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加药计算

合集下载

各种加药计算

各种加药计算

各种加药计算1. 浓联氨的需用量的计算:N2H4= c*d*v*1000/w (kg)式中:c——欲配溶液的百分比浓度d——所配制溶液的比重(稀联氨溶液可取1.0g/m3)v——所配稀联氨溶液体积m3w——浓联氨的百分比浓度(一般为40%)2.一般是程序控制,连续加入.1.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药量的计算(1) 空锅上水时给水所需加碱量X1=(YD-JD +JD+ JDGMV式中:X1 一一空锅上水时, 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YD 一一给水总硬度,mmol/L;JD 一一给水总碱度,mmol/L;JDG 一一锅水需维持的碱度,mmol/L;V 一一锅炉水容量,m3;M 一一碱性药剂摩尔质量; 用NaOH 为40 g/mol, 用Na2C03 为53g/mol 。

(2) 锅炉运行时给水所需加碱量1) 对于非碱性水可按下式计算X2=(YD-JD +JDGP)M式中:X2 一一每吨给水中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t;PL 一锅炉排污率,10-2;其余符号同上式。

如果NaOH 和NazC03 同时使用时, 则在上述各公式中应分别乘以其各自所占的质量分数, 如NaOH 的用量占总碱量的η×10-2, 则Na2C03 占(1-η)×10-2 , 两者的比例应根据给水水质而定。

一般对于高硬度水、碳酸盐硬度高或续硬度高的水质宜多用NaOH, 而对于以非碳酸盐硬度为主的水质, 应以Na2C03 为主, 少加或不加NaOH 。

2) 对于碱性水, 也可按上式计算, 但如果当JDG 以标准允许的最高值代入后, 计算结果出现负值, 则说明原水钠钾碱度较高, 将会引起锅水碱度超标, 宜采用偏酸性药剂, 如Na2HP04 、NaHJ04 等。

2. 磷酸三纳(Na3P04 ·12H20) 用量计算磷酸三纳在锅内处理软水剂中, 一般用来作水渣调解剂和消除残余硬度用。

当单独采用锅内水处理时, 加药量是按经验用量计算。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水处理加药计算是指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确定水处理中所需的药剂加药量。

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化学成分,常常需要添加适量的药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

1. 吸附剂加药计算公式吸附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颜色、异味和有机物等杂质。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C2) × Q / M其中,Dosage为吸附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进水中某种有机物(颜色、异味等)的初始浓度(单位为mg/L);C2为出水中该有机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M为吸附剂的质量(单位为克/千克水)。

2. 氧化剂加药计算公式氧化剂主要用于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去除有机污染物。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Q / A其中,Dosage为氧化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A为氧化剂的有效氧浓度(单位为克/千克水)。

3. 絮凝剂加药计算公式絮凝剂主要用于悬浮物的团聚,从而加速悬浮物的沉降和过滤,使水变得清澈。

加药量的计算公式为:Dosage = (C1 - C2) × Q × f / M其中,Dosage为絮凝剂的加药量(单位为克);C1为水中悬浮物的初始浓度(单位为mg/L);C2为出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单位为mg/L);Q为水处理量(单位为m³);f为絮凝剂的药剂浓度(单位为g/L);M为絮凝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单位为克/千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仅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水处理加药计算。

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考虑水质的变化、设备的特点以及不同药剂的使用要求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加药量。

总之,水处理加药计算公式是根据水质的特点、需要去除的污染物以及药剂的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

化学除磷加药量及污泥量计算书

化学除磷加药量及污泥量计算书

化学除磷加药量及污泥量计算
一设计水质
设计水量Q100m3/h
进水总磷P ti6mg/L
出水总磷P te0.5mg/L
磷去除量T P=P te-P ti 5.5mg/L
二加药量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Al3++H n PO4(3-n)-=AlPO4↓+nH+
摩尔质量比K AP=T A/T P0.87g Al/g P T A=27g/mol,T P=31g/mol
铝的理论需求量T A=K AP*T P 4.79mg/L
铝的需用系数K A 2.00 1.5~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P69)
铝的实际需求量P A=K A*T A9.58mg/L
铝盐制品有效成份Al2O3含量10.0%表2、表3
铝盐制品有效铝含量C A0.053
铝盐制品的单位投加量D AP=P A/C A180.97mg/L
日投加量D AS434.32kg/d
三污泥量计算
3.1磷酸铝污泥
化学反应方程式Al3++PO43-=AlPO4↓
磷酸铝与磷的摩尔质量比M AP 3.94(以P计)
磷酸铝污泥产量W AP=M AP*T P*Q/1000 2.16kg/h
3.2氢氧化铝污泥投入的铝除反应生成磷酸铝外,剩余部分反应生
化学反应方程式Al3++3OH-=Al(OH)3↓
氢氧化铝与铝的摩尔质量比M AH 2.89(以P计)
参与反应的铝离子(Al3+)量D AH=(K A-1)*T A 4.79mg/L
氢氧化铝污泥产量W AH=M AH*D AH*Q/1000 1.38kg/h
3.3化学污泥量W A=W AP+W AH 3.55kg/h忽略铝盐制品的不溶解固体
输入值计算值
设计规范P69)
铝外,剩余部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化学除磷加药量计算

化学除磷加药量计算

化学除磷加药量计算化学除磷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废水中磷酸盐的方法。

它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与废水中的磷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磷的除去。

在进行化学除磷时,需要计算并确定合适的加药量,以保证除磷效果的良好。

化学除磷的主要机理是通过添加聚合氯化铝或聚合硫酸铝等混凝剂,使废水中的磷酸盐与铝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铝磷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会随着废水的沉淀而沉淀下来,从而实现磷的除去。

在确定合适的加药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废水中的磷含量:磷的含量是确定加药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废水中的磷含量越高,所需加药量也就越大。

2.化学药剂的种类和浓度:不同的化学药剂对磷的除去效果有所差异。

因此,在确定加药量时,需要考虑所使用的化学药剂的种类和浓度。

3.pH值的调整:废水中的pH值对于化学除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pH值在6-8之间时,化学除磷效果比较好。

如果废水的pH值偏高或偏低,可能需要通过酸碱调节剂来进行pH的调整。

4.混凝剂的投放方式:混凝剂的投放方式也会影响到加药量的确定。

常见的投放方式有单点投放、分段投放和连续投放等。

不同的投放方式会对化学反应的过程和速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加药量的大小。

在实际计算加药量时药剂加药量(kg/h)= (磷含量(mg/L)*流量(m3/h))/除磷效果其中,“磷含量”是指废水中磷酸盐的含量,“流量”是指废水处理系统的流量,“除磷效果”是指化学药剂对磷的除去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除磷效果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加药量、混凝时间、混凝速度、废水特性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合适的除磷效果,并将其作为参数输入到计算公式中。

总的来说,化学除磷加药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加药量和除磷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和调整加药量,可以有效地实现废水中磷的除去,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安全。

PAC加药计量计算详细解释

PAC加药计量计算详细解释

PAC加药计量计算详细解释一、PAC加药计量原理PAC是聚合氯化铝的缩写,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药剂。

它主要通过与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色度剂结合形成絮凝物,从而实现水的净化目的。

PAC的加药计量是指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处理要求,合理确定PAC的加药量和加药方式。

加药计量的目标是实现最佳的絮凝效果和经济性。

二、PAC加药计量计算方法1.确定水质分析结果:首先需要进行水质分析,包括浊度、pH值、碱度、硬度等参数的测定,以了解待处理水的污染程度和性质。

2.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PAC型号:PAC的型号不同,其化学成分和絮凝效果也不同。

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PAC型号,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3.计算PAC加药量: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处理要求,计算PAC的加药量。

一般来说,PAC的加药量与水的浊度和色度成正比。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加药量=C×V/w其中,C为PAC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V为待处理水的体积(单位为m³),w为PAC的质量(单位为kg)。

4.确定PAC加药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要求,确定PAC的加药方式。

常见的加药方式包括直接加入、稀释加入、连续加药等。

5.实施PAC加药及监控:根据计算结果,按照确定的加药方式进行PAC的加药。

在加药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PAC加药计量的实际应用1.自来水净化:PAC作为一种常见的絮凝剂,可用于自来水中去除悬浮物、色度剂和有机物质。

通过合理的加药计量,可以有效提高自来水的水质,满足人们对饮水的需求。

2.工业污水处理:PAC在工业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PAC加药量和方式,可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3.污水处理厂:PAC加药计量也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

根据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出水要求,合理计算PAC的加药量,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废水的排放。

乙酸钠加药量计算12024

乙酸钠加药量计算12024

乙酸钠加药量计算引言概述: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染料等领域。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乙酸钠的加药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乙酸钠加药量计算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化学反应原理乙酸钠是由乙酸和钠离子反应的化合物。

乙酸和钠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乙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H+Na+→CH3COONa+H2O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乙酸钠的摩尔比为1:1。

2.计算方法乙酸钠加药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所需的乙酸的摩尔数来确定。

需要知道所需乙酸的摩尔质量和目标乙酸浓度。

根据所需乙酸的摩尔数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所需乙酸钠的摩尔数。

通过乙酸钠的摩尔质量,计算出对应的质量或体积加药量。

3.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a.定量加药:根据计算得出的乙酸钠加药量,需要准确地称取或分装,避免过量或不足。

b.溶解度限制:乙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加药量过大可能导致残留固体。

c.液相反应:乙酸钠加入反应体系后,需要充分搅拌溶解,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d.溶液浓度监控:实际操作中,可通过浓度计等设备对乙酸钠溶液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加药量的准确性。

4.乙酸钠加药量计算中的常见问题a.批量大小:乙酸钠加药量的计算应考虑批量大小的影响,即根据不同批量大小计算出相应的加药量。

b.偏差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因素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因此,需要对加药量的准确性进行偏差分析,找出导致偏差的原因并予以调整。

c.设备选择:乙酸钠的加药量计算需要考虑使用的设备,不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测量误差可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5.乙酸钠加药量计算的实际应用乙酸钠加药量计算在生产实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生产单位根据所需乙酸的摩尔数,计算出相应的乙酸钠加药量,从而控制产品质量。

在药物制剂中,乙酸钠加药量计算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加药泵流量计算

加药泵流量计算

3.1.加药计量泵流量选型计算常用单位换算※化学药剂高分子聚合物溶液达到0.3~5g/L是个临界值,即饱和溶解度。

※浓度换算1ppm=1mg/L=1g/m3※体积换算:1L=1dm3=1000cm3=106ml※压力换算1bar=1.02kg/cm2=0.986标准大气压≈10米水柱≈0.1MPa公式Qv =Qm÷ρQV——体积流量L/hQm——质量流量kg/hρ——流体密度Qm质量流量(g/h)=体积流量(m3/h)×投加浓度K(ppm)Q计量泵流量(L/h)=质量流量(g/h)÷流体有效密度(g/L)ρ0流体有效密度(g/L)=S饱和水溶液有效浓度(g/kg)×ρ介质密度(kg/dm3)公式:1)计量泵流量Q=Qm/ρ0=(QV×K)/(S×ρ)例1:欲给某钢厂循环水投加碳钢缓蚀剂,要求运行时投加浓度为10ppm的溶液,直接加到循环水管道中,循环水管道压力5bar,已知循环水流量为1200m3/h,缓蚀剂溶液的有效浓度为5%,,密度1.10 kg/dm3,试问如何选型计量泵?1200 m3/h×10ppm=12000g/h有效密度=50g/1kg*1.10 kg/dm3=55g/LQ=12000/55=218L/h根据这一流量和管道压力,我们可以选择单台隔膜计量泵Q=218L/h(也可选择2台Q=110L/h),P=7bar,N=0.25kW,液力端泵头材质选择PVC或PVDF。

计量泵的选型主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计量泵压力,二是计量泵流量。

压力选择一定要大于加药点压力1.25倍。

但不要过高选择压力指标,因为压力越高价格成倍增长。

流量选择也不要太大,太大流量对自动运行不利及造成投加的化学药剂浓度过小,要保证计量精度。

流量的选择原则是:保证泵出力在50%时能够连续运行。

加药量计算书精编版

加药量计算书精编版

四川自贡项目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处理系统加药计算书1.絮凝剂需要配制成C3(mg/L)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那么计量泵的加药量程Q(L/h)就是:Q=C1×Q1/ C3×1000凝聚剂加药点水流量水量是148m3/h,需要添加的凝聚剂浓度取10mg/L,需要配制成10%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那么凝聚剂计量泵的加药量程就是:10×148/10%/1000=14.8L/h配制一次药液可满足系统24h连续运行所需溶液箱体积V=24×14.8=355.2L采用V=0.6m³的溶液箱1台系统里投加,那么氧化剂计量泵的加药量程就是:3×148/10%/1000=4.44L/h配制一次药液可满足系统24h连续运行所需氧化剂溶液箱体积V=24×4.44=106.56L采用V=0.4m3的溶液箱1台3.还原剂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那么还原剂计量泵的加药量程就是:3×148/10%/1000=4.44L/h配制一箱药液可满足系统24h连续运行所需还原剂溶液箱体积V=24×4.44=106.56L采用V=0.4m3的溶液箱1台8倍浓缩液,需要配制成100%的标准液往系统里投加,那么阻垢剂计量泵的加药量程就是:3×74/1000=0.222L/h溶液箱体积V=24×0.222=5.328L采用V=0.4m3的溶液箱1台9根压力容器体积 V9=0.23×9=2.1 m³管线体积 Vp=0.11 m³考虑20%裕度,溶液箱体积V=1.2×(2.1+0.11)=2.65 m³,取3.0m³采用V=3.0m3的溶液箱,盐酸纯度为31%,需要配制成0.2%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配制1箱盐酸溶液需要药剂量就是:3000×0.2%/31%=19.2LNaOH纯度为30%,需要配制成0.1%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配制1箱盐酸溶液需要药剂量就是:3000×0.1%/30%=10LNaOH纯度为90%,需要配制成1%的浓度往系统里投加,配制1箱盐酸溶液需要药剂量就是:3000×1%/90%=33.3kg清洗泵规格8英寸每支压力容器流量值取7.5m³/h,分段反洗Q=7.5×6=45 m³/h 取45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设计
干粉投加量a:mg/L
配置浓度c:%
5.00
0.30%
日消耗药剂费:元
154.44
PAM:阴离子和非离子型絮凝剂通常溶解浓度为0.1%,阳离子絮凝剂为0.2%;絮凝剂一般用阴离子型,污
有效氯投加量:10-15mg/L 设计有效氯投加量:mg/L
15.00
盐酸:1200元/吨 1200.00
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PAC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干法投加量a:20-30mg/L
配置溶液浓度c:5%
工艺设计
PAC(干粉)投加量a:mg/L
配置浓度c:%
30.00
5.00%
日消耗药剂费:元
3.93
PAM投加计算
PAM(干法)投加量a:15mg/L
工艺参数 溶解搅拌速度50-100r/min 配置溶液浓度c:0.1-0.3%
每产生1g的ClO2需要用去1.3g的盐酸和0.
工艺设计
产生1g ClO2成本:元 0.00481
日消耗药剂费:元 21.65
有效氯投加量:10-15mg/L 设计有效氯投加量:mg/L
10.00 日消耗药剂费:元
8.74
处理水量Q:m3/h 3.30
优氯净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含量60%,易溶于水。氯片(三氯异
溶液密度ρ:1.0g/cm3 工艺设计 处理水量Q:m3/h 58.50
PAM固体:22000元/吨
溶液投加量:L/h 97.50
储药罐V:L 2340.00
%,阳离子絮凝剂为0.2%;絮凝剂一般用阴离子型,污泥脱水一般用阳离子型
二氧化氯发生器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每产生1g的ClO2需要用去1.3g的盐酸和0.65g的氯酸钠。
氯酸钠:5000元/吨
处理水量Q:m3/h
5000.00
12.50
工艺设计
有效氯投加量:g/h 187.50
优氯净投加计算ຫໍສະໝຸດ 工艺参数氰尿酸钠)有效氯含量60%,易溶于水。氯片(三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含量90%,不易溶于水。 优氯净5200元/吨
处理水量Q:m3/h
优氯净溶液投加量:L/h
储药罐V:L
4.20
0.70
16.80
除磷—FeSO4投加计算 进出水△P:mg/L 4.50
FeSO4(固态)投加量 mg/L 44.13
优氯净5200元/吨 配置浓度:10%
10.00%
投加系数β 1.5-2.0 2.00
除磷—FeSO4投加计算
PAC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溶液密度ρ:1.0g/cm3 工艺设计 处理水量Q:m3/h 4.20
干粉PAC:1300元/吨
溶液投加量:L/h 2.52
储药罐V:L 60.48
PAM投加计算 工艺参数 溶解搅拌速度50-100r/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