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 (红外线、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
将遥控器指向不同的方向,(能、不能)实现遥控。
【答案】红外线,能【解析】红外线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
红外线碰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将遥控器指向不同的方向,“能”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考点】红外线应用,红外线(不可见光)的反射。
2.岸边的树在河水中出现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湖静映彩霞”是说光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说光的现象;晴朗的天气,在树阴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圆形小光斑,这是_____________现象,这些光斑是________的像;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答案】反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太阳漫反射【解析】在河水中有岸边树的倒影,是由于岸边的树在水面上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同样天空中的彩霞在水中也有一个倒影,也是光的反射现象;在晴朗的天气,树林中有一些明亮的圆形小光斑,这是由于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通过树叶之间的小孔或者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这些光斑是太阳的像;教室黑板是粗糙的,会发生漫反射,所以教师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写的字。
【考点】光反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答案】A【解析】红外线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A不正确。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是红外线和紫外线特有的性质,B、C正确,紫外线强烈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眼痛、流泪等;D正确。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选项错误;B、远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此选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此选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实像与虚像,漫反射,光的色散,远视眼及其矫正2.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答案】照相机;近视;凹【解析】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台小型的照相机.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故答案为:照相机;近视;凹.【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眼睛及其视物原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答案】A【解析】红外线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和引起的。
【答案】反射;直线传播;色散【解析】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立竿见影的“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彩虹”的成因是光的色散。
【考点】光现象2.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 (填“相同”或“不同”)的;雨后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光(填‘复合光”或“单色光”)【答案】色散、不同、复合【解析】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不同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但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紫光的传播速度最小.雨后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合光。
3.一张白纸上画有一朵红花,拿到暗室用红光照,则纸呈______色;若用蓝光照,则花呈____色。
【答案】红、黑【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只反射与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一张白纸上画有一朵红花,拿到暗室用红光照,则纸呈红色;若用蓝光照,则花呈黑色。
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钞票上隐藏的标记B.日食的形成C.看到花草上的露珠D.影子的形成【答案】AC【解析】解:A、看到钞票上隐藏的标记,是利用紫外线的化学效应,通过反射产生荧光,故A 正确;B、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看到花草上的露珠,是由于露水反射光,射人我们眼睛的缘故,故C正确;D、影子的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C.【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点评:此题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些规律,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三条: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答案】当光垂直入射到空气与水或玻璃的分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解析】解:结合表中的数据,归纳总结可得,(1)由表格中的第一列可知,当光垂直入射到空气与水或玻璃的分界面时,不发生折射;(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4)玻璃对光的折射程度比水的强等等.答:当光垂直入射到空气与水或玻璃的分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表格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6.2011年12月10日,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月食的全过程,并欣赏到了一轮美丽的红月亮,一度称为媒体热点。
初二物理光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注意:本文按照初二物理光学基础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一、选择题:1. 以下属于光的传播介质的是:A. 氧气B. 铁C. 水D. 酒精答案:C2. 光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 全反射B. 衰减C. 透射D. 吸收答案:C3.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水C. 空气D. 玻璃答案:A二、填空题:4. 当光从一种光密介质射向另一种光疏介质时,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到的公式是_______。
答案: 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5.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原来的角度大。
答案:比6. 针对不同模型场景,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答案:折射、反射、全反射三、解答题:7. 请解释光的全反射现象,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光的全反射是指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光会完全反射回原介质。
这种现象在光纤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内部的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全反射,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8. 把一根细长的玻璃棒部分浸入水中,观察棒的形象。
分析光线在玻璃棒和水的交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答案:当光从玻璃棒射向水时,由于光密介质(玻璃)和光疏介质(水)的折射率不同,光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光将发生全反射,只有部分光线能够透出,形成折射光线。
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四、计算题:9. 光从真空射向玻璃时,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20°,求玻璃的折射率。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n₂ = n₁sinθ₁ / sinθ₂,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n₂ = 1sin30° / sin20° ≈ 1.155。
10. 光从水射向空气,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入射角为60°,求折射角。
八年级物理光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题:一束光垂直入射到空气-玻璃界面上,入射角为45度,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00,玻璃的折射率为1.50。
求光线的折射角。
解答: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i和折射角r满足关系:n1*sin(i) = n2*sin(r),其中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1.00*sin(45度) = 1.50*sin(r)。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r ≈ 29.1度。
第二题:一束光垂直入射到玻璃-水界面上,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0,水的折射率为1.33。
求光线由玻璃射入水中的折射角。
解答:仍然使用折射定律:n1*sin(i) = n2*sin(r)。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1.50*sin(90度) = 1.33*sin(r)。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r ≈ 68.1度。
第三题:一束光垂直入射到空气-水界面上,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00,水的折射率为1.33。
求光线由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
解答:同样利用折射定律:n1*sin(i) = n2*sin(r)。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1.33*sin(90度) = 1.00*sin(r)。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r ≈ 90度,即光线由水射入空气中没有折射。
第四题: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1.50的玻璃杯中,入射角为30度。
求光线的折射角。
解答:应用折射定律:n1*sin(i) = n2*sin(r)。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1.00*sin(30度) = 1.50*sin(r)。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r ≈ 20.2度。
第五题: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1.50的玻璃杯中,已知入射角为60度。
求光线的折射角。
解答:应用折射定律:n1*sin(i) = n2*sin(r)。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1.00*sin(60度) = 1.50*sin(r)。
解方程可得折射角r ≈ 40.8度。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的应用。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影子C. 海市蜃楼D.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答案:B3. 光的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A. 红、黄、蓝B. 红、绿、蓝C. 红、黄、绿D. 绿、蓝、紫答案:B4. 光的反射定律是?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 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透明物体?A. 玻璃B. 水C. 空气D. 木头答案:D6.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A. 直线B. 曲线C. 折线D. 螺旋线答案:A7. 凸透镜对光线有哪种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无作用D. 反射作用答案:A8.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A. 手影B. 光的折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干涉答案:A9. 光的折射定律是?A.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B.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C.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 入射角与折射角无关答案:B10.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A. 激光准直B. 日食C. 月食D. 凸透镜成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
答案:3×10^8 m/s2. 光的折射现象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海市蜃楼、彩虹3.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__。
答案:白色4.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__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法线5. 透明物体可以__________光线。
答案:透过6.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方向传播。
答案:直线7.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A.B.C.D.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食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屏幕上的“手影” B.水中筷子变“折”C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 .钢笔“错位”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B.水中倒影C.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6、平面镜利用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7、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B.评卷人得分1 / 11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 C.鸽子的影子D.日食形成9、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B.杯中“折断的筷子”C.水中的塔影D.露珠下被放大的草叶10、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C.手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1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一束光穿透玻璃 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13、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筷子在水中弯折B .山在水中的倒影C .手的影子D .天空中出现的彩虹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游戏中的“手影”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3 / 11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16、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小孔成像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17、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人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D.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8、夏天暴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标准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A.B.C.D.2、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主要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D.我们看到了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水中筷子变“折”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钢笔“错位”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吸管斜放在水杯中“变粗”B.水中倒影C.太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D.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6、平面镜利用的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7、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评卷人得分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8、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水中倒影B.铅笔“折断”C.鸽子的影子D.9、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B.杯中“折断的筷子” C.水中的塔影 D.露珠下被放大的草叶10、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C.D.隔墙看猫游戏1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一束光穿透玻璃B.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黑板反光D.小孔成像1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13、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筷子在水中弯折B.山在水中的倒影C.手的影子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1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游戏中的“手影”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16、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17、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人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远视眼D.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不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8、夏天暴雨后,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它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专题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光的反射
C.投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
答案:C
解题思路: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
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现象综合
2.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
∠AOC=∠BOC。
若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处,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能看到乙,乙也能看到甲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答案:D
解题思路:
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
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
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乙看到了甲。
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3.检查视力时,眼睛和视力表应相距5m。
现将视力表挂在平面镜前3m处,小明从平面镜中看视力表上的符号,则小明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
A.2m
B.3m
C.2.5m
D.5m
答案:A
解题思路:
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
已知眼睛与视力表的像应相距5m,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一人从竖直平面镜中看到后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3:40
B.4:20
C.8:20
D.9:40
答案:A
解题思路: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3:40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3:40。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无论是从水下看向水上,还是从水上看向水下,像都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我们看到的是筷子的像,水下筷子所成的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故看起来是向上弯折,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6.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答案:C
解题思路:
光从空气斜射入到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水面上升时,入射光线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此时入射点右移,则光斑也右移。
当水面下降时,入射光线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此时入射点左移,则光斑也左移。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7.如图所示,C为蓝色玻璃,D为白屏。
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再经过C射到D上。
则关于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红光
B.白光
C.黄光
D.蓝光
答案:D
解题思路: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但是只有蓝光能透过蓝玻璃,所以白屏上是蓝光。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体颜色的判断
8.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12cm,即u=12cm时,甲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说明
,即;
乙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说明,即;
丙成放大的实像,说明,即;
所以,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9.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
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靠近相机,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靠近相机,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靠近相机,并增大光圈
D.小明远离相机,并使镜头往外伸
答案:B
解题思路:
焦距不变时,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像从2寸的全身照变为2寸的半身照时,像变大了,此时物距应该变近一些,像距应该变远一些,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小明靠近相机(减小物距),并且镜头往外伸(增大像距)。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图中来自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而凹透镜是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视力的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