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学 第六章 清热药(2)_2012年版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中药学》习题集-清热药

《中药学》习题集-清热药

《中药学》习题:清热药(一)一、 A1 型题(1) 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A柴胡B青蒿C黄芩D白薇E鸦胆子答案 B(2)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A 银柴胡B秦艽C地骨皮D青蒿E白薇答案 D(3)连翘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A除湿止痒B利尿消肿C活血止痛D清肺利咽E消痈散结(4)鱼腥草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A祛瘀B下乳C利尿D除痹E通便答案 C(5)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A生肌敛疮B杀虫止痒C利湿通淋D泻肝胆火E凉血消斑答案 C(6)黄芩、黄连与黄柏三药功效共同点是:A泻火解毒B凉血止血C清热安胎D清热利湿E清泻相火(7)既能泻实火,又能退虚热的药是:A黄芩B秦艽C黄柏D生地E山栀答案 C(8)鸦胆子的用量用法是:A 3-10克,先煎B 3-10粒,煎服C 0.5-2克,吞服D 1-15粒,后下E 10-30粒,吞服答案 E(9)功能清热解毒,既可治疗肠痈,又可治疗肺痈的药是:A红藤B鱼腥草C败酱草D丹皮E桃仁答案 C(10)功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 A山慈B败酱草C四季青D半边莲E白花蛇舌草答案 C(11)善治冷积久痢,对阿米巴痢疾有良效的药是:A白头翁B秦皮C马齿苋D鸦胆子E黄连答案 D(12)银柴胡的功效是:A清血热,退虚热B除湿热,清疳热C退虚热,清肝热D退虚热,清疳热E清实热,除虚热答案 D(13)生地黄除能清热凉血外,还能:A养阴生津B泻火解毒C清热利尿D安神定惊E退除虚热答案 A(14)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肺经之热的药是:A黄芩B黄连C黄柏D龙胆草E苦参答案 A(15)风热目疾,翳膜遮睛之证,应首选:A谷精草B密蒙花C夏枯草D青葙子E石决明答案 A16)既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又可用于肝虚目昏干涩的药是: A夏枯草C谷精草D密蒙花E枸杞子答案 D(17)鸭跖草主治除何证以外的病证?A热病发热B热淋水肿C咽喉肿痛D痈肿疮毒E风热火眼答案 E(18)寒水石的功效是:A清热泻火B清热生津C清热凉血D清热解毒E清热燥湿答案 A(19)长于清心与小肠经热的药物是:A夏枯草B石膏D鸭跖草E寒水石答案 C(20)治肝热痰火郁结的要药是:A栀子B知母C夏枯草D贝母E牡蛎答案 C(21)下列除……以外都是栀子的功效A泻火除烦B清热解毒C凉血止血D利湿退黄E生津止渴答案 E(22)芦根与天花粉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生津B清热利尿C消肿排脓E以上都不是答案 A(23)天花粉的药用部分是:A花粉B花蕾C藤茎D块根E花序答案 D(24)治疗胃热呕逆,宜用:A知母B石膏C竹叶D栀子E芦根答案 E(24)下列除……以外均是芦根的作用A清热生津B清热止呕C清热燥湿D清热利尿答案 C(25)既能清肺、胃实热,又能滋阴退虚热的药是:A知母B芦根C石膏D鳖甲E黄芩答案 A (26)柴胡和银柴胡功效共同点是:A解表泄热B疏肝解郁C退虚热D升举阳气E以上都不是答案 E(27)黄柏与知母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燥湿B泻火解毒C滋阴润燥D退虚热,泻相火E清疳热,消积滞(28)黄连与胡黄连功效共同点是:A退虚热B除疳热C清湿热D清心火E祛风湿答案 C(29)功能解毒除湿,善治梅毒的药物是:A轻粉B水银C雄黄D土茯苓E土牛膝答案 D(30)治疗传染性肝炎,降低血清转氨酶的良药是: A半边莲B大青叶C垂盆草D穿心莲E鱼腥草答案 C(31)肺痈咳吐脓血者,首选:A鱼腥草B连翘C大青叶D红藤E败酱草答案 A(32)除…以外均有清热利咽的作用A射干B马勃C山豆根D板兰根E鱼腥草答案 E(33)马齿苋主治除何证以外的病证?A疟疾寒热B湿热泻痢C赤白带下D火毒痈疖E热淋血淋答案 A(34)治温热病热毒炽盛,身发斑疹的最佳药物是:B犀角C黄连D牛黄E羚羊角答案 B(35)生地黄的适应证是:A气分热炽,壮热烦渴B湿热黄疸,淋证C热毒血痢D皮肤瘙痒,疥癣E热病伤阴,夜热早凉答案 E(36)前人称为“疮家圣药”是指:A蒲公英B黄连C紫花地丁D金银花E连翘答案 E(37)热毒泻痢,下痢脓血之证,当用: A蒲公英C紫花地丁D金银花E蚤休答案 D(38)功能清热解毒而兼有疏散风热作用的药物是: A金银花B连翘C薄荷D桑叶E紫草答案 A(39)热毒炽盛而致斑疹不畅或紫暗者当用:A浮萍B赤芍C紫草D生地E红花答案 C(40)金银花的性味是:A苦寒B辛凉D甘寒E甘淡凉答案 D(41)丹皮与赤芍功效不同点是:A清血热B退虚热C凉血消斑D活血散瘀E消痈肿答案 B(42)既能清热凉血,又能祛瘀止痛的药物是: A赤芍B犀角C三七D玄参E连翘答案 A(43)蚤休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散痈消肿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C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D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E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答案 C(44)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首推:A石膏B生地C 黄连D滑石E黄芩答案 A (45)玄参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生津B泻火、解毒、止血C清热、活血、滋阴D清热、解毒、养阴E凉血、定惊、消痈答案 D(46)既能清热养阴,又能解毒利咽的药是:A山豆根B玄参C土牛膝D生地答案 B(47)玄参主治除…以外的病证A热闭心包,神昏谵语B痰火郁结,瘰疠痰核C阴虚火旺,咽喉肿痛D热毒壅滞,痈肿疮毒E邪热亢盛,壮热烦渴答案 E(48)除……以外均是丹皮的作用A清实热B退虚热C养阴D凉血E活血答案 C (49)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A青葙子B龙胆草C秦皮D车前子E夏枯草(50)擅长于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尿的药物是: A小蓟B白茅根C川牛膝D怀牛膝E土牛膝答案 A(51)山豆根主治:A热痰壅盛,咽喉肿痛B热毒蕴结,咽喉肿痛C风热上攻,咽喉肿痛D虚火上炎,咽喉肿痛E肝火犯肺,咽喉肿痛答案 B(52)马勃的药用部分是:A根茎B孢子C子实体D菌核E球茎答案 C(53) 马勃除能清肺利咽外,还能:A活血B止血C利尿D降压E排脓答案 B(54) 治疗湿热、热毒泻痢的要药是:A黄芩B苦参C秦皮D穿心莲E白头翁答案 E (55)痰热阻闭心窍的神昏、口噤等证,宜用:A牛黄B连翘C犀角D冰片E麝香答案 A(56)牛黄的用量是:B 1-3克C 0.2-0.5克D 2-4.5克E 3-10克答案 C(57)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功效的药物是:A犀角B雄黄C麝香D牛黄E珍珠答案 D(58)善治毒蛇咬伤,蜂蝎刺螫的药物是:A蚤休B半边莲C拳参D穿心莲E青黛答案 B(59)鸦胆子除治痢截疟外,还能:A生肌敛疮C腐蚀赘疣D明目去翳E涌吐风痰答案 C(60)漏芦除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外,还能:A通经B下乳C利尿D除痹E通便答案 B(61)既能清暑热,又能退虚热的药是:A青蒿B秦艽C黄柏D银柴胡E白薇答案 A(62)白蔹除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能:A除湿止痒B利尿消肿C活血止痛D清肺利咽E敛疮生肌答案 E(63)治疗疟疾寒热兼感暑邪者的最佳药物是:A柴胡B青蒿C黄芩D白薇E鸦胆子答案 B(64)治肠痈腹痛的要药是:A鱼腥草B薏苡仁C芦根D红藤E丹皮答案 D(65)热毒发斑及血热毒盛,发为丹毒之证,应首选:A连翘B蒲公英C牛黄E生地黄(66)乳痈初起,红肿坚硬,应首选:A板兰根B金银花C蒲公英D紫花地丁E红藤答案 C(67)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A急性中毒B便秘C缓泻D先兆流产E血压降低答案 C(68)功能清热解毒并善于清心热的药是:A金银花B连翘C大青叶D蒲公英E野菊花(69)下列除…以外都是犀角的功效:A凉血止血B泻火解毒C清心定惊D安神消斑E养阴生津答案 E(70)治疗皮肤瘙痒、脓疱疮、疥癣、麻风诸证常选用:A龙胆草B苦栋皮C苦参D苍耳子E黄柏答案 C(71)苦参除能清热燥湿外,还能:A利尿B凉血C解毒D泻火E通便答案 A(72)治肝胆实热所致的胁痛口苦,阴肿阴痒诸证应首选: A黄柏B龙胆草C夏枯草D苦参E白头翁答案 B(73)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肝胆实火的药是:A黄芩B黄柏C秦皮D苦参E龙胆草答案 E(74)石膏主治除下列何证以外的病证:A烦热口渴B燥咳痰粘C热毒斑疹D胃火牙痛E肺热喘咳答案 B(75)石膏煅用可以:A止血B滋阴C止痢D敛疮E止呕答案 D(76)知母的特点是:A清解B清利C清润D清补E清降答案 C(77)里热甚而津已伤者,宜用:A石膏B栀子C地黄D知母E黄柏答案 D(78)除…以外均是黄芩的适应证: A湿温、黄疸B嘈杂少食C壮热烦渴D胎热不安E血热吐血答案 B(79)治胎热不安,首选:A黄柏B桑寄生C砂仁D白术E黄芩答案 E(80)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心胃之火的药是:A龙胆草B黄连C黄芩D黄柏E竹沥答案 B(81)治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呕吐等证,宜首选:A大黄B葛根C黄连D黄芩E木香答案 C(82)黄柏的药用部分是:A根茎B块根C嫩枝D树皮E根皮答案 D(83)治疗热蕴胸膈,心烦懊忧之证,首选:A石膏B山栀C竹叶D天花粉E连翘答案 B(84)夏枯草的功效是:A清肺热、润肺燥B清胃火、养胃阴C清心火、除烦渴D清肝火、散郁结E清相火、止遗精答案 D(85)功能清热燥湿而长于泻肾火的药是:A知母B龙胆草C黄连D黄柏E苦参答案 D(86)穿心莲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外,还可:A利湿B燥湿C化湿D渗湿E祛湿答案 B(87)治大头瘟毒、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等证,首推:A板兰根B牛蒡子C蒲公英D玄参E紫花地丁答案 A(88)青黛善清:A心火B胃火C相火D虚火E肝胆郁火答案 E(89)善治疔毒的药物是:A蒲公英B紫花地丁C金银花D大青叶E蚤休答案 B(90)白薇可治除何以外的发热?A外感发热B阴虚内热C虫积疳热D骨蒸潮热E产后虚热答案 C(91) 大青叶的功能是:A.清热解毒,凉血消斑B.清热解毒,凉血止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清热解毒,凉肝定惊答案 A(92) 青黛内服时,一般作为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是因为该品: A.气味难闻B.难溶于水C.味苦难服D.容易挥发E.以上都不是:答案 B(93) 清热泻水,除烦止渴,宜选用:A.黄连B.青蒿C.水牛角D.膏石E.漏芦答案 D(94) 性味为辛咸寒的药是:A,白头翁B.石膏C.寒水石D.青黛E.大青叶答案 C(95) 地骨皮所治的病症是:A.胃火牙痛B.疮疡不敛C.骨蒸潮热D.胃热呕吐E. 壮热烦渴答案 C(96) 性味甘淡寒的药是:A.半边莲B.知母C.竹叶D.青葙子E.连翘答案 A(97) 均能治疗气分实热病烦躁口渴的药物是: A.黄连、黄芩B.金银花、连翘C.石膏、知母D.生地黄、玄参E.牡丹皮、赤芍药答案 C(98) 知母的性味是:A.辛甘大寒B.辛咸寒C.甘寒D.苦甘寒E.苦涩寒答案 D(99) 治疗乳痈应首选:A.山慈菇B.土茯苓C.漏芦D.白花蛇舌草E.半边莲答案 C(100) 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A.黄连B.夏枯草C.黄芩E.金银花答案 C(101) 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利尿的药物是:A.秦皮B.椿皮C.蒲公英D.苦参E.白鲜皮答案 D(102) 功能清热燥湿,清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A.黄柏B.龙胆草C.黄芩D.苦参E.贯众答案 B(103) 既能清热燥湿,又能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的药物是: A.苦参B.白鲜皮C. 黄连D. 秦皮答案 D(104) 功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药物是:A. 白鲜皮B.黄柏C.秦皮D.椿皮E. 黄芩答案 A(105) 既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药物是: A.蒲公英B.穿心莲C.夏枯草D.大青叶E.野菊花答案 A(106) 既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A.黄连B. 白鲜皮C.贯众D.秦皮E.鱼腥草答案 E(107) 能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药物是:A.夏枯草B.青葙子C.密蒙花D.野菊花E.决明子答案 C(108) 黄芩用于胎热胎动不安应:A.生用B.炒用C.酒炒用D.盐水炙用E.醋炙用答案 B(109) 功能清热解毒,疏散散风热的药物是: A.白头翁B.山豆根C.金银花D.马齿苋E.鸭跖草答案 C(110)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A. 地骨皮B.绿豆C.常山D.青蒿E.白薇答案 D(111)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药物是:A.白蔹B.蒲公英C.四季青D.蚤休E.丹皮答案 D(112) 既能清泄肝火,消肿止痛,又能散郁结的药物是:A.决明子B.木贼草C.谷精草D.青葙子E. 夏枯草答案 E(113) 味苦性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黄连B.黄柏C.栀子D.夏枯草E.龙胆草答案 C(114) 既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A.白薇B.漏芦C.连翘D.熊胆E.蒲公英答案 C(115)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祛痰利咽的药物是:A.马勃B. 山豆根C. 射干D. 板兰根E.大青叶答案 C(116)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利湿通淋的药物是:A.穿心莲C.山豆根D.白花蛇舌草E. 地锦草答案 D(117) 既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又可破血行瘀,通经止痛的药物是: A.连翘B.菊花C.败酱草D.金荞麦E.鱼腥草答案 C(118)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又能杀虫的药物是:A.板兰根B.大青叶C. 贯众D.蒲公英E.红花答案 C(119) 清热燥湿药的性昧都为:A.苦寒B.咸寒D.辛寒E.以上都不是答案 A(120)不是清肺胃之热的药是:A. 芦根B.石膏C.夏枯草D. 天花粉E.以上都是清肺胃之药答案 C(121) 不归属肺、胃二经的药是:A. 天花粉B.芦根C.紫花地丁D.石膏E.黄芩答案 C(122) 功能清泻肝火,除血分郁热,又能散瘀止痛,且可用于目赤翳障的药物是: A. 赤芍B.夏枯草C.决明子E.谷精草答案 A(123) 可解附子、巴豆、砒霜之毒的药是: A.土茯苓B.熊胆C.绿豆D. 四季青E.白花蛇舌草答案 C(124) 具有解蛇毒作用的药物是:A.夏枯草B.谷精草C.芦根D. 石膏E.半边莲答案 E(125) 金荞麦可治疗的病症是:A.跌打损伤B.肺痈吐脓C.肠痈腹痛D.湿热淋症E.产后腹痛答案 B(126) 阴虚外感,产后虚热及热淋血淋者可选用: A. 白薇B.青蒿C.黄芩D.射干E.以上都不是答案 A(127) 青葙子的主治病症是:A.外伤出血B. 乳汁不下C.暑热烦渴D.热毒下痢E.目赤翳障答案 E(128) 四季青可治疗的病症是:A. 水火烫伤B.津伤便秘C.药食中毒D.乳汁不下E.以上都不是答案 A(129) 具有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为退虚热除骨蒸的佳品是: A.胡黄连B.银柴胡C. 青蒿D.鳖甲E.玄参答案 B(130) 既能退虚热,除骨蒸,又有凉血清热作用的药是:A.胡黄连B.地骨皮C.青蒿D.赤芍E. 银柴胡答案 A(131) 芳香而散,善解暑热,又能退虚热,除骨蒸的药物是:A.胡黄连B. 银柴胡C.野菊花D. 白薇E.青蒿答案 E(132) 既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是:A.白头翁B.白薇C.白花蛇舌草D.山豆根E.生地黄答案 E(133) 功能清心降火,渗湿利尿,可用于口疮尿赤的药物是: A.苦参B.白花蛇舌草C.淡竹叶D.胡黄连E.知母答案 C(134) 与藜芦相反的药物是:A.夏枯草B.半边莲C.秦皮D.苦参E.土茯苓答案 D(135) 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青葙子、密蒙花皆归于:B.胃经C.脾经D.肝经E.肾经答案 D(136) 功能清热解毒,即可疏散风热,又有凉血止痢之功的药物是: A.金银花B.连翘C.蒲公英D.紫花地丁E.野菊花答案 A(137) 既治咽喉肿痛,又治咳嗽失音,并有止血之功的药物是:A.鱼腥草B.野菊花C.板蓝根D. 射干E.马勃答案 E(138) 既退虚热,又清实热的药物兼可滋阴的药物是:A.地骨皮C.银柴胡D.知母E.以上都不是答案 D(139) 黄连和胡黄连均可治疗的病症是:A.高热烦躁B,胃热呕吐C.湿热泻痢D.小儿疳热E.以上都不是答案 C(140) 不能清热止痢的药物是:A.鸦胆子B.白头翁C.马齿苋D. 拳参E.夏枯草答案 E(141) 既能用于外感风热,又能治疗肺痈吐脓及湿热泻痢的药物是: A.蒲公英B.连翘C.紫花地丁D.金银花E.穿心莲答案 E(142) 既能治疗目赤肿痛,又可治疗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瘰疬的药物是: A.栀子B.夏枯草C.紫花地丁D.蒲公英E.穿心莲答案 B(143) 不能治疗咽喉肿痛的药是:A. 玄参B.白花蛇舌草C.甘草D.山豆根E.秦皮答案 E(144) 玄参、山豆根均能治疗的病证是:A.咽喉肿痛B.阴虚发热C.湿热带下D.感冒咳嗽E.血滞经闭答案 A(145) 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利咽的药物是:A. 紫花地丁B. 蒲公英C.夏枯草D.连翘E.板兰根答案 E(146) 既能清虚热,又可用治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的药物是: A.白薇B.黄芩C.石韦D.贝母E.瓜蒌答案 A(147)善于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用于热毒血痢的药是:A连翘B蒲公英C败酱草D大青叶E白头翁答案 E(148)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首选A板兰根B金银花C蒲公英D紫花地丁E连翘答案 E(149)功能清热凉血并善于滋阴解毒消瘰疬的药是:A生地黄B玄參C牡丹皮D赤芍E野菊花答案 B(150)蒲公英除消痈散结外,还能A生肌敛疮B杀虫止痒C利湿通淋D泻肝胆火E凉血消斑答案 C。

清热药中药学

清热药中药学

黄芩
入肺、脾、胆 、小肠 清热凉血、清热安胎
治:肺热咳嗽、血热
妄行、热扰胎动
黄连 入心、脾、胃、肝、胆
治:高热烦躁、口舌
生疮泻痢、呕吐
入肾、膀胱
黄柏 滋阴泻火
治:阴虚盗汗、遗精
黄芩、黄连、黄柏异同
性能方面:都为苦寒之品,都可归胃、大肠、肝、胆经,但黄
芩又归肺经,黄连又归心经,黄柏善入膀胱经。
功效方面:都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三种功效,但
清热燥湿药
湿温、暑湿 湿热困阻中焦——脘腹胀满、恶 心呕吐 湿热下迫大肠——泄泻不爽、痢疾腹痛 湿热郁阻肝胆——胁肋胀痛,黄疸尿赤 湿热下注膀胱、带脉——淋证、带下、阴痒 湿热浸淫肌肤——湿疹、湿疮
黄芩 苦、寒。归心、肝、肺、胃经。
1.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痞满、黄疸等 2.清热泻火 少阳证、肺热咳嗽 3.清热解毒 疮痈、咽喉肿痛 4.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1.实证: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又出现躁扰不安,斑疹 透露,血色鲜红或深红带紫,吐衄,便血,尿血,舌质 深绛,脉细数。亦有前证又兼有全身壮热,口渴引饮, 多汗等气分见证者,为气血两燔。(若肝热动风则见: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绛,脉弦数。)
2.虚证: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五心烦 热,口咽干燥,神倦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火热毒症:目赤肿痛、湿热痢疾、黄疸、 湿疹、热毒疮痈、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以 及热入血分而致的吐、衄、便血、崩漏( 功能性)子宫出血。
分 类:根据外感病邪不同和发热程度的轻重,部位 深浅,热在卫、气、营、血、表、里或表里俱热或上、中 、下三焦俱热等阶段的以及药物的性能特点可分六大类。( 如前述六大功能)
大青叶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与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精)《中药药理学》第六章 清热药PPT课件

(精)《中药药理学》第六章 清热药PPT课件
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其中对痢疾杆菌、结核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对伤寒杆 菌、大肠杆菌作用较弱。
另外,小檗碱对流感病毒和新城鸡瘟病 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抗阿米巴原虫 作用。
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与抗生素的抗 感染作用存在差异。
二、抗毒素
1、直接作用 (1)降解内毒素(Endotoxin) A、直接破坏内毒素的结构; B、保护溶酶体膜。 (2)拮抗外毒素(Exotoxin)
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 (1)抗透明质酸酶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 性细菌细胞壁中的 一种脂多糖,能引 起机体发热、休克、 甚至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
主治热入营血。见于急性传染病的衰竭期,伴 有CNS病变及脏腑功能衰竭。
1、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消除病因; 2、强心、增加血液循环动力; 3、扩张血管,解除微循环血管痉挛; 4、调整凝血与抗凝系统平衡的紊乱而减少出血; 5、镇静、解热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四)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内蕴诸证。主要见于慢性疾病,如肝 炎、尿道感染、菌痢。
四、解热
机制: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内生 致热原生成、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热敏神 经元活动等有关。
与解表药不同之处:清热药退热一般不伴 有明显的发汗。
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多数清热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 的抗病能力。 (1)对非特异性免异功能的影响
增加白细胞数; 提高体内自身的抗菌物质(溶菌酶等); 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等。
外毒素是细菌在生 长过程中由细胞内 分泌到细胞外的毒 性物质。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多数G+菌,少数G-菌

中药学 清热药讲课文档

中药学 清热药讲课文档
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热,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
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第七十二页,共268页。
黄芩
总之,黄芩为常用的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药。味苦气寒直折火势,尤善清肺 热及上焦实热,兼清它经之热及肝胆胃 肠湿热,故为湿热、实火必用之品。
第七十三页,共268页。
第十四页,共268页。
石膏《本经》
来 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处方用名:
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
第十五页,共268页。
石膏《本经》
性味归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 效: 生用: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第十六页,共268页。
用法用量:煎服,3~10g。
第七十页,共268页。
黄芩
配伍
柴胡——和解少阳,主寒热往来。 大黄——清泻肺火,主肺热咯血。 桑白皮——泻肺平喘,主肺热咳喘。 荆芥——解肌表热,主外感发热。 白术——安胎对药,主胎动不安。
第七十一页,共268页。
黄芩
鉴别用药: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
第三十八页,共268页。
栀子《本经》
清利肝胆 湿热
2、湿热黄疸
常配茵陈、黄柏,如茵陈蒿 汤或栀子柏皮汤。
第三十九页,共268页。
栀子《本经》
清清利热下凉焦湿热 血止而血通淋
3、血淋涩痛:
常配伍利尿通淋的车前子、木 通、滑石等药物。如《和剂局方》 八正散。
第四十页,共268页。
栀子《本经》 凉血止血
第六十二页,共268页。
黄芩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1节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1节

栀子
【用法用量】入煎剂,5-15g。外用生品适量, 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苦寒伤胃,脾虚便溏——不宜。 【鉴别用药】栀子的入药。栀子皮——偏于达
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偏于走里而清 内热。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焦栀子入血分 而凉血止血。
夏枯草 苦辛寒 肝 果穗源自夏枯草【药性】 辛、苦,寒。 归肝经。
栀子 苦寒 心肝胃肺 成熟果实
栀子
【药性】苦,寒。 归心、肝、胃、肺。
【功效】泻火除烦 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 清利湿热
栀子
【应用】 1温热病气分热盛烦躁不安 2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 3血热出血证 4热毒证 5湿热黄疸,湿热淋证
栀子的应用
1.温热病气分热盛烦躁不安 本品苦寒清降之性较强, 能清泻气分实热,可用于温热病气分热盛,高热不退。 因其尤长于清解心经之热毒而除烦,故对邪入心胸,心 烦郁闷,燥扰不宁者,尤为多用。 2.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 本品虽能通泻三焦之火, 但尤以清泻心、肝、胃经热邪见长,故常用于心热、肝 热、胃热诸证。
生知母 清热泻火 盐知母 滋阴降火
芦根 甘寒 肺胃 地下茎
芦根 甘寒 肺胃 地下茎
【功效】 清热生津, 清胃止呕, 清肺祛痰, 排脓, 利尿。
芦根的应用
1.温热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 2.胃热口渴,呕逆。 3.肺热咳嗽痰多,肺痈咳吐脓痰。 4.湿热淋证,湿热水肿。
芦根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 或捣汁用。
生用;煅石膏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用。
知母 苦甘寒 肺胃肾 根茎
知母
【药性】 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功效】 清热泻火
(清气分实热,清肺 胃实热)

中药学课件之清热药

中药学课件之清热药

中药学课件之清热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药学》教材中第五章“清热药”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清热药的定义、分类、主要药物及其功效、临床应用等。

着重分析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常见清热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2. 掌握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常见清热药物的功效、适应症和用法。

3. 能够正确运用清热药物进行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清热药的分类及其药物特点、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常见清热药物的功效、适应症和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临床病例,引入清热药的重要性。

2. 讲解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3. 详细介绍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常见清热药物的功效、适应症和用法。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病例,讲解如何运用清热药物进行辨证施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病例,选择合适的清热药物进行治疗。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清热药的定义、分类2. 常见清热药物:金银花、连翘、板蓝根3. 功效、适应症、用法4. 辨证施治实例七、作业设计病例1:患者,男,35岁。

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舌红,脉数。

病例2:患者,女,40岁。

身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

2. 答案:病例1:金银花、连翘病例2:板蓝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清热药物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清热药物的作用机制,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推荐阅读《中药学》相关章节,了解其他清热药物的特点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清热药的分类及其药物特点2. 常见清热药物的功效、适应症和用法3. 辨证施治实例的讲解4.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一、清热药的分类及其药物特点1. 辛凉解表药: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中药药理学课件第六章清热药

中药药理学课件第六章清热药

部分清热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 体质者应慎用或遵医嘱。
脾胃虚弱者慎用
清热药会加重脾胃虚弱者的病情,应 慎用或遵医嘱。
04
CHAPTER
清热药的现代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抗炎作用
清热药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 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

抗菌抗病毒作用
清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 毒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均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的功效,主治外感热病、高热 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 头痛、牙痛等症。
石膏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肺炎 、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也 可用于治疗胃火亢盛所致的口 臭、牙龈肿痛等症状。此外, 石膏还可用于治疗头痛和牙痛 等疼痛症状。
石膏具有解热、抗炎、抗惊厥 等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是硫 酸钙,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起到镇静和抗惊厥 的作用。
清热药的药理作用
01
02
03
04
抗炎作用
清热药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 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热痛等
症状。
抗菌抗病毒作用
清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菌 、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或杀
灭病原微生物。
解热作用
清热药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发 热症状。
抗肿瘤作用
部分清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 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
散。
清热药的适用症状
等疾病。
02
CHAPTER
常用清热药介绍
黄连
功效主治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 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 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 、痈肿疔疮等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www.wangxiao.cn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wangxiao.cn
1、治疗乳痈肿痛首选地药物是

A:败酱草
B:紫花地丁
C:鱼腥草
D:芦根
E:蒲公英
答案:E

2、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
A:连翘
B:玄参
C:穿心莲
D:夏枯草
E:射干
答案:C

3、治湿热泻痢,痔疮肿痛,宜选用
A:青蒿
B:胡黄连
C:白薇
D:银柴胡
E:地骨皮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