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探析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探析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探析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

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

二、比喻造词法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

如: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如: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

如: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

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

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

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族:上班族追星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风:吃喝风麻将风浮夸风宴请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代汉语构词法

现代汉语构词法
阿姨 桌子 来得及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音节词,就都是单纯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语素可
能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这主要有以下三类:连绵词、口语词、 音译词。
1. 连绵词 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 双音节词。大多数连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双声、叠 韵或叠音等关系。
面熟 雪崩 耳鸣 心虚 地震 胆怯 性急 眼花 肉麻 年轻
口红 霜降
6.量补式
后面一个词根作为计量单位补充说明前面一个名词性词 根。这类构造的复合词都是名词,不能受数量词的修饰。 例如:
书本 人口 花朵 船只 车辆 马匹 布匹 物件 枪支 纸张 米粒 钢锭
二、成语的构造 成语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中间物。
热爱 狂欢 朗读 微笑 空投 (动词) 鲜红 狂热 雪白 美观 难听 (形容词)
C.副词性的,例如: 马上 不论 刚巧 何必 十分 岂不 还是
3.述宾式 前后词根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前一语素 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 它主要构成谓词,也可以构成名词。例如:
出席 得罪 革命 带头 放心 毕业 注意 挂钩 伤心 动员 示威 播音 (动词)
把全称分段,每段提取一个成分。
①abcd→ac式,即前后分为两段,每段取第一个成分。 例如:
邮政编码→邮编 知识青年→知青 公共关系→公关 研究制造→研制 文化教育→文教 北京大学→北大
②abcd→ad式,即前后两段,取取前段第一个成分和 后段后一个成分。例如: 空中小姐→空姐 高等院校→高校 外交部长→外长 保证价值→保值
(二)合成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从构造上看,合成词也有不同的类型。
1.重叠词:重叠词是指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它有两种情况: (1)AA式。例如:

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

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

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是非常重要的词类,它们用于描述和表达各种动作、状态和属性。

而动词和形容词的构词法也是使得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一大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

一、动词中的“得”字构词法“得”字作为一个独立的动词,可以表示得到、获得的意义,例如:“得奖”、“得到”等。

此外,“得”字也可以用作动词的后缀,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某种结果。

“得”字后缀可以与动词形成一个新的动词,例如:“跑得快”、“笑得出声”等。

这种构词法可以使得动作描述更加具体,增强了动词的表达力。

二、形容词中的“不”字构词法“不”字作为一个前缀,在形容词中的运用非常普遍。

它可以表示否定或相反的意义,使得形容词构成反义形容词。

“不”字前缀与形容词结合后,形容词的意义产生了转变,例如:“高”变为“不高”、“快”变为“不快”等。

这种构词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各种事物的属性和状态。

三、动词和形容词中的“了”字构词法“了”字在汉语中具有多种意义,而在动词和形容词中的运用也很独特。

在某些情况下,动词或形容词后加上“了”字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

“了”字的加入使得动词和形容词的意义更加细致和精确。

“跑”变为“跑了”表示动作完成,“高”变为“高了”表示程度上的提升等。

这种构词法能够丰富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方式,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四、形容词中的“得”字构词法在一些形容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得”字的运用。

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后缀,表示某种特定的属性或能力。

“得”字后缀可以使形容词更加具体和准确。

例如,“漂亮”加上“得”变为“漂亮得不得了”,表示非常漂亮,“重要”加上“得”变为“重要得很”,表示非常重要。

这种构词法可以使形容词的描述更加生动,增加了表达的灵活性。

五、动词中的“过”字构词法在动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过”字的运用。

它可以作为一个后缀,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或持续了一段时间。

造词法与构词法[整理版]

造词法与构词法[整理版]

造词法与构词法构词法分析关于合成词在构词法角度的学习,要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具有一定的语素类别知识。

第二,熟悉语素组合的几种基本的语法关系。

第三,合成词分析的几个具体问题。

1.并列式:两个语素是联合的,有的意思相近,如“开放、解放”,有的意思相关,如“尺寸、姐妹、兄弟”,有的意思相反,如“矛盾、动静、反正、好歹”。

2.限定式:无论是什么语素构成,一定是以后一个语素作为整个词义的中心,例如“白菜”,是一种菜,“拖鞋”是一种鞋,“火红”是一种红,“笔直”的中心是直。

3.补充式: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理论上中间可以加上“得”、“不”,如“打倒、推翻、放大、缩小”,还有一种是表示集合名词的,后一语素是量词,如“船只、纸张、诗篇、布匹”,可以反过来说“一只船……”4.支配式:前一语素是动作,后一语素是名词性的,是动作涉及的对象,例如“吹牛、打靶、理事、司机、司令”。

5.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名称,后一语素是陈述,如“月亮、地震、眼红、自立”。

以上1-5类是组合式合成词,理解的关键是要认识并弄清楚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和语素相互之间的语法关系。

有一些容易混淆,例如“围脖-围墙”,似乎都一样,其实前者是支配式,后者是限定式,因为后者词义中心是后一个语素体现的,这是限定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支配式没有这样的中心。

又如“火热-眼热”,结构似乎相同,其实前者是限定式,后者是陈述式,因为前者的词义中心是通过后一语素的意义体现的,中心意义是“热”,“眼热”,词义中心不是“热”。

注意不要把“雪白、笔直、天蓝、粉碎”理解为陈述式,只能是限定式,因为,这四个词的词义中心是后一个语素意义体现出来的,这正是限定式合成词的特点,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6.前附式:意义很虚化的语素在前面,如“老鹰、老鼠、老虎”中的老不同于“老人、老年”中的老。

7.后附式:意义很虚化的语素在词的后面,例如“棍子、凳子、作者、氧化”。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评析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评析
年 轻人 很 娇 气。
( )知9I ; u耗1 u 4 R L 仇 £ n a
=只有他是一个羊黑。
8 t ( 笑) . I 黑 1 1 汉 语 没 有 这 种 意 思 , 泰 语 指 的是 一 个 人 虽 然 皮 肤 比较 ( )L日 自 咀 蕾 Lu n a 1 五 霸 1 1 1 a 日 1 叫 7
著 与典析 作词 评 _
法和造 词法 ( 第三章 ),近代汉语 的构词法 和造词法 ( 第 律 。该书一方 面利用 已有 的专书研 究数据,计算 百分 比,
四章 ), 以及 现 代 汉 语 的 构 词 法 和 造 词 法 ( 五 章 ) 。 五 推 断 出上 古及 中 古 时期 汉 语 词 的构 成 特 点 和 生 成 特 点 ; 另 第 个 部 分 以 时 间为 经 ,以 理论 为 纬 , 有机 地 联 系 在 一起 ,从 历
第 二 , 对 已 有 定 论 进 行 大 胆 质 疑 。 该 书 中 , 作 者 主 式、 附加 式归为主从式 ,把联合式 归为并立式 ,其 余的动 要 以事 实 为 依 据 , 以数 据 为 准 绳 ,对 学 界 的三 个 已 有 结 论 宾 式 、 补 充 式 、 主 谓 式 、 重 叠 式 视 具 体情 况 归 类 。此 种 划
究 的专题置于学术 史中 ,在史 中找到研究专 题的定位与 发 据,而且 更有利于其他 学者做进 一步的研究 。定 量与定性 展 。 正 如 作 者 所 说 : “ 一 个 问题 的研 究模 式 都 是 在 追 述 相 结 合 的研 究 方 法 是 相 当 科 学 的 方 法 , 是 应 该 引起 我 们 重 析 汉泰 语 言 中的 “ ”的 引 申义 ,认识 到 “ ”在 不 同的 语 黑 黑 看黑看好 ”意思就是不关心某某事情或者东西 。例如: ( ) 玎 h 删 1 日 J £ 1 1 3 L R 日 西 L J:我的丈夫从来没 日

词汇构词法现代汉语

词汇构词法现代汉语

词汇构词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构词法学习资料。

一、构词法概述。

1. 定义。

- 构词法是指语素构成词的方法。

在现代汉语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而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天”是一个语素,它有自己的读音(tiān)和意义(天空),当“天”单独使用时,它就是一个词;当它和其他语素组合,如“天空”(tiān kōng),这里就涉及到构词法的问题。

2. 构词法的意义。

- 有助于我们理解词的结构和意义的形成。

通过分析构词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在辨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理解一些新产生的词语时,构词法知识都很有用。

二、构词类型。

(一)单纯词。

1. 定义及发音示例。

-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这个语素有的是单音节的,如“天(tiān)”“地(dì)”,它们既是语素也是词,词性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天”“地”在“蓝天(lán tiān)”“大地(dà dì)”中都是名词。

- 还有多音节的单纯词,包括连绵词、音译词等。

- 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如“仿佛(fǎng fú)”,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仿佛”是副词,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

- 叠韵连绵词,像“朦胧(méng lóng)”,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朦胧”是形容词,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音译词:例如“咖啡(kā fēi)”,这是一个名词,是从外语音译过来的单纯词。

(二)合成词。

1. 复合式。

- 联合型(并列型)- 定义及示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例如“国家(guó jiā)”,“国”和“家”意义相近,都是名词,组合成“国家”后仍然是名词。

再如“开关(kāi guān)”,“开”和“关”意义相反,“开关”是名词,表示一种电器装置。

- 偏正型。

- 定义及示例: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

如“火车(huǒ chē)”,“火”修饰“车”,表示以火为动力的车,“火车”是名词。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构词法与造词法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构词法与造词法
这些x着式双音91359而顺着沿着朝着照着只是在解介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作为独立词汇单位使用的并且不是所有的单音介词都可以后附着形成对应的双音介词形式即便是有些单音介词存在加着的双音介词形式但二者的功能也不尽相同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
第3 4卷 第 6期 2 0 1 3年 l 2月

则 。有时 , 构词法和造词法被通用 , 用来表示语 言 中构造 出新词 的方式方法 。本文主张在对现代汉 语 双 音 介 词进 行 词法 分 析时 应 区分 构 词法 和 造 词 法, 因此 , 下文将从构词法和造词法两个方面展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8—3 1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 金项 目( 2 0 1 2 S J D 7 4 0 0 1 7 ) ; 安徽省社科规 划项 目( A H S K1 1 —1 2 D 2 8 3 ) ; 教育部
音节介词又分出派生的和复合 的两个小类 。【 2 陈 昌来 ( 2 0 0 2 ) 也提出, “ 从音节上看 , 现代汉语介词
可 以分 为 单 音节 介词 和 双音 节词 两 大类 ,少 数是
三个音节的……三音节的介词极少 ,只有 ‘ 依仗
着、 针对着 ’ 两个” 。【 3 1 总之 , 无 论 是古 代 汉语 介 词
围包 括施 事 、 受事 、 对象 、 处所 、 时间、 工具 、 原 因、 目的 、 依据 、 范围 等语 义成 分 。给 汉语 介词 分类 , 目前 学界 主要 提 出如下 三 种分 类 角度 : 按 意 义的 分 类 ,按音 节 数 目的分 类 ,按 语 言类 型学 的 分
类 。按 意 义给 汉 语 介 词 分 类 是 学 界 最通 常 的做

论构词法与造词法的纠结及汉语造词法的类型

论构词法与造词法的纠结及汉语造词法的类型

论构词法与造词法的纠结及汉语造词法的类型作者:陈洁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11期摘要:构词法和造词法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

本文肯定了构词法和造词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了它们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的差别。

此外,本文还对当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汉语造词法的类型作了评析。

关键词:构词法造词法类型词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人们在使用已有的词或看到一个新词时,总会琢磨一番:这个词是用什么方法造出来的呢?譬如“电脑”这个词,有人认为是句法学造词法,用偏正式句法方式造出的,也有人认为这是用比喻的造词法造出的,喻指电子计算机能像人脑那样进行思维。

哪一种说法更合理?像偏正或动宾、主谓等等,很多书上又把它们称作是构词方式,是构词法,那它们又是不是造词法?构词法和造词法有无区别,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构词法就已是研究的热门。

60年代由丁声树等合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在谈到构词法时,认为名词、代词后加“们”跟加后缀“头”“者”“家”构成名词一样,是构词法,并且把动词后附上“了”“着”也看作是构词法问题。

宋玉柱撰写了《应该把构词法与构形法区别开来》一文,对《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有关构词法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构词法与构形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名词或代词加‘们’根本不创造新词,它只是使该名词或单词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但它不属于构词法是明显的”。

“动词后加‘了’‘着’,无论你是否把它看成构形法问题,都不能改变它不能创造新词的事实,因此它与构词法无关。

”(宋玉柱,1986:19)宋玉柱的文章清楚地区分了构词法和容易跟构词法混淆的构形法,使我们在研究构词法和造词法时可以不受构形法的干扰。

在他的文章中,我们多次看到了“创造新词”这样的表述方式,他还说“构词法总是与新词的创造相联系的,构形法则与创造新词无关”(宋玉柱,1986:19)。

“新词的创造”总不免让人想起造词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一、造词和造词法
(一)造词概说
1.造词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制新词,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2.人们的造词活动
人们的造词活动就是人们为新事物、新现象命名的行为(不限人、地)。

(二)造词法
1.含义:创制新词的方法。

2.汉语的造词法:
(1)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现已少用,多是单纯词);如:手、足、蜻蜓
(2)摹声法
①摹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来造词。

a.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给事物命名;如:猫、布谷
b.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制新词,以描写该事物的性状的;如:嗯、哎呀、哗哗、轰隆隆
②摹仿外语词的声音来造词(一般称为音译词);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
(3)音变法——通过语音变化的方式产生新词。

①儿化韵造词;如:盖--盖儿尖--尖儿
②改变读音造词;如:好(三声)--好(四声)
(4)说明法——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造词方法。

①情状;如:国营、胆怯
②性质特征;如:方桌、石碑、丁字尺
③用途;如:雨衣、牙刷、洗衣粉、书桌
④领属;如:树叶、羊毛、鞋带
⑤颜色;如:红旗、绿豆、白云
⑥数量;如:三秋、六书、八卦
⑦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a.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菊花、芹菜、吉普车
b.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如:人口、马匹
c.用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如:静悄悄、恶狠狠、光秃秃
⑧运用语言中习用的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某些改变以说明事物。

如:聋子、甜头、黑乎乎
(5)比拟法——用现有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①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属于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

如:鸡眼、猫眼
②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成分;如:雪花、瓜分、木马、刀子嘴
(6)引申法(借代法)——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如:手足--兄弟
(7)双音法——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
①A=AA 如:妈妈、渐渐、哥哥
②A≠AA 如:奶奶、区区、万万
③A+B=AB 如:道路、人民、增加
④A+B=A/B 如:石头、老虎、泥巴
(8)简缩法——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的造词方法。

如:文化教育--文教二、构词和构词法
(一)构词概说
1.构词:所谓构词就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

2.研究对象:已存在的词。

3.研究范围和内容:对现有词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词的内部结构规律。

4.区别“构词”与“造词”
造词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进行的活动。

构词是只有某些人会去研究;活动领域狭窄得多。

(二)构词法
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词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1.语音形式方面
(1)从音节的多少分析,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

①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如:天、地、人、盖儿
②多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如:蜘蛛、葡萄、哲学、世界观
(2)从音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分析,可以分为重叠式和非重叠式。

①词的语音形式是由音节重叠而成的叫做重叠式。

a.全部重叠式。

单音节重叠;如:弟弟、妹妹、渐渐、悄悄
双音节分别重叠;如:花花绿绿、婆婆妈妈
注意: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清清楚楚都不是构词法,是构形法。

b.部分重叠式;如:绿油油、冷冰冰、毛毛雨
②词的几个音节都不相同的,就是非重叠式。

单纯词中的一部分词是:
a.双声词;如:蜘蛛、坎坷、踌躇
b.叠韵词;如:苗条、徘徊、蹉跎
2.词素的多少方面
(1)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但它不等于单音节词。

如:笔、书、琵琶、萝卜、咖啡、意大利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

如:欢迎、研究生、语言、学习
3.词素的性质及组合方面(对合成词来说)
(1)词根+词缀(派生词)
①前缀+词根;如:老鹰、阿姨、初五、第一
②词根+后缀;如:帽子、房子、读者、敢于、文学家
(2)词根+词根(复合词)
①联合式
a.同义联合的;如:朋友、道路、根本、爱好、行走
b.反义联合的;如:来往、天地、是非、长短、得失
c.意义相关联合的;如:领袖、眉目、岁月、山水
②偏正式
a.定中;如:汉语、电车、西医、开水、跑鞋、人造丝
b.状中;如:沉思、长跑、欢迎、重视、火红
③补充式
a.注释型;如:A.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

B.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

C.用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

(具体可参考前面照此法用注释方法进行说明的部分)
b.动补型;如:提高、改进、缩小、打倒、说明
④动宾式;如:司机、描红、立夏、失踪、避难、动员
⑤主谓式;如:地震、海啸、面熟、眼热、肉麻、手软、自杀
⑥重叠式;如:妈妈、星星、渐渐、悄悄、婆婆妈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