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2011级本科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

最低学分要求(含实践环节):204(15学时/学分)制定人 陈炜 学院负责人 陈炜 教务处长 赵玉涛 教学校长 梅强 签字江 苏 大 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型)年级 2012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代码 08020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制 四 年培养目标:力学、机械工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厚的机械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胜任解决机械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工作岗位,成为所在单位部门的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

培养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与机械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机械产品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与机械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物理高考实验部分分析(2012-2016年)

物理高考实验部分分析(2012-2016年)
四、高考中的创新性实验 近年来,高考实验题已跳出了课本分组实验的范围,不 仅延伸到演示实验中,而且出现了迁移类实验、应用型实验、 设计型实验,甚至还出现了“研究性学习”类实验.这类试 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
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能深刻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并对其能灵活运用,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 能力.
2.游标卡尺的读数
测量值=主尺上的读数+m×n ,其中 m 为游标卡尺的 精确度(游标尺上最小一格表示的值),n 为游标尺上与主尺
上某刻度线对齐的格数. 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可动刻度×0.01 mm ,螺旋测微器
的读数任何情况下都应读到千分之一毫米位数(最后一位是 估读),故又称为千分尺.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常将数据列成表格.列表的要 求:(1)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 (2)必须交代清 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 (3)表 中数据应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平均值法 现行教材中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把测定的数据相加 求和,然后除以测量的次数.其中必须注意的是,求平均值 时应该按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决定应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3.逐差法 逐差法就是把测量数据中的因变量进行逐项相减或按 顺序分为两组进行对应项相减,然后将所得差值作为因变量 的多次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在利用纸带求解加 速度时,就要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纸带测出 6 组实验
五、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 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 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如在“验证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 条,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产生的效果相

201120121课程表(改了又改版)

201120121课程表(改了又改版)

(1-18)周
大学英语
公共体育
体育场 (1-18)周
大学俄语 刘桂红 主楼417 (1-18)周
心理学 余桦 主楼2-1 (1-18)周
中国近现 代史纲要 贾立臣 主楼1-3 (1-18)周
五六
星期四
七八 第一二节 第三四节 第五六节 第七八节 第一二节
计算机控 电机与拖 PLC原理与 企业文化 电力电子
(2011-2012-1)大庆师范学院全校性总课表
2009级物 理学本科 班(43 人)
2009级物 理学(应 用)本科 班(41 人)
2009级电 子一班 (45人)
星期一
第一二节 第三四节 第五六节 第七八节
热力学· 电工学与 单片机原
统计物理 实验
理与应用

邹立君 杨桂花
胡同瑞 主楼421 主楼421
制技术 动
应用
概论
技术
马骏驰 王传英 熊春宇 齐凤河 付宝红
主楼421 主楼315 主楼312 主楼312 主楼1-1
(1-9)周 (1-18)周 (1-18单) (1-3)周 (1-18双)


自动控制
理论
高玉凯
主楼312
(1-18双)

星期五
第三四节 第五六节 第七八节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18双)周
2010级数 学二班 (42人)
数学分析 王彦 主楼216 (1-18)周
心理学 余桦 主楼2-1 (1-18单) 周
大学英语
C++程序设 数学分析

王彦
介龙梅 主楼216
主楼216 (1-18)周
(1-18)周

全国各地名校2013届高三理综物理实验试题汇总:2012年11月物理实验(2)

全国各地名校2013届高三理综物理实验试题汇总:2012年11月物理实验(2)

2012年11月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2)1.(4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 ∝v ,②W ∝v ,③W ∝v2。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 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 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都从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1)该实验中是否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

其中L 1.L 2.L 3.L 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 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1 2 3 4 ……. L L 1 L 2 L 3 L 4 ……. vv 1v 2v 3v 4……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 -v 图象,并得出结论W ∝v 2。

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2.(11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 ,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

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PR =75.02 V =1.23V 。

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测量。

当电压达到1.23V 时,发现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 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A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3kΩ) B .A 1电流表(量程150mA ,内阻约2Ω) C .电流表 A 2(量程500mA ,内阻约0.6Ω) D .滑线变阻器R 1(0-20Ω) E .滑线变阻器R 2(0-50Ω)F .电源E (电动势4.0V ,内阻不计)G .开关S 和导线若干次数 1 2 3 4 5 6 7 U /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70I /mA 80155195227255279310PLOQ 速度传感器甲 乙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分析:(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给出的方格纸内作出U—I图线,并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这一结果大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高考物理备战系列 力学实验——专题解读

2012高考物理备战系列 力学实验——专题解读

力学实验一、解读《2011说明》中实验部分的表述1、“2011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表述08年实验能力要求09年实验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支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推出假设;并制定解决方案。

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支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2、“2011说明”对实验考察内容作了调整2011年的实验内容1、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必修1)2、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必修1)3、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必修1)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必修2)5、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必修2)6、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选修3-1)7、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修3-1)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选修3-3)9、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选修3-4)1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3-4)1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选修3-5)删除的物理实验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新增物理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3、“2011说明”对实验器材与实验误差提出的要求实验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选修3-3)等。

实验误差与有效数字: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材料物理2011级实验安排表

材料物理2011级实验安排表
激光拉曼光谱(全体)
21-510
3
斯剑霄
基础实验
12
2013.11.28

18:00
傅里叶红外光谱(1)
21-525
3
斯剑霄
综合性
12
2013.11.28

18:00
激光拉曼实验(2)
21-525
3
斯剑霄
综合性
12
2013.11.29

14:00
傅里叶红外光谱合性
12
2013.11.29

14:00
X射线基础(全体)
21-510
3
斯剑霄
基础实验
5
2013.10.10

18:00
X射线衍射(全体)
21-510
3
斯剑霄
基础实验
5
2013.10.11

14:00
扫描电子显微镜(全体)
21-510
3
斯剑霄
基础实验
6
2013.10.17

18:00
X射线衍射实验(1)
21-508
5
斯剑霄
综合性

14:00
激光拉曼实验(1)
21-525
3
斯剑霄
综合性
14
2013.12.13

复习(全体)
15
2013.12.20

实验考试(全体)
说明:(每组5人)共4组
1组:李留位、李淼、夏杰、陈剑海、房宗耀、2组:张婷、郭艳蓉、李蒙杰、曹凯、廖增有、
3组:杨艳管敏宏、何明月、徐登科、余竞雄、郑宇4组:潘云峰、邱生元、孟晓宇、邢军、张海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质量调研高 一 物 理 试 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质量调研高 一 物 理 试 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质量调研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第二卷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考生将一卷答案填在第二卷上面的选择题答案框内)。

第Ⅰ卷选择题(总计42分)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研究刘翔的跨栏动作时,可把刘翔看成质点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做参考系其运动的描述都是一样的C.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40元/公里,其中“每公里”指的是路程D.第4s是指3s末到5s初这段时间2.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4米高处竖直落下,被地面竖直弹回,在距离地面1米高处被接住。

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正下方2米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抛出点、接住点的坐标和该过程的位移、路程分别是BA.2m、-1m、-3m 、5m B.-2m、1m、3m、5mC.4m、1m、-3m 、3m D.-4m、-1m、3m、3m3.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以初速度为零出发,沿x轴运动其υ—t图象如图,则DA.t=0.5s时离原点最远B.t=1.5s时离原点最远C.t=1s时回到原点D.t=2s时回到原点4.在一居民住宅楼的电梯内的一位乘客观察到显示器指示的楼层为 4– 5 – 6 – 7 – 8 –9共用去时间5s(即从4出现起至9出现为止),则电梯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约是DA. 1m/s;B. 7m/s;C. 5m/s;D. 3m/s;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B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6. 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经时间t,速度减为零,通过的路程为s,则:( B )A.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路程为s/2B.经t/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路程为3s/4C.经s/2时,速度为v0/2,通过的时间为t/4D.经s/2时,速度大于v0/2,通过的时间t/33.科学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若从月球上空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则( C ) A .氢气球和铅球的质量都减小 B .氢气球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降C .氢气球和铅球同时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D .氢气球和铅球同时下落,但铅球先下落到月球表面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 ) A .调整列车以300km/h 的速度从徐州开往上海,这里的300km/h 是指平均速度 B .子弹以600m/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 是指平均速度 C .小球在第5s 内的速度是6m/s ,这里的6m/s 是指瞬时速度D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 ,这里的36km/h 是指瞬时速度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011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题大全

2011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题大全

2011年高考力学实验部分21(2011安徽卷).(18分)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

8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解析:Ⅰ.(1)如图所示(2)0.248~0.26221。

(北京理综)(2)如图2,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

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②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 l、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④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3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 __ :11;若碰撞结束时m 2的动量为p 2´,则p 1´: p 2´=11: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本科普通物理实验课表
周二上午食品科学1班,食品科学2班,通信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食品质量,自动化1班,自动化2班,网络1班,网络2班下午机械制造1班,机械制造2班,材料成型1班,材料成型2班,机械电子1班,机械电子2班,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信息计算周四上午电子信息1班,电子信息2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嵌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软件工程1班,软件工程2班
下午土木工程1班,土木工程2班,工程管理1班,工程管理2班,化工工艺1班,化工工艺2班,应用化学,高分子,环境工程
注:1。

实验时间为:上午7:30~10:00 ,10:00~12:30;下午13:30~16:00,16:0 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