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4园林艺术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园林艺术概论重点

园林艺术概论重点

1、园林的概念: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
手段,通过因地制宜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
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
的优美游憩地域
2、园林规划的概念: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
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
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
动。

3、园林设计的概念:使园林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
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4、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园林的隶属关系(皇
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墓园林)、按特
色分(北京宅园/江南庭园/岭南园林/川西园
林)
5、江南庭院特点:○1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即所
谓文人园风格,书卷气○2以叠石理水为园林主
景○3花木繁盛
6、北京宅院特点:设计思想满足物质精神享受与
追求气派显示政治地位,以得水为贵,布局受
四合院影响成中心对称,空间划分量少而空间
大。

7、形式美的表现形态: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
/朦胧美/造景色彩美
8、园林美的主要内容:山水地形美/借用天象美/
再现生境美/建筑艺术美/工程实施美/文化景
观美/色彩音响美/造型艺术美/旅游生活美/联
想意境美
9、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哪几个阶段:○1从利用自然
山川林木到人工造园开始时期(前440-前500
年左右)○2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的秦汉时
期(前3世纪-公园3世纪)3城市绿化发展。

园林艺术重点

园林艺术重点

1.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园林艺术创作应注意的问题:在创作之前先确定主题;遵循园林构图的基本原则,布局的完整性,宾主分明,主景突出;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功能要适用于服务对象。

3.古典园林类型及风格:寺观园林,虚实交融、恬静淡雅、依山就势、幽邃隐映、构图独特、主次分明、景观相融、意境相迭;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建筑多样、庄重华贵、构图严谨、立意鲜明、功能齐全;私家园林,自然质朴、隐逸超尘、乖巧玲珑、秀丽典雅、情景交融、寓意深刻、以小见大、曲折幽深。

4.园林美的特征:要求现实生活的美与艺术美高度的统一起来,园林布局能够保证游人游览时感到最大的舒适。

首先,应该做到园林的空气清新,不受烟尘污染,卫生条件良好,水体清洁,在空气与水体中没有异味及病菌等,园林的卫生条件是园林美的前提;其次,园林应该有着最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使园林在气温、湿度、风等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效温度达到比较理想的要求,冬季要防风,提高温度,夏季则要有良好的气流交换条件以及降温的措施,既要规划一定的水面,空旷草地,又要有大面积的庇荫的密林;园林中还要避免噪声的干扰,在规划中应该有消声和隔音的处理,因此,园林的美必须与舒适的气候条件统一起来;此外,就园林的构图,对于嗅觉和听觉应有良好的作用。

5.影响园林规划形式的因素:依据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要求;应该根据自然条件,环境条件来决定园林的形式;意识形态的不同影响到园林形式;艺术传统决定园林形式。

6.园林的风格概念:园林风格系指反应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7.色彩的应用:;不同的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色彩的温度感/距离/运动/方向/面积/重量感。

8.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多样统一法则是用来确定园林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则;比例与尺度法则是确定园林构图尺寸大小所遵循的法则;均衡与稳定是确定园林构图量感平衡,形式安定的法则。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和创建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

园林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结合来打造出美丽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统一原则:园林艺术要求景观要协调统一,即整个园林空间要有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这包括景观元素、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统一2.自然性原则:园林艺术追求还原自然形象和自然风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尽量使园林景观看起来自然、真实,仿佛是大自然的延伸。

3.主题性原则:园林艺术在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图,通过园林景观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思想或理念。

园林主题可以是任何与人类生活、自然或文化相关的主题。

4.可持续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在设计和创建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和生态保护。

这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植物的选择与保护、土地的环保利用等。

5.艺术性原则:园林艺术注重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要求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这包括景观的造型、色彩、质感、比例等方面的设计。

6.功能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兼顾实用性,即园林景观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使用功能。

这包括公共场所的休闲、康复、娱乐、活动等方面的考虑。

7.空间感原则:园林艺术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层次感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这包括景观的远近、高低、开合等方面的设置。

8.文化意义原则:园林艺术要注重文化意义的传承和表达,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

这包括园林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等。

9.应用技术原则:园林艺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水平。

这包括景观设计软件、建筑材料、照明技术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0.人文关怀原则:园林艺术要贴近人们的需求和关怀,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园林空间。

这包括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对园林艺术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设计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和创建的方向,为人们创造出美丽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复习要点

园林艺术复习要点

概论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绿化:指天然植被以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3.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

4.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5.现代园林分类(1)风景名胜区(2)公共园林(3)专用绿地(4)街坊绿地6.园林艺术的特点(1)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2)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3)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4)园林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7.园林风格系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8.园林风格特点(1)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2)反应地方特点(3)个人风格9.园林规划形式(1)规则对称式(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宫廷园)(2)规则不对称式(3)自然式(中国的山水园与英国的风致园)(4)混合式10.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以山水造景著称于世,(人工写意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11.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力求神似(2)诗情画意(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12.中国古典园林传统艺术方式(1)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景观为辅(2)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13.如何正确对待古典园林的问题(1)用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去分析(2)从审美观点分析,不同时代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观(3)生态学观点分析(3)经济观点分析14.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与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15.现代园林的特征(1)由孤立内向向开敞外向转变,从城市中的化园向花园城市转变(2)建筑密度减少,以植物组织改为建筑为主的景观(3)新材料、技术、园林机械,应用越来越广泛(4)增加生产内容(5)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植物配置(6)体现时代精神的雕塑,应用日益增多16.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1)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必须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3)继承与创新(4)用生态学的观点去分析第一章1.地形改造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地形地貌就成了园林造景的基础。

园林艺术笔记

园林艺术笔记

本笔记由班长高敏记录群主本人整理打印求感谢啊求人品啊笔记若有问题请轻拍及时反馈第一章概述一、园林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造地形、正值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二、园林的要素:①地形(构成园林的骨架、载体)地形要素的利用与改造将影响至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的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因素。

水体,地形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分为动水和静水两部分。

静水包括湖、池、塘、潭、沼等形式;动水常见的有河、湾、渠、瀑布、喷泉、涌泉。

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植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方向,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置将形成优美静雅的环境和效果。

③建筑根据设计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适当的建筑和建筑的组合,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广场与道路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广场和道路的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起到园林中组织、联系交通。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园林道路安排——迪士尼乐园)⑤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具表现力。

一般包括观赏性的雕塑、假山石、园林避石。

三、园林的类别1.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属于统治阶级。

宫苑: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宅园:北京宅园、江南庭园、岭南庭院、川西园林。

寺庙园:少林寺、潭拓寺、卧佛寺、碧云寺等。

2.现代园林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游乐园、森林公园。

3.以地域区分为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

四、园林的作用1.作为游憩场所2.改善城镇小气候条件,调整局部的气温、适度及气流。

3.保护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减低城市噪音,一直水质和土壤污染。

4.结合生产创造财富。

第二节园林学一、学的概念:是综合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实惠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园林艺术概述1.园林艺术的定义和概念2.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3.园林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二、园林艺术的要素与原则1.园林艺术的要素a.基础土地与自然环境b.建筑和构筑物c.植物和植被d.水体和水景e.道路和路径f.装饰和雕塑2.园林艺术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可持续性原则e.功能和使用性原则三、园林艺术的设计与规划1.园林艺术设计的概念与特点2.园林艺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a.方案设计b.施工图设计c.施工管理d.成果评价3.园林艺术规划的概念与原则4.园林艺术规划的内容与范围a.城市公共绿地规划b.园林景观规划c.历史文化名园保护规划四、园林艺术的表现与效果1.空间感和景深感的表现2.运动感和起伏感的表现3.视觉效果和景色的呈现4.颜色对比和植物组合的效果五、园林艺术的项目与案例分析1.历史名园案例分析a.故宫的皇家园林设计与建设b.英国的皇家花园设计与管理c.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设计与修复2.现代公园案例分析a.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与管理b.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六、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1.历史名园的保护与修复2.公共绿地的管理与维护3.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七、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1.园林艺术的文化与教育价值2.园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意义3.园林艺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是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你可以根据这个提纲进行详细的复习和总结,重点掌握园林艺术的要素和原则,了解园林设计与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园林艺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希望这个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园林艺术复习总结

园林艺术复习总结

1.绪论一、园林概念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欣赏的境域。

二、园林形式及风格园林形式园林艺术是融多种艺术及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但其平面布局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规那么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那么式又称几何式、整形式,在园林平面构图上,有一定的轴线关系或者数比关系。

其主要特点是,建筑中轴对称,或对称布局,布局严谨。

地形处理均采用平面、台地或倾斜平面。

广场、水体根本采用几何形体,水体驳岸严整,并以整形水池、喷泉、瀑布、壁泉为主。

道路系统由直线或有轨迹可循的曲线所构成。

植物多呈行列对称栽植,采用人工整形,运用树墙树篱组织空间,并将其修剪成绿墙、绿柱、绿门、绿亭等,花卉布置以图案式花坛、花坛群、花台、花镜为主。

在园林的轴线的端部、起点或交点多布置雕塑、喷泉、花台等。

规那么式园林给游人以整齐、庄严、雄伟的感受。

〔二〕自然式又称风景式园林。

布局以模仿自然山水和植物群落为主。

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的造型和布局不强调对称,善于及地下结合。

地形起伏,富于变化。

道路、广场、水体的轮廓线自由曲折,没有轨迹可循。

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分发挥自然植物生长的形态,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花卉以自然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构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

〔三〕混合式混合式园林是综合规那么及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混合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规那么式园林中参加自然式布局,另一种是在自然式园林中参加规那么式布局。

在现代园林布局形式中,常用的手法是在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那么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局部,采用自然式布局。

这种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中既可发挥自然式园林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特点,又能吸取规那么式布局的优点,创造出整齐明朗,色彩鲜艳,自由活泼的园林景观。

园林艺术复习重点

园林艺术复习重点

1、园林艺术的含义: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2、园林艺术定位:1以存在形式划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2以审美方式划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3以内容划分:表现艺术、再现艺术4以美学原则划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3、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比较:1相同点: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好什么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2不同点:园林不单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再现为一种艺术的环境;3独特的特点:园林艺术是与功能性高度统一的一种艺术,具有构成生命因素的艺术形式,不但与科学相结合,而且与其他艺术相融合而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4、园林艺术的构成要素:园林环境生境,空间构成画境,风格基调,人为内涵意境5、美得主要特征:1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现象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现象以美的生命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4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6、美感的特征1美感具有时代性2审美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3美的观念具有名族性4美得观念具有阶级性5审美观念具有共同性7、园林美得特征: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8、好的生活环境的要求:1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并消除一切臭气2要有适宜人生活的小气候3避免噪音4植物种类丰富;生长健壮繁茂5要有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适合园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安静的生活环境6要有可挡烈日,避风雨,供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9、规则式园林的特点:整个平面布局,立体图形,以及建筑,水体,广场,道路,花草树木等一般都要求严整对称,追求集合图案美1规则对称式的特点:强调等急,对称,均衡,有明显的株主轴线,主轴线两侧对称分布景物;2规则不对称式的特点:构图规则,所有线条有迹可寻,但没有对称轴向,所以空间布局较自由灵活,植物配置多变化,不强调造型和绿地空间有一定层次和深度,适用于街头绿地等小型绿地3自然式园林的特点:无明显主轴线,曲线无迹可寻,以中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4混合式园林的特点:综合规则与自然的特点,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整齐明朗,色彩鲜艳的规则式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5混合式园林的应用: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应与建筑物的集合轮廓相协调,且较宽敞明朗,然后利用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配置逐渐向自然式过度;10、影响园林规划形式的因素:1依据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要求2应该根据自然式条件,环境条件来决定园林的形式3意识形态的不同影响到园林形式4艺术传统决定园林形式11、园林的风格1含义:指反映国家名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名情的园林艺术形象和时代特征2风格:由园林建筑风格,装饰风格,空间构图风格和植物景观风格组成;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地方特点和个人特点12、园林的构成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和道路,园林小品13、原色的含义:无法用色彩或色光混合出来的色14、间色的含义:三原色中任何两种等量混合而得的颜色15:复色的含义:三间色中任何两种相互等量调配而得的颜色16色彩的感情与应用: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运动感,色彩的方向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重量感17、多样与统一包括: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18、对比包括:形象,体量,方向,空间开合,明暗,虚实,色彩,疏密,动静19、韵律包括: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拟态韵律20、影响比例和尺度的因素:1功能与性质决定了园林构图的比例尺度2材料,结构及工程技术条件决定了比例尺度3周围环境影响比例尺度4植物的生长会改变比例尺度21、景,景点,景区1景的含义:即风景,景致,指在韵律绿地中自然的或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一种供游憩,欣赏の空间环境;2景点:园林绿地中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3景区:由若干景点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22、风景的空间类型:涧式空间,井式空间,一线天空间,天台式空间,山腰台地空间,动态流通空间,洞穴空间,回水绝壁空间,洲岛空间,植物空间23、风景的欣赏:1动态欣赏:2静态欣赏:3游览方式:空中旅游;乘火车观赏,乘汽车旅游,乘船旅游,骑自行车旅游;坐缆车欣赏景物,步行游览24、观赏点和观赏视距1观赏点:不论是动观还是静观,游人观景所在的位置就是观赏点2观赏视距:游人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25、中国园林造景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2空间分隔3空间对比4空间的渗透和层次5对景与借景26、主景与配景1主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能体现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主题的景物2配景:起陪衬主景作用的景物,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统一的艺术构图整体27、突出主景的方法:主景升高,轴线对称;视线焦点,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渐进,重心处理,抑景28、层次手法:29、增加景深的方法:1增大前景与透视距离2增加前景层次3色彩及明暗处理4其他错觉的应用30、景物的组织:1对景:凡是与景点相对的景都称为对景2透景:在树木或其他物体中间保留的可透视远方景物的空间3区别透景线和透视线:透景线远方空间的终点是可以被观赏的具体景物,而透视线仅仅是远方的可视空间4藏景,障景5隔景:凡是将园林绿地分隔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景域,使各空间景观特色而互不干扰6隔景的作用:把整个园林绿地化整为零;能起到小中见大、园林深不可测和景观丰富的效果31、前景画面的处理:框景,夹景,漏景,添景1添景:在观景点域远方对景见没有其他前景,中间过渡时为求对景有丰富的层次,加深景深而添上一些前景的处理方法2夹景的作用:突出轴线或端点的主景或对景;起障丑显美,美化风景构图效果;具有增加景深的造景作用3框景和漏景的区别:1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现,漏景若隐若现,是空间渗透的一种重要手法2框景景色清楚,漏景景色时隐时现,比较含蓄32、造景的注意事项1景与环境的一致2景的表现手法的多样性3景要面面观4自然景观为主,人为景观为辅33、视景空间的类型: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2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3纵深空间与集聚风景4拱穹空间34、风景序列:连续的主景形成主调,连续的配景形成配调,连续的背景形成基调35、园林色彩构图的艺术法则1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2对比色处理3调和色处理4渐层5中性色处理6多色处理7色块的镶嵌8月光下的配色36、园林地形的改造作用1为新建园林完成造园的骨架2有效的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3为园林植物或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为园林建筑提供良好的基质5组织地面水的排除和满足其他功能的要求37、地形的类型:平地、坡地、低矮的地形、高起的地形、凹入的地形38、地形处理的艺术手法:1主次分明2组合有致3峰峦叠嶂4一气呵成5曲折回抱6虚实相生39、规则式水体的用途1为取得水中倒影而设置的水池,静池2专为欣赏水生植物而设置的水池3专为欣赏喷泉而设置的水池4专用来养鱼以欣赏鱼乐为目的5专供儿童涉水嬉戏的涉水池6游泳池40、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特点1引水入园;挖地成池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3“一池三山”已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传统模式4以水的诗情画意,寓意人生哲理41、水的几种造园手法:基底作用;焦点作用;系带作用42、亭,廊的作用43、园路的构图法则1园路的风格决定于园林的规划形式2园路的交通功能应从属于游览要求3园路布局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正确4园路布局要因地制宜,顺势辟路5自然式园路布局妙于迂回曲折6依据景区的性质,地形,游人的多寡确定园路布局的疏密变化7园路布局必须处理好园路交叉口和分叉口8园路随地形起伏变化应有适应的坡度9园路和建筑的联系10园路与桥及水体的联系44、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山水为主,建筑配合2化大为小,融于自然3造型处理,结合环境45、园林建筑的空间类型1聚合性的内向空间2开敞式的外向空间3自由布局的内外空间4画卷式的连续空间46、园林建筑布局艺术1师法自然,寓意在先2巧于因借,精于体宜3化大为小,有主有从4分而不隔,相互贯通5疏密有致,曲折变化6时空结合,有静有动47、假山艺术的功能1构成山水地形2丰富园林景观3组织园林空间4满足游赏要求5装点园林环境6兼有实用功能48、假山艺术手法1山水相依,自然成趣2主客分明,顾盼呼应3层次变化,脉络贯通4寄情山水,情景交融49、栏杆装饰性原因:1栏杆的构件是重复出现的,具有横向连续的性质2栏杆受日照影响而具有光影明暗的变化3栏杆的纹样与其环境有虚实的对比4栏杆对主体来讲是一个统一因素,产生整体感50、栏杆的造景原则:1增加主体美观2甘当配角,绝不喧宾夺主3所选式样应与环境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艺术学课程考试说明
(课程代码06224)
1、考试依据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园林艺术》
编者:屈永健
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版
印刷时间:2011年8月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不考章节:无
一般考核章节: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3、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5分,5小题)填空题(10分,5小题)名词解释(15分,3小题)简答题(15分,3小题)论述题(20分,2小题)实作题(40分)
4、教材内容
绪论:园林的雏形,园冶,世界两大皇家园林
第一章特征:园林美感、构成要素、统觉、园林的三大规划形式、园林风格
第二章构图艺术:园林构成要素、三原色、色要素(各自概念)、园林构图的艺术法则、园林构图中的韵律与节奏、比例
第三章风景艺术:观赏视距、我国园林艺术创作手法、景物的组织(注意隔景、框景等的概念)、意境概念、意境特征、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论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
处理
第四章山水地形艺术:地形改造的作用,地形处理的原则与艺术手法,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特点。

第五章园林种植艺术:园林种植艺术原则,园林植物的配植方式,种植方式,花境概念,园林植物的景观作用,园林植物的空间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园林植物造景
艺术主要表现在?
第六章建筑、园路与广场:园林建筑的作用,园林建筑的基本形式及图样样式,轩、舫、建筑
小品的概念,园路的类型及一般宽度、坡度标准,园路的构图法则,园林广场的
类型,园林建筑的特征,园林建筑布局艺术。

第七章装饰艺术:园林装饰在园林中的作用,雕塑类型,园林雕塑的功能作用,假山的功能作用,假山的造型艺术,置石的概念与类型。

实作题注意花园或者小区等的景观设计,绘制平面设计图、空间分析图、剖面图、效果图等为考试重点内容。

(分析图)
(平面图)
(效果图)
(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