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语病类型及例句分析
常见语病类型及例句分析

六大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一:语
序
不
当
1、定语次序不当
2、状语次序不当
3、谓语次序不当
4、关联词序不当
5、主客次序不当
6、对应次序不当
7、分句次序不当
1、定语次序不当
多重定语次序: 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或时间、处所的— 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名词(属性)— 中 心 词 (名词)。简记:谁的—多少—怎样的—中心词(名词)。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5、主宾搭配不当 ①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 与宾语“花园”不搭配 ②这些花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是花农精心管理的结果。去 掉“的原因”。 6、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①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积极”应改 为“虚心”“认真”“耐心”等 ②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成熟”应改为“熟练”。
1、偷换概念 在会上,大家谈了对学校的看法,看来,大家的希望不一 致。 “看法”与“希望”,更换了概念 。 2、前后矛盾 ①进考场什么也不准带,只能带钢笔、铅笔、直尺和圆规。 其它什么也不准带
②我校编写的语文复习资料已经在付印中。(删除已经)
3、不合事理 ①只要是生病,就一定会发烧。 不合情理,太绝对。 ②他是南方人,很会游泳,可见,南方人都很会游泳。 以偏概全 4、判断不当 ①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青年人是时期”不 当,“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时期”。
四年级语文病句类型及例句

四年级语文病句类型及例句
1.成分残缺
1.由于她取得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十月十四日,我们办起了黑板报,抱着向航空系研究的想法。
3.通过这次研究,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4.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要抓紧时间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5.我们要尽一切力量让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2.语序不当
1.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XXX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2.今年5月底,XXX和XXX联合举办了这期研究班。
3.在昨天的半决赛中,XXX和XXX分别以3:1和2:1战胜了XXX和XXX。
4.新建的班委会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5.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3.搭配不当
1.他在劳动时不但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2.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克服缺点并改正错误。
3.在会上,他虚心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4.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
5.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4.表意不明
1.上课了,XXX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
来不请假的呀。
”(改为更明确的表述,如:“小XXX时遵守
纪律,按时到校,很少请假。
”)。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语病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出现不符合语法、逻辑、语境等规范的错误或不当用法。
在写作过程中,常见的语病类型有很多种。
本文将介绍十三种常见的语病类型,并提供相应的修正方法,以帮助读者避免在写作中犯这些错误。
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语病常见于复合主语、倒装句、就近原则等情况下。
例句:他们都是喜欢看电影。
修正:他们都是喜欢看电影的人。
2. 名词重复名词重复是指在文中多次使用同一个名词,影响文章的表达流畅度。
例句:这本书是我朋友送给我的那本书。
修正:这本书是我朋友送给我的。
3. 插入语位置不当插入语位置不当是指插入语放置在不恰当的位置,影响句子的连贯性和语义的清晰度。
例句:我们昨天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是很好看的。
修正:我们昨天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很好看。
4. 同音字错误同音字错误是指音形相同、义不相同的词语被错误地使用。
例句:我要买一台苹果电脑,可以帮我推荐一下吗?修正:我要买一台苹果电脑,可以帮我推荐一下吗?5. 词性错误词性错误是指词性的使用不准确,从而导致语句表达的含义不清楚或者发生歧义。
例句:我经常坐地铁上班,因为时间非常省。
修正:我经常坐地铁上班,因为时间非常省事。
6. 并列结构不对称并列结构不对称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并列结构时,连接的成分在形式、长度、重要性等方面不对称。
例句:他喜欢旅行、读书和运动。
修正:他喜欢旅行、阅读和运动。
7. 代词不一致代词不一致是指代词的性、数、人称等与前文或后文的名词或代词不一致。
例句: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它的颜色很漂亮。
修正: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它的外观很漂亮。
8. 时态混乱时态混乱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时态使用不一致而导致语句表达不清晰。
例句:昨天我走在街上,看见一个朋友。
修正:昨天我走在街上,看见了一个朋友。
9. 句子结构紊乱句子结构紊乱是指句子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句子的表达不清晰或者句意不明。
例句:他昨天跟我说了一个新的计划,他打算不再继续这个项目。
【语文知识点】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语文知识点】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常见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混乱,指代不明,不合逻辑等。
下面整理了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供大家参考。
1.成分残缺(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2)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3)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2.搭配不当(1)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不仅”。
(2)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3.词序混乱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4.指代不明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5.不合逻辑(1)我校编写的语文复习资料已经在付印中。
(删除已经)(2)八百多人,几干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儿千条胳膊呢?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3)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首富”与“第二”矛盾。
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

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一)语序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句子成分残缺【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病句类型及例句: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应改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应改为: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热情地走向社会主义。
)2、状语位置不当。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应改为:应该充分发挥广大知识的作用。
)3、虚词位置不当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应改为:如果我们不努力把自己国内的事情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应改为:如果现在不赶快检查代耕工作,那么眼前的地就锄不好。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不但他好好研究,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应改为:不仅他好好研究,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跑着。
(应改为: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沸腾。
(应改为: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沸腾。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应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
(应改为: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
(应改为: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___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人才。
(应改为:___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这最后一天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应改为:这最后一天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
)政治稳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病句常见类型及例句

病句常见类型及例句一、常见语病种类:1、语序颠倒2、缺少成分3、用词不当4、重复罗嗦5、有歧义二、例句(修改句子并说一说属于哪类)1组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组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tu3组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病句的类型、例句及修改

病句的类型、例句及修改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学会分析例句并掌握修改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病句的常见类型、相关例句以及修改的方法。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1、缺主语例句: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分析:“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修改:去掉“通过”或者“使”,即“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或者“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2、缺谓语例句: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参与”后面缺少谓语动词。
修改:在“参与”后加上“承担”,即“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承担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3、缺宾语例句: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分析:“走上”缺少宾语。
修改: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即“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不符合逻辑事理。
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分析:“狂风”不能“下”,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去掉“狂风和”,即“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分析:“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
修改:在“一顶蓝色帽子”前加上“戴着”,即“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
”3、主宾搭配不当例句: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分析:应该是“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主宾倒置。
修改:把“这篇童话”和“我”调换位置,即“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分析:“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可将“很大”改为“很多”。
修改: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成分残 缺、赘余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定语残缺 5、状语残缺 6、关联词语残缺
1、主语残缺
①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的重要性的认识。 滥用介词,缺 主语。
②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 后一句缺主语
2、谓语残缺
3、歧义
(1)词语多义、多音造成歧义
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多义 ②这 个人好说话。 “好”多音
(2)层次结构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①翻译小说。 结构是动宾也可偏正。 说不过他也得说。(层次划分不明)
②你
(3)词语管辖范围不确定造成歧义
①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早有准备。指代不明。
6、对应次序不当 ①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②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正义和非正义、侵略和非侵略的
大较量。 7、分句次序不当 ①他不仅能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吃透
马克思主义理论。 ②我们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二、搭 配 不 当
1、关联词搭配不当 2、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4、主谓搭配不当 5、主宾搭配不当 6、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8、多对一、一对多搭配不当 9、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常见语病类型
六大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一:语 序 不 当
1、定语次序不当 2、状语次序不当 3、谓语次序不当 4、关联词序不当 5、主客次序不当 6、对应次序不当 7、分句次序不当
1、定语次序不当
多重定语次序: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或时间、处所的— 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表性质名词(属性)— 中 心 词 (名词)。简记:谁的—多少—怎样的—中心词(名词)。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对于”和“在——上”杂糅 (2)两个句子套叠(藕断丝连) 病因:把本应分开说的两个非固定格式的句子套在一起,造成
结构混乱。 ①我生长在珠江边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是”的前面加“那
儿”) 是“我——边”和“珠江边是——土地”的套叠
(3)主动被动混合
病因: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混合,造成结构混乱。
“的问题”。 ②农民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在生产上手把手
地教会了农活。 “我们” 4、定语残缺 ①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艰苦的” ②刚完成了兴修水利的郑主任昨天回去了。 “任务”。
5、状语残缺 ①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取代圆珠笔。 “用钢笔” ②当我遇到许多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解决。
3、动宾搭配不当 ①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改正”与“缺点”不搭,应“克服” ②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保护”与“安全”不搭配 4、主谓搭配不当 ①他那和蔼可亲的容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
我面前。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回响”搭配。
1、指代不明
①一中和二中在一次篮球赛中,最后一分钟终于把他们打 败了。 “他们”指代不明。
②小王和小李在路上走着,小丁迅速走到他跟前问长问短。 “他”指代不明。
2、语意未尽
①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就大大地 变了样。 前后主语不一致,意思不完整。
②我父亲工作的袜厂,他的待遇比过去提高了。 “在袜 厂工作”
②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 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 学习。
五、表 意 不 明
1、指代不明 2、语意未尽 3、歧义—— (1)词语多义造成歧义(2)结构层次划
分不同 (3)词语管辖范围不确定(4)连接界限
不清 (5)简略(6)语意不明标点不当
皮包。 后句主语省略造成歧义。 ②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车票、船票、飞机
票
(6)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①制订工作计划前,厂里召开了党员、团员、群众会讨论。 (是分别开会,还是一起讨论)
②对这种做法,有人提出批评,我认为(这种批评)是对 的。
六、不 合 逻 辑
1、偷换概念 2、前后矛盾 3、不合事理 4、判断不当 5、否定不当 6、照应不当 7、概念并列不当 8、分类不当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②文艺作 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
8、多对一、一对多搭配不当
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人员”能与“造就”搭配,但不能与“提高”搭配。)
9、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 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5、主宾搭配不当
①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主语“夏天” 与宾语“花园”不搭配
②这些花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是花农精心管理的结果。去 掉“的原因”。
6、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①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积极”应改 为“虚心”“认真”“耐心”等
②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成熟”应改为“熟练”。
得很大的成功吗? 6、照应不当 ①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
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②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概念并列不当
①学雷锋小组常常为孤寡老人做
饭、挑水、搞卫生、干活等。
②植树节那天,不少青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都参加了 植树活动。
(保留一个成语即可) ②他之所以能评上“三好学生”,是因为努力学习,热心
为集体工作而评上的。
3、定语多余 ①这是我县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规模最大的运动会。 ②睡了觉还点灯,真是不必要的浪费。 4、状语、补语多余 ①听了王立的话,我真是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杜老师。 ②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
史舞台。 “在‘五四运动’中” 状语不完整 3、 中途易辙: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
一句。 ①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
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 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 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 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 它。 “都离不开它”的主语当为“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 精”
例:国家队里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一位 女篮球教练。 国家队里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性的)有20 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性的) 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3、谓语次序不当 例:①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
告。②同志们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4、关联词语次序不当 ①由于小李苦干加巧干,所以半年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小李由于 ②英语虽然难学,但我还是取得了好成绩。虽然英语 5、主客体次序不当 ①白求恩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民是很熟悉的。 中国人民
对于白求恩这个名字
2、多重状语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正确顺序: 多重状语次序: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
处所词—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情态动词或形容 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语。简记:何时— 何地—何范围—中心词(动词) 例:许多同学在教室里昨天同他都展开了激烈地辩论 许多同学昨天(时间)在教室里(地点)都(范围) 同他(对象)展开激烈地(情态)辩论。
1、关联词搭配不当
①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 “不仅”。
2、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①她那清亮、甜美、和蔼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 饶的河西走廊。“和蔼”“歌声”
②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一 支”与“歌声”搭配不当
以偏概全 4、判断不当 ①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青年人是时期”不
当,“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时期”。 ②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一个崭新的题材。“崭新的
题材”可以改为“新电视剧”之类。
5、否定不当 ①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②会议达成了重要协议,难道还能否认这次讨论会没有取
①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 的目的。
缺少“目的”的谓语(“才能”后加“达到”)
②东湖镇镇委会,在改革开放中,去年粮食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林、 牧、渔也有了很大发展。
缺谓语, “开放中”后补上“领导大家努力生产”
3、宾语残缺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这家公司出售翻版光碟。
②两个职业中学的老师来到这里。 “两个”修饰范围不 明确
(4)连接界限不清、标点不当 ①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坐汽车去。“和”连接界限不清。 ②他真后悔自己没按老王的吩咐,把电门关上,结果才引
起这场火灾。把“吩咐”后逗号去掉。 (5)简略造成歧义 ①我看见张远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
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③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四、结 构 混 乱
1、句式杂糅: (1)不同句式杂糅 (2)两个句子套叠 (3)主动被动混合 2、结构不清 3、中途易辙 4、反客为主
1、句式杂糅 (1)不同句式杂糅 病因:两种句式混杂,造成结构混乱。 ①我们一定要叫珠江变个样不可。 否定、肯定句式杂糅 ②对于改变工种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产生错误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