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开元十五年盛唐成果展览新闻发布会
人教版初中历史面试真题《盛唐气象》教案、教学设计

《盛唐气象》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一、说教材《盛唐气象》是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从经济的繁荣、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为学生呈现了一幅恢宏瑰丽的唐朝盛世景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唐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文学艺术上的繁花似锦,感受唐朝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教材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唐朝前期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发展等史实;2.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社会风气,掌握唐朝与吐蕃的交往史实;3.掌握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初步了解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研读史料提高史料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学会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3.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唐朝开放社会风气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观念,体会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通过对唐诗的学习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仅才华过人,而且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从而激发自豪感和爱国心。
通过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等中学生的特质,因此本课丰富多彩的图片将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
通过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和概括能力,并且通过本单元第二课的学习,学生对唐朝前期的历史情况也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十五采访使始置于开元二十二年论

据笔者所知, 现 代学者 中, 岑仲 勉是 最早 对此 传 统的主流观点提出质疑的。而 严耕望可 算此学 术领域 真 正的开拓者, 其中某些问题其 景云十 三道与 开元十 六 道 一文业已解决。
旧唐书 卷 38 地理志一 , ( 北京) 中 华书局, 1975 年点校本, 第 1385 页。
新唐书 卷 37 地理志一 , ( 北京) 中 华书局, 1975 年点校本, 第 960 页。
资治通鉴 卷 213 唐 纪二 十 九 , 玄 宗开 元 二 十一年, ( 北京) 中 华书局, 1956 年点 校本, 第 6803 6804 页 。
江南东道 ( 理苏州) 、江南西道 ( 理洪州) 、 黔中 ( 理黔州) 、岭南 ( 理广州) 。 新志 与 稍后 编纂 的 通 鉴 均 同此
说, 究其实, 这三者所据材料当源于 州郡典 : 开元二十一年, 分为十五道, 置采访使
以检察 非 法: 京畿 ( 理 西 京 城内 ) 、都 畿 ( 理东都) 、关内 ( 多以京官遥领) 、河南 ( 理陈留郡) 、河东 ( 理河东郡) 、河北 ( 理 魏郡) 、陇右 ( 理西平郡) 、山南东 ( 理襄阳 郡) 、山南西 ( 理汉中郡) 、剑南 ( 理蜀郡) 、 淮南 ( 理广陵郡) 、江南东 ( 理吴郡) 、江南 西 ( 理章郡 ) 、黔中 ( 理黔中郡) 、岭南 ( 理南海郡) 。 此外, 元和志 等史志皆主是说。后世 此类文献更是汗牛充栋, 毋须赘述。总之, 传统 的主流观点大多认为是 开元二十一年, 分天下
九年级期中上册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期中上册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11年D. 公元前201年2. 下列哪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3. 宋朝时期,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 张衡B. 沈括C. 蔡伦D. 毕昇4.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征服海外国家B. 探索新航路C. 扩大贸易D. 传播佛教5.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
()2.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4. 明朝的《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所著。
()5. 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时期,曹操建立了____国。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
3. 宋朝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____。
4. 明朝的戚继光曾抗击____族侵扰。
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总统是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什么?3. 宋朝的科技发展有哪些显著特点?4. 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何重要性?5. 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表现?3. 宋朝的海外贸易有哪些特点?4. 明朝的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5.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2. 分析唐朝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原因。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以唐朝的都城长安为背景,设计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2023届河北省河间市第十四中学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华清宫①林宽②殿角钟残立宿鸦,朝元归驾望无涯。
香泉空浸宫前草,未到春时争发花。
华清宫罗隐③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④时节好笙歌。
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
注释:①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内有温泉。
②林宽,中晚唐诗人。
③罗隐,唐末五代诗人。
④开元,盛唐时唐明皇李隆基年号。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诗第一句中的“残”字,表示檐角的钟已经残毁,宫殿业已荒圮。
B.林诗第三句中的“空”字与“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用法相同。
C.罗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宫殿层层叠叠,从一开始就听到美妙的笙歌。
D.罗诗第四句中的“争”字与“未到春时争发花”的“争”意义相同。
2.“殿角钟残立宿鸦”中借“鸦”表明凄凉萧索之感。
下列诗句中的“鸦”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A.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
(护国《怆故人旧居》)B.迟迟禁漏尽,悄悄暝鸦喧。
(白居易《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C.乱鸦归未已,残日半前轩。
(于武陵《洛中晴望》)D.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无名氏《西洲曲》)3.上面两首诗都由华清宫引发出对唐明皇、杨贵妃旧事的感慨,但各有所侧重。
请分别写出其侧重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现在不是要为耳熟能详的东西加上一个故事而推波助澜.(lán)、广为传播,而是要拂去那些遮敝人心的俗见的尘埃,显露.(lòu)出良知的本相。
B.宋元明的楷书不再有唐人的恢宏、坚实、险劲.(jìn)等气象,不过,这个时期书家都是很重要的文学家和画家,基于文人情结挥豪,大胆创新,一扫“靡靡.(mǐ)之格”,开辟书法艺术的新途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2.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3.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
2.教学难点: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三、教学内容1.唐朝政治的状况(1)唐朝政治机构(2)唐朝政治中的宰相(3)唐朝科举制度2.唐朝经济的状况(1)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2)唐朝的交通运输(3)唐朝的货币制度3.唐朝文化的状况(1)唐朝教育(2)盛唐文化的特点(3)唐朝的佛教文化4.唐朝社会生活的状况(1)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婚姻(2)唐朝节庆和风俗(3)唐朝的生活物质和生活方式五、教学设计1.热身:由教师布置背诵唐朝的基本资料,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多姿多彩的一个大朝代;唐朝人民勤劳好学,以文明著称;唐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2.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并启发学生,由学生分组自由发挥,制作唐朝专题海报,从不同角度展现唐朝文化的成就。
3.讲授:教师讲解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这是整个课堂的重点环节。
在讲解的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了解唐朝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特点,并将这些与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进行对比。
4.梳理:引导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梳理,分组讨论,检验学生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是否掌握、理解和掌握。
5.应用:从唐朝的诗歌、书画、音乐等艺术方面,切入唐朝文化应用环节,编排小组作品,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和传承盛唐的文化精髓。
6.评估: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作业答案的正确、完整性和质量,唐朝文化成就展现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1.4 研究方法与范围 (5)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7)2.1 弘扬民族文化特色 (8)2.2 提升城市形象与知名度 (9)2.3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10)2.4 丰富会展设计内涵 (11)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现状分析 (1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3)3.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5)3.3 成功案例分析 (16)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7)4.1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元素 (18)4.2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新表现形式 (19)4.3 注重非遗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20)4.4 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 (22)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23)5.1 会展场馆环境布置中的非遗应用 (24)5.2 会展主题展览中的非遗展示设计 (25)5.3 互动体验活动中的非遗文化传承 (26)5.4 传统节庆活动与非遗文化的结合 (28)六、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总结 (30)6.2 主要发现 (30)6.3 政策建议 (31)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32)一、内容描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会展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
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会展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其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的城市会展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或被边缘化的危险。
唐代历史与盛唐讲座新闻稿

唐代历史与盛唐讲座新闻稿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汉民族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感受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感受国学魅力,丰富国学知识,提升国学素养。本期国学讲堂“唐代历史与盛唐气象概论”如约而至!
关于“国学讲堂”
孔子青年社区“国学讲堂”将每月定期举办一场,邀请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分享,通过持续的知识输入,让同学们在点滴
的国学文化浸润中,爱上国学,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让“国学讲堂”成为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阵地。
本次讲堂剧透
本次讲堂我们将带领大家随老师的讲述领略盛唐风采。“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李白绣口一张,言道他眼中的唐朝。盛唐有着不为尧存的势,笙歌迭起,长街灯明,来往绮罗,喧阗箫鼓。它有超越着各朝代兼容并蓄,有肆意浪漫的诗歌文学,有隐逸各家的并存发展,有平等重人的自由开放。那么,盛唐气象究竟是从哪些方面展现的呢?盛唐被喻作历史上无法忽视的牡丹花,那么它耀
眼在何处?
此次“国学讲堂”很荣幸邀请到了xxx老师在云端为我们答疑解惑。
讲座时间:5月25日
讲座主题:唐代历史与盛唐气象简论讲座形式:腾讯会议直播
主讲老师:xxx老师。
唐宫盛宴优秀教学课件

1洛阳被称为“最早的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唐朝两大首都之一古丝绸之路东方的起点据史书记载隋唐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就是洛阳《唐宫夜宴》中的小姐姐们 婀娜多姿的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 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体态丰腴 眼角两道月牙形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 女性面部潮流妆容“斜红”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风姿同时也感受到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场美轮美奂的大唐梦境中除了再现大唐仕女的形象舞台上还藏着许多“宝贝”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所处时代:商代晚期出土时间:1976年出土地点:安阳殷墟妇好墓鸮,猫头鹰 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尊,是一种盛酒礼器而妇好鸮尊不但是最早的鸮形酒器而且造型完美——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所处时代:春秋中期出土时间:1923年出土地点: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所处时代:距今7800-9000年出土时间:1986-1987年出土地点:贾湖遗址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唐宫夜宴》让我知道在中国的角落里依然有人尽自己所能去传承和发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国粹经典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一种赤诚 一种尊重是对民族文化的敬重是不辜负每一位观众的尊重不计得失只认真去做23世界曾在长安街上相遇。
——余秋雨唐朝长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唐代非常重要,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荣誉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取得世界身份的最高一级台阶。
后来当然还有很多台阶,有的高有的低,但是在整体高度上都没有能够超过唐代。
“唐”这个字往往成为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标记。
大家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时候就会发现,哪儿都有唐人街,还有唐装、唐乐,这就是例证了。
唐代是让中国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点唐代不仅仅是中国的最高坐标,也是世界的最高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