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基本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盈亏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盈亏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简单的盈亏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道“盈”与“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题”的特征,感受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盈亏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三、道具使用:白板笔四、课堂类型: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一)知识导航幼儿园老师把一袋水果糖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块,发现多了10块;每人改分5块,又发现少了5块。

类似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如果按照某种标准分,有多余,我们称之为“盈”;按另一种标准分,分配后又不足,我们称之为“亏”。

如何根据盈亏之间的联系,求出所分物品的总量和分配对象的总数,就是数学中的“盈亏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盈亏问题”。

(二)探索发现1、出示例1:小朋友分糖,若每人分4粒则多余9粒;若每人分5粒则还缺少6粒。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思考:①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怎样的? ②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一多(盈)一少(亏)相差多少粒糖?③相差的原因是什么呢?解答:小朋友人数:(9+6)÷(5-4)=15(人)糖果的粒数:4×15+9=69(粒)或5×15-6=69(粒)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2、试一试: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几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3、比较归纳:由上面两题可得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分配对象总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所分物品总量=分配对象总数×每份数量 + 盈(-亏)(三)课堂小结:需要注意: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一盈,一亏。

•②两盈(大盈、小盈)。

•③两亏(大亏、小亏)④“一尽一盈”或“一尽一亏”六、巩固练习:我能行1、一个汽车队运输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运35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0千克;如果每辆汽车运40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千克。

小学盈亏问题试讲教案文档

小学盈亏问题试讲教案文档

小学盈亏问题试讲教案课型:试讲课课题:盈亏问题课时:10分钟教具:黑板、粉笔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了解盈亏问题的原理2.认识盈亏问题的类型二.知识与技能目标:.解决简单的盈亏应用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盈亏问题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帮助教学重点:盈亏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原理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今天我要讲的是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问题盈亏问题。

有的同学肯定会问老师什么是盈亏问题呢?下面我用一道例题带大家走进盈亏问题的世界!例题:工人铺一条路基,若每天铺200米,铺完全路比原计划要多8天,若每天铺280米,铺完全路比原计划多4天。

这条路多少米?例题分析:铺200米每天剩下的路程为:200×8=1600;铺280米每天剩下的路程为:280×4=1120;两次分配的个数差为:280 -200=80 根据公式(大亏数-小亏数)÷两次分配的个数差=对象数可得:(200×8-280×4)÷(280-200)=6 这条路的长度为280×(6+4)=2800米200×(8+6)=2800米。

解:(200×8-280×4)÷(280-200)=6 天280×(6+4)=2800米或280×(8+6)=2800米解法二:设:原计划x天铺完这条路。

200×(x+8)=280×(x+4)X=6280×(6+4)=2800米或280×(8+6)=2800米巩固练习:幼儿园分一批苹果给小朋友,若每个人分5个则差12个苹果,若每个人分6个则差2个苹果。

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

小学盈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小学盈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盈亏问题的概念,掌握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盈亏问题的概念2. 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3. 实际应用举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盈亏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盈亏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盈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盈亏问题。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盈亏问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盈亏问题的含义。

2. 讲解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盈亏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强调盈亏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盈亏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注:本教案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盈亏问题设计教案模板

小学盈亏问题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盈亏问题的含义,掌握解决盈亏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盈亏问题的定义及基本解题方法。

2. 应用盈亏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盈亏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2. 复杂盈亏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盈亏问题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提出盈亏问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盈亏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 介绍盈亏问题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一定数量,导致整体数量发生变化的问题。

2. 讲解解决盈亏问题的基本方法:a. 确定盈亏的数量关系。

b.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算式。

c. 解方程或算式,得到答案。

3.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盈亏问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课堂练习1. 出示几个简单的盈亏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四、小组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复杂的盈亏问题。

2. 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并选出代表汇报解题过程。

3.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总结解题思路。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盈亏问题的定义、解题方法和步骤。

2. 总结解决盈亏问题的关键:理解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算式,解方程或算式。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遇到的盈亏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盈亏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 通过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本文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和掌握解决盈亏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盈亏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文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盈亏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本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表现好的同学会得到奖品。

(教师分发奖品)2、师:刚才在发奖品的过程中,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由分发奖品引入教材中的盈亏问题)3、师:老师要分发16个奖品,分给25个同学,每人得到一个奖品,够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尝试独立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归纳整理:盈(多)亏(少)问题。

同样,如果老师有20个奖品,分给25个同学,每人得到一个奖品,那会怎么样?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P98页的例5的图,让学生认真看图,并读懂题意。

(1)理解题意。

指名读题。

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了解人数、物品的数量与分配方案之间的关系。

重点明确24个橘子与前面的人数与每人得到的橘子数的对应关系。

(3)理解“正好”“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本文当学生说每人8个时,为什么不是24÷3=8(个)?而要这样算:24÷3=9(个)……3(个),每人分到9个橘子,还多出3个。

这3个橘子怎样处理?说明了什么?(说明有的组分的橘子的个数超过了8个,有的组分的橘子个数少于8个或者正好分完。

)这就是“正好”“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接着把三种情况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请学生讨论:根据这个结果,如果要做到公平,怎样分?并说说理由。

本文当学生说每人分到7个橘子时,为什么不是24÷4=6(个),而要这样算:24÷4=6(个)……0(个),每人分到6个橘子,没有多也没有少。

三年级奥数基本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奥数基本盈亏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奥数基本盈亏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盈亏的概念,会进行基本的盈亏运算。

2. 能够运用盈亏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盈亏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运用盈亏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2. 运用盈亏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联想法。

2. 演示法。

3. 情景模拟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 自我介绍。

2.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盈亏。

3. 提出问题:如果你有100元钱,去买了一本书,多少钱还有?(此处是引入盈亏的概念)二、讲授1. 盈利问题:如果你有100元钱,你去买了一本书,花了60元,你还剩下多少钱?(此处是盈利问题。

可以理解为100元- 60元= 40元)2. 亏损问题:如果你有100元钱,你去买了一本书,花了120元,你亏了多少钱?(此处是亏损问题。

可以理解为120元- 100元= 20元)三、练习1. 运用所学知识,练习盈亏问题。

2. 利用盈亏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1. 小结盈亏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总结如何运用盈亏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1. 让学生自行组织整理练习题并完成。

2. 提出一道生活实际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入和讲解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在总结过程中,要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学课件之盈亏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学课件之盈亏问题

实例演示:小明的零花钱
收入
小明每周获得的零花钱金额
支出
小明每周的花费和开销
盈亏结果
小明是否盈利或亏损
盈利和亏损的比较
1
亏损
2
如何最小化亏损?
3
盈利
什么时候盈利最大化?
比较
盈利和亏损的差异和影响
盈利率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盈利率,并了解盈利率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实例演示:小红的售卖冰淇淋
成本
小红制作一份冰淇淋的成本
售价
小红卖出一份冰淇淋的价格
盈利率
小红的售卖冰淇淋的盈利率是多 少?
亏损率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亏损率,并了解亏损率在商业中的应用。
实例演示:小李的卖西瓜行动
1 进价
小李每个西瓜的进价
3 亏损率
小李卖西瓜的亏损率是多少?
2 售价
小李每个西瓜的售价
利润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利润,并理解利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实例演示:小张的拍卖收益来自1 出价小张的拍卖出价
2 成交价
小张的拍卖物品的成交价 格
3 利润
小张的拍卖收益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学课件 之盈亏问题
这个课件将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理解盈亏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计算盈亏的 方法,以及解决盈亏问题的实际应用和技巧。
盈亏概念介绍
什么是盈亏?为什么了解盈亏很重要?我们将从基本概念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盈亏的本质。
盈亏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盈亏,包括利润、亏损、盈利率等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盈亏问题》教案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老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同学们的理想。

每个人畅所欲言。

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

老师:同学们的理想都很好,有想当老师的,有想做科学家的,有想当警察的,还有想当医生的。

你们的理想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的理想都能实现。

老师说说我小时候的理想。

我小时候想当老板,自己赚钱。

可惜没有实现,但是做了老师也很好。

刚刚也有想当老板的,那当老板是不是得学会计算呢?做一笔生意是赚了还是亏了,是不是得了如指掌呢?好,老师今天看看大家有没有做老板的天赋。

现在有一个老板给员工发工资。

每人发1000元,多出了元;每人发1500元,多出5000元。

那有员工多少人,老板有多少钱?学生思考。

二、引入新课刚才老师说的老板发工资的问题中,老板发了两次工资都多出剩余的钱,这在数学中叫做盈亏问题。

盈亏的问题曾记载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盈不足章”中,盈,就是有余;亏,就是不足的意思。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分配物品时,如果给参加分配的人每人多分一些,物品就不够,我们称为“亏”;如果给参加分配的人每人少分一些,物品就会有剩余,我们称为“盈”。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要来计算总共有多少物品,参加分配的人有多少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盈亏问题。

在学盈亏问题之前,老师要强调一下“盈“和”亏”两个字。

很多题目中不一定会出现“盈”和“亏”,而是其他的字,比如“多”和“少”。

那“盈”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呢?(可以用多,剩,余来代替)。

还有“亏”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呢?(可以用少,差,缺来代替)。

三、自主探究,理解新知:1、出示例1:某超市购进了1000件商品,每件商品进价10元,如果以12元的售价卖出,每件商品能赚多少钱?解题思路:每件商品的盈利是售价减去进价,即12元-10元=2元,所以每件商品能赚2元钱。

2、出示例2:某商店有两种商品,A、B。

A商品进价100元,售价120元,B商品进价80元,售价1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基本盈亏问题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盈”、“亏”的含义,了解盈亏问题
的特征,通过解该类问题感受到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能力目标:会画盈亏图,能判断出是哪类盈亏问题,培
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性与
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作比较,分析两次分得的差的关系,能解决
以下两类盈亏问题
1.人数变化,分的一样多
2.人数一样,分的不一样多
难点:1.比较后分析“总差”产生的原因
2.“总差”与“单差”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引导式的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教案、趣味板面设计
其他
教学步骤
知识回顾教学设计时间分配
课前测
3分钟
本节课主要题型
1.人数不变,分的不一样多(盈盈、亏亏)
2.人数变化,分的一样多(盈盈、亏亏)
解题思路:“作比较”。

1.两次分完后所剩进行比较,即“总差”
2.两次所分单个间的比较,即“单差”
3.找“总差”与“单差”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
姓名:马媛时间:2018.3.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