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图形与变换练习题

合集下载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基础题(含答案解析)版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基础题(含答案解析)版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 B.40° C.50° D.65°2.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8 B.96 C.84 D.423.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B′C′(点B的对应点是点B′,点C的对应点是点C′),连接CC′.若∠CC′B′=32°,则∠B的大小是()A.32° B.64° C.77° D.87°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m,n)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所处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6.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A.B.C.D.﹣17.如图,已知?ABCD中,AE⊥BC于点E,以点B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顺时针旋转,得到△BA′E′,连接DA′.若∠ADC=60°,∠ADA′=50°,则∠DA′E′的大小为()A.130°B.150°C.160°D.170°8.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9.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且BE=CF,连接CE、DF,将△DCF绕着正方形的中心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CBE的位置,则旋转角为()A.30° B.45° C.60° D.90°1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1.如图,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且点B刚好落在A′B′上,若∠A=25°,∠BCA′=45°,则∠A′BA等于()A.30° B.35° C.40° D.45°12.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1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 B. C.D.14.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4,﹣3)B.(﹣4,3)C.(0,﹣3)D.(0,3)15.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A.4,30°B.2,60°C.1,30°D.3,60°二.填空题(共6小题)16.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则BM的长是.17.若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18.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若线段AB=3,则BE= .19.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 .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cm,BC=12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连接DC交AB于点F,则△ACF与△BDF的周长之和为cm.21.如图,正方形A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BEFG,EF与AD相交于点H,延长DA交GF于点K.若正方形ABCD边长为,则AK= .三.解答题(共6小题)22.如图,△ABC中,AB=AC=1,∠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 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CDE为菱形时,求BD的长.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4,2),C(﹣1,0)三点.(1)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2)求(1)中的△A′B′C′的面积.24.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度是度;(2)若连结EF,则△AEF是三角形;并证明;(3)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求AE的长.25.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1),C(4,3).(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请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C2;(3)求出(2)中C点旋转到C2点所经过的路径长(记过保留根号和π).26.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0,﹣4),C(1,﹣1).(1)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A1B1C1;(2)在图中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AC边扫过的面积是.27.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3),B(4,1),C(4,4).(1)请按要求画图:①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②画出△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2)请写出直线B1C1与直线B2C2的交点坐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基础题教师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5?德州)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 B.40° C.50° D.65°【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CC′=∠CAB,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CAC′,再根据∠CAC′、∠BAB′都是旋转角解答.【解答】解:∵CC′∥AB,∴∠ACC′=∠CAB=65°,∵△ABC绕点A旋转得到△AB′C′,∴AC=AC′,∴∠CAC′=180°﹣2∠ACC′=180°﹣2×65°=50°,∴∠CAC′=∠BAB′=5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2015?镇海区模拟)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10,DO=4,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48 B.96 C.84 D.42【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BE=6,DE=AB=10,则OE=6,则阴影部分面积=S四边形ODFC=S梯形ABEO,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平移的性质知,BE=6,DE=AB=10,∴OE=DE﹣DO=10﹣4=6,∴S四边形ODFC=S梯形ABEO=(AB+OE)?BE=(10+6)×6=4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阴影部分和梯形ABEO的面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2015?哈尔滨)如图,在Rt△ABC中,∠BAC=9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B′C′(点B的对应点是点B′,点C的对应点是点C′),连接CC′.若∠CC′B′=32°,则∠B的大小是()A.32° B.64° C.77° D.87°【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旋转中心为点A,C、C′为对应点,可知AC=AC′,又因为∠CAC′=9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C′B′A的度数,进而求出∠B的度数.【解答】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C=AC′,∵∠CAC′=90°,可知△C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C′A=45°.∵∠CC′B′=32°,∴∠C′B′A=∠C′CA+∠CC′B′=45°+32°=77°,∵∠B=∠C′B′A,∴∠B=7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4.(2015?贵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m﹣n)与点Q(﹣2,3)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m,n)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则m=2且n=﹣3,从而得出点M(m,n)所在的象限.【解答】解:根据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m=2且m﹣n=﹣3,∴m=2,n=5∴点M(m,n)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内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该题比较简单.5.(2014?呼伦贝尔)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所处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先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出点B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判断点B所处的象限.【解答】解: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的坐标为(1,﹣3),故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注意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6.(2015?枣庄)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A.B.C.D.﹣1【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连接AC1,AO,根据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得出∠C1AB1=∠AC1B1=45°,求出∠DAB1=45°,推出A、D、C1三点共线,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1,进而求出DC1=O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C1,∵四边形AB1C1D1是正方形,∴∠C1AB1=×90°=45°=∠AC1B1,∵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B1AB=45°,∴∠DAB1=90°﹣45°=45°,∴AC1过D点,即A、D、C1三点共线,∵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四边形AB1C1D1的边长是1,在Rt△C1D1A中,由勾股定理得:AC1==,则DC1=﹣1,∵∠AC1B1=45°,∠C1DO=90°,∴∠C1O D=45°=∠DC1O,∴DC1=OD=﹣1,∴S△ADO=×OD?AD=,∴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7.(2015?天津)如图,已知?ABCD中,AE⊥BC于点E,以点B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ABC,把△BAE顺时针旋转,得到△BA′E′,连接DA′.若∠ADC=60°,∠ADA′=50°,则∠DA′E′的大小为()A.130°B.150°C.160°D.170°【考点】旋转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得∠ABC=60°,∠DCB=120°,再由∠A′DC=10°,可运用三角形外角求出∠DA′B=13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A′E′=∠BAE=30°,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60°,∴∠ABC=60°,∠DCB=120°,∵∠ADA′=50°,∴∠A′DC=10°,∴∠DA′B=130°,∵AE⊥BC于点E,∴∠BAE=30°,∵△BAE顺时针旋转,得到△BA′E′,∴∠BA′E′=∠BAE=30°,∴∠DA′E′=∠DA′B+∠BA′E′=16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旋转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关键是能综合运用以上知识点求出∠DA′B和∠BA′E′.8.(2014?自贡)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及轴对称的知识,解题时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9.(2015?巴彦淖尔)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且BE=CF,连接CE、DF,将△DCF绕着正方形的中心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CBE的位置,则旋转角为()A.30° B.45° C.60° D.90°【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得到D对应点为C,连接OC,OD,∠DOC即为旋转角,利用正方形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正方形ABCD,O为正方形的中心,∴OD=OC,OD⊥OC,∴∠DOC=90°,由题意得到D对应点为C,连接OC,OD,∠DOC即为旋转角,则将△DCF绕着正方形的中心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CBE的位置,旋转角为9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0.(2015?龙岩)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及轴对称的知识,解题时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1.(2015?东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且点B刚好落在A′B′上,若∠A=25°,∠BCA′=45°,则∠A′BA等于()A.30° B.35° C.40° D.45°【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BCA′+∠A′=∠B′BC=45°+25°=70°,以及∠BB′C=∠B′BC=7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CA′=∠A′BA=40°.【解答】解:∵∠A=25°,∠BCA′=45°,∴∠BCA′+∠A′=∠B′BC=45°+25°=70°,∵CB=CB′,∴∠BB′C=∠B′BC=70°,∴∠B′CB=40°,∴∠ACA′=40°,∵∠A=∠A′,∠A′DB=∠ADC,∴∠ACA′=∠A′BA=4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ACA′=40°是解题关键.12.(2014?邵阳)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 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专题】操作型.【分析】分别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各图形中所用铁丝的长度,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图形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得出各图形中铁丝的长是解题关键.13.(2015?甘孜州)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 B. 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正确;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14.(2015?随州)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4,﹣3)B.(﹣4,3)C.(0,﹣3)D.(0,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关于原点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根据点的坐标向左平移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2,﹣3),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0,﹣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于原点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的坐标向左平移减,向右平移加,向上平移加,向下平移减.15.(2014?南昌)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A.4,30°B.2,60°C.1,30°D.3,60°【考点】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分析】利用旋转和平移的性质得出,∠A′B′C=60°,AB=A′B′=A′C=4,进而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BB′以及∠B′A′C的度数.【解答】解:∵∠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A′B′C=60°,AB=A′B′=A′C=4,∴△A′B′C是等边三角形,∴B′C=4,∠B′A′C=60°,∴BB′=6﹣4=2,∴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2,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6.(2015?福州)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则BM的长是+1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如图,连接AM,由题意得:CA=CM,∠ACM=60°,得到△ACM为等边三角形根据AB=BC,CM=AM,得出BM垂直平分AC,于是求出BO=AC=1,OM=CM?sin60°=,最终得到答案BM=BO+OM=1+.【解答】解:如图,连接AM,由题意得:CA=CM,∠ACM=60°,∴△ACM为等边三角形,∴AM=CM,∠MAC=∠MCA=∠AMC=60°;∵∠ABC=90°,AB=BC=,∴AC=2=CM=2,∵AB=BC,CM=AM,∴BM垂直平分AC,∴BO=AC=1,OM=CM?sin60°=,∴BM=BO+OM=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换﹣旋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准确把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2015?西宁)若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即:求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记忆方法是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记忆.【解答】解:∵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b=﹣1,a=2,∴a b=2﹣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记忆时要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18.(2015?湘潭)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若线段AB=3,则BE= 3 .【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AE=60°,AB=AE,得出△BAE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BE=3即可.【解答】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BAE=60°,AB=AE,∴△BAE是等边三角形,∴BE=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19.(2015?扬州)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 5 .【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由点F是DE的中点,可求出EG、GF,因为AE=AC﹣EC=2,可求出AG,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F.【解答】解:作FG⊥AC,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点F是DE的中点,∴FG∥CD∴GF=CD=AC=3EG=EC=BC=2∵AC=6,EC=BC=4∴AE=2∴AG=4根据勾股定理,AF=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2015?吉林)如图,在Rt△ABC中,∠ACB=90°,AC=5cm,BC=12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连接DC交AB于点F,则△ACF与△BDF的周长之和为42 cm.【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可得△ABC≌△BDE,∠CBD=60°,BD=BC=12cm,从而得到△BCD为等边三角形,得到CD=BC=CD=12cm,在Rt△ACB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B=13,所以△ACF与△BDF 的周长之和=AC+AF+CF+BF+DF+BD=AC+AB+CD+BD,即可解答.【解答】解:∵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ABC≌△BDE,∠CBD=60°,∴BD=BC=12cm,∴△BCD为等边三角形,∴CD=BC=CD=12cm,在Rt△ACB中,AB==13,△ACF与△BDF的周长之和=AC+AF+CF+BF+DF+BD=AC+AB+CD+BD=5+13+12+12=42(cm),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由旋转得到相等的边.21.(2015?沈阳)如图,正方形A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BEFG,EF与AD相交于点H,延长DA 交GF于点K.若正方形ABCD边长为,则AK= 2﹣3 .【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连接BH,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BAH=∠ABC=∠BEH=∠F=90°,由旋转的性质得:AB=EB,∠CBE=30°,得出∠ABE=60°,由HL证明Rt△ABH≌Rt△EBH,得出∠ABH=∠EBH=∠ABE=30°,AH=EH,由三角函数求出AH,得出EH、FH,再求出KH=2FH,即可求出AK.【解答】解:连接BH,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BAH=∠ABC=∠BEH=∠F=90°,由旋转的性质得:AB=EB,∠CBE=30°,∴∠ABE=60°,在Rt△ABH和Rt△EBH中,,∴Rt△ABH≌△Rt△EBH(HL),∴∠ABH=∠EBH=∠ABE=30°,AH=EH,∴AH=AB?tan∠ABH=×=1,∴EH=1,∴FH=﹣1,在Rt△FKH中,∠FKH=30°,∴KH=2FH=2(﹣1),∴AK=KH﹣AH=2(﹣1)﹣1=2﹣3;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小题)22.(2015?湖北)如图,△ABC中,AB=AC=1,∠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CDE为菱形时,求BD的长.【考点】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先由旋转的性质得AE=AB,AF=AC,∠EAF=∠BAC,则∠EAF+∠BAF=∠BAC+∠BAF,即∠EAB=∠FAC,利用AB=AC可得AE=AF,于是根据旋转的定义,△AEB可由△AF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E=CD;(2)由菱形的性质得到DE=AE=AC=AB=1,AC∥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B=∠ABE,根据平行线得性质得∠ABE=∠BAC=45°,所以∠AEB=∠ABE=45°,于是可判断△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E=AC=,于是利用BD=BE﹣DE求解.【解答】(1)证明:∵△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AE=AB,AF=AC,∠EAF=∠BAC,∴∠EAF+∠BAF=∠BAC+∠BAF,即∠EAB=∠FAC,∵AB=AC,∴AE=AF,∴△AEB可由△AF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BE=CF;(2)解:∵四边形ACDE为菱形,AB=AC=1,∴DE=AE=AC=A B=1,AC∥DE,∴∠AEB=∠ABE,∠ABE=∠BAC=45°,∴∠AEB=∠ABE=45°,∴△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AC=,∴BD=BE﹣DE=﹣1.【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23.(2013?南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4,2),C(﹣1,0)三点.(1)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5),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4,﹣2),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1,0).(2)求(1)中的△A′B′C′的面积.【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1)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2)根据点A′(1,﹣5),B′(4,﹣2),C′(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求得A′C′=5,B′D=3,所以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解答】解:(1)∵A(﹣1,5),∴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5).∵B(4,2),∴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为(4,﹣2).∵C(﹣1,0),∴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的坐标为(1,0).故答案为:(1,﹣5),(4,﹣2),(1,0).(2)如图,∵A′(1,﹣5),B′(4,﹣2),C′(1,0).∴A′C′=|﹣5﹣0|=5,B′D=|4﹣1|=3,∴S△A′B′C′=A′C′?B′D=×5×3=7.5,即(1)中的△A′B′C′的面积是7.5.【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三角形的面积.解答(2)题时,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优势.24.(2015?新泰市校级模拟)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点 A ,旋转角度是90 度;(2)若连结EF,则△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证明;(3)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求AE的长.【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1)根据旋转变换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旋转变换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旋转变换的定义得到△ADE≌△ABF,进而得到S四边形AECF=S正方形ABCD=25,求出AD的长度,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由题意得: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角度是90度.故答案为A、90.(2)由题意得:AF=AE,∠EAF=90°,∴△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直角.(3)由题意得:△ADE≌△ABF,∴S四边形AECF=S正方形ABCD=25,∴AD=5,而∠D=90°,DE=2,∴.【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这是灵活运用、解题的基础和关键.25.(2015?昆明)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1),C(4,3).(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请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C2;(3)求出(2)中C点旋转到C2点所经过的路径长(记过保留根号和π).【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弧长的计算;作图-轴对称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化为相反数可先找出点A1、B1、C1的坐标,然后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确定出点A2、C2的坐标;(3)利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可知:A1(2,﹣4),B1(1,﹣1),C1(4,﹣3),如图下图:连接A1、B1、C1即可得到△A1B1C1.(2)如图:(3)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BC=,∴点C旋转到C2点的路径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图形的旋转以及扇形的弧长公式,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2015?桂林)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0,﹣4),C(1,﹣1).(1)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A1B1C1;(2)在图中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AC边扫过的面积是.【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如图,画出△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A1B1C1;(2)如图,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AC扫过的面积即为扇形AOA2的面积减去扇形COC2的面积,求出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为所求的三角形;(2)如图所示,△A2B2C2为所求的三角形;(3)在(2)的条件下,AC边扫过的面积S=﹣=5π﹣=.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平移变换,以及扇形面积公式,作出正确的图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7.(2015?贵港)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3),B(4,1),C(4,4).(1)请按要求画图:①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②画出△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2)请写出直线B1C1与直线B2C2的交点坐标.【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旋转角度,旋转方向,分别找到A、B、C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可得△A2B2C2;(3)由图形可知交点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由图形可知:交点坐标为(﹣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旋转变换,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练习题与答案全套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练习题与答案全套

情景再现:你对以上图片熟悉吗?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汽车中的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身高、体重改变了吗?乘客所处的地理位置改变了吗?(2)传送带上的物品,比如带有图标的长方体纸箱,向前移动了20米,它上面的图标移动了多少米?(3)以上都是我们常见的平移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还能举一些平移的例子吗?1.如图1,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梯形A′B′C′D′是梯形ABCD经过平移得到的且∠ABC=90°.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A′B′C =________.图12.在下面的六幅图中,(2)(3)(4)(5)(6)中的图案_________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的.图23.请将图3中的“小鱼”向左平移5格.图34.请欣赏下面的图形4,它是由若干个体积相等的正方体拼成的.你能用平移分析这个图形是如何形成的吗?一、填空:1、如下左图,△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则平移的方向是______,平移的距离是______,约厘米______.2、如下中图,线段AB是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则线段AC与BC的关系为()A.相交B.平行C.相等D.平行且相等§3.1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2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如下右图,△ABC经过平移得到△DEF,请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______,互相平行的线段______,相等的角______.(在两个三角形的内角中找)4、如下左图,四边形ABCD平移后得到四边形EFGH,则:①画出平移方向,平移距离是_______;(精确到0.1cm)②HE=_________,∠A=_______,∠A=_______.③DH=_________=_______A=_______.5、如下右图,△ABC平移后得到了△DEF,(1)若∠A=28º,∠E=72º,BC=2,则∠1=____º,∠F=____º,EF=____º;(2)在图中A、B、C、D、E、F六点中,选取点_______和点_______,使连结两点的线段与AE平行.6、如图,请画出△ABC向左平移4格后的△A1B1C1,然后再画出△A1B1C1向上平移3格后的△A2B2C2,若把△A2B2C2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那么平移的方向是______,距离是____的长度.二、选择题:7、如下左图,△ABC经过平移到△DEF的位置,则下列说法:①AB∥DE,AD=CF=BE;②∠ACB=∠DEF;③平移的方向是点C到点E的方向;④平移距离为线段BE的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个B.2个C.3个D.4个8、如下右图,在等边△ABC中,D、E、F分别是边BC、AC、AB的中点,则△AFE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DEFB.△FBDC.△EDCD.△FBD和△EDC三、探究升级:1、如图,△ABC上的点A平移到点A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1B1C1.3、△ABC经过平移后得到△DEF,这时,我们可以说△ABC与△DEF是两个全等三角形,请你说出全等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并与同伴交流.4、如下图中,有一块长32米,宽24米的草坪,其中有两条宽2米的直道把草坪分为四块,则草坪的面积是______.5、利用如图的图形,通过平移设计图案,并用一句诙谐、幽默的词语概括你所画的图形.一、填空、选择题:1、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和____决定的,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保持不动的点叫做____,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叫做_____.2、如下图,如果线段MO绕点O旋转90°得到线段NO,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它时______°.3、如图,在下列四张图中不能看成由一个平面图形旋转而产生的是()4、请你先观察图,然后确定第四张图为( )4、如下左图,△ABC绕着点O旋转后得到△DEF,那么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_,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的对应角是∠F. 6、如下中图,△ABC与△BDE都是等腰三角形,若△ABC经旋转后能与△BDE重合,则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了______°.7、如下右图,C是AB上一点,△ACD和△BCE §3.3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都是等边三角形,如果△ACE经过旋转后能与△DCB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_______,旋转了______°,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_.二、解答题:8、如图11.4.7,△ABC绕顶点C旋转某一个角度后得到△A′B′C,问:(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角是什么?(3)如果点M是BC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9、观察下列图形,它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三、探究升级10、如图,△ACE、△ABF都是等腰三角形,∠BAF=∠CAE=90°,那么△AFC是哪一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多少度之后能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点F的对应点是什么?一、选择题1.平面图形的旋转一般情况下改变图形的()A.位置B.大小C.形状D.性质2.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A.30° B.45° C.60° D.90°3.将平行四边形ABCD旋转到平行四边形A′B′C′D′的位置,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A′B′B.AB∥A′B′C.∠A=∠A′D.△ABC≌△A′B′C′二、填空题4.钟表上的指针随时间的变化而移动,这可以看作是数学上的_______.5.菱形ABCD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四边形DCBA'''',则四边形DCBA''''是________.6.△ABC绕一点旋转到△A′B′C′,则△ABC 和△A′B′C′的关系是_______.7.钟表的时针经过20分钟,旋转了_______度.8.图形的旋转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而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三、解答题9.下图中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请你指出可以通过绕点O旋转而相互得到的图形并说明旋转的角度.10.在图中,将大写字母H绕它右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11.如图,菱形A′B′C′D′是菱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你能作出旋转前的图形吗?§3.4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2.Rt△ABC,绕它的锐角顶点A分别逆时针旋转90°、180°和顺时针旋转90°,(1)试作出Rt△ABC旋转后的三角形;(2)将所得的所有三角形看成一个图形,你将得到怎样的图形?13.如图,将右面的扇形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分别作出旋转下列角度后的图形:(1)90°;(2)180°;(3)270°.你能发现将扇形旋转多少度后能与原图形重合吗?14.如图,分析图中的旋转现象,并仿照此图案设计一个图案.看一看:下列三幅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而得到的?1.2.3.试一试:怎样将下图中的甲图变成乙图?做一做: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AF =21AB,(1)△ABE≌△ADF.吗?说明理由。

小学数学平移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平移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平移的练习题平移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变换,是指将图形沿着指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移动,并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平移不仅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为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移,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小学数学平移的练习题。

【练习题一】将图中的正方形A沿着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正方形B。

求出B 的坐标。

【练习题二】图中的三角形C经过平移变换得到三角形D。

已知平移向量为(-3, 1),求D的顶点坐标。

【练习题三】按照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5个单位的顺序,对图中的长方形E进行两次平移变换,得到长方形F。

求出F的坐标。

【练习题四】图中的平行四边形G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平行四边形H。

已知平移向量为(4, -2)。

求H的顶点坐标。

【练习题五】将三角形I沿着向左平移6个单位,得到三角形J。

若三角形I的顶点坐标为(1, 2)、(4, 2)和(2, 5),求出三角形J的顶点坐标。

以上是关于小学数学平移的五道练习题。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平移的概念与方法。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平移的基本原理,并且灵活运用坐标系和向量的知识。

解答练习题一:正方形A的坐标为(x, y)。

根据平移的定义,平移向右2个单位后,正方形B的坐标为(x+2, y)。

解答练习题二:三角形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x1, y1)、(x2, y2)和(x3,y3)。

根据平移的定义,平移向左3个单位、向上1个单位后,三角形D的顶点坐标为(x1-3, y1+1)、(x2-3, y2+1)和(x3-3, y3+1)。

解答练习题三:长方形E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x1, y1)、(x2, y2)、(x3, y3)和(x4, y4)。

按照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5个单位的顺序进行两次平移变换后,长方形F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x1-5, y1+3)、(x2-5, y2+3)、(x3-5, y3+3)和(x4-5, y4+3)。

平移与旋转的练习题

平移与旋转的练习题

平移与旋转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A. 形状B. 大小C. 位置D. 颜色2. 下列哪个不是平移的特点:A. 改变图形的位置B. 改变图形的形状C. 图形各部分平移距离相等D. 方向相同3. 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A. 形状B. 大小C. 位置D. 颜色4. 旋转中心是旋转变换中:A. 旋转的起始点B. 旋转的终止点C. 不旋转的点D. 旋转的方向5. 旋转角度为负值时,表示:A. 顺时针旋转B. 逆时针旋转C. 没有旋转D. 旋转的方向不确定二、填空题6. 平移变换中,图形的____和____不变,只有____发生变化。

7. 旋转变换中,图形的____和____不变,只有____发生变化。

8.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90°,则该点是图形的____。

9. 平移向量可以用____个坐标来表示。

10. 旋转变换可以用____和____来描述。

三、判断题11. 平移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

()12. 旋转变换可以改变图形的大小。

()13. 平移向量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14. 旋转变换中,所有点的旋转角度相同。

()15. 旋转变换中,图形的旋转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四、简答题16. 描述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17. 解释为什么平移向量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移变换。

18. 举例说明旋转变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计算题19. 给定一个点A(3,4),若该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求平移后点A'的坐标。

20. 若一个图形绕原点O(0,0)顺时针旋转30°,求旋转后图形上任意一点P(x,y)的新坐标。

六、应用题2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其顶点坐标分别为A(1,1), B(5,1),C(5,5), D(1,5)。

若正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45°,求旋转后各顶点的新坐标。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矩形,其顶点坐标为E(0,0),F(0,6), G(8,6), H(8,0)。

图形旋转练习题

图形旋转练习题

图形旋转练习题图形旋转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物体在平面上的变换和空间中的旋转运动。

通过练习图形旋转题,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运算能力。

本文将通过多个练习题来帮助读者加深对图形旋转的理解。

练习题1:已知平面上有一个矩形ABCD,其中AB = 8cm,BC = 6cm。

现在我们对该矩形进行如下旋转操作:以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围绕点A旋转,请问旋转后矩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旋转后矩形的顶点。

根据顺时针旋转90度的性质,点A会到达矩形的右上角。

假设旋转后矩形的右上角顶点为A',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三角关系得出AA'的长度等于矩形的宽度BC,因为旋转后矩形的边是垂直于原矩形的边的。

所以,AA' = BC = 6cm。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矩形的对角线长度来确定旋转后矩形的边长。

根据勾股定理,矩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边长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原矩形的对角线长度为AC = √(AB^2 + BC^2) = √(8^2 + 6^2) = 10cm。

同样,旋转后矩形的对角线长度等于A'C,因为矩形旋转后两个对角线的长度是不变的。

所以,A'C = AC = 10cm。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A'C的长度和AA'的长度来计算旋转后矩形的边长。

根据勾股定理,边长等于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所以旋转后矩形的边长为A'C/2 = 10cm/2 = 5cm。

由于旋转后矩形的边长相等,所以旋转后矩形的边长为5cm。

练习题2:已知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BAC = 60°,AB = 5cm。

现在我们对该三角形进行如下旋转操作:以逆时针方向旋转120度,并围绕点A旋转,请问旋转后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旋转后三角形的顶点。

根据逆时针旋转120度的性质,点B会到达三角形的右下角,点C会到达三角形的左下角。

二年级移动火柴练习题

二年级移动火柴练习题

二年级移动火柴练习题一、基本运算类1. 111 + 111 = ?2. 222 111 = ?3. 333 × 2 = ?4. 444 ÷ 2 = ?二、图形变换类1. 将下列数字通过移动一根火柴,变成另一个数字:a) 8 → ?b) 7 → ?c) 6 → ?d) 5 → ?2. 将下列图形通过移动一根火柴,变成另一个图形: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三角形→ ?d) 梯形→ ?三、数字推理类1. 找规律,移动火柴,使等式成立:a) 5 + 5 = 9b) 2 + 2 = 5c) 3 + 3 = 8d) 4 + 4 = 122. 找规律,移动火柴,使等式成立:a) 6 6 = 0b) 8 8 = 0c) 9 9 = 0d) 7 7 = 0四、汉字变换类1. 将下列汉字通过移动一根火柴,变成另一个汉字:a) 人→ ?b) 大→ ?c) 木→ ?d) 十→ ?2. 将下列汉字通过移动一根火柴,变成另一个汉字:a) 口→ ?b) 日→ ?c) 月→ ?d) 田→ ?五、趣味挑战类1. 通过移动一根火柴,使下列句子成立:a) 四不是四b) 八不等于八c) 七加七等于九d) 六减六等于一2. 通过移动一根火柴,使下列图形变成另一个图形:a) 五角星→ ?b) 心形→ ?c) 雪花→ ?d) 蝴蝶→ ?六、数字转换类a) 123 → ?b) 456 → ?c) 789 → ?d) 321 → ?a) 234 = ?b) 567 = ?c) 890 = ?d) 109 = ?七、等式变换类a) 4 + 3 = 7b) 7 2 = 4c) 5 × 2 = 12d) 8 ÷ 4 = 2a) 9 + 1 = 10b) 6 3 = 2c) 8 × 1 = 7d) 12 ÷ 2 = 5八、字母变换类a) A → ?b) B → ?c) E → ?d) F → ?a) CAT → ?b) DOG → ?c) PEN → ?d) SUN → ?九、逻辑推理类a) ◎ → ?b) ○ → ?c) △ → ?d) □ → ?a) 一个大圆里有一个小圆→ ?b) 两个相连的正方形→ ?c) 三个相连的三角形→ ?d) 四个相连的小方块→ ?十、综合挑战类a) 将“田”字变成“日”字。

2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2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2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2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打印版)#### 第一部分:基础运算1. 加法练习- 23 + 45 = ______- 56 + 34 = ______- 77 + 22 = ______- 89 + 12 = ______- 47 + 33 = ______2. 减法练习- 99 - 22 = ______- 88 - 45 = ______- 76 - 33 = ______- 65 - 44 = ______- 55 - 11 = ______3. 乘法练习- 3 × 4 = ______- 5 × 6 = ______- 7 × 2 = ______- 8 × 1 = ______- 9 × 3 = ______4. 除法练习- 24 ÷ 3 = ______- 36 ÷ 6 = ______- 28 ÷ 4 = ______- 45 ÷ 5 = ______- 18 ÷ 2 = ______#### 第二部分:应用题1. 购物问题- 小明去超市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6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时间问题- 小红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如果她7:30离开家,那么她几点能到学校?3. 分配问题- 班级里有24个学生,老师要平均分发24个苹果,每个学生能分到几个苹果?4. 距离问题- 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0米,如果他每天往返一次,那么他一天走了多少米?5. 速度问题- 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他骑了2小时,他骑了多少公里?#### 第三部分:图形与空间1. 认识图形-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不同的三角形。

2. 图形计数- 如果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那么一个长方形有几个角?3. 图形拼组- 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大正方形?4. 空间感知- 一个立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边?5. 图形变换- 如果一个长方形沿着长边旋转,会得到什么形状?#### 第四部分:逻辑思维1. 排序问题- 请将数字1到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剪一剪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剪一剪

高效课堂导学案(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级课题图形与变换——剪一剪课时第4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学习目标1、让学生剪出连续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图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能剪出各样图形。

学习流程第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欣赏对称剪纸作品,观察教材上剪纸图,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亮点探究(合作探究)
1、自己观察图样,学习折纸方法。

然后与同桌进行操作交流。

根据你想创作作
品需要选择对折方法。

2、学习剪纸方法。

用自己观察到放入剪纸方法然后进行操作交流。

请同学们也
可以根据自己设计思路,去折、去剪,作出你成果来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图案
剪一剪。

3、实践操作、动手完成剪纸。

三、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四、当堂检测
1、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速度再剪一次。

2、悟规律。

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出
理由。

五、作业设计
A类
1、练习册第三课时1、2题。

B类
2、练习册第三课时1——3题。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练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填空。
1、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2、时针运动是( )现象,拉抽屉是( )现象。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 )现象,车轮运动属于( )现象。
4、红领巾上有两个( )角和一个( )角。
5、48÷6=( ),读作( ),口诀 ( ),
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6、 把12个 平均分给( )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 。
7、用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 ,可以摆( )个 。
8、写出两道运用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的两道算式。

9、下面滑梯中有很多角,请你写出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

∠1是( )角 ∠2是( )角
∠3是( )角 ∠4是( )角

10、 图中共有( )个角,锐角有( )个,
直角有( )个,钝角有( )个。

11、 图中共有( )个角,锐角有( )个,
直角有( )个,钝角有( )个。
二、选择。
1、在认识的角中,( )最小。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2、下列各角中,( )是直角,( )是锐角,( )是钝角。
(三角尺量一量)

A B C D E F
3、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黑色的图形重合?并标上记号。

4、下列图形中,( )通过旋转后与下图是相同的。
5、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6、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现象,把字母填在( )里。 A、平移 B、旋转

3、分别画出把图形向下平移3格,
和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画“×”。

( ) ( )

( ) ( )
四、按要求画角。
(1)画一个锐角。 (2)画一个直角。 (3)画一个钝角。

五、根据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2、把 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

钝角一定比锐角大。
风车的转动是旋转,箱子
在地面上被拖动是平移。

正常行走的时钟,属旋

转现象。

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
象。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4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1个角后,还剩下
几个角?

2.(作图题)按下面的要求在图中画一条线段。

(1)增加两个直角 (2)增加3个直角 (3)增加4个直角
3.(计数题)图中有几个直角、锐角、钝角?

4.(推理题)已知1个西瓜8千克,求一个菠萝和1个南瓜各有多重。

5.(竞赛题)将31,44,52,67,39,26,18,3这八个数分别填到下面的○里,
使每条线上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