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方阵及蓄电池容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光伏电源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电源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首先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它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局部组成,其系统组成如下列图。

1.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单体是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尺寸一般为4cm 2到100cm 2不等。

太阳能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0.5V, 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 2, 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

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展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功率一般为几瓦至几十瓦,是可以单独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

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并联组合安装在支架上,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可以满足负载所要求的输出功率 (见图1-2)。

〔1〕硅太阳能电池单体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一个晶体硅片组成,在晶体硅片的上外表严密排列着金属栅线,下外表是金属层。

硅片本身是P 型硅,外表扩散层是N 区,在这两个区的连接处就是所谓的PN 结。

PN 结形成一个电场。

太阳能电池的顶部被一层抗反射膜所覆盖,以便减少太阳能的反射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光是由光子组成,而光子是包含有一定能量的微粒,能量的大小由光的波长 决定,光被晶体硅吸收后,在PN 结中产生一对对正负电荷,由于在PN 结区域的正负电荷被别离,因而可以产生一个外电流场,电流从晶体硅片电池 的底端经过负载流至电池的顶端。

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

将一个负载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上下两外表间时,将有电流流过该负载,于是太阳能电池就产生了电流;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光子越多,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

光子的能量由波长决定,低于基能能量的光子不能产生自由电子,一个高于基能能量的光子将仅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多余的能量将使电池发热,伴随电能损失的影响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下降。

〔2〕硅太阳能电池种类目前世界上有3种已经商品化的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图)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一:首先计算出电流:如:12V蓄电池系统;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60W÷12V=5A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如: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满负载7小时(h);(如晚上8:00开启,夜11:30关闭1路,凌晨4:30开启2路,凌晨5:30关闭)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的照明需求。

(5天另加阴雨天前一夜的照明,计6天)蓄电池=5A×7h×(5+1)天=5A×42h=210AH另外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20%左右。

所以210AH也只是应用中真正标准的70%左右。

三:计算出电池板的需求峰值(WP):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7小时(h);★:电池板平均每天接受有效光照时间为4.5小时(h);最少放宽对电池板需求20%的预留额。

WP÷17.4V=(5A×7h×120%)÷4.5hWP÷17.4V=9.33WP=162(W)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几瓦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

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 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

各部分的作用为:(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

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方法案例图文说明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方法案例图文说明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方法案例图文说明上面已经说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就是满足负载年平均每日用电量的需求。

所以,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小的基本方法就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用电量(单位:安时或瓦时)为基本数据,以当地太阳能辐射资源参数如峰值日照时数、年辐射总量等数据为参照,并结合一些相关因素数据或系数综合计算而得出的。

在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或组件方阵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根据上述各种数据直接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的功率,根据计算结果选配或定制相应功率的电池组件,进而得到电池组件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等。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先选定尺寸符合要求的电池组件,根据该组件峰值功率、峰值工作电流和日发电量等数据,结合上述数据进行设计计算,在计算中确定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及总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下面就以第二种方法为例介绍一个常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计算公式和方法,其他计算公式和方法将在下一节中分别介绍。

1.基本计算方注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消耗的电量(Ah)除以选定的电池组件在一天中的平均发电量(Ah),就算出了整个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数。

这些组件的并联输出电流就是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流。

具体公式为:负载用电10A,负载工作8小时。

(220V ))组件日平均发电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电池组件并联数Ah Ah =其中, 组件日平均发电量=组件峰值工作电流(A)×峰值日照时数(h)。

假设告知负载日耗电(KWh ),如何计算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 )。

再将系统的工作电压除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峰值工作电压,就可以算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数量。

这些电池组件串联后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工作电压或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

具体公式为:组件峰值工作电压系数)系统工作电压(电池组件串联数 1.43V ⨯=系数1.43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峰值工作电压与系统工作电压的比值。

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计算方法

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计算方法

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计算方法(案例说明)要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必须要计算得到太阳能方阵面上所接收到的辐射量。

下面以固定方阵为例进行设计。

1.太阳能电池方阵倾斜角确定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当进行太阳能电池方阵倾斜角的优化计算,要求在最佳倾斜角时冬天和夏天辐射量的差异尽可能小,而全年辐射量尽可能大,二者应当兼顾。

这对纬度高地区尤其重要。

高纬度地区的冬天和夏天水平面太阳能辐射差异非常大,如果按照水平面辐射量进行设计,则蓄电池的冬季存储量要远远大于阴雨天的存储量。

造成蓄电池的设计容量和投资都加大。

选择了最佳倾斜角,太阳能电池方阵面上的冬夏季辐射量之差就会变小,蓄电池的容量可以减少,系统造价降低,设计更为合理。

如果不用计算机进行倾斜角优化设计,也可以根据当地纬度按照表2-13设计。

2.由水平面辐射量计算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上的辐射量一般来讲,太阳能电池方阵面上的辐射量要比水平面辐射量高5%~15%不等;纬度越高,倾斜面比水平面增加的辐射量越大。

3.将倾斜面方阵面上的辐射量换算成峰值日照时数换算公式如下:如果辐射量的单位是:cal/cm2,则:峰值日照时数=辐射量·0.0116,其中0.0116为将辐射量cal/cm2换算成峰值日照时数的换算系数。

峰值日照定义:100Mw/ cm2=0.1W/ cm21cal=4.1868J=4.1868W·S则:(4.1868W·S)/(3600s/h·0.1W/ cm2)=0.0116h·cm2/cal例如:假定某地年水平面辐射量为135Kcal/cm2,方阵面上的辐射量为148.5 Kcal/cm2,则年峰值日照时数为148500·0.0116=1722.6h;每日峰值日照时数为4.7h。

如果辐射量的单位是MJ/ m2,则峰值日照小时数=辐射量/3.6(换算系数)例如:假定某地年水平辐射量为5643 MJ/ m2,方阵面上的辐射量为6207 MJ/ m2,则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为6207/3.6=1724h;每日峰值日照时数为:1724/365=4.7h。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计算攻略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计算攻略

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安装角度怎样计算?由于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地增长。

利用太阳光发电就是一种使用太阳能的方式,可是目前建设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还是较高的,从我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来看,其花费在太阳电池组件的费用大约为60~70%,因此,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如何选取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方位角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角是方阵的垂直面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

一般情况下,方阵朝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时,太阳电池发电量是最大的。

在偏离正南(北半球)30°度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10%~15%;在偏离正南(北半球)60°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20%~30%。

但是,在晴朗的夏天,太阳辐射能量的最大时刻是在中午稍后,因此方阵的方位稍微向西偏一些时,在午后时刻可获得最大发电功率。

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电池方阵的方位稍微向东或西一些都有获得发电量最大的时候。

方阵设置场所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地面上设置时土地的方位角、在屋顶上设置时屋顶的方位角,或者是为了躲避太阳阴影时的方位角,以及布置规划、发电效率、设计规划、建设目的等许多因素都有关系。

如果要将方位角调整到在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与发电峰值时刻一致时,请参考下述的公式。

至于并网发电的场合,希望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选定方位角。

方位角=(一天中负荷的峰值时刻(24小时制)-12)×15+(经度-116)10月9日北京的太阳电池方阵处于不同方位角时,日射量与时间推移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季节,各个方位的日射量峰值产生时刻是不一样的。

2.倾斜角倾斜角是太阳电池方阵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并希望此夹角是方阵一年中发电量为最大时的最佳倾斜角度。

一年中的最佳倾斜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有关,当纬度较高时,相应的倾斜角也大。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计算公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2。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电力光伏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电力光伏系统设计计算公式

光伏电能发电系统设计计算公式1、转换效率:η= Pm(电池片的峰值功率)/A(电池片面积)×Pin(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其中:Pin=1KW/㎡=100mW/cm²。

2、充电电压:Vmax=V额×1.43倍3.电池组件串并联3.1电池组件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Ah)3.2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V)×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V)4.蓄电池容量蓄电池容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最大放电深度5平均放电率平均放电率(h)=连续阴雨天数×负载工作时间/最大放电深度6.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工作时间(h)=∑负载功率×负载工作时间/∑负载功率7.蓄电池:7.1蓄电池容量=负载平均用电量(Ah)×连续阴雨天数×放电修正系数/最大放电深度×低温修正系数7.2蓄电池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蓄电池标称电压7.3蓄电池并联数=蓄电池总容量/蓄电池标称容量8.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8.1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当地峰值日照时数)×损耗系数损耗系数:取1.6~2.0,根据当地污染程度、线路长短、安装角度等;8.2蓄电池容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系统电压)×连续阴雨天数×系统安全系数系统安全系数:取1.6~2.0,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冬季温度、逆变器转换效率等;9.以年辐射总量为依据的计算方式组件(方阵)=K×(用电器工作电压×用电器工作电流×用电时间)/当地年辐射总量有人维护+一般使用时,K取230;无人维护+可靠使用时,K取251;无人维护+环境恶劣+要求非常可靠时,K取276;10.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的计算10.1方阵功率=系数5618×安全系数×负载总用电量/斜面修正系数×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系数5618:根据充放电效率系数、组件衰减系数等;安全系数: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取1.1~1.3;10.2蓄电池容量=10×负载总用电量/系统工作电压;10:无日照系数(对于连续阴雨不超过5天的均适用)1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多路负载计算11.1电流:组件电流=负载日耗电量(Wh)/系统直流电压(V)×峰值日照时数(h)×系统效率系数系统效率系数:含蓄电池充电效率0.9,逆变器转换效率0.85,组件功率衰减+线路损耗+尘埃等0.9.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容量的设计方法案例分析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容量的设计方法案例分析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容量的设计方法案例分析上面已经说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就是满足负载年平均每日用电量的需求。

所以,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小的基本方法就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用电量(单位:安时或瓦时)为基本数据,以当地太阳能辐射资源参数如峰值日照时数、年辐射总量等数据为参照,并结合一些相关因素数据或系数综合计算而得出的。

在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或组件方阵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根据上述各种数据直接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的功率,根据计算结果选配或定制相应功率的电池组件,进而得到电池组件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等。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先选定尺寸符合要求的电池组件,根据该组件峰值功率、峰值工作电流和日发电量等数据,结合上述数据进行设计计算,在计算中确定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及总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下面就以第一种方法为例介绍一个常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计算公式和方法。

(1)以峰值日照时数为依据的简易计算方法这是一个常用的简单计算公式,常用于小型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设计与计算,也可以用于对其他计算方法的验算。

其主要参照的太阳能辐射参数是当地峰值日照时数。

损耗系数当地峰值日照时数用电时间用电器功率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P在本公式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用电器功率的单位都是瓦(W);用电时间和当地峰值日照时数的单位都是小时(h);蓄电池容量单位为安时(Ah);系统电压是指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工作电压,单位是伏(V)。

损耗系数主要有线路损耗、控制器接入损耗、太阳能电池组件玻璃表面脏污及安装倾角不能兼顾冬季和夏季等因素,可根据需要在1.6~2之间选取。

系统安全系数主要是为蓄电池放电深度(剩余电量)、冬天时蓄电池放电容量减小、逆变器转换效率等因素所加的系数,计算时可根据需要在1.6~2之间选取。

设计实例某地安装一套太阳能庭院灯,使用两只9W/12V 节能灯做光源,每日工作4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设计步骤
⑴列出基本数据
①确定所有负载功率及连续工作时间
②确定地理位置:经、纬度及海拔高度
③确定安装地点的气象资料:
★年(或月)太阳辐射总量或年(或月)平均日照时数
★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最大风速及冰雹等特殊气候资料
⑵确定负载功耗:Q=ΣI²H 其中:I-负载电流,H-负载工作时间(小时)
⑶确定蓄电池容量:C = Q X d X 1.3
式中:d-连续阴雨天数 C-蓄电池标称容量(10小时放电率)
C = (10~20)³Cr /(1-d)
⑷确定方阵倾角:推荐方阵的倾角与纬度的关系
⑸计算方阵β倾角下的辐射量:
Sβ= S³sin(α+β)/sinα
式中:Sβ—β倾角方阵太阳直接辐射分量
α—中午时太阳高度角
S
其它:α=90°-Φ±δ
式中:Φ—纬度
δ—太阳赤纬度(北半球取+号)地面即:α=90°-Φ+δ
δ=23.45°sin[(284+n)³360/365]
式中:n—从一年开头算起第n天的纬度
那么 Rβ=S³sin(α+β)/sinα+D
式中 Rβ—β角方阵面上的太阳总辐射量 D—散射辐射量(查阅气象资料)
⑹计算方阵电流:
Tm = (Rβ³mwH/cm2)/(100mw/cm2)
式中:Tm—为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Imin = Q/(Tm³η1³η2)
式中:Imin—方阵最小输出电流η1—蓄电池充电效率
η2—方阵表面灰尘遮散损失
Imax = Q/(Tmin³η1³η2)
⑺确定方阵电压:
V = Vf+Vd
式中:Vf—蓄电池浮充电压(25‵)Vd—线路电压损耗
⑻确定方阵功率:
F=Im³V/(1-α(Tmax-25))
式中:α—一般取α=0.5% Tmax—太阳电池最高工作温度
⑼根据蓄电池容量、充电电压、环境极限温度、太阳电池方阵电压及功率要求,选取适
合的太阳电池组件。

举例:以负载480W/-48V为例
⑴基本数据:
‴负载功率:480W/-48V,24小时连续工作。

‴地理位置:新疆库车:东经83°E,北纬41.7°N
‴年平均日照时数(水平面):2700小时
‴极限气温:-40‵~+70‵
‴连续阴雨天数:5天
‴最大风速:50m/s
‴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量:S = 478mwH/cm2
⑵负载功率:Q=480W/-48V X 24=240AH
⑶确定蓄电池容量:
取 d=5 C=240 X 5 X 1.3=1560AH
⑷确定方阵倾角:β
取β=40°+15°=55°
⑸计算方阵β角下的日辐射量:
因为α=90°-Φ+δ=90°-40°+15°=65°
δ=23.45°sin[(284+n)³360/365]
取n=200天
所以δ=23.45°sin[(284+n)³360/365]=20.82°≈21°
又因为 Rβ=S³sin(α+β)/sinα+D 取 D=0
则 Rβ=478³sin(65°+55°)/sin65°=478³0.96=456mwh/cm2
⑹计算方阵电流
因为Tm = (Rβ³mwH/cm2)/(100mw/cm2)=456/100=4.56h
所以Imin = Q/(Tm³η1³η2) 取η1=1 η2=1
Imin = Q/(Tm³η1³η2)=240/4.56=52.6A
⑺确定方阵功率
F=Im³V/(1-α(Tmax-25))
令Im=Imin,Im为平均电流 V=Vm(Vm=SM55组件电压³4) Tmax=70°
则F=52.6³69.6/(1-5103(70-25))=4723W
综上述计算结果,对480W/-48V负载24小时连续工作应配太阳电池组件功率4723Wp。

并与西门子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案比较如下:
计算项目我司计算结果西门子计算机优化设计结果
太阳电池功率: 4723W 4823.3W
连续阴雨天: 5天 5天
蓄电池容量: 1560AH 1500AH
方阵倾角: 55° 55°
太阳能控制器对蓄电池的充电控制
太阳能电池方阵容量的确定:
通常我司都是根据西门子太阳能电源系统计算机设计软件来设计的,其算法与《2太阳能电池方阵容量的一般计算方法》是一致的,故在此就不列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仅列出计算步骤和结果,以“松树沟(524W/-48V)”站为例叙述如何计算太阳能电源系统:1.列出基本数据:来自标书及相关的有关气象和地理环境资料。

‴经、纬度:东经112°55′51″北纬35°31′海拔1895米
‴负载功耗:524W/-48V,24小时连续不间断工作。

‴连续阴雨天:7天。

‴气象资料:如太阳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风速、连阴雨天等,用户可在当地气象部门查询(我司采用西门子太阳能电源系统计算机设计软件已将气象
卫星收集的气象资料输入在所选择的地点或接近的地点)
2.确定负载功耗:524W/-48V 24小时连续工作(标书给出)。

3.确定蓄电池容量:经过计算结果为:2300.0AH/-48V(详见3.3.2松树沟西门子太阳能计算机优化方案)。

4.确定方阵倾角:
在计算过程中,选择靠近该站地点的2个采样点(河南卢氏:东经111°、北纬34°和河北武安:东经114°、北纬37°)发现方阵倾角选“卢氏”时为50°,而选“武安”时为35°,再结合地理位置及海拔等环境因素及以往的实际经验,认为“卢氏”的资料较接近“松树沟”站的情况,并做以下修正。

结论:方阵倾角为50°
5.计算日辐射量:略(西门子软件中已提供)。

6.方阵功率的确定:
计算结果为:5261.8Wp。

7.确定组件的规格型号:选定为SM55/55Wp/每块。

8.修正总的功率数结果:取96块SM55组件/5280Wp(4串24并)。

9.方阵串并联数的确定:
‴ -48V系统。

‴取4块串联,24组件并联。

10. 方阵输入的路数确定:
西门子太阳能控制器是按A、B、C、D 4路输入来生产制作的,故方阵分A、B、C、
D 4 路输入。

太阳能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太阳能控制器选型:根据电源系统电压和方阵最大充电电流来选择控制器注:A:受负载电压变化范围的限制(44-52V)的设备使用限压器,电流为20A(也可另行制做)。

B:不受负载电压变化范围限制的设备:充电电流≤200A,负载电流为50A。

充电电流>200A,负载电流为70A。

2.合理分配太阳能方阵电流:
1)太阳能方阵的合理分配是使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蓄电池更合理的充电和太阳能控制器不频繁启动。

2)太阳能方阵电流分配:一般原则是使方阵的充电曲线愈接近蓄电池的最佳充电曲线,故:
A 首先计算负载电流,由蓄电池容量计算出每天蓄电池自放电安时数。

再由蓄电
池自放电安
时数计算出其在白天需要的电流大小,再把两个电流加在一起来选择A路方阵大小即可。

B 其它三路由剩余的方阵均分即可。

C 原因为在白天一般情况下太阳能方阵均为饱和状态,只由一路方阵来维持负载
电流即可。

10-3
3)太阳能控制器工作原理和蓄电池各控制点的设置:
①太阳能控制器各点的设置:根据所选的蓄电池种类而确定,从免维护蓄电池资
料得到:浮充电压2.25V、均充电压2.35V、极限电压2.4V。

由48V电源系统和太阳能控制器原理得各点设置如下:
A 最小浮充电压: 52.8V
B 电大浮充电压: 54.8V
C 均充电压: 56.4V
D 最高极限电压: 57.6V
E 浮充转均充电压:50V
F 梯度电压: 55.2V
②太阳能控制器工作原理:
初次对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都是不饱和的,首先控制器进入均充状态,四路方阵同时对蓄电池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蓄电池进入饱和状态,此时蓄电池电压变化较快,蓄电池电压达到56.4V。

控制器经过延时,首先关断D路,判断蓄电池电压是否高于56.4V,如不高于,则维持现状,如高于,经过一段延时后断开C路,重复执行,直到全部关断,转入浮充状态。

由于有负载,所以蓄电池电压下降到52.8V 时接通A路,如电压继续下降则接通B路,如电压再继续下降则接通C路,如电压继续再下降则接通D路。

当A路接通时电压上升到54.8V,则关断A路,使蓄电池电压维持在52.8V到54.8V之间。

从而保证蓄电池不过充电。

对负载的控制,本控制器设置有低电压负载开路设置点,一般设置为44V,低
电压告警设置为
46.4V,负载再接通电压设置为52V,以保证蓄电池可靠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