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接地网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完整版)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20065、《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475—20066、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图、主体结构图、综合接地图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2、遵守、执行合同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标;3、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2工程概况2.1车站概况车站形式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本站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

车站中心里程为K17+400.000,车站总长227.5米,标准段宽度21.1米,盾构端头井段宽度24.6米。

车站顶板覆土3米,中心里程附近覆土5米;标准段底板埋深17.74 米,盾构井段底板埋深19.38米。

本车站为两层三跨框架式结构,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和局部盖挖顺做法施工。

2.2综合接地概况车站综合接地装置以水平接地为主,以垂直接地为辅,外缘闭合,内部敷设多条水平网络带的复合接地网。

(1)组成综合接地装置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由车站结构围护桩内的钢筋组成自然接地体,一部分由车站结构底板下的人工接地网组成,并通过车站主体结构钢筋与人工接地网的连接构成车站的总等电位联结。

人工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将其与车站结构围护桩内的结构钢筋进行连接。

(2)埋深与布置综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埋设在车站主体结构底板下800mm处。

综合接地装置的人工外引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

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均匀带间距的一半,本站圆弧半径为5m。

除水平接地极外,综合接地装置还设置了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每隔适当距离分布在接地网的周边地带,并和水平接地极之间进行连接,从而构成复合接地网。

某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某地铁车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地铁车站建设工程是一项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方案将详细说明在该车站的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的步骤和措施。

二、施工目标1.确保车站内各个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2.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3.减少车站内的杂散电流。

三、施工步骤1.接地系统的建设(1)对车站内各个设备的接地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2)根据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在车站内进行接地系统的铺设和安装;(3)接地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2.综合接地系统(1)建设综合接地系统,包括车站内的各个设备和系统;(2)对综合接地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杂散电流的控制(1)对车站内可能产生杂散电流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和排查;(2)针对杂散电流产生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改进,减少其杂散电流的影响;(3)对控制杂散电流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和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施工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车站的使用时间,确保施工不对车站正常运行造成影响;2.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安全知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3.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车站内的人员的安全;4.在施工期间,车站进行监控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5.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复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五、安全保障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等;2.车站内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4.建立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5.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施工要求。

六、施工进度及验收1.确定施工计划和工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2.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和巡检,随时掌握施工进度;3.施工结束后进行综合验收,确保施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施工技术1. 引言地铁车站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地铁车站的接地系统成为关键的建设项目之一。

接地网是地铁车站接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车站内各电气设备、设施等与大地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施工技术,包括设计原理、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该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设计原理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的设计原理是将车站内的所有金属结构物与大地形成一个电气连接网,以确保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员的安全。

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车站结构物的分类地铁车站的结构物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地下盖挖所形成的地下结构物•地上盖挖所形成的地上结构物•土建工程中使用的辅助结构物•轨道、轨枕、轨道板等相关设备2.2 接地网布置原则根据车站结构物的分类,接地网的布置原则如下:•地下盖挖所形成的地下结构物可以作为接地网的一部分,应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导电性。

•地上盖挖所形成的地上结构物与地下结构物之间应建立良好的连接,以形成完整的接地系统。

•辅助结构物和相关设备应通过导体与接地网连接,以确保整个车站的接地性能。

2.3 接地网材料选择接地网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常见的材料包括:•铜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镍镀铜材:在表面镀上一层镍,增强其耐腐蚀性。

•镀锌钢材:经过镀锌处理的钢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3. 施工方法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接地点的确定根据车站的具体情况,确定接地点的位置。

接地点应尽量选择在地下建筑物中,以保证接地系统的完整性。

3.2 土建工程的施工根据接地网布置原则和设计要求,在车站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接地网的铺设。

具体方法包括:•在地下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分段敷设导体,并与相邻段的导体进行连接,形成连续的接地网。

地铁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地铁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站位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车站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技术要求

地铁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技术要求

综合接地施工技术要求为提高雄安快线一标段各车站综合接地整体施工水平,确保施工质量,针对各车站综合接地施工提出以下技术要求:1、材料选择(1)水平接地极、均压带和接地引出线均采用50x5mm扁铜,材质为T2紫铜。

(2)垂直接地极采用∅=50mm,L=2.5m,壁厚5mm的紫铜管接地极(含铜量不低于99.5%)。

2、施工要求(1)综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2)综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埋设在车站结构底板下0.8m处,当底板垫层底部标高局部变化时,接地网水平接地极与底板底部仍保持0.8m的相对关系。

(3)人工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外缘闭合,外缘各角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小于均压带间距的1/2。

(4)垂直接地极每隔20米分布在接地网的周边地带,并和水平接地极之间进行连接,从而构成复合接地网。

(5)综合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极中间设置均压带,以防水平接地极某处断裂影响整个接地网的工作。

接地引出线在站台板下或电缆夹层靠墙安装。

3、连接方式接地装置各接地极之间以及接地极与接地引出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热熔焊接,并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采用搭接焊的部分,其搭接长度不小于接地体宽度的2倍或直径的6倍。

(2)热熔焊接焊点不应自然松脱。

(3)焊接点应和被焊导体具有相同的导电性能,焊接点能够经受反复多次的大浪涌故障电流而不退化,焊接点的电阻不受时间变化影响。

(4)焊接点的铜含量应达到97%以上。

(5)焊接完成后,焊点应涂抹沥青等防腐材料。

4、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为配合车站施工,接地装置敷设宜分四段进行。

在阶段性施工结束后,应对完工部分的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在1/4,1/2,3/4处分别测量),并以此推算整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如果推算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请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在剩余部分接地装置敷设中应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增加接地网的面积,添加物理降阻剂等。

5、相关注意事项(1)为满足综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接地体材质和接地网的面积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2)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是一种以土建工程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轨道交通施工工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实际工程示例。

二、工法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该工法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和设备,能够同时满足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电气设备安装、通信信号以及供电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灵活性:该工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能够适应不同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

3. 高效性:该工法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 环保性:该工法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低碳、节能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包括地铁、轻轨、高铁等。

同时,该工法适用于不同地质环境和复杂条件下的施工,如软土地区、湿地、山区等。

四、工艺原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法通过综合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施工工艺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良好联系。

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建工程:采用各类基坑支护、深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等工法,确保地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2. 电气设备安装:通过先进的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和技术,实现对轨道交通各种电气设备的准确安装和可靠运行。

3. 通信信号:采用现代化的通信信号技术,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4. 供电系统: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电源技术和设备,实现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稳定供电和高效运行。

五、施工工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接地网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制定、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测和设计等。

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施工方案一、概述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有效地接地并排斥电流,保护地铁车站及乘客的安全。

本施工方案旨在详细介绍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的施工流程、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内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准备1.资料准备:施工前需收集车站结构、线路电缆设计、实测环境等相关资料,确保施工的详细准确。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采购合适的接地材料,如镀锌钢棒等。

3.设备检查:确保施工所需设备完好,并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

4.环境评估: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安全施工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施工流程1.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地面标志线: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合适的标志线在地面勾勒出地铁车站接地网工程的轮廓,确保施工的精确性。

3.掘土工程:针对地埋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确保开挖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4.钢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要求弯曲和连接处牢固可靠,通过抽检确保质量。

5.钢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制作好的钢筋按照规定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安装,并进行精确的测量,确保安装正确。

6.接地材料安装:将选购的接地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穿过钢筋并与钢筋连接牢固,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

7.现浇混凝土:在钢筋和接地材料安装完成后,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确保接地网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8.压接接地线:在混凝土凝固后,对接地网工程进行压接检测,确保各接地线与建筑物或地下设备良好连接。

9.检查和测试:对施工完工后的接地网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进行接地电阻和接地导通性能测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10.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施工时间、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内容,并备案保存。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验收:在施工工序完成后,进行专项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抽检:进行施工过程的抽检,包括钢筋制作、钢筋安装、接地材料安装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地铁防雷接地网施工工艺工法

地铁防雷接地网施工工艺工法

地铁防雷接地网施工工艺工法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地铁施工中接地网工程是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通过焊接形成整体的接地网,此网又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将来车站建筑物的下面,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返工重修,因此,对接地体施工质量要求高,接地网连接时焊接点的焊接质量作为关键工序,要进行严格的工艺操作和质量把关。

1.2工艺原理放热焊接是一种通过铝和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产生液态高温铜液和氧化铝的残渣,并利用放热反应产生的高温来实现高性能的电气熔接的现代焊接工艺,适用于铜、钢、铁及铁合金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电气连接,无需外加能源和动力,是一种简单、高效率、高质量的金属连接工艺。

2工艺工法特点2.1适合作业面狭小等特殊条件下的施工,可避免工序衔接造成的窝工和各不同施工作业队之间的干扰。

2.2 采用放热焊工艺,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减少焊剂浪费,焊接牢固可靠,避免材料浪费,节约成本支出。

2.3 提高模具焊接成功率,保证焊点一次顺利完成。

2.4焊接工序和性能测试,分工、合作,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施工速度快,整体施工工期短,工作效率高。

3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接地网系统的安装施工、测试。

4主要引用标准4.1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4.2 《铁路信号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19);4.3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517);4.4 《铁路信号维护规则》(铁运[2000]14号);4.5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78)。

5施工方法在地铁的安装施工中,根据设计位置,准确测定安装位置,准备施工材料和工具,根据安装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要求的精度进行施工。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采用定员、定责,工序间分项流水交叉作业,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

6施工工艺6.1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施工安装1水平、垂直接地体制作与安装水平接地体采用50×5mm规格和50×4mm规格的铜排加工制作,50×5mm规格的铜排用于接地环网外层和中间有接地引出线出线的纵向与横向连接带,50×4mm 规格的铜排用于接地环网中间无接地引出线出线的综向与横向连接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2.1、工程概况....................................................................................................... - 1 -2.2、工程地质概况............................................................................................... - 1 -三、施工部署................................................................................................................ - 2 -3.1 施工平面布置及分段划分............................................................................. - 2 -3.2工程材料统计表.............................................................................................. - 3 -3.3人员设备配置.................................................................................................. - 4 -四、施工方案................................................................................................................ - 4 -4.1埋深与布置...................................................................................................... - 4 -4.2工程材料说明.................................................................................................. - 4 -4.3连接方式.......................................................................................................... - 5 -4.4施工方法.......................................................................................................... - 5 -4.4.1施工准备............................................................................................... - 5 -4.4.2地网沟开挖........................................................................................... - 6 -4.4.3垂直接地体........................................................................................... - 6 -4.4.4水平接地体敷设................................................................................... - 6 -4.4.5测量接地电阻....................................................................................... - 6 -4.4.6高阻处理............................................................................................... - 6 -4.4.7 放热焊.................................................................................................. - 6 -4.6施工工艺.......................................................................................................... - 7 -4.7接头连接.......................................................................................................... - 8 -4.8使用工具.......................................................................................................... - 9 -4.9接地引入线施工............................................................................................ - 10 -五、质量控制措施...................................................................................................... - 12 -六、安全安全文明施工.............................................................................................. - 12 -综合接地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科学大道站站综合接地装置施工图2)《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08标科学大道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4)《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6)业主下发相关的文件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科学大道站位于长江西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处,沿长江西路敷设,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73.63m,车站内设单渡线。

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东西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车站东西两端均设盾构始发井。

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标准段宽度为20.7m,局部宽度为21.35m,覆土厚度3.295m~5.196m,底板埋深16.818~20.575m;车站东西端均设端头井,端头井宽度为24.9m,小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5.444m,底板埋深22.064m;大里程侧端头井覆土厚度3.128m,底板埋深18.238m。

2.2、工程地质概况本场区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黏土、残积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周公山组(J3Z)砂岩,岩层总体呈单斜状,地质构造简单。

按上述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

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1-1>人工填筑土(Q4ml)杂色,中密至密实,稍湿,0~0.5m为混凝土,下部由中粗砂夹碎石混填,其下以黏性土为主,夹有少量碎石。

广泛分布于长江西路地表,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1.60m~4.60m。

<3-1>黏土(XQ3)黄褐色,可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

主要分布于YCK22+180.01~YCK23+197.00段人工填筑土之下,厚0~9.30m,埋深2.60m~11.40m,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

<3-2>黏土(XQ3)灰黄色,硬塑状,土质较纯,含约3%-5%铁锰质结核,局部含高岭土,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主要分布于YCK22+343.00~YCK23+584.90,一般厚0~8.50m,埋深1.60~14.30m,一般具弱至中等膨胀性。

<10-1>全风化泥质砂岩(J3Z)砖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胶结程度差,局部可见钙质胶结,岩体风化严重,岩芯多呈土柱状,易钻进,遇水易软化,块状岩芯手掰易碎。

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强风化泥质砂岩之上,段内分布不连续,局部歼灭,层厚0~2.40m,埋深5.50~15.00m。

<10-2>强风化泥质砂岩(J3Z)砖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泥质胶结,局部含钙质,岩体多风化明显,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较软,遇水易软化,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5-30m,局部碎块状,块径1-7cm。

该层层厚0.50~6.80m,埋深7.60~21.90m。

<10-3>中等风化泥质砂岩(J3Z)砖红色,中等风化,砂质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含钙质,中厚层状,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平缓,岩质较软,锤击声哑,易碎,遇水易软化,局部遇水后手可掰断,风干易开裂,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5~40cm,局部碎块状,块径1-9cm。

中等风化岩面埋深一般在7.60~21.90m,为极软岩。

详见地质剖面图三、施工部署3.1 施工平面布置及分段划分施工分段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车站结构分段的原则,地铁站主体结构分14个区段,施工时由东向西施工,接地网分段与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相对应(分布在3-21轴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