查。

如各作业生产成本、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等。

流程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制定和修改工艺条件、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为总结生产工序的设计和生产经验提供资料;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矿物颗粒大小的分类原则及划分的类型还很不统一,但在选矿工艺上,为了说明有用矿物颗粒大小与破碎、磨碎和选别方法的关系,常采用粗粒嵌布、细粒嵌布、微粒和次显微粒嵌布等概念,一般可大致划分如下:(1) 粗粒嵌布矿物颗粒的尽寸为2~20 mm,可用肉眼观察或测量。

(2) 中粒嵌布矿物颗粒的尺寸为0.2~2 mm,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用肉眼观察或测量。

(3) 细粒嵌布矿物颗粒的尺寸为0.02~0.2 mm,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辨认,并且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测定其尺寸。

(4) 微粒嵌布矿物颗粒的尺寸为2~20 μm,只能在显微镜下观测。

(5) 次显微(亚微观)嵌布矿物颗粒的尺寸为0.2~2μm,需采用如电子显微镜等特殊方法观测。

这类矿石已难以用物理方法分选。

(6) 胶体分散矿物颗粒的尺寸为0.2um以下,需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

这类矿石可用湿法或火法冶金处理。

四、1、答:(1)浮选试验研究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浮选试验准备;浮选试验的操作调整;浮选产品的处理;浮选试验误差检验。

(2)浮选过程的操作调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剂的种类选择,其中煤炭浮选通常只考虑起泡剂和捕收剂;加药量与加药方法;搅拌强度或矿浆循环量的设定;充气量的设定与调整;液面控制与刮泡方法。

2、答:煤岩分析是从煤的外观形态来对煤的结构进行分析。

煤岩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根据视觉范围的大小,煤岩分析可分为宏观煤岩分析和微观煤岩分析。

宏观煤岩分析是凭借肉眼对煤的组成、结构类型、构造等进行分析;微观分析是在显微镜喜爱对煤的组成进行分析,也称为显微镜煤岩组成分析。

3、答:(1)为浮选作业确定原则工艺方案;(2)通过试验,分析影响浮选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及交互作用的显著性程度;(3)确定各工艺因素的最佳条件;(4)提出最终的分选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