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技巧
中考数学最后压轴题的解题方法

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
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二: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
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的审题。
总之,问题的切入点很多,考试时也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
有些同学往往想想觉得不行就放弃了,其实绝大多数的题目只要想到上述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中考数学压轴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已经成为中考数学拔高的夺分点。
下面整理了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答题技巧,供参考。
注意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是检测同学们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涉及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是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查。
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近几年,用分类讨论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
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一种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我们通常是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转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已知与未知、数量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都可以通过转化来获得解决问题的转机。
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作为初中数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压轴题往往是最能考察学生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部分。
因此,成功解答中考压轴题对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和进入理想高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成功解答中考压轴题的策略和技巧,旨在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学会分析题目初中数学中考中的压轴题难度都非常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在解题前一定要认真地分析题目,了解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和知识点,找到题目的核心思想和解题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较长的综合题目,我们要有耐心地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和条件,寻找相应的数学模型,方能写出正确的答案。
二、注重练习练习是提高数学成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压轴题的关键。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技巧。
因此,我们要多做一些难度适当的练习题,积累经验,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基本功要扎实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学基础上形成解题思路。
基础技能的训练需要掌握好基本的数学计算技能,例如,四则运算、分数运算、代数式、函数图像的作图等。
只有把基础掌握好了,才能够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融会贯通,快速出答案。
四、善用信息在解决压轴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把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有时,问题难在信息获取上,信息获取不到无从下手,这时我们要利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搜索可用信息。
另外,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得到信息,方便下一步的解答。
五、多思维初中数学往往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因此,为了成功解决中考压轴题,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放思维,勇于挑战难题。
在平时练习中,要多进行思维训练,像解谜游戏一样,考虑能否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六、千万不可翘掉基础知识在应对中考压轴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基础知识,不要因为太过执着于高级知识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中考各类压轴题答题技巧

初中中考各类压轴题答题技巧一、数学压轴题类型1. 函数综合题初中中考的函数综合题常常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甚至反比例函数揉在一起考。
对于这种题,你得先把函数的基本性质搞清楚。
像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顶点坐标公式,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要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样熟练。
别一看到题目就慌,先把题目里给出的函数表达式看明白,看看是要你求最值呢,还是求与坐标轴的交点。
要是求最值,那就赶紧把顶点坐标求出来,往往答案就在那里等着你呢。
2. 几何综合题几何压轴题有时候是三角形、四边形、圆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
比如说三角形全等和相似,这可是经常用到的知识点。
看到三角形相关的条件,先在脑海里过一遍全等和相似的判定条件。
对于圆的问题,什么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之类的,可不能忘。
在做几何题的时候,辅助线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有时候一条合适的辅助线就能让整个题目变得超级简单。
你可以多尝试从特殊点、特殊线去作辅助线,比如中点、角平分线之类的。
3. 动点问题动点问题最让人头疼了,因为点在动,情况就一直在变。
这时候你要抓住不变的量。
比如说有些线段的长度虽然点在动,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是不变的。
还有就是要学会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线段的长度,这样就能建立方程来求解了。
有时候还可以通过找特殊时刻的情况,来推测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规律。
二、答题技巧通用部分1. 读题要仔细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题目里。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条件,可能就是解题的关键。
别走马观花地读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把所有的条件都找出来,还可以在题目上做一些小标记,提醒自己哪些是重点。
2. 大胆假设如果一时没有思路,那就大胆假设一些情况。
比如说假设某个点的坐标,或者假设某个图形的形状。
然后根据假设去推导,如果推导过程中出现矛盾,那就说明假设不成立,再换一个假设。
有时候通过这种不断试错的方式,就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3. 检查很重要做完题可别着急交卷,一定要检查。
检查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思路重新做一遍,或者把答案代入题目中看看是否符合所有的条件。
初三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初三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1. 哎呀,初三数学压轴题可难倒不少人呢!但咱别怕,先来说说认真审题这一招。
就像你走路得看清路一样,不看清题目怎么能找到解题的方向呢?比如有这么一道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让你求它的周长,那你就得先看准半径是多少呀!这认真审题是不是很重要呀?2. 嘿,要善于转化条件呀!很多时候,题目里的条件看似复杂,其实就像隐藏的宝藏,等你去挖掘转化呢!比如说有个题给了你一堆边的长度,那你想想能不能把它们转化成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条件来求解呢,就像给你一堆零件,你得组装起来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3. 哇塞,一定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呀!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嘛。
就好比你找东西,不能只在一个地方找呀。
比如有道题你用常规方法解不出来,那咱是不是可以从图形的对称性或者特殊点入手呢?就像找路一样,多找几条路试试呀!4. 嘿,别忘了归纳总结呀!做完一道题,你得想想,这题有啥特点,解题方法能不能用到其他题上呢。
好比你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以后碰到类似的门都能开呀!像那种求最值的题,是不是有一些通用的思路可以总结呢?5. 哎呀呀,要敢于尝试大胆假设呢!反正又不扣分,怕啥呀。
比如有个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咱就假设一个条件,顺着往下推呀,说不定就找到答案啦!这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大胆往前走呀!6. 注意细节呀,同学们!一个小细节可能就是你解题的关键呢。
就像拼图少了一块就不完整一样。
比如计算的时候,小数点可别点错啦!那不是前功尽弃啦?你说能不重视细节吗?7. 嘿,建立模型也很重要哦!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化成模型,就好解决多啦。
就跟搭积木一样,有了模型就能搭出漂亮的建筑。
比如遇到行程问题,我们可以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模型呀,是不是很形象?8. 还有哦,要保持冷静呀!遇到难题别慌张,一慌就容易出错啦。
就像考试紧张就发挥不好一样。
你要冷静思考,相信自己能解决它呀!你能做到的,对吧?9. 最后呀,多练习才是硬道理!熟能生巧嘛。
做的题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

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中考数学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升学和未来的学习生涯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考数学试题中,常常有一些难度较大、涉及知识面广泛、需要灵活应变的题目,这些就是我们说的中考数学中的“压轴题”。
这些题目既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考验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备考中要特别重视这类题目的练习和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解题策略1.理解题意:理解题目的关键信息和解题规律,分析问题所涉及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抓住题目的中心思想,明确解题目的突破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归纳总结:把几个相似的题目作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点,归纳总结出问题的常见解法、技巧和思路,再运用它们推算出本题的解题方法。
3.举一反三:将解决本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的问题上,通过类比、变形、推广等方法,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水平。
4.灵活应变: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变化性,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修正,要善于对题目进行判断和估计,掌握灵活应变的解题方法。
二、解题技巧1.画图辅助:画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题目,从而更方便地推算和解答问题。
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需要,画出简洁、准确的图形,用于分析问题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推出解题方法。
2.巧用公式: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往往涉及到很多的公式,学生要掌握这些公式的使用方法和特点,熟练应用公式来解答问题。
同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判断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3.化繁为简: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逐步深入,不断推进,使问题化解成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如此反复推算,直到解答整个问题。
4.运用逆向思维:对于某些特殊的问题,可能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推理和解答。
比如,可以从问题的反面去分析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或者对某一已知条件推出未知的结论等等。
中考数学压轴攻略

中考数学压轴题攻略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命题规律
1. 知识分布: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应用题。
2. 题型:几何压轴题、代数压轴题、几何代数综合压轴题。
3. 解题方法:构造法、分类讨论法、反证法、图解法。
二、中考数学压轴题难度的原因
1. 题目的设计包含了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
2. 题目的解题方法多样,要求学生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3. 题目信息量大,需要学生有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 题目设计有陷阱,要求学生细心审题,避免失误。
三、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策略
1.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思路。
2. 挖掘已知条件,找出关键信息和隐藏信息。
3. 运用所学知识,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小的部分,逐一解决。
4. 综合各部分的结果,得出答案。
四、中考数学压轴题训练方法
1. 多做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方法。
2.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要忽视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
3. 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会总结和归纳,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5. 在考试中保持冷静,不要因为遇到难题而影响心态。
五、中考数学压轴题注意事项
1. 注意时间分配,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时间。
2. 注意解题步骤的清晰和完整,不要跳步或省略步骤。
3. 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要犯低级错误。
4. 注意心态的调整,不要因为遇到难题而产生负面情绪。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方法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方法压轴题这类题目一般分数多,难度大,考验综合能力强,在考试中是能够拉开成绩的题目,也是很多同学重点钻研项目。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数学压轴题经典之作解法中考数学压轴题经典解法一:学会大体上把复杂图形拆解变成一些基本图形与几何相关的压轴题一直是中考热门考查对象,此类问题所给出的图形都较为复杂,甚至需要添加一些辅助线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脍炙人口解法二:不要忘了十分相似这个活宝压轴题具体会考什么?没有进入考场看到习题试卷那一刻,谁都不知道,加上压轴题牵涉到的涉入知识点较多。
如果我们刻意急著靠猜题、押题等这种方式去应付压轴题的学习,很可能会让考生输的很惨。
况且面对压轴题就毫无办法了吗?不要去猜题押题,但我们可以去研究题型,发现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之间辨认出的联系,如相似就是一个极其热门的考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算术经典解法三:解决动态问题,要学会动中找静动态问题一直是中考数学热点,也是化学分析压轴题最喜欢定量分析题型之一。
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观察点阵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怎么变?往哪变?更要发现什么量是没变,学会动中找静。
中考数学压轴题实操1、基本知识不丢半分在不断加强中考数学的备考中强化知识网络的梳理,并熟练掌握中考考纲要求的知识点。
“首先要梳理知识网络,思路清晰善用。
其次要掌握数学考纲,对考试心中有谱。
掌握今年中考数学的考纲,用考纲来统领知识初稿,掌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过好基本的解题技巧,根据考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侧重复习。
2、运用数形结合价值观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之一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几何体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李群问题的解决方法,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
纵观近几年我市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准确,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1 2013年中考数学冲击波__考前纠错必备 23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数学综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集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综合性,多数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是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的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 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求x的值等,或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端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中考压轴题大多是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掌握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是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列(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其解析式、研究其性质。 二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进行考察和探究。 三是运用转化的数学的思想。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中考压轴题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可把压轴题分离为相对独立而又单一的知识或方法组块去思考和探究。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技巧: 一是对自身数学学习状况做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试的时候重心定位准确,防止 “捡芝麻丢西瓜”。所以,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或几个“难点”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检查前面的题,尽量要保证选择、填空万无一失,前面的解答题尽可能的检查一遍。 二是解数学压轴题做一问是一问。第一问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不是问题;如果第一小问不会解,切忌不可轻易放弃第二小问。过程会多少写多少,因为数学解答题是按步骤给分的,写上去的东西必须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布局要合理;过程会写多少写多少,但是不要说废话,计算中尽量回避非必求成分;尽量多用几何知识,少用代数计算,尽量用三角函数,少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三是解数学压轴题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正确解答。审题要全 2
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解数学压轴题要善于总结解数学压轴题中所隐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的思想等。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所以,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示例:(以2009年河南中考数学压轴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解:(1)点A的坐标为(4,8) …………………1分 将A(4,8)、C(8,0)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ax2+bx 得 8=16a+4b
0=64a+8b 解得a=-12,b=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4x …………………3分 (2)①在Rt△APE和Rt△ABC中,tan∠PAE=PEAP=BCAB,即PEAP=48 ∴PE=12AP=12t.PB=8-t. ∴点E的坐标为(4+12t,8-t). ∴点G的纵坐标为:-12(4+12t)2+4(4+12t)=-18t2+8. …………………5分 ∴EG=-18t2+8-(8-t) =-18t2+t. ∵-18<0,∴当t=4时,线段EG最长为2. …………………7分 3
②共有三个时刻. …………………8分 t1=163, t2=4013,t3= 8525. …………………11分 中考数学《三类押轴题》专题训练 第一类:选择题押轴题 1. (2012湖北襄阳3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kx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12 B.k<12且k≠0 C.﹣12≤k<12 D.﹣12≤k<12且k≠0 【题型】方程类代数计算。 【考点】 ; 【方法】 。
2. (2008武汉市3分)下列命题: ①若0abc,则240bac;
②若bac,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bx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③若23bac,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bx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④若240bac,则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2或3.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④ D. 只有②③④.
【题型】方程、等式、不等式类代数变形或计算。 【考点】 ; 【方法】 。
3. (2012湖北宜昌3分)已知抛物线y=ax2﹣2x+1与x轴没有交点,那么该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象限是【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题型】代数类函数计算。 【考点】 ; 【方法】 。 4
O A F
C E B
4. (2012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①b﹣2a=0;②abc<0;③a﹣2b+4c<0;④8a+c>0.其中正确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题型】函数类代数间接多选题。 【考点】 ; 【方法】 。 5. (2012山东济南3分)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
A.21 B.5
C.1455 D.52 【题型】几何类动态问题计算。 【考点】 ; 【方法】 。
6. (2012年福建3分)如图,点O是△ABC的内心,过点O作EF∥AB,与AC、BC分
别交于点E、F,则( ) A . EF>AE+BF B. EF C.EF=AE+BF D.EF≤AE+BF 【题型】几何类证明。 【考点】 ; 【方法】 。 7. (2012湖北武汉3分)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CD于点F,若AB=5,BC=6,则CE+CF的值为【 】
A.11+1132 B.11-1132
C.11+1132或11-1132 D.11-1132或1+32 【题型】几何类分类问题计算。 【考点】 ; 【方法】 。 5
8. (2012湖北恩施3分)如图,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3 B.2 C.3 D.2 【题型】几何类面积问题计算。 【考点】 ; 【方法】 。 9. (2012湖北咸宁3分)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墙来了!选手需按墙上的空洞造型摆出相同姿势,才能穿墙而过,否则会被墙推入水池.类似地,有一个几何体恰好无缝隙地以三个不同形状的“姿势”穿过“墙”上的三个空洞,则该几何体为【 】.
A. B. C. D. 【题型】几何类识图问题判断。 【考点】 ; 【方法】 。 10. (2012湖北黄冈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BC=6cm,点
P 从点A 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
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将△PQC沿BC翻折,点P的对应点为点P′.设Q点运动的时间t秒,若四边形QPCP′为菱形,则t的值为【 】 A. 2 B. 2 C. 22 D. 4 【题型】几何类动态问题计算。 【考点】 ; 【方法】 。 11. (2012湖北十堰3分)如图,O是正△ABC内一点,OA=3,OB=4,OC=5,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4;③∠AOB=150°;④AOBOS=6+33四形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