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规划复习资料
《建筑施工》复习题

《建筑施工》复习题第一章土方工程一、场地标高的确定填空题1.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设计平面称为场地“最佳设计平面”。
2.最佳设计平面是指满足设计规划、生产工艺和运输、排水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___________。
3.场地平整最佳设计平面是运用______________原理求得的。
平面参数C表示_____________;i某表示_____________;iy表示_____________;4.最佳设计平面既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能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可用_______________方法求解。
场地平整最佳设计平面的三个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场地设计标高确定的一般方法得到的设计平面,能使,但不能保证。
思考题1.场地设计标高调整需考虑的因素?2.如何用最小二乘法求设计最佳平面的准则方程?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最佳设计平面是在满足设计规划、生产工艺和运输、排水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A.土方量最小B.土方填挖平衡C.最小运输功D.A+B2.最佳设计平面应满足下列条件:()A.总的土方量最小B.填方与挖方平衡C.一定是最佳设计标高的平面D.A+B3.场地设计标高调整通常不考虑的因素有:()A.土的最终可容性B.工程余土C.场外弃土D.当地的最高洪水位4.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宜用什么方法确定最佳设计平面:()A.棱柱体法B.标高加权平均法C.最小二乘法D.相关平差法5.当场地地形变化比较平缓时,宜采用什么方法确定最佳设计平面:()A.最小二乘法B.方格网法C.相关平差法D.A+C6.场地泄水坡度应考虑下列那一个因素:()A.土方量B.工程余土C.当地的最大暴雨量D.最佳设计标高7.施工高度的含义指:()A.设计标高B.自然地面标高C.设计标高减去自然标高D.场地中心标高减去自然标高8.场地设计标高是指:()A.平均标高B.场地中心标高C.加权标高D.场地内标高值最大9.当填、挖土方量相差不大时,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土方量:()A.工艺要求B.排水要求C.运输要求D.适当降低或提高场地设计标高值10.下列那一个不是确定最佳设计平面的参数:()A.原点标高B.某方向的坡度C.y方向的坡度D.z方向的坡度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填空题1.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_________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________来表示。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讲义(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讲义第一章场地分析【知识要点】1.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高层;4.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5.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6.防噪间距一一建筑物与噪声源之间;7.建筑高度控制;8.通视要求——停车场、停车库出入口;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
第一节基本知识一、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
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主要是采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缓与陡。
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将地形划分为六种类型,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见表1--1。
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进行地形坡度分析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坡度,求出等高线间对应的长度d。
等高线截距d的计算公式为:d=h/iM式中d一一与需要坡度相对应的等高线截距(m) ;h一一等高距(m) ;i——路线坡度(%) ;M——所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分母数。
在地形图中,用地物符号表示地物(地表上自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各种固定性物质) ,如房屋、道路、铁路、桥梁、河流、对应的等高线截距树林、农田和电线等;用文字、数字等注记符号对地物或地貌加以说明,包括名称注记(如城镇、工厂、山脉、河流和道路等的名称) ,说明注记(如路面材料、植被种类和河流流向等)及数字注记(如高程、房屋层数等)。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依据是统计资料。
几年来,应试时常涉及的是气象中的风向和日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
可以根据风玫瑰图来了解。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一地区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还可分别绘制出全年(实线围合的图形)、冬季(12月-2月)(细实线围合的图形)或夏季 (6月-8月)(细虚线围合的图形)的风玫瑰图。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试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2、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3、试述土壁边坡的作用、表示方法、留设原则。
边坡塌方的外因和内因是哪些?4、如何进行基坑放线,确定基坑尺寸,基坑土方量如何计算?5、如何按挖、填平衡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应考虑哪些因素?6、应考虑哪些因素对计划标高H0进行调整?7、场地有单向、双向泄水坡度时设计标高如何调整?8、如何确定“0线”位置,计算网格的土方量?9、如何计算沟槽和基坑的土方量?10、土方调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调配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平均运距?1l、不放坡或深基坑的土壁支撑种类和适用条件。
12、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内容和目的。
13、试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预防塌方的措施。
14、试述管井井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的构造及适用范围。
15、水井的类型及涌水量计算方法。
16、试述轻型井点的布置方案和设计步骤。
17、分析产生流砂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18、如何选择填土的土料,哪些土不能用作填土?对含水量过大的土料如何处理?19、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20、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21、常用的土方机械有哪些?试述其工作特点及适用范围。
22、如何提高推土机、铲运机和单斗挖土机的生产率?如何组织土方工程综合机械化施工?23、何为“验槽”,基坑底部遇到软弱层如何处理?24、试述爆破原理和作用,炸药种类及性能。
25、试述爆破漏斗及参数与爆破效果的关系。
26、爆破施工中常用哪几种爆破方法?试比较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7、起爆材料有哪些?试述其构造及性能。
28、爆破施工中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第二章思考题1、试述地基加固处理的原理和拟定加固方案的原则。
2、有哪些加固地基的方法?试述这些方法加固地基的机理。
3、将地基处理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相结合可采取哪些措施?4、试述桩与承台的关系,按桩的受力情况分类和按施工方法分类?5、试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堆放等环节的主要工艺要求。
《园林规划设计》期末考试复习

2023春批次期末园林规划设计(考试课)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那些植物喜欢荫蔽的环境()。
(2 分)A.玉簪B.麦冬C.八角金盘答案:ABC2.由园林植物分割空间的类型()。
(2 分)A.开敞空间B.半开敞空间C.覆盖空间D.封闭空间E.垂直空间答案:ABCDE3.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
(2 分)A.单面式花境B.双面式花境C.对应式花境答案:ABC4.下列不适宜在儿童公园中种植的植物有()。
(2 分)A.夹竹桃B.枸骨C.悬铃木答案:ABC5.园林设计需经过、、、详细设计、五个阶段完成()。
(2 分)A.基地调查和分析B.任务书C.施工图D.方案设计E.照明设计答案:ABCD6.四株同一树种配置忌用的形式有()。
(2 分)A.正方形B.直线C.等边三角形答案:ABC7.我国的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有()。
(2 分)A.一板两带式B.二板三带式C.三板四带式D.四板五带式答案:ABCD8.下列花坛中,不以观叶为主的花坛形式有()。
(2 分)A.花丛式花坛B.盛花花坛答案:AB9.下列植物在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有()。
(2 分)A.枫香B.鸡爪槭答案:AB10.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2 分)A.排列式B.集团式C.自然式D.图案式答案:ABCD11.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有哪几种()。
(2 分)A.乔木、灌木B.藤本植物C.草本植物D.花卉及竹类答案:ABCD12.模纹花坛的植物选择要求()。
(2 分)A.生长缓慢B.枝叶细小、株丛紧密C.萌蘖性强答案:ABC二、判断题13.植物造景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
(2 分)答案:正确14.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由于儿童视线低,绿篱修剪高度不宜过高,微缩景观园林植株选用低矮品种,或多用修剪植物。
(2 分)答案:正确15.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紧密结构的较差。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

⼟地利⽤规划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 地球陆地上能够⽣长植物的蔬松表层为( B )A.⼟地B.⼟壤C.⼟层D.表⼟2.⼈⼒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的陆地还不能是(A )A.法律意义上的⼟地B.经济意义上的⼟地C.⽣态意义上的⼟地D.社会意义上的⼟地3.国家领⼟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的( B )A.整个部分B.特定部分C.平⾯部分D.⽴体部分4.⼴义的⼟地的平⾯观认为⼟地指( A )A.整个地球表⾯B.地表C.平地和⼭地D.整个陆地5.⼈们通常把地球表⾯由泥⼟与砂⽯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D )A.陆地B.地表C.⼟壤D.⼟地6.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劳动⼒和(D )A.资本B.⽣产资料C.交通D.⼟地7.我国城市⼟地资产总值约为(C )A.13万亿B.15万亿C.18万亿D.20万亿8.当⼟地被投⼊⼈类社会⽣产活动之后就成为其所必需的(C )A.物质载体B.重要资产C.物质条件D.⽣产资料9.⼈类赖以⽣存的农作物吸取营养的主要源泉是具有肥⼒的( B )A.⼟壤B.⼟地C⼟层D.表⼟10.农作物所需⽔分、养分、空⽓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是具有肥⼒的(B )A.陆地B.⼟地C.地表D.⼟壤11.地球表⾯积是个(C )A.可变数B.未知数C.常数D.已知数12.⼟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D )A.载体作⽤B.地基作⽤C.操作场所作⽤D.基地作⽤13.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C )A.客观条件B.必要条件C.重要条件D.宏观条件14.具有景观功能的⼟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B )A.社会价值B.美学价值C.⽣态价值D.环境价值15.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重要条件对于形成(C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D.矿⼭地租16.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地为其(B )A.载体B.仓库C.基地D.场所17.⼈类劳动可以影响⼟地利⽤⽅式,但⼈类绝对不能创造新的(C )A.陆地B.地表C.⼟地D.⽤地18.⼟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地的(A )A.有⽤性B.资产性C.有限性D.⾃然性19.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发展进⾏超前性的调配和(D )A.调整B.估计C.预测D.安排20.⼟地对下列哪种部门作为地基、场地和操作基地发⽣作⽤。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第一节:风景园林释义一、传统园林释义(一)、中国传统园林释义在中国,“园林”作为合成词,最早见于汗·班彪《游居赋》。
中国园林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园林形式是悬圃(又称玄圃)。
中国早期园林形式:圃:一般都解释为种植蔬菜、瓜果、草木。
园:是农业土栽培果蔬的场所。
台:早在夏、商、周,我过就有了建筑历史。
刘向《新序·刺奢》谢:《图文解字》称:谢,“有屋也”。
孔传《书·泰誓》。
囿、范。
(二)、西方传统园林释义西方园林最早的源头可以最溯到《圣经·旧约》中的伊甸园。
西方园林(Garden、Gǎrden、jardin)园艺(horticulture)(三)、传统园林的含义园林式人们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以及所掌握的技术,通过利用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运用植物、山、石、水、建筑、雕塑等园林要素进行人工构筑,从而形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可以畅达心胸、抒发情怀,便于游憩、居住或者工作,时而也兼作一些生产和宗教活动的宜人环境。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释义(一)、现代风景园林溯源1804年法国风景园林师吉恩•莫雷尔首次创造了法国合成词风景园林师(Ar-chitecte-paysagiste)。
19世纪中期,改词在法国正式流传。
1854年由路易斯•稣尔比斯•玛丽设计的布伦园林的制图上,出现了“景园林师部”印章。
Landscape和Architecture的第一次结合出现则在吉尔伯特•L迈森(Gilbert L Measone),1824年出版《意大利大画家的风景园林》。
20世纪初帕特里克•格迪斯称自己是“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Arechi-tect)。
费里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和沃克斯在19世纪60年代初或更早就承认了这一个新术语。
18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AS-LA)成立。
场地设计复习提纲

场地设计1回 顾•什么是场地?场地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2回 顾•什么是场地设计?场地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场地设计研究有哪些现实意义?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目的: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现实意义:学科发展的背景、设计实践的需要、建筑市场的现状、注册制度的推行3回 顾•场地设计思想的历史起源是怎样的?在上古时期穴居和巢居作为自己的生存场所,这是人类营造活动的起点,也是场地设计思想的起源。
石器时代,人类定居的开始,村落开始形成。
村落基址的选择到布局的处理,都体现了较为成型的“场地设计”东西方建筑传统有什么样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1、基本观念认识上的不同2、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3、场地要素认识上的不同4思 考•场地设计的意义何在?如何在今天的设计实践中重视场地设计?•如何看待东西方建筑传统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在今天有何意义?•参考书目:《场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哈尔滨建筑大学,张伶伶、孟浩编著。
《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大学出版社,王蔚著《Site Planning》,The MIT Press ,Kevin Lynch &Gary Hack5•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依据6回 顾•场地设计有哪三个主要特点?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场地设计的工作特性有哪些?•高度综合性的工作、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理性的成分和感性的成分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 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2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
题二
任务书
设计条件 某场地条件如图所示,拟在场地内建高度为 10m 的板式住宅。该场地所在区域日照间 距系数为 2.2. 拟建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4
� � � �
后退用地界线 5m 保留原有树木 拟建住宅应满足自身日照间距的要求,并且满足原有住宅的采光要求。 不考虑泵房的采光问题,但拟建建筑应后退其轮廓线 5m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3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4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5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6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7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38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指南
日期 5月8日 5月8日 5月9日 5月9日 复习宗旨
时间 8:00—11:30(3.5 小时) 13:30—16:30(3.0 小时 ) 8:00—11:30(3.5 小时) 12:30—18:30(6.0 小时 )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20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21
5. 无障碍设计 题一
任 务 书
设计任务与要求 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一套男卫生间和一套女卫生间。 � 男卫生间有一带隔墙的蹲位、一个小便器、两个洗脸盆。 � 女卫生间要有两个蹲位、两个洗脸盆。
预测有风险 请谨慎使用22
� � �
从南侧较低标高的地方上走廊用台阶连接,并在旁边设计一个宽 2100mm 的坡道,每 段坡道的宽最少为 900mm,台阶和坡道均不可占用走廊的宽度。 在卫生间入口处设计一隔墙,遮挡视线。 在所提供的平面图中, 将所有内容安排在给定的卫生间空间内, 台阶和坡道设计在走廊 的南侧,标注所有的内容,以文字辅助说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言一、中国和欧洲的建筑在场地设计思想的不同特色:1.基本观念认识上的不同2.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3.场地要素上认识的不同第二章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一、场地的概念●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构成要素:1建筑物(核心要素,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场地中一般处于控制和支配的地位)2交通系统(道路和广场等内容组成的交通系统将场地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连接体和纽带的作用)3室外活动设施4绿地景园设施5工程系统(①地下:各种工程与设备管线,如给水管线、排水管线、通信电缆等②地上:场地地面的工程设施,如挡土墙、护坡、地面排水设施等)二、场地设计的概念⭐⭐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三、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工作,主要包括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其他特殊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
场地详细设计是场地设计的第二个阶段,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和小品等内容的详细设计以及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和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等。
现状分析——得出结论——功能布局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布局是对场地内容进行基本的组织和大体的安排。
工作重点是:要抓住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控制大的问题,把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大方向,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本框架。
场地详细设计主要是落实各项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求,使它们能够得以成立,完成各自在场地中担负的任务。
工作重点是:要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要做到全面、具体、切实可行。
第三章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①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这是进行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
②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这是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
③基地的条件,这是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
第三章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一、制约因素可分为三部分1、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2、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3、基地的条件(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PS: 场地设计条件主要包括:1自然条件2建设条件3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对场地建设的公共限制场地的建设条件包括:1、区域环境条件2、周围环境条件3、内部建设现状条件4、市政设施条件二、城市五线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路幅的边界控制线【征地界线&建筑用地边界线】2、城市蓝线: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界限3、城市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4、城市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5、城市黄线: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线三、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除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以外,主要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规划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
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等。
1、用地性质的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规划区域中各块用地的用地性质有明确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
2、用地范围的控制▲建筑红线: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用地面积:基地四周红线所框定的用地范围之类的基地总面积。
是它计算其他指标的基础条件。
3、用地强度的控制(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实现)容积率: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基地内所有建筑的基底面积之和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顶部):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 绿化率(底部):绿化用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PS 绿化控制: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形态绿地率=绿化用地总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X100%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X100%建筑的使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100%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用地面积X100%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大多是由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共同来完成的。
4、建筑范围的控制建筑范围控制线:所标定的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
建筑范围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扔归基地持有者所有,可以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及某些非永久性的建筑、构筑物和公共设施等。
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如外墙、台阶等)的边界控制线。
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线。
又细分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顶面或女儿墙顶面的高度;坡屋顶时,是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
四、相关规范的要求1、道路:单车道路宽度3.5-4m;人行道道路宽度≥1.5m;双车道道路宽度≥7m2、高层与高层:13m高层与裙房:9m裙房与裙房:6m高层与一、二级:9m 裙房与一二级:6m 高层与三级:11m 裙房与三级:7m 高层与四级:14m 裙房与四级:9mPS 1-3层——低层建筑;4-6层——多层建筑;7-9层——中高层建筑;3、(1)对场地与外部道路的基本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要求,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2)a、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有的空地。
b、通路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
c、长度超过35m的近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d、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e、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3)对车流量较大的场地出入口位置,《通则》要求: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ab、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0mc、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小于20md、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范主管部门规定处理。
(4)对人员密集场地的交通组织,《通则》中要求:1)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4)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5)建筑物主要出人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6)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
(5)对于一般建筑的场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 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3)沿街应设连同街道和内院的人行横道,间距不宜超过80m.4)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
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5X15m5 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6)对于高层民用建筑的场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之间距离不宜超过80m;2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应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3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4 消防车道的宽度≥4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5米,5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5mX15m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8X18m五、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设计任务的要求)PS:设计任务主要是以任务书的形式提出,任务书是业主提出的一种书面式文件,其中包括的任务的基本组成。
业主可能还有一些要求通过与设计者对设计任务的商讨提出来。
对设计任务的认识有三个方面:项目的内容、项目的性质和项目的使用者。
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孤立的,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对着三个方面的认识应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不能仅仅从其中的一个角度去单向地理解,而是要双向地考虑问题,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这是认识设计任务的一个基本要求。
(1)项目的内容A、建筑物内部的内容B、建筑物外部的内容:一类是有直接功能要求的,如游泳池、运动场;另一类是为了辅助这些功能和建筑物内部功能的实现而设置的。
如停车场、人流集散广场、景观设施等。
(2)项目的性质(设计任务的背景性要求)P30两个层次:A、项目所属类型的共同性质(类型的总体特征)由它的基本功能来决定B、个体的特殊性质(类型特征在具体项目中的特殊反应)PS 对项目性质的表征,个体特性是对类型属性的一种精细化和具体化的补充。
决定因素:一方面是在基本功能上的附加功能,即项目内容的具体组成。
第二方面是项目的规模、标准、服务对象和具体的建造目的等对基本功能的限定。
PS 场地对项目性质的依从和表达,其基本设计方向和目标确定。
(3)项目的使用者1 使用者的人群构成身份性质 & 活动性质2 使用者的行为要求体现在心理特性和活动需要两个层次上“左转弯”指人在许多情况下习惯于反时针方向的左转弯,在一个空间中若绕其中心做环形运动,人的左转弯比例占70%“抄近路”人需要通过某一空间,总是倾向于选取最短路线“十字路口驻足不前”是指人在环境中一些类似十字路口的节点处,习惯于做或长或短的暂停。
(《城市印象》凯文·林奇)“视线向外”是指人们在某一空间中停留时,总是习惯于背向其便捷,而朝向其开口或中心。
场地设置中要考虑到以上的固定习性,在建筑入口、场地入口、通路转折点等处应做适当处理。
△空间对行为的影响有几个层次:保证(障)行为顺利发生与进行;约束行为的发生与进行;诱导行为的发生与进行;引起不满情绪。
▲使用者在场地内的活动需求分为两个层次1 必须的活动。
这类活动对支持条件的容忍能力较强,就是无论条件状况如何,都要进行。
(必要性)2 可选择的活动。
这类活动对条件的要求较高,就是如果条件具备,活动可能发生;如果条件不具备,可能不会发生。
(自发性)PS 总结:前者是明确的,后者是潜在的。
因此场地设计对使用者的意愿和需求的了解和满足,不但要看到明确的使用要求,还要看到潜在的要求,这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
PS ▲了解使用者的意愿和要求,通过三种途径:1 查阅相关资料2 通过对类似的场地使用情况的现场观察3 通过对本项目的使用者的直接调查六、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基地条件)(1)基地的自然条件: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微环境等条件可以称之为基地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