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泡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橡胶发泡技术与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橡胶发泡技术与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橡胶发泡技术与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橡胶发泡材料又称为橡胶海绵、微孔橡胶或泡沫橡胶,由构成材料本身的连续固相(基质胶)和形成孔隙的流体相(孔隙)所组成。

根据孔洞是否连通,分为开孔发泡材料、闭孔发泡材料和混合孔发泡材料。

发泡橡胶通过适当增加泡孔体积,可以节约橡胶资源,并获得一般硫化橡胶所没有的高压缩率、柔软性等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橡胶的功能。

橡胶发泡制品的性能和用途很大程度上由橡胶生胶所决定,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气味较小,常用于制造生活用品;丁苯橡胶(SBR)耐磨性好,多用于鞋底材料;三元乙丙橡胶(EPDM)因耐臭氧性、耐热性、耐候性、低温柔软性等优点,常用于制造汽车密封条、密封圈、隔热产品等;丁腈橡胶(NBR)耐油、耐热性以及回弹性好,多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减震材料;硅橡胶因可承受300℃高温,用于密封材料、特殊环境中的膨胀连接材料以及隔热、吸振材料等。

发泡橡胶质量轻,具有优异的弹性、柔软性,隔热吸音效果好,被广泛用于密封、减震、隔热、隔音、印染等方面,在航空、汽车、仪器、仪表、家电和包装中广为应用。

制得的发泡材料作为鞋底材料,具有高止滑性的优点。

目前,对橡胶发泡材料配方的研究主要涉及填料、硫化剂、发泡剂等方面。

目前对橡胶发泡材料工艺的研究主要涉及发泡温度、发泡时间、成型工艺(模压、挤出成型)等方面。

橡胶发泡底橡胶发泡底是用天然或人造橡胶制造的橡胶闭孔或开孔发泡材料制造的铺底面料。

在半个世纪以前,人们将这种材料大量用于球鞋、运动鞋、旅游鞋、解放鞋、休闲鞋等。

它具有弹性优良、抗撕裂性能好、耐老化、耐腐蚀、电绝缘等性能。

固体橡胶发泡生产橡胶海绵,其原理是在选定的胶料中加人发泡剂或再加入助发泡剂,在硫化温度下发泡剂分解释放出气体,被胶料包围形成泡孔,使胶料膨胀形成海绵。

决定并影响泡孔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发泡剂的发气量、气体在胶料中的扩散速度、胶料的黏度以及硫化速度,其中最关键的是发泡剂发气量、产生气体的速度和胶料的硫化速度的匹配。

发泡生产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发泡生产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发泡生产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一.工艺参数不准可能引起的问题1.模具温度低可能产生的问题。

a.粘接性差b.亏料c.形稳性差2.发泡剂用量不准可能产生的问题。

a.自由泡密度偏低(高)b.亏料(溢料)c.形稳性差,脱模性差3.黑白料比不准可能产生的问题。

a.自由发泡密度偏低(高)b.反应速度偏快(慢)c.亏料(溢料)d.形稳性差e.泡孔结构不正常4.注射压力不准可能产生的问题。

a.料比不正常b.反应速度偏快(慢)c.喷溅d.泡孔结构不正常5.料温不对可能产生的问题a.反应速度偏快(慢)b.料比不正常c.亏料(溢料)d.脱模性不正常二.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1.粘接性较差即离皮a.模具低温度过低(过高)b.过填充量不够c.发泡系统的选择不当d.错误的黑白料比(黑料过多)e.内胆表面粘接性较差。

如电晕过的HIPS比不电晕的粘接性要强得多2.泡沫溢料即漏料a.过填量过大b.发泡料乳化时间太长,乳化速度太慢c.密封不严d.箱体结构设计及构造不合理3.亏料a.模具温度过低b.过填充不足c.排气不是太好4.尺寸稳定性、泡沫强度较差a.泡沫密度过低b.过填充量不足c.流动性较差,导致过高的泡孔各向异性d.泡沫交联程度不够5.脱模时间较长a.过填充量过大b.箱体设计及构造不合理c.流动性较差导致箱体内某些地方的过填量太大6.泡沫表面气泡偏多a.箱体结构不合理,对料的流动不利,部分地方易形成旋涡而造成气泡产生b.排气不好,造成气体淤积c.发泡料混合不均匀,发泡过程中相关参数变化,不稳d.发泡料的流动性不好,发泡料和发泡剂的相溶性不好7.箱体中梁收缩a.侧板金属厚度或强度太低b.箱体结构不合理,造成料的均一性不够好c.发泡料的流动性不够好d.发泡料本身的压缩强度及尺寸稳定性不好。

8.泡沫开裂a.泡沫太厚,b.过填充量过大,密度太大。

c.脱模时间太短,熟化时间不够。

d.发泡料本身脱模性不够好。

聚氨酯软质海绵原料及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解决

聚氨酯软质海绵原料及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解决
25
4,发泡剂
• PU软泡用发泡剂主要是水为主体,其他物理发泡剂为辅 。在 块状泡沫生产中,考虑低密度制品中水量大,往往超4.5份 /100份会引起泡沫内部温度上升,超过170~180℃,导致泡 沫自燃,必须采用低沸点烃类发泡剂,一者协助降密度、二者 将大量反应热移走。一般在制造密度大于21的聚氨酯块泡时, 只使用水(化学发泡剂)做发泡剂,在低密度配方或超软配方 中才使用二氯甲烷(MC)等低沸点化合物(物理发泡剂)作 辅助发泡剂。 辅助发泡剂会使泡沫的密度及硬度下降,由于它的气化吸收了 部分反应热会使固化减慢,需增加催化剂用量。由于吸收热量, 避免了烧芯的危险。
3
聚银 80±1 >99.5
﹤0.01 ﹤0.004
﹤15 1.22 246
3
拜耳
79±1
>99.5
12~13
﹤0.01
﹤0.01
﹤0.1
﹤50
1.22
246
3
19
• 异氰酸酯及其结构特征
• 结构特点:

在分子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酯基团(-N=C=
O)的化合物,均称为异氰酸酯(isocyanate),
14
• 一般软泡用TDI80/20,2,4和2,6异构 体的混合物。
• 2.4基团反应速度快,当聚合物分子量增 长到一定程度后,2.6基团利于凝固反应 的完成。而其活性主要靠催化剂来调节。 2,4TDI异体结构比例上升令发泡时间增 加,在一定范围内,柔软性提高。
15
性质说明
相对密度(20/4℃ ):1.2244 ; 凝固点 TDI-65,3.5~5.5℃ ;TDI-80,11.5~13.5℃ ; TDI-100, 19.5~21.5℃ ; 闪点(开杯), 132℃ ;沸点:251℃;折光率(20℃) 1.569 贮存 充氩气或氮气等密封阴凉干燥避光保存。危险性质:第6.1类毒害品。 联合国编号 2078 性状:无色液体。有刺鼻气味。目光下色变深。氢氧化钠或叔安能引起聚合作 用。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乙醇(分解)、乙醚、丙酮、四氯化碳、苯、氯 苯、煤油、橄榄油和二乙二醇甲醚混溶。有毒。有致癌可能性。有刺激性 • 产品黏度和相对密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凝固点随2,4异构体含量的增加上1升6 。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汇总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汇总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汇总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且多阶段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

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团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档旨在汇总这些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开发团队提高项目成功率。

1. 需求变更问题描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客户可能会提出新的需求或对现有需求进行修改,这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超出预算。

解决方案1.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允许在项目过程中进行需求调整。

2. 建立需求变更管理流程,对变更进行评估、审批和跟踪。

3. 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需求明确且具有可行性。

2. 技术选型问题问题描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栈。

不当的技术选型可能导致项目性能不佳、难以维护或开发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1. 充分了解项目需求,评估各种技术栈的优缺点。

2. 参考类似项目的技术选型,借鉴经验。

3. 进行技术预研,评估技术选型的可行性。

3. 代码质量问题问题描述代码质量对软件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低质量的代码可能导致项目难以维护、扩展和部署。

解决方案1. 制定编码规范,确保团队成员遵循相同的标准。

2. 实施代码审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修复。

3. 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静态代码分析,提高代码质量。

4. 测试不足问题描述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不足的测试可能导致软件存在缺陷,影响用户体验。

解决方案1.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确保测试覆盖所有功能和场景。

2. 实施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3. 引入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流程,确保测试与开发紧密集成。

5. 团队协作问题问题描述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团队协作问题可能导致项目进度缓慢、沟通不畅或资源浪费。

解决方案1.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

2. 采用项目管理工具,对项目进度、任务分配和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 培养团队文化和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

6. 项目进度管理问题描述项目进度管理是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的关键。

软质泡沫发泡的影响因素

软质泡沫发泡的影响因素

软质泡沫发泡的影响因素1、聚醚聚醚作为主要原料,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是泡沫制品的骨架反应。

在官能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子量增加时,泡沫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回弹性提高,同类聚醚的反应活性下降;在当量值(分子量/官能度)相同的情况下,官能度增加,则反应相对加快,生成聚氨酯的交联度提高,泡沫硬度随之提高,伸长率下降。

多元醇的平均关能度应在2.5以上,若平均关能度太低,泡沫体在受压后回复性较差。

若聚醚用量多,相当于其他原料(TDI、水、催化剂等)减少,易造成泡沫制品开裂或塌泡。

若聚醚用量少,泡沫制品偏硬、弹性降低,手感不好。

2、发泡剂一般在制造密度大于21的聚氨酯块泡时,只使用水(化学发泡剂)做发泡剂,在低密度配方或超软配方中才使用二氯甲烷(MC)等低沸点化合物(物理发泡剂)作辅助发泡剂。

辅助发泡剂会使泡沫的密度及硬度下降,由于它的气化吸收了部分反应热会使固化减慢,需增加催化剂用量。

由于吸收热量,避免了烧芯的危险。

发泡能力可用发泡指数(100份聚醚所用水或水的当量数)来体现:m---发泡剂用量发泡指数IF=m(水)+m(F-11)/10+m(MC.)/9(100分聚醚)水作为发泡剂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键并放出大量的CO2及热量,是一个链增长反应。

水量多,泡沫密度降低,硬度增加,同时泡孔支柱变小、变弱,降低了承载能力,易塌泡、裂泡。

消耗的TDI量增加,放热量多,易烧心。

若水量超过5.0份,则必须添加物理发泡剂以吸收部分热量,避免烧芯现象的发生。

水量少,催化剂用量相应减少,但密度增大3、甲苯二异氰酸酯一般软泡用TDI80/20,2,4和2,6异构体的混合物。

可用冷却法制备T100即纯2,4TDI。

TDI用量=(8.68+m水×9.67)×TDI指数。

TDI指数一般110-120。

异氰酸酯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则泡沫硬度增大,但达到某一点后硬度不再显著增大,而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下降,泡沫形成大孔,闭孔上升,回弹率下降,表面长时间发粘,熟化时间长,引起烧芯。

软件研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软件研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软件研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析在软件研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研发进度、质量和用户体验。

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本文将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些挑战。

一、需求不清晰软件研发之初,需求不清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需求可能来源于客户、产品经理、业务方等不同角色,而这些需求往往存在模糊、不完整甚至矛盾的情况。

这导致开发团队无法准确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从而影响软件功能的开发和设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开发团队需要与相关角色充分沟通,明确需求,确保双方对软件功能的理解一致。

其次,团队可以借助需求分析工具,对需求进行详细拆解和进一步细化,以达到更清晰、具体的要求。

最后,建立良好的需求变更管理机制,及时跟进和处理需求的变更,避免需求的频繁改动对研发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二、人员变动与团队协作在软件研发过程中,人员变动和团队协作常常是困扰开发团队的另一个问题。

在项目进行中,因各种原因,团队成员可能会发生变动,有人离职,有人新加入。

这种变动可能对团队的研发能力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团队协作的默契度不高也可能导致合作不顺畅,进而影响项目的进展。

队人员管理机制,确保全员了解整个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减轻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

其次,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和沟通机制,包括定期的团队会议、项目文档共享等,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团队可以借助一些协作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版本控制工具等,来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三、质量控制与漏洞修复在软件研发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漏洞修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疏忽,可能会导致软件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软件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漏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软件研发团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引入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以确保软件的质量。

其次,及时修复漏洞和缺陷,可以采用主动的方法,如漏洞扫描和定期的安全评估,也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等 passsive 方法来及时响应并修复问题。

某聚氨酯软泡生产厂房火灾事故调查

某聚氨酯软泡生产厂房火灾事故调查

1 火 灾 事 故调 查分 析
1 1 受 灾单 位 基 本 情 况 . 21 0 1年 4月 2 3日凌 晨 4时许 , 于厦 门市 集 美 区 的 位 某 轻 工 制 品 有 限公 司 B栋 厂 房 发 生 火 灾 , 门 市 消 防 支 厦 队 迅 速 调 集 7个 中 队 , 8辆 消 防 车 ,7 2 1 0余 名 消 防 官 兵 赶 往 现 场 扑 救 , 过 4h奋 力 扑 救 , 灾 被 扑 灭 。火 灾 烧 毁 经 火 烧 损 该 公 司 B、 D栋 厂 房 内 存 放 的 原 料 、 品 、 成 品 c、 成 半 和 生 产 设 备 , 厂 房 在 火 灾 中 不 同程 度 受 到 破 坏 , 灾 3栋 火
1 2 调 查 访 问 .
.胁 ~耐 ∞= 一一 ㈨~ ~ 一 ~ 一~ 眦 一 ~ 地
图 1 厂 区 总 平 面 布 置 ( 右 至 左 为 A— E栋 ) 从
在 公 安 机关 的 配合 下 , 查 组 对 该 公 司值 班 人 员 、 调 第

报 警 人 、 与 火 灾 扑 救 的员 工 、 一 到 场 灭 火 救 援 的消 参 第
防官 兵 、 灾 发 生 时 A、 火 B厂 房 内 正 在 上 班 的 员 工 、 方 厂
1 3 现 场 勘 验 .
( ) 境勘 验 。 勘 验 , 1环 经 A栋 发 泡 车 间 未 过 火 , B栋
’I ・’I 一… IJ… IOi ¨・ II一l I ‘l 0l 。l 0l h ・II  ̄¨ I’ I- ‘ - l l l ” I 。¨ I -。I I ” I 。I 。I 一‘ IonI h I “ I “l I l {h,l … 。I ,l I 。I “h一… I… I I ・。l I… 。l… Il ‘ ¨ ‘ I “I l I ’ I I¨ ’ l l U… I “h・ h I I

软包装企业如何应对季节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软包装企业如何应对季节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软包装企业如何应对季节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软包装季节软包装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生产环节众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很多。

这些因素既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也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依据企业管理的相关原理,当软包装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般应从人(生产现场人员)、机(生产设备及用具)、法(生产规章制度)、物(生产物料)、环(生产环境)5大因素着手,通过具体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什么才是直接影响因素,找到问题所在,建立完善的工艺体系和机制,及时调节控制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每到季节交替(特别是春夏或秋冬交替)时,便是软包装生产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

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溶剂残留量超标、印刷品质下降、复合环节出现白点或复合强度下降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上述5大因素中的生产环境因素,因为季节变化必然带来环境的变化,这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不过如果是在恒温恒湿的G M P车间进行软包装生产,当另行别论;但对于我国绝大部分软包装企业来说,软包装的季节性生产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应予以重视。

企业应针对所在地区的季节特点,列出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参数,进行验证后建立档案,确立控制关键点。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软包装季节性生产的实际案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实例一有一年,春天来得比较晚,直到4月初,成都才感觉到融融春意。

出于印刷效果和溶剂残留控制问题考虑,我公司冬季印刷时采用的油墨溶剂主要为乙酸乙酯,干燥速度较快。

但是进入4月中旬后,气温迅速转暖,操作人员依然按之前的习惯调配油墨溶剂,导致油墨转移不良、网点丢失、干版等问题。

随后,我们在溶剂中添加了正丙酯,减慢了油墨干燥速度,情况好转。

实例二目前我公司在生产大部分蒸煮包装时,会在聚氨酯油墨中添加一定量的固化剂,选择的固化剂一般是对羟基(一O H)十分敏感的端异氰酸酯基类聚氨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湿环境下,这种固化剂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产生以下影响:①消耗固化剂,而这种固化剂一般都很贵,增大了成本压力,同时也会增加产生剥离强度问题的风险;②在复合层间产生气泡,导致复合制品外观不良;③反应产物为内聚能很高的聚脲型聚氨酯,会在复合环节形成斑点、晶点;④面层坚硬的壳体还会阻止内部溶剂的挥发,致使溶剂残留量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泡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实际发泡生产中遇到的额事故与问题是多样的,每个事故的生产都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在复杂因素造成的事故分析中,一般很难列出所有影响因素及真正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下面汇总了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故及原因:
1、焦心(反应中心温度超过原料抗氧化温度)
(1)聚醚多元醇质量有问题:生产储运过程中使产品中水份超标,过氧化物、低沸点杂质含量过高,金属离子浓度过高,配用抗氧剂种类和浓度不当;
(2)配方:低密度配方中,TDI指数过高,发泡剂中水与物理发泡剂比例不当,物理发泡剂量偏少,水过量;
(3)气候影响:夏季气温高,散热慢,料温高,空气湿度大,反应中心温度超过抗氧化温度;
(4)存放不当:当TDI指数升高时,后熟化时堆积的热能增大致使内部温度升高而焦心。

2、压缩变形大
(1)聚醚多元醇:官能度小于2.5,环氧乙烷比例大于8%,小分子组分多,不饱和度大于0.05mol/kg;
(2)工艺条件:反应中心温度过低或过高,后熟化不好,没能完全反应或有部分焦心;
(3)工艺配方:TDI指数过低,硅油辛酸亚锡过量,泡沫通气量低,闭孔率高。

3、泡沫过软(同密度下硬度下降)
(1)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低,羟值低,相对分子质量大;
(2)工艺配方:辛酸亚锡量少,凝胶反应速度慢,在锡用量相同情况下,水量少,物理发泡剂多,硅油活性高用量大,TDI指数低。

4、泡孔粗大
(1)混料不好;混料不匀,乳白期短;
(2)工艺配方:硅油用量低于下限,辛酸亚锡用量少和活性差,凝胶速度慢。

5、高于设定密度
(1)聚醚多元醇:活性低,相对分子质量大;
(2)工艺配方:硅油用量低于下限值,TDI指数低,发泡指数低;
(3)气候条件:气温低,气压高。

6、塌泡孔洞(发气速度大于凝胶速度)
(1)聚醚多元醇:酸值严重超标,杂质多,活性低,相对分子量大;
(2)工艺配方:胺用量多锡用量少,TDI指数低,在同样锡用量时TDI指数过高,发气速度大于凝胶速度,骨架强度小而塌泡或出现局部孔洞。

1、闭孔率高
(1)聚醚多元醇:环氧乙烷比例高、活性高、多发生在更换不同活性的聚醚多元醇;
(2)工艺配方:辛酸亚锡用量多,异氰酸酯活性高,交联度大,交联速度快,过多的胺和物理发泡剂
造成泡沫内压低,泡沫弹性大时不能开孔,TDI指数过大时也会导致闭孔率高.
2、收缩(凝胶速度大于发泡速度)
(1)闭孔率高,冷却时收缩;
(2)工艺条件:气温低,料温低;
(3)工艺配方:硅油过量,物理发泡剂过量,TDI指数过低.
3、内裂
(1)工艺条件:气温低,反应中心温度高;
(2)工艺配方:TDI指数低,锡多,早期发泡强度高;
(3)硅油活性高,用量少.
4、顶裂(发气凝胶速度不平衡)
(1)工艺条件:气温低,料温低;
(2)工艺配方:催化剂用量不足,胺用量少,硅油质量不好.
5、底角裂(胺用量过多,发泡速度太快)
表面大孔:物理发泡剂量过大,硅油和催化剂质量差.
6、泡沫低温性能差
聚醚多元醇内在质量差,在同羟基值,官能度低,不饱和度大,同样锡用量时,TDI指数低.
7、通气性差
(1)气候条件:气温低
(2)原料:聚醚多元醇高,硅油活性高;
(3)工艺配方:锡多,或锡用量相同时水与胺含量少,TDI指数高.
8、反弹性差
(1)原料:聚醚多元醇活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小,硅油活性高;
(2)工艺配方:硅油量大,锡量多,在相同锡用量时水多,TDI指数高.
1、拉伸强度差
(1)原料:低分子聚醚多元醇过多,同羟基值官能度低;
(2)工艺配方:锡少凝胶反应不好,在相同锡用量时,TDI指数高,水少交联度低.
2、发泡时冒烟
过量胺促使水与TDI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低沸点物质蒸发而冒烟.若不是焦心,则烟气多数由TDI、
低沸点物质以及聚醚多元醇中的单体环烷烃组成.
3、泡沫带白筋
发泡和凝胶反应速度快,在连续发泡中传递速度慢,局部挤压而生成致密层,产生白筋现象.应及时提高传递速度,或降低料温,降低催化剂用量.
4、泡沫酥脆
配方中水多,生成缩二脲多有未溶解于硅油,锡催化剂用差,交联反应不充分,小相对分子质量聚
醚多元醇含量多,反应温度过高,醚键断裂降低了泡沫强度.
5、泡沫密度低于设定值
发泡指数因计量不准而过大,气温高,气压低.
6、泡沫有底皮、边皮、底步空化
锡多胺少,发泡速度慢,凝胶速度快,在连续发泡中带温过低.
7、伸长率大
(1)原料:聚醚多元醇活性高,官能度小;
(2)工艺配方:TDI指数低交联不足,锡多,硅油多;
(3)气温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