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人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0.1里有( 10 )个0.01; 0.01里有( 10 )个0.001;
小数与整数一样,每相邻的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
精品PPT
5.193
5个一 1个0.1 9个0.01 3个0.001
精品PPT
整数与小数读法的不同:
3005 三千零五 0.3005 零点三零零五
精品PPT
说出每个小数的意义,每个小数是由几个计数单位组成?
)
3、小数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
4、大于0.5而小于0.6的小数一个都没有。( ×)
精品PPT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
1米45厘米
80厘米= 0.8 米
0.95米
1.32米
1米45厘米= 1.45 米
精品PPT
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 10倍 ); 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 100倍 );
精品PPT
名数改写: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 最大速度约每秒运行8.1千米,最小 速度约每秒运行6300米。
名数改写的规律: 一看大小; 二定乘除;
8.1千米= 8100 米 8.1×1000=8100 6300米= 6.3 千米 6300÷1000=6.3
一艘轮船重65吨600千克。
65吨600千克= 65.6 吨 600÷1000=0.6吨 65+0.6=65.6吨
0.36和0.360一样吗? 0.36与0.360哪个数更精确?
精品PPT
一个三位小数约等于0.36,它可能是多少? 其中最大是( 0.364 ),最小是( 0.355 )。
0.36×1000= 360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五年级上则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8、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11、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2、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13、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质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单位换算:(1)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32——P58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在经历小数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6、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7、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核心任务: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几份用小数怎样表示?2、怎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篇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分析及教案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题:《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总序号:授课时间:月日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x|k b| 1 . |o |m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角=( )元(2)3角=( )元(3)9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10 份、 100 份、 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必然要读出来。
整数部分要依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一次读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若是整数部分是零就写 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尔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尾端不为 0 的小数的中间添上 0 后,小数的大小会改变。
6.化简小数的方法:依照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尾端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7.改写小数的方法:(1)小数的改写,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依照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即可。
(2)整数改写成小数,第一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尔后依照需要在小数点后添上相应个数的“ 0”。
8.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
9.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 倍;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 倍;( 2)小数点向左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的 1 ;10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010.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1)整数部分是 0 的小数,当小数点向右搬动后,整数部分前面的 0 必定去掉,若是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 0 补足数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二、小数的意义1、把单位1 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 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1.9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1.99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 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1.999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 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 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 个十分之一;1 里面有100 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1、小数数位顺序表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 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100.89 102.8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 0”都要依次读出来;11.01 2.003 5.000012 10.20305②、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30.203123③、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人教版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2)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3)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构成和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2)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小试牛刀:1.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 m,也是1dm.解析:101m 5dm 105m 0.5m 2.填空。
3.20是一个 位小数,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其中3在位上,表示3个 ,2在 位上,表示2个【解析】:两;百分之一或0.01; 320;个;一;十分;十分之一或0.13.读出下面各小数。
6.08 读作: 0.100 读作:30.0708 读作: 1003.003 读作:【解析】:六点零八; 零点一零零; 三十点零七零八;一干零三点零零三4.写出下面的小数。
(1)一只非洲大甲虫长十四点八零九厘米,重九十九点零七九克。
十四点八零九,写作 九十九点零七九,写作 ;(2)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写作;【解析】(1)14.809; 99.079 (2)40075.69二、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改变小数的意义也发生改变;2.小数性质的应用。
(1)小数的化简:化简小数时,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其他位置的0不能去掉,否则就会改变小数的大小;(2)小数的改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份。 1m=100cm
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份。 1m=100cm
用小数怎样表示?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份。 1m=100cm
0.01m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份。 1m=100cm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0 份。 1m=1000mm
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0 份。 1m=1000mm
用小数怎样表示?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0 份。 1m=1000mm
0.001m
把 1m平均分成 10 0 0 份。 1m=1000mm
把 1m平均分成 10 份。
1份是1dm,3份是3dm。 1dm ( 3 )dm
( )m 0.1m
( 0.3 )m
把 1m平均分成 10 份。
1dm ( 3 )dm ( )m
0.1m ( 0.3 )m
把 1m平均分成 10 份。
1dm ( 3 )dm ( )m
0.1m ( 0.3 )m
7份是几分米?用 分数怎样表示?用 小数怎样表示?
1mm=0.001m 即0.01与0.001之间的进率是10。 1cm=10mm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你知道吗?◎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 在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刘徽就提出把整数个 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到了公元13世纪,我国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 “小数” 这个名称。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
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④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投影出示)。
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三、巩固发展1.填表格:2.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 )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 0.09 0.0359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2.小数的读写法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0.2 0.05 0.005 0.01……)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1.5 40.6 3.134 6.8……)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2、教学小数的读法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3、教学小数的写法(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三、巩固练习1、填空0.9里面有()个0.1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反思:3.小数的性质2课时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
生:3.50元。
师:是多少钱?生:3元5角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验证猜想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
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3.9 0.300 1.8000 5005.780 0.0040 102.02 60.06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0.30=0.3)化简下面各小数:0.40 1.850 2.900 0.506000.090 10.830 12.000 0.070(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盐水棒冰每支5角随便每支1元5角可爱多每支2元5角2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