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共52页文档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共52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讲义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1课件 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1课件  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等值线分布特征描述类问题答题模板: • 平行:沿…方向延伸,往…方向突出 • 递变:数值从…向…递减 • 疏密:分布是稀疏还是密集 • 极值:最大值区和最小值区分别出现
在哪里
练一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特征。
• 7月份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 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 • 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等温线较密集; • 西北部气温最低,东南部气温最高;
天气与气候,气 温及分布规律
一、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多云

s

冰雹 霜冻 沙尘暴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百叶箱
温度计
用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1.5米的温度计测得的。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即北 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20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气温年变化曲线
(2)年变化
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陆地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气 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晚1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日变化
太阳辐射最强 正午12时
北半球 气温年 变化
南半球
6月 12月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
(1)日变化
33
31
30
一天中,陆地
29
27
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 25
24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3 21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68张PPT)地理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68张PPT)地理

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冷的月份不相同,一般海洋迟一个月
地形地势
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少






纬度位置是影响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气候的主导因素,海陆分布是影响中纬度地区气候的主导因素。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1)有利影响: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等,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2)不利影响①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②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③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气温比周围郊区的气温高。④排放出的氯氟碳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受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最冷月均温0℃~15℃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冷月均温-15℃~0℃
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
最热月均温<10℃
寒带气候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水定型
年降水量
年雨型
全年降水多且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mm)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125mm)、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
3.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以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为例)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温定球
最高气温月份

区域地理天气和气候课件新人教版 共29页

区域地理天气和气候课件新人教版 共29页

• 板书设计:

1、概念

一、天气 2、特点 时间短 多变
•天
3、要素 风雨、冷热、阴晴等
•气

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和 •气 •侯 • •
三、气候
1、概念 2、特点 3、要素
时间长 稳定 气温和降水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要素: 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
讨论: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 晴天做?
2、暴风雪来临前,牧民们必须做什么? 3、孩子们在雪天喜欢做什么? 4、下雪天,在上学的路上同学们应该注意些
什么?
练一练:
学做小小播报员
•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播报图4.3上各城 市的天气状况。比一比,看哪一组播报的更快 捷,更准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2019年4月26日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质量级别 质量描述
乌鲁木齐市
72 可吸入颗粒物


阿勒泰市
25
----
Ⅰ优克拉玛依市 Nhomakorabea39
----


伊宁市
5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喀什市
6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奎屯市
47
----


想一想: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防治大气污染,让 我们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 播报时须声音洪亮,运用普通话。
• 活动结束,评出最佳气象先生、气象小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必背知识点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1.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如阴晴、风雨、冷热等,是时刻在变化的。

2.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

二、天气系统及影响1. 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基本方向。

风向的判断通常通过风向标或风羽的指向来确定。

2. 风力:风的强弱级别,共分18级。

风力的判断依据风羽的数量和类型,如每一长横代表2级,短横代表1级,三角代表8级等。

3. 卫星云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云雨分布。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且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 天气预报:预测未来一日或几日内的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情况。

三、气温及其变化1.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

南半球则相反,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

海洋上的气温年变化相对平缓,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

3.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四、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 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 降水类型: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 降水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知识精讲——天气与气候

地理知识精讲——天气与气候

地理知识精讲——天⽓与⽓候考点预测1.天⽓和⽓候的概念与区别概念特点天⽓某个地⽅段时间内发⽣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候某个地⽅多年的天⽓平均状况相对稳定2.⽓候的两个要素:⽓温和降⽔。

3.在北半球,陆地最热⽉出现在7⽉,海洋最热⽉出现在8⽉,陆地最冷⽉出现在1⽉,海洋最冷⽉出现在2⽉。

南半球正好相反。

⼀天当中最⾼⽓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出前后。

4.世界⽓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道)地区向⾼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的地⽅⽓温⽐周围低;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温不同,夏季陆热海凉,冬季陆冷海暖。

5.降⽔形成的条件:空⽓中含有⾜够多的⽔汽;空⽓温度下降到⽔汽能够凝结的程度。

降⽔的主要类型有:对流⾬、地形⾬、锋⾯⾬。

海拔每升⾼100⽶,⽓温下降0.6℃。

6.世界降⽔的分布规律⾚道附近降⽔多,两极地区降⽔少;中纬度地区⼤陆的沿海地区降⽔多,内陆地区降⽔少;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少,⼤陆东岸降⽔多。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地球的“⾬极”,请查找地图和资料,简要分析乞拉朋齐为什么会多⾬。

(答案:印度洋暖湿⽓流沿喜马拉雅⼭南麓爬升形成迎风坡降⽔。

)7.影响⽓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类活动等。

8.热带⾬林⽓候:全年⾼温多⾬。

(⾚道附近地区的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热带草原⽓候:终年⾼温,有明显旱、⾬季。

(热带⾬林⽓候南北两侧,⾮洲的⾯积最⼤)热带季风⽓候:终年⾼温,有明显⼲、湿季。

(亚洲的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候:终年⾼温⼲燥,降⽔稀少。

(回归线附近内陆与⼤陆西岸,⾮洲的⾯积最⼤)亚热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低温少⾬。

(回归线附近的⼤陆东岸)温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寒冷⼲燥。

1⽉平均⽓温在0℃以下。

地中海⽓候: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

(南北纬30°~40°的⼤陆西岸)温带海洋性⽓候:冬⽆严寒,夏⽆酷暑,降⽔均匀。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2课件 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气温及分布规律课时2课件 高二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粘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草地 耕地 新雪

海洋 海洋 (平均) (赤道)
反射

29-35
20 22-32 10-15 26
14 84-95 50
7
2
(%)
不同性质地面的发射率
3.气温的影响因素
(6)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区域地理》拓展:等温线延伸方向的影响因素
等温线延伸方向 等温线平直,大致与纬线平行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暖流:凸向高纬;寒流:凸向低纬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
温暖中心
岭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
地势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相间分布,气
3.下图示意某地7月7 °C 等温线近百年来的空间分布变化情况,②地等
• 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 上,海拔相对较高,气温较低;
• 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 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练一练 从气温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卡塔尔选择在11-12月举办世界杯并将重 要赛事安排在晚上的原因。
①11月-12月太阳高度角较小,昼长较短,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 ②地处沙漠地区,夜晚降温快,气温较低。
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雾凇,常出现在晴朗的天气。是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或者冷雾滴直接冻 结在物体上的一种自然现象。下左图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雾凇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雾凇发生时,左图中( )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第一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1.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和特征1.2 天气与气候的表示方法介绍天气与气候的表示方法,如天气图、气候图、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和使用这些表示方法第二章:天气系统2.1 气旋与反气旋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和特征分析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2.2 锋面系统介绍锋面系统的类型和特征讲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第三章:气候类型3.1 热带气候讲解热带气候的类型和特征分析热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2 温带气候介绍温带气候的类型和特征讲解温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气候变化4.1 气候变化的原因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如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第五章:天气与气候的应用5.1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讲解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局限性分析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因素5.2 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解天气与气候对农业、交通、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天气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六章:气象灾害6.1 洪涝灾害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分析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6.2 干旱灾害介绍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讲解干旱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七章:气候资源与气候灾害7.1 气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讲解气候资源的类型、利用与保护措施分析气候资源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影响7.2 气候灾害的应对与减轻介绍气候灾害的应对与减轻措施,如防洪工程、抗旱措施等分析气候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第八章: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8.1 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种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生物如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8.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如降水量、蒸发量等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9.1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分析农业如何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9.2 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介绍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分析城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第十章: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10.1 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与协议讲解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与协议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分析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与合作10.2 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贡献与责任介绍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第十一章:气候与人类健康11.1 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讲解气候因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分析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慢性病发生的影响11.2 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策略介绍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策略,如公共卫生措施、健康教育等分析个人和社会如何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适应能力第十二章:气候变化与经济12.1 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讲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就业等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影响12.2 低碳经济与发展介绍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途径和优势讲解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讲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目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3.2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介绍全球和我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第十四章:气候变化教育与公众参与14.1 气候变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讲解气候变化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教育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低碳生活方式中的作用14.2 公众参与气候变化行动介绍公众如何参与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如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第十五章:展望未来的天气与气候15.1 未来天气与气候的趋势讲解未来天气与气候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方法分析未来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和机遇15.2 面向未来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介绍未来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包括科技发展、政策制定、国际合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构建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高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的十五个章节,全面介绍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表示方法、天气系统、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气候资源与气候灾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气候与人类健康、气候变化与经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教育与公众参与以及未来天气与气候的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
最冷月 是1月
30
25
20
最热月
15 10
是7月
5
0
-5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月1 最低;
海洋上, 月8 最高, 月最2低。
问: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
2021/3/9
5
3、等温线图——可以表现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
围是-10-0 ℃ ,
B的气温数值范围
是 10 -20 ℃ 。
2.试着判断出A地
是 青藏高原 地区。
3.思考造成A、B两 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地形的不同
-10 ℃ 0℃
0℃
A
0℃
B
10 ℃ 20 ℃
2021/3/9
8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一般性
问: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北半球向北递减,南半球相反
气温的日较差
气温℃
最低气
温出现 在日出
前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25
20 15
最高气
10
温出现
5
在午后
0 -5
14时
-10

2 4 6 8 1012 14 16 18 20 22 24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内陆和沿海,晴天和阴天气温日较差谁更大?
2021/3/9
4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岸增2温021/)3/9 ;低温到高温寒流(对沿岸降温)
17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洋流和地形)
12℃
山\丘
10℃
C
8℃
陆地
问:图示当中的点C可能是什么?
向高温突出,中间气温低,属于山地
2021/3/9
18
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海陆位置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地形 此外洋流和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也是世界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划分温度带(五带)的主要依据
2021/3/9
19
2021/3/9
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现象,降水类型 2.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特征 3.利用等降水量线,自主学会分析全球降水变化规律 4.通过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下垫面,解释各个纬度带降水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降水量分布规律;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2.难点: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问:北半球一月时,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北半球一月为冬季,此时,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
洋向20北21/3。/9 南半球也是如此,但是不突出。
12
一月北半球

19℃

22℃
A
B
0°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A、B两点温度的高低? A高于B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 半球一月冬季时,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使得同一纬度,
2021/3/9
21
二、降水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A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 B有凝结核 C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
2021/3/9
22
3、降水的季节变化 ——常用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
洋向20南21/3。/9 南半球也是如此,但是不突出。
14
大陆
6℃ 海洋
8℃
16℃ 14℃
10℃
海洋
12℃
大陆
A
B
A图北半球1月份
B图南半球7月份
问:A、B两图分别是什么半球的几月份(1或7)?
一月陆向南,七月陆向北
2021/3/9
15
练习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C
2021/3/9
2021/3/9
6
4、世界气温的(垂直、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气温的垂直分布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原因: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海拔升高,地面辐射减少。 并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 减弱。
2021/3/9
7
1.A的气温数值范
2021/3/9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现象 2.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分析日较差、年较差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 3.利用等温线,自主学会分析全球气温变化规律 4.通过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解释各种 气温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 2.难点:气温分布规律和气温分布的成因
2021/3/9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一月南半球
C 海

22℃
D
19℃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D、C两点温度的高低? D高于C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
半球一月夏季时,陆地升温快,
海洋升温慢,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
13
问:北半球一月时,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北半球七月为夏季,此时,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
16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洋流和地形)
寒流
8 ℃
12 ℃
10
10


12
A
B 海℃洋
8
海℃洋
问:图示当中图一和图二的洋流是哪个半球的什么类型的洋流? 方法一:画一条横线表示同一纬度
再比较同一纬度两侧A、B两点的温度高低 B>A,A温度低于两边,寒流
方法二:等温线弯曲方向就是洋流运动方向,由高温到低温,暖流(对沿
2021/3/9
2
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在北半球,1月 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南半球则相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通 常用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来表示。
如:
2021/3/9
3
1、气温的日变化
原因20—21/3纬/9 度因素,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相反
9
问:依据等温线的变化确定A、B两地的南北半球?
18℃
15℃

12℃
A
北 B
2021/3/9
22℃ 25℃ 28℃
10
(3)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问: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什么差异性? 规律—北半球更弯曲,南半球相对平直 原因20—21/3海/9 陆因素,北半球陆地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更弯11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