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余光中
余光中爱情诗

余光中爱情诗余光中爱情诗余光中爱情诗有哪些呢?余光中爱情诗表达他怎样的爱情观呢?赏析余光中爱情诗,体会爱情的美好。
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余光中爱情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祈祷请在我的发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虚荣的桂冠请在我的手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灿烂的指环请在我眼上轻轻地一吻吻干我眼中寂寞的清泪请在我胸上轻轻地一吻吻消我胸中的不平的块垒在这寒星颤抖的深夜我多么苦盼你的暖嘴能盖在我冰凉的唇上使它不再唱人世的伤悲下次的约会——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自我的唇上飘落。
你的手指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握你的手而死是幸运的听你说,你仍爱我,听你说凤凰死后还有凤凰春天死后还有春天,但至少有一个五月曾属于我们每一根白发仍为你颤抖,每一根潇骚都记得旧时候,记得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你立在风中,裙也翩翩,发也翩翩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爱情的一端在此,另一端在原始。
上次约会在蓝田再上次,在洛水之滨在洪荒,在沧海,在星云的叆叆在记忆啊记忆之外,另一端爱情下次的约会在何处,在何处?你说呢,你说,我依你(你可相信轮回,你可相信?)死亡的黑袖挡住,我看不清楚,可是嗯,我听见了,我一定去永远,我等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我又何惧?当我爱时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如果呼你的小名?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仍是莲的灵魂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凡爱过的,远不遗忘。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第10讲现代诗歌阅读(2018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案: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9成都中考)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3)下面是一首名为“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答案示例: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纸船课文原文

纸船课文原文纸船课文原文纸船,冰心的一首诗,属于现代散文诗。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纸船课文原文,欢迎大家查看。
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赏析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
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
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
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
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
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
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
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
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
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
《诗两首-纸船》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同时代诗人作品的比较分析
戴望舒的《雨巷》
两首诗的创作背景相似,都表达了对 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但表现手法和情 感表达有所不同。
戴望舒的《雨巷》同样表达了对亲人 的思念和牵挂,但表现手法和情感表 达有所不同。《雨巷》通过描绘雨巷 和丁香般的姑娘,营造了一种幽深、 孤寂的氛围,表达了一种难以言喻的 愁绪和期盼。而《诗两首-纸船》则 通过叠纸船和放纸船的过程,表达了 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情感表达更为 朴实真挚。
创作背景
《纸船》是冰心于1923年赴美留学期间创作的,当时她远离 故乡和亲人,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
冰心在异国他乡,为了排解孤独和思乡之情,她用纸叠成了 一只只小船,然后放入溪流中,希望小船能带着她的思念和 祝福漂向远方。
作品概述
《纸船》是一首短诗,共六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 人的思念和祝福。
诗中的纸船告诉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不要沉溺于过去 的痛苦和悲伤,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勇敢前行。
要点二
追求美好
诗中的纸船也告诉我们应该追求美好,不要放弃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是要勇敢前行,不断努力。
对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引发思考
该作品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反思,让人们 更加珍惜当下,追求美好。
《诗两首-纸船》
2023-11-10
目录
• 作品介绍 • 作品分析 • 作品鉴赏 • 作品评价与反思 • 作品与现实联系 • 相关作品与比较阅读
01
作品介绍
作者介绍
• 冰心(1900年-1999年):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儿童 文学作家,笔名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母爱 、童真和大自然的赞美。
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

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第一篇: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冰心、泰戈尔《纸船》比较阅读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县人。
“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在北京参加了学生运动,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她的诗构思精巧,音调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形成了清隽淡远的风格。
写于1923年赴美国字途中的《纸船》抒写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把它叠成很小的船儿,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诚。
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
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
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纸船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说明,从而造成悬念。
当然,诗人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第三节变化了叙述角度,写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了一只很小的白船,继而喃喃地告慰母亲“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承接虽有跳跃,但仍显自然,且想象瑰丽奇特。
诗的结尾点明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诗人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卒章显其志”。
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
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00多首歌词。
泰戈尔的诗歌,以其高度的语言艺术吸引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读不懂泰戈尔诗的人或许有之,但认为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不美的人却从来没有。
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诗的1-3句写渴望,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
诗的4-6句写希望。
这里的希望主要是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
余光中作品精选

余光中作品精选余光中作品精选 导语:⼀句乡愁是⼀枚⼩⼩的邮票的诗句,让著名的现代诗⼈余光中声誉远播海外,也引起⽆数的游⼦思念故乡的感情。
那么,除了⼀⾸《乡愁》诗之外,诗⼈余光中还有哪些代表作呢?欢迎阅读⼩编整理的余光中作品精选,希望能够帮到⼤家。
乡愁(余光中)诗⽂及赏析 乡愁余光中 ⼩时候 乡愁是⼀枚⼩⼩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后 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头 ⽽现在 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陆在那头 主题思想:这⾸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团聚,渴望祖国统⼀的强烈愿望。
赏析: 1、作者把⽆形的乡愁⽐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的书信⾥'所以将乡愁⽐喻为邮票;长⼤后,作者和家⼈分居两地,很难与家⼈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于是作者就将乡愁⽐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的乡愁⽐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的强烈愿望。
2、结构⽅⾯:本诗分四个⼩节,前三个⼩节为最后⼀个⼩节做铺垫。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
台湾诗⼈余光中先⽣以“乡愁诗⼈”著称,他的⼀⾸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感受:⼀、浓重的⽂化寻根情结 对故⼟的眷恋可以说是⼈类共同⽽永恒的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着重表现了对祖国⼤陆的这种⽂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先,余光中先⽣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
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
《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

《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纸船——寄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诗人赋予“纸船”以思念和悲哀的句子是哪一句?(即点题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概括每小节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参考答案:(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第一节写留纸叠纸船;第二节写放纸船;第三节写诗人假设母亲梦中见到纸船。
(3)这里的折纸船是情感的一种寄托方式。
诗中的纸船象征漂泊无依、孤独,象征思念母亲、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纸船——寄母亲》教案

《纸船——寄母亲》教案《纸船——寄母亲》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纸船——寄母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纸船——寄母亲》教案篇1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学习过程:诗歌导入:(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