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愁朗读节奏
第3课《乡愁》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3乡愁余光中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 每句限1处)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下列对《乡愁》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诗是说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这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
B.第二节诗是说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
此时,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
C.第三节诗是说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
“坟墓”在诗中代指封闭的旧社会。
D.第四节诗是说海峡虽然“浅浅”,但把“我”和祖国隔开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家国之思。
3.某中学以“记住乡愁”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余光中先生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一湾浅浅海峡下联:(2)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资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浮海远游,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不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诀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①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文段中加点词“桑梓”指代:。
(3)有同学认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交通发达,信息便捷,不再需要乡愁情结。
请你对这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纠正。
4.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 《次北固山下》);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黄鹤楼》)。
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
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处各填写一种事物的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依顺手折下路边的①,以表达惜别之意。
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件,邮件里画了②,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3乡愁》同步练习及答案

3乡愁【课前学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邮.票(yóu) 窄窄.(zhǎi) 揣摩.(mó) 乡愁.(chóu)B.海峡.(xiá) 矮矮.(ǎi) 弦.乐(xián) 一枚.(méi)C.坟墓.(mù) 掠.夺(luè) 一湾.(wān) 浅浅.(qiǎn)D.颠簸.(bǒ) 倾.听(qīng) 承载.(zài) 大陆.(1ù)2.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B.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D.大陆/在那头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具体所指.(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邮票:(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船票:(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坟墓:4.诗中有四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表示时间的推移,诗人年岁的增长。
B.表示诗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乡愁有不同的理解。
C.前三个时间段写诗人思念母亲、妻子的儿女之情,第四个时间段感情升华到思念祖国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高度。
D.表时间的词与主题关系不大,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是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所以表时间的词语可以删掉。
【课堂检测】(二)阅读《乡愁》,完成1~4题。
(共12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4分)1.诗中的四个物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2分)3.诗歌所选取的一组意象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4分)4.对《乡愁》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第一节是说作者小时离家,只凭书信宽解乡愁。
余光中《乡愁》的音乐美

余光中《乡愁》的音乐美导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的《》诗章,让人感受到诗人不仅是在用诗境抒写海外游子难忘大陆故土的殷切思乡之情,更是在用音调动人的乐声吟唱一曲海外赤子对祖国母亲一往情深的恋歌。
诗人将“诗”与“歌”完美地融为一体,构成《乡愁》诗章鲜明突出的艺术特色——音乐美。
一般来说,体现音乐美的主要形式就是节奏匀称鲜明,音韵和谐优美。
而诗的节奏则表现为诵读诗歌时的有意停顿,大致类似于音乐曲谱中的节拍。
《乡愁》一诗共有四小节诗,每小节诗分为四行,四行的节奏分别为1、3、2、 2,总共八个节奏;重音均落在第二、三、四行的最后一个节奏上,且第二行全句皆为重音。
由于全诗每小节分行均等,节奏划分及重音分布完全相同,每小节诗之间又均衡对称,于是便构成了《乡愁》一诗重章叠句的.传统诗歌的结构格局;跟诗中所采用的比喻、反复、叠字、层递、反衬等辞格方式一道,共同构成诗章的完美艺术整体。
诵读起来轻重错落,参差有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不仅如此,《乡愁》诗章的音乐美还表现在重章叠句的结构格局中所蕴含着的优美旋律上。
全诗可视作一首乐章。
每一小节诗则可视作一个乐段,而每个乐段则自成一个抒情旋律,且抒情旋律的高潮就表现在每小节诗的第二行“乡愁是——”的三个节奏上。
这样,每小节诗的高潮又构成了全诗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主旋律。
因此,全诗的整个抒情旋律便随着前三个乐段诗情的逐层推进,至第四个乐段就自然形成全诗抒情旋律的总“高潮”,有如波涛渐进至钱塘江口最后骤然汇聚成九级巨浪一般。
鉴于诗章所具有的如此音乐之美的特点,因此在朗读《乡愁》一诗的前三节诗歌时,宜音调沉稳舒缓,低回掩抑,方至第四节诗歌时,则力度饱满,音调上扬,愁怨中蕴含着深情与希冀,使全诗所抒发的乡愁随着诗歌展示的空阔意境得以升华而极具广度和深度,显现出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凝重感,让人回味和感叹不己。
《乡愁》一诗蕴含的音乐美使得乡愁更加无限。
《乡愁》作业(含解析)

《乡愁》作业(含解析)乡愁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船票(chuán) 邮票(yoú) 窄窄(zhǎi) 矮矮(ǎi)B.乡愁(chóu) 外头(tóu) 坟墓(fén) 一枚(mén)C.意象(yì) 浅浅(qǎn) 海峡(xiá) 移居(yí)D.一湾(wān) 时候(hòu) 大陆(lù) 新娘(niánɡ)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B.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C.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3.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光中,诗人、散文家。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听听那冷雨》等。
B.我们可将余光中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视为整个中诗坛的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他写下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如《乡愁》《光的赞歌》《乡愁四韵》等。
C.“思乡"是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鸿雁、月、浮云、柳等意象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D.《乡愁》这首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
4.诗句默写(1)小时候,_________ 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___ 。
(2)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外头,___ 。
(3)余光中的《乡愁》中把故乡之思升华为家国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了《乡愁》后,某班举行了以“余光中与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假如让你来表达乡愁,你想用什么意向?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2)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
2023-2024学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检测卷(附答案)4 乡愁

4.乡愁积累与运用1.结合诗意解释下列词语乡愁:。
海峡:。
一方:。
2.(1)《乡愁》作者_________,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_________,诗人,_________家。
(2)《乡愁》这首小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顺序前后相承,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应意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希望。
(3)余光中的《乡愁》中把感情推向顶点,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使主旨得以升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边诗节划分出朗读节奏: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4.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5.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余光中《乡愁四韵》阅读及答案

余光中《乡愁四韵》阅读及答案余光中《乡愁四韵》阅读及答案「篇一」乡愁余光中①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②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③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 乡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全诗的落脚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这首诗把乡愁化为四个意象,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意象表现了四种特定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诗共分四节,在结构上依靠什么来安排先后次序,构成了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你认为四节诗中,哪一节内容最让你感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余光中说他的这首诗是“浅显之作”,你对诗歌的“浅显”与“深奥”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1. 乡愁指的是台湾同胞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2. 全诗的`落脚点是炎黄子孙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
3.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4. 依靠时空变化来安排结构,构成了层层推进的关系。
5. 开放性题目,不设统一答案。
6. 如:“浅显”与“深奥”是指诗的表现形式,如果缺少了深刻的思想,文字再深也只能是装腔作势。
好的内容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易于读者接受。
上面的乡愁阅读答案对于大家理解这篇文章非常有帮助,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乡愁的两种表达方式——余光中《乡愁》与洛夫《边界望乡》的对比

无依 的精神体会就在这个 时候 酝酿出 了一位伟 大 的乡愁 派诗人 洛 夫。洛夫就像漂浮在水 里的无根之萍 , 在不 断行 进的过程 中 , 创作 出了大量 的乡愁诗 歌 ,而这种斩不断 的中 国传统 文化 的底 蕴 也不 断撞 击着他 的读 者 ,引发着 他们强 而有力 的思 想共 鸣 , 《 边界望 乡》 无疑是其 最为成功的代 表作 之一 。
三、 截 然 不 同的 诗 歌 创 作 形 式
放 大 了 来 , 形 成 了一 种 具 有 独 特 风 格 的 表 现 形 式 。
在这两首诗歌的外在表现形 式上看 , 我们就会 发现这样 , 一 个整齐工整 、 一个独 出心裁 : 一个感情平稳 、 一个感 情激荡 , 这 两 首诗 歌在 表现 形式 上 的区别 也就 成为 了这两 首诗 歌 最大 的 不 同 。从整体上看 , 余光 中创作 的《 乡愁 》 总体来 说节奏较 为平稳 , 静态化 的观念较为常见。首先来说 , 诗人 在诗中选 取的几个 人生 阶段都 是循 序渐进 的 , 如少年 、 青年 、 中年 、 老年 , 形成 了一种 层 次分 明的感 觉不会给人造成一种 巨大的落差 感 ,虽然在 时间上 存在着跨 度 ,合理有序 的叙事 手段 有效 的防治了诗歌 中整体割 裂性 的出现 。其次 , 作者在这首诗歌 中另一处别 出心裁 的地方就 在 于选 择用静态 的东西来作 为乡愁 的具象 物 ,通过静 物来寓 意 无 限深刻的动态想象 ,新 颖别 致具有独 特的艺术效果 。但是 在 “ 诗魔 ”洛 夫的笔下我们却看到 了另 一种十分不 同的表现方 式 , 《 边界 望乡》描写的是作者离开故 乡三十年后 的一次返 乡经历 ,
的近 乡情 更 怯 时 , 着重刻 画了游子手心所 冒出的汗 , 在 描 写 游 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3《乡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

《乡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及阅读练习题原文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者: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
其诗《乡愁》用朴实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故乡之思,亲人之恋,故国之情。
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赏析一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光中的乡愁朗读节奏
余光中是我国著名诗人,那么余光中的乡愁要怎么朗读呢?下面请看席慕容的乡愁朗读节奏!余光中的乡愁朗读节奏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
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
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乡愁》共四节。
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