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氮氧化物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我国烟气脱硝行业影响发展因素及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烟气脱硝行业影响发展因素及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烟气脱硝行业影响发展因素及市场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烟气脱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烟气脱硝行业的影响发展因素及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我国烟气脱硝行业的发展背景氮氧化物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为了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排放标准,推动了烟气脱硝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我国烟气脱硝行业发展的因素1、政策法规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是推动烟气脱硝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对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促使企业加大对脱硝设备的投入和技术研发。

2、经济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尤其是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使得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不断上升。

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烟气脱硝市场的需求。

3、技术进步脱硝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主流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以及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等。

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脱硝效率,降低了成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市场竞争随着烟气脱硝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我国烟气脱硝行业的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烟气脱硝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_____年,我国烟气脱硝市场规模已经达到_____亿元。

2、技术应用在技术应用方面,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由于其脱硝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点,在我国烟气脱硝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

氮氧化物(NOX)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氮氧化物(NOX)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氮氧化物(NO X)的危害及治理方法氮氧化物(NO 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造成NO X的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发生源和人为发生源。

自然发生源除了因雷电和臭氧的作用外,还有细菌的作用。

自然界形成的NO X由于自然选择能达到生态平衡,故对大气没有多大的污染。

然而人为发生源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及化学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例如:火力发电厂、炼铁厂、化工厂等有燃料燃烧的固定发生源和汽车等移动发生源以及工业流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排放NO X的量占到人为排放总量的90%以上。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到大气的NO X总量达5000万t,而且还在持续增长.研究与治理NO X成已经成为国际环保领域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降低排放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一、主要危害: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N2O3、N2O4、N2O5等几种。

这些氮氧化物的危害主要包括: ①NO X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 ②对植物的损害作用;③NO 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④NO X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⑤NO X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1.1、对动物和人体的危害N0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长时间暴露在1~1.5mg/l 的NO.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1.2 形成光化学烟雾N0排放到大气后有助于形成O3.,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N0+HC+02+阳光 NO2+O3(光化学烟雾)这是一系列反应的总反应。

其中HC为碳氢化合物,一般指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的作用则使从NO转变为NO2时不利用03,从而使03富集。

光化学烟雾对生物有严重的危害,如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大批居民发生眼睛红肿、咳嗽、喉痛、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心肺衰竭,有几百名老人因此死亡。

SO2和NOx控制技术和策略

SO2和NOx控制技术和策略

燃煤SO2、NOx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减排对策一、燃煤SO2、NOx污染控制技术概况在我国现有的火电机组中,燃煤机组约占93%,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大量原有的和新建的燃煤发电站和大中型燃煤工业锅炉等还是主要采用烟气脱硫等技术及其革新方法,来解决燃煤污染防治问题。

对于我国,减少SO2污染的最经济的方法是:停止燃烧S≥3%的高硫劣质原煤,改用低硫优质煤以及采用燃烧前对原煤洗选,对原煤洗选可脱除原煤所含硫分中约占一半的黄铁矿硫中的40%。

它能实用于S≥1%的中、高硫原煤,是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减少的技术措施。

另外采用燃烧中的脱硫技术,即家庭和工业锅炉中采用掺有脱硫剂的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炉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技术。

目前在技术管理上有可能大幅度减排SO2的技术还是在燃煤量相对集中的大用户(发电厂等)采用燃烧中和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

其中,湿法烟气脱硫可除硫95%以上,但是投资费用约占发电厂总投资的12-15%,日常运行费用也较贵。

与NOx相比,SO2排放控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好,环境效益大。

减小SO2排放的控制措施有洗煤、化学脱硫、煤的气化或液化等燃烧前脱硫,和采用型煤脱硫、流化床燃烧脱硫或炉内喷钙等燃烧中脱硫,以及燃烧后的烟气脱硫。

国际上有多种脱硫技术已经工业化,我国业已开展脱硫技术研究多年,特别是电力行业已有一些成功的试点工程。

减少NOx排放量可选用控制技术目前在工业上已成功运行的有二类,一类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NOx的产生量,以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为宜;另一类是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净化燃烧尾气。

削减单位NOx排放量所需费用高于SO2,其原材料的来源也较困难。

二、减排对策减排对策包括清洁煤技术、节能、重点行业SO2排放技术以及SO2排放的经济技术政策。

清洁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国内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及氨排放浅议

国内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及氨排放浅议

国内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及氨排放浅议随着我国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水泥行业氮氧化物(NOx)治理及氨(NH3)排放问题逐渐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治理手段及展望等方面,浅议国内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及氨排放问题。

一、行业现状中国水泥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之一,年产量达到24亿吨以上,其特点是规模大、分布广、技术底线低、设备老化等。

由于长期存在过于注重“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思路,导致环境管理的意识薄弱、控制手段滞后等问题,水泥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排放水平处于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控制的“高排放”行业之列。

二、治理手段1.技术治理目前,国内水泥行业针对减少氮氧化物及氨的排放,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1)SNCR 脱硝技术:SNCR 是“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的缩写,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是通过向燃料中注入尿素、氨水等化学试剂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2)SCR 脱硝技术:SCR 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的缩写,即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和水的一种新型脱硝技术。

(3)燃料处理技术:通过燃料的预处理,如氧化还原脱硫、氮化、燃料分级等方式,对烧成过程中的烟气进行控制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4)氨喷雾(SNCR、SCR等)技术:通过向烟道内喷射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含氨化合物,并在烟气通道中增加混流板,利用氨与氧进行反应,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2.管理治理此外,对于水泥工业排放氮氧化物和氨的治理,还要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管理意识,推进工艺升级、改进制造工艺、优化布局等措施来降低氮氧化物及氨的产生和排放。

三、展望当前,中国水泥工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老化、能耗高、排放大等问题。

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步加强,水泥工业将要进入一个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时代。

因此,水泥行业需要引进新技术、接纳新理念,加快节能降耗、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合理利用、减少排放并控制排放浓度,以实现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发展趋势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发展趋势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烟气脱硝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烟气脱硝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以达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本文将从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的发展历程烟气脱硝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的是碱液吸收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碱性溶液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吸收和中和,从而达到脱硝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脱硝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SCR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原理是在特定的温度下,将氨或尿素喷入烟气中,经过反应后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

这种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SNCR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原理是在烟气中喷入氨水或尿素水,在高温下进行非催化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

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其脱硝效率相对较低,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进。

二、现状目前,我国的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主要采用SNCR和SCR两种技术。

其中,SCR技术在大型火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脱硝效率高、稳定性好,但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而SNCR技术则主要应用于中小型火电厂中,其投资成本较低,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烟气脱硝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促进了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

同时,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了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

三、未来趋势未来,烟气脱硝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脱硝效率,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要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技术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在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 改进SNCR技术,提高脱硝效率。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氮氧化物废气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常见的一种废气排放,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有效处理氮氧化物废气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之一是利用催化剂进行催化还原。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氮氧化物废气引入催化剂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温下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稳定等优点。

其次,还可以采用吸附剂吸附的方法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通常是将氮氧化物废气通过吸附剂层,利用吸附剂对氮氧化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吸附下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另外,也可以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氮氧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湿度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化学氧化、等离子体处理等方法进行氮氧化物废气处理。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针对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废气的特性、处理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希望相关行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从而达到净化废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同时,也希望相关行业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能够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做好废气处理工作,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我国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我国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氮氧化物是指一类由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氮氧化物(N2O)等。

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存在,会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我国近年来加强了氮氧化物的治理工作,推动了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我国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目前治理氮氧化物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燃烧过程中,通过优化燃烧条件,使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尽可能降低。

同时,采用氮氧化物减排装置,如SCR脱硝设备和SNCR脱硝设备等,可以有效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2) 催化转化技术:催化转化技术是一种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NOx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等无害物质。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和工业废气治理等领域。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法降解氮氧化物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分为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两种方式。

生物吸附是指利用生物质和微生物吸附氮氧化物,达到减排的目的;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将氮氧化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该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氮氧化物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将氮氧化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将NOx光催化分解为氮气和水蒸气等无害物质。

该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大气净化和水处理领域。

总之,我国氮氧化物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相信氮氧化物治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保护人类和自然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型脱硝技术现状及展望

新型脱硝技术现状及展望

新型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及展望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脱硝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

本文从脱硝技术的机理出发综述脱硝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新型脱硝技术进行概述:低温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联合脱硝脱硫技术、新型TiO2催化剂在烟气脱硝中的应用及SCR催化剂再生技术关键词:低温脱硝催化剂稀土掺杂TiO2催化剂联合脱硝脱硫技术 SCR催化剂再生引言大力发展脱硫和脱硝技术是整治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工业装置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将全面执行新标准。

为了实现NOx的超低排放,我国的大部分工业装置现在大多通过锅炉升级改造、低氮燃烧器改造、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改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工艺改造、优化运行调整等手段来实现NOx 的超低排放。

目前烟气脱硝技术种类繁多,脱硝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

我国燃煤锅炉等烟气排放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煤燃烧生成的NOx以NO为主(90%以上),其次为NO2,容易造成酸雨等危害,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必须进行脱硝处理,治理措施主要分为燃烧过程控制和燃烧后烟气脱硝技术。

前者包括低NOx燃烧、燃烧优化调整、再燃技术等。

后者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联合烟气脱硝技术等。

一、低温脱硝技术非电力行业(包括自备电站)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非电力行业的工业锅(窑)炉设备(例如:工业锅炉、玻璃陶瓷炉窑、水泥炉窑、钢铁冶金烧结炉、炼焦和石化系统的裂解设备等)烟气以及涉及硝酸生产和使用的工艺过程废气的排放温度处于120℃~300℃范围内,而目前电力行业使用的中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工作温度为300℃~400℃。

因此,在非电力行业难以直接使用中温(300℃~400℃)SCR催化工艺对NOx排放进行控制。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较低,难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低温SCR是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的主要工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氮氧化物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8-06-01T10:49:22.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纪嫄
[导读] 摘要:燃煤电厂是目前我国电力资源的主要供应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环境保护局 242100
摘要:燃煤电厂是目前我国电力资源的主要供应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燃煤电厂在发电的同时也产生巨大的污染,其中包括颗粒污染和气态污染两个重要方面,气态污染物又可以分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因此,必须对相关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以保证环境的清洁。

本文以氮氧化物的治理为切入点,介绍氮氧化物的脱除技术及发展趋势。

以期更好地促进脱硝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氮氧化物;烟气治理;脱硝SCR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日益深刻。

我国的大气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是SO2和烟尘,酸雨问题依然较严重,电厂的烟道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较高,超过了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放,因此要对电厂的烟道气进行脱脱硝处理,,因此本文结合氮氧化物的脱除技术对燃煤电厂的烟气治理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以期更好地促进烟气的洁净排放顺利完成。

2氮氧化物脱除概述
我国的一次能源中有70%-80%的能源是由煤炭提供,尤其是电力资源。

目前,我国电网中的电力资源绝大部分是通过燃煤电厂提供,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氮氧化物(NOx)是在煤炭燃烧中产生的,相关的研究已经证实NOx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不仅和酸雨、光化学烟雾有关,同时也是诱导温室效应和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燃烧1t的煤炭可以产生约20-30kg的氮氧化物。

因此,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电厂NOx的排放量对于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的主要途径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改善燃煤结构,燃烧优质煤,从源头降低NOx生成。

其二,通过烟气脱硝装置吸收或者还原烟气中的NOx。

烟气脱硝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用于减少环境中NOx的方法。

具有很高的脱硝率,符合环保指标排放要求。

3我国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现状
目前,常使用的氮氧化物处理技术(脱硝工艺)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本单位采用SCR技术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SCR烟气脱硝技术就是利用还原剂选择性地将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小分子物质氮气和水。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图1表示。

图1 SCR烟气脱硝工作原理
SCR烟气脱硝技术中应用的还原剂一般为碳氢化合物,应用较多的是氨气,氨气作为还原剂的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
由于燃煤烟气中的NOx主要为NO,因此SCR烟气脱硝反应中主要发生上述的第一个反应。

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NOx和NH3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不过只能在相对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一般在930℃左右。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效的降低反应温度,提升反应的效率,在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上述反应可以在电厂的合适温度范围内反应(300℃-400℃)。

SCR烟气脱硫过程除了存在上述反应过程,还会发生以下副反应。

上述副反应的存在会对SCR技术的脱硝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收率。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方法是不利用催化剂,直接将还原剂喷入高温的烟气中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将NOx脱除。

温度对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方法的选择性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该方法的适宜温度为800-1100℃,方法的脱除效率为30%-40%左右。

还原剂一般选用尿素和NH3。

主要的反应如下:
4 脱硝过程的效率影响因素
(1)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于催化剂的效率和活性都存在联系,催化剂的效率和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即均在200℃-400℃之间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在200-300温度范围区间的增长速度最快,活性和效率均在400℃时达到最大值。

而温度大于400℃时,活性和效率均降低。

(2)氨氮摩尔比的影响
氨氮摩尔比是评价SCR工艺经济性的技术指标。

在相同的脱硝效率下,氨氮摩尔比越大,其经济性越低。

图2是脱硝效率与氨氮摩尔比的关系,图中看出,随着氨氮摩尔比的增加,脱硝效率先增加而后降低,最大值处在氨氮摩尔比为1.05的位置。

至于氨气的逃逸率,在氨氮摩尔比小于1时,逃逸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氨氮摩尔比大于1时,逃逸率的变化呈现抛物线函数增加。

因此,一般情况下,氨氮的摩尔比一般设置在0.9-1.05的范围内。

图2 脱硝效率与氨氮摩尔比的关系
(3)NOx浓度的影响
氨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烟气脱硝效率随着NOx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氨气含量不变,氮氧化物含量增加使得氮氧化物的摩尔比下降,导致最终的效率下降。

(4)空速的影响
空速是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指标,关乎催化剂的处理能力。

空速即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气体体积量与催化剂装填体积的比例。

脱硝效率随着空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空速增加,反应物在反应器中的保留时间较短,反应不充分,导致效率下降。

另外,水蒸气的存在对于脱硝效率也存在限制作用。

由于水蒸气具有碱性,会对催化剂的酸性活性位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脱硝效率。

5氮氧化物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将与脱硫、除尘技术进行系统化,形成有机体,从而实现废气的一体化治理技术。

随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理论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对工业化的贡献会更大。

现如今,国内外对脱硫脱硝的研究仍然主要关注干法,未来研究者会更加关注对湿法的研究,注重减少风险、节约资金、避免浪费。

目前,脱硫脱硝技术的关注热点为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主要存在的技术有CuO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脉冲电晕法脱硫脱硝技术、炭基催化脱硫脱硝法。

其中CuO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是相对成熟的烟气处理技术,但同时该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相关性较强,其吸收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工艺温度相对较高,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脉冲电晕法脱硫脱硝技术在目前电厂烟气处理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其存在一定的应用劣势,即该技术的应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比较高的。

炭基催化脱硫脱硝法是新型的处理工艺方法,具有较好的优势。

脱硫脱硝过程中的稳定性得到较高的提升,操作过程也较为简便,不存在极为复杂的处理工艺,对于处理环境的要求也不高。

另外,其应用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6结语
燃煤电厂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地位,由于燃煤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较多对于环境存在危害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对其烟气进行处理。

为保证和促进电厂的环保工作,必须对相关污染物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本文对脱硝技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相关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睿.刍议燃煤电厂烟气治理方法及脱硫脱硝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156-00156.
[2] 唐放邦.探讨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的技术[J].科技展望,2017,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