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防雷接地分解
通信基站(机房)防雷

8/20 μs波型侧重于对雷电引起的二次效应的模拟;
50
30 25
10/350 s (IEC 61024-1& GB50057-2000)
15
7,5
8/20 s (IEC 60-1)
8 20
100
200
10
t
s
300
350
400
雷电的特点-与防雷保护级别相关的雷电参数
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雷电流参数
设备
地面
配电盘
电力线
配电盘
PE
PE
PE
雷电的危害
雷击中心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的过电压 而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近年来,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大量 的信息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应用日益广泛, 这些高精度的微 电子计算机设备内置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导致 过压、过流保护能力极其脆弱
主要内容
一.雷电的成因、特点及其危害 二.防雷基本理论 三.内部防雷的主要措施 四.关于防雷器 五.防雷与接地的关系 六.通信基站(机房)雷电入侵的途径 七.通信基站(机房)防雷要点 八.防雷标准简介
雷电的成因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物理成因仍处于探索 阶段,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起电学说。雷电源于异性 电荷群体间的起电机制,这种电荷群体既可以是带 大量正、负电荷的雷云;也可以是附有大量感应电 荷的大地或物体表面。异性电荷群体间存在电场, 当电荷量度增大或电荷群体间间距缩小时,电场强 度将增大,若场强增大到空气的击穿场强(500600KV/M)后,将产生大气放电现象并伴随着强烈 的光和声,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
➢ 雷电的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特别是后续雷击)有极大的峰值和陡度,在他周 围产生的强大的变化的电磁场将在附近的导体中产生破坏性的过电压和过电流;
数据中心机房防雷与接地

2023-11-10CATALOGUE 目录•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概述•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措施•数据中心机房接地系统•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接地案例分析•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概述雷击对数据中心的危害雷击会导致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重要设施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雷击还会对数据中心的运营带来严重影响,如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雷击具有电流幅值大、脉冲放电时间短、冲击性强等特点,会对数据中心造成严重的危害。
防雷接地系统的必要性防雷接地系统是数据中心机房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
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对数据中心的危害,保护企业的重要设施和业务运营。
在数据中心机房中,电子设备数量众多,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雷电感应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防雷接地系统的基本原理02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措施010203操作过电压的防护安装UPS采用多级电源系统设计,避免雷电过电压通过电源系统对设备造成干扰。
合理设计电源系统安装电源滤波器03数据中心机房接地系统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将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大地连接。
保护接地将设备的外壳与大地连接,防止因绝缘损坏而使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防雷接地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将避雷器等防雷设备与大地连接。
接地系统的分类与作用接地电阻的计算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接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接地系统的施工注意事项接地系统的设计04数据中心机房防雷接地案例分析1北京某数据中心防雷接地系统改造案例23该数据中心原有防雷接地系统存在设计不合理、材料老化、连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防雷效果不理想。
原有防雷接地系统存在缺陷对原有防雷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改造,包括更换新型防雷设备、重新设计接地网络、优化连接方式等。
改造方案改造后,该数据中心的防雷接地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减少了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浅谈机房防雷和接地技术

\ CAM GCI HR I H A N N
技术与工程管理
NO . . q s 8Au u t
浅谈机房防雷和接地技术
◎管树森
( 吉林省安 图县广播 电影 电视局 , 吉林 安 图 1 0 ) 3 0 36 中图分类号:N 4 T 8 5 文献标识码 : T 9 8 U 9 A 文章编号:6 0 9 (0 0 0A 0 8— 1 1 7— 9 2 2 1 )8一 04 0 3
() 2 信号 系统的防雷 信号防雷器安装在各类信号线入端 ,用于保护与广 电设 备相连接 的重要设备。 为了使防雷器最好地起 到保护作用 ,安装信号防雷器时 我们采用尽可能短的路径 ,截面为 6平方毫米 的铜线连接至 接地网。 为消除雷 电引起 的电位差和防止电磁干扰 ,必须实现等
随着我国广播 电视事业 的不断发展 ,广播电视设 备越来 越 多, 规模 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广电设备设 备耐过流 、 耐雷 电的水平越来越高 , 另~方面信号来源路径增多 , 系统较 以前 更容 易发生雷 电入侵 , 致使雷 电灾害频发。前几年 , 我所在单
位的部分由于防雷系统不尽完善, 在夏季雷雨季节经常出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 、 建机房 综合 防雷 系统 构
1 . 机房外部防雷措施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 节 , 不管是直击雷 、 感应雷或 其他 形式 的雷 , 都将通 过接地装置导人大地。因此 , 没有合理 而良好的接地装置 , 不能 有效地防雷。去年 , 就 我们对机房防 雷接地进行 了综合改造 , 机房防雷综合接地 , 我们首先选择利 用铁塔 上面 的避雷针作为接闪器 , 铁塔本身是镀锌钢材 , 导电
广播 电视设备的电源部分 、 集成电路板的损坏 。 防雷成为广电 行业一项迫切的要求 。 下面我将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 , 就如何 做好机房的防雷措施谈~些粗浅体会。
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方案

保护地网安装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二、简况根据用户需求,拟在指挥办公楼做保护地网系统。
因通信机房、师蓝军指挥所、自动化机房、信息中心机房核心设备比较集中,所有同时做等电位均压带和法拉第笼保护;法拉第笼为600*600mm的网格。
因三楼设备间、五楼设备间、配电房、师指挥所主室、雷达营指挥所以电脑及交换机为主,故只做等电位均压带,并使每个设备都可以直接得到有效的保护,详见《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在信息中心机房后面约22M处做大地地栅网,每个房间内地网通过一条50平方的连接线串联汇集到大地地栅网,地网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三、方案说明1、强电防雷及防过电压系统强电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由于本工程所在地属于强雷区,所以必须要好防雷工作,以确保设备、人身安全。
在《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中,对机房防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由于机房属于LPZII防雷区。
机房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防止雷击过程中,通过电源线缆感应的大电流,穿入机房,损坏设备。
因此在各个机房采用三级防雷措施。
针对本次工程,第一级防雷器为A 级防雷器(100KA ),防雷器安装在配电柜进线处;第二级防雷器为B 级防雷器(40KA ),自制防雷箱,安装在机柜外,总开出线引入到第二级防雷箱,再引入UPS 防雷开关上,能将大能量的浪涌电流限制在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三级防雷器为C 级防雷器(20KA ),防雷器安装在UPS 输出端。
6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16 分15秒 上午1 时16分0 1:16:15 20.10.2 5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 10.2520 .10.250 1:1601: 16:150 1:16:15 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5日 星期日1 时16分 15秒Sunday, October 25, 2020
SPD残压峰值 (KV)
≤2.6 ≤1.3 ≤1.3 ≤1.3 ≤1.3 ≤1.3
3.2-48V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标称工作电压应在65-90V。
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4.电源浪涌保护器SPD接线法 a. 在 SPD 电 源 侧 引 接 线 上 , 串 接 保护空开或保险丝,标称电流≤ 前级供电线路空开或保险丝的 1/1.6倍,一般用32-63A。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
1.勘察主要内容 收集市电类别,原有变压器、稳压器、发电机组及其他电源设
备型号、容量和使用年限,系统运行情况,交、直流最大功耗, 与本工程有关的原交、直流屏电流、开关、电缆截面、长度及 新用开关,地线(阻值、地排位置及空螺孔),机房平面(含 设备、走线架、进出线孔洞、路由)…整理后方案向建设单位负 责人汇报征求意见并确认。
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一.接地 1.接地的定义 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的电位,可以使地 电流流入或流出大地。 2. 接地的作用 抗外界电磁干扰,提高通信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3.联合接地方式
天线
△
无线设备 水平接地分汇集线
避雷针
一个实例全面讲解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

一个实例全面讲解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关于防雷接地这一部分介绍的比较少。
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防雷接地知识。
对于机房的接地,我们平时主要是参考三个规范比较多。
《数据中心设计设计规范》(GB 5017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本期我们来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了解机房如何做防雷接地?一、为什么要做防雷接地?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二、机房防雷的必要性雷击可以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感应雷击、电源尖波等瞬间过电压已成为破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从大量的通信设备雷击事例中分析,专家们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机房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
为此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
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一、防雷设计防雷接地系统是弱电精密设备及机房保护的重要子系统,主要保障设备的高可靠性,防止雷电的危害。
中心机房是一个设备价值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根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IEC61024-1-1标准的有关规定,中心机房的防雷等级应定为二类标准设计。
目前大楼总配电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提供了第一级防雷,因此,在本工程网络中心机房市电配电柜前配置第二、三级复合防雷器。
防雷器采用独立模块,并应具有失效告警指示,当某个模块被雷击失效时可单独更换该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个防雷器。
浅谈计算机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

电位 ,把这个 点进 行接地称 为逻辑 接地 。它是为 了保 证 信 号具 有稳 定 的 基准 电位 而 设置 的 。 对于 大 中型
( )防直 击雷。 1
干线 P E选 择 ,辅 助等 电位 铜排上钻一 些孔 。
2 实 际应 用
2 1 交 流 工 作接 地 .
由于机房 中设备价 格 昂贵 ,设备要求连续不 间断 运行 ,故机 房设备一般配 置不 间断电源 ,配 电柜方面 常常配置动力配电柜及 UP S专用配 电柜 ,动力柜提供 机房 照明、墙面辅助插座、空调等用电。UP S柜提供 计算机设备 用电。配 电柜 中均 配置直 流、交流接地汇 流铜排 。当使用大楼综合接地 ( 流 、交流共用一个 直 接地 系统 )时 ,两个铜排相通 ,而 当使用独立的直流 接地 系统时 ,两个铜排不相通 。计算机系统设备的交
等 电位 闭合 铜环 ,供 直 流逻辑 按 地使 用 。 14 计算机 系统 的防雷保 护地 .
作 者 简 介 : 安 小 华 包 头 人 民广 播 电 台 技术 中 心 总 控 室 助 理 工 程 师 从 事 总 控 值 班 维 护 工 作
-
7一
内蒙 古广 播 与 电视 技术
第 2 卷 7
内蒙 古广播 与电视技术 2 1 0 0年 第 2 卷 第 4 7 期 7 ~9
【 摘 要 】本 文介 绍 了机 房 防雷接 地 系统 的几种 方 法和 注 意事 项 , 并在 此基 础 上针 对 实 际 问题 提 出了多
种 具体 实施 方 法。
【 关键 词 】接地 直流 交流 防雷 系统
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

3.2.2
接地引入线与接地汇集线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引入线和垂直接地主干线(VR)连接示意图如图 3-4 所示。从地网 上引接多根接地引入线与底层环形汇集线连接。
- 48 -
第3章
通信局(站)的接地与防雷
图 3-3
综合通信大楼的地网示意图
图 3-4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引入线和垂直接地主干线连接示意图
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汇集线分为垂直接地主干线(VR)和水平接地汇集线两部分。垂直 接地主干线垂直贯穿于通信局(站)建筑物各层,可设置一根或多根,其下端连接在建筑物 底层的环形接地汇集线上,同时与建筑物各层钢筋或均压带连通,并就近与各楼层的水平接 地汇集线(或楼层汇流排)连通。水平接地汇集线应根据通信设备的分布分层设置,各类通 信设备的接地线应就近从水平接地汇集线(或局部汇流排)引入。 垂直接地主干线的数量可根据机房平面大小和竖井的数量确定。在高层建筑物内,垂直 接地主干线至少应每隔一层与楼层均压带连通一次。
- 46 -
第3章
通信局(站)的大的系统, 或设备之间、 设备与外界的连接线较多, 而且复杂的情况。
- 47 -
通信电源 系统
图 3-2
等电位连接的基本结构和组合方式
2.星形接地结构(S 型结构) 星形接地结构只允许单点接地。星形接地容易解决通信系统间的低频干扰问题(在高频 下较易引入干扰) ,因为这种接地方式减少了环流的干扰,使得干扰电流不能形成回路。由星 形接地形式衍生出的树枝型接地结构,要求从地网只引出一根垂直的主干地线到各机房的分 汇流排,再由分汇流排引至各列机架。当采用星形接地结构时,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连接 点外,应与公共连接网保持绝缘。星形接地结构的缺点是,当系统规模较大,设备间连接复 杂时,等电位效果较差。 3.网状—星形混合型接地结构 网状—星形混合型接地采用了两类结构的优点。主体采用网状接地结构,减少了不同设 备接地之间的电位差,方便就近接地;有些对低频干扰较为敏感的设备,则采用局部星形接 地结构。这种等电位连接方法,方便灵活、接线简便,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通信系统的等电位连接采用何种型式的接地结构,除考虑通信设备的分布和机房面积大 小外,还应根据通信设备的抗扰度及设备内部的接地方式来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 雷击的主要途径 等电位连接 接地电阻值 基站地网 电源SPD的最大通流量与接地之间的关系 光缆内金属构件接地的处理 馈线SPD是否需要安装的问题 馈线接地点的处理原则 防雷器的选择
一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 避雷针的 发明者B. Franklin 2006年是电学先驱B.富兰克林诞生三百 周年。他在1706年1月17日生于美国波士顿。 在大气电学方面,他第一个发现雷电是由电 造成的。他发现闪电是一种电荷,这有很大 的实际用途。他知道电流可被针尖吸引,但 不知道闪电是否也会被吸引。一七五二年, 他进行了有名的、但也是危险的实验。实验 在费城郊野进行,在一个行雷闪电的日子, 他把一只镶有金属在顶部的风筝放入云层去, 连接风筝下端的线上则系着钥匙,当行雷闪 电之际,他即用手紧握钥匙,当即感觉一种 轻微的震动,流经拳头,然後通过身体,进 入地面。他事後说,那种震动有如电池所产 生一样。由此他证明了天电是一种放电现象, 发明了避雷针。
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消雷器到90年代 初期的半导体消雷器、2000左右出现的各类 优化避雷针,以及八十年代放射源避雷针,到 的法国依丽(Helita)的Pulsar大气高脉冲电 压避雷针(Atmospheric high pulse voltage lightning conductor),到九十年代的富兰克 林避雷针(Franklin conductor)、圣埃尔摩 避雷针(Saint Elmo lightning conductor), 到现在的各种型号的提前放电避雷针:
国际学术界对以法国为首的ESE避雷针,并 对其提出的相应标准草案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17位属于ICL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ghtning Protection,国际防雷保护会议) 的科学委员会成员的科学家,签发了一个联 合声明,反对ESE避雷针技术。这些科学家 代表了15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 和12个大陆欧洲国家。
接闪器 建筑物的接闪器(国家标准GB50057-94 规定接闪器由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格); 建筑物柱内钢筋;基础接地体组成。
二 雷击的主要引入途径 雷电可以从基站通信设备四个接口影响移动通信 基站的正常工作,如图所示:
1)电源端口一直是雷电保护的重点,相关统计数据 显示,雷击造成设备的损坏90%以上都是与电源端 口有关的接口。 2)天馈端口的雷电保护,标准规定SPD作为馈线可 以选择保护器件(不是必须的)。但对于馈线的雷 电保护接地却有明确的规定:铁塔上架设的波导馈 线、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上、下端及进入 机房入口处外侧就近接地,当馈线及同轴电缆长度 大于60m时,其外护层宜在塔的中间部位增加一个接 地连接点,接地连接线截面为不小于10mm2。 另外馈线的接地线应避免从雷电引下线,特别是 从铁塔角引接。当基站采用房顶铁塔的方式时,馈 线入口处的接地排必须接在地网上,而不宜接在房 顶铁塔的塔基上,从而避免雷电流直接进入机房。
在这些精密仪器设备中,存在大量的微电 子器件,特别是计算机芯片。在这些芯片中, 集成着大量的微小的电子元件,它们很小, 它们之间的绝缘也十分微弱。它们工作在几 伏的低电压下。避雷针引导雷电流产生的强 烈电磁幅射将在这些电子器件的回路中感应 生成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将有极大的可能性 击穿集成电路芯片中元件之间的绝缘,摧毁 这些芯片,造成对这些精密仪器设备的不可 弥补的损坏。
3)信号及系统端口:由于基站为了实现无人值守, 采用了环境监控装置3)站内传输设备与基站发射机 等相连的信号线,这些信号端口对于雷电的抗扰度 是较弱的,基站经常有信号接口雷击损坏的记录, 而且在采用屏蔽线时同样有雷击造成信号接口雷击 损坏的记录,在K56内容中基站设备信号端口没有提 供耐受浪涌电压(电流)指标要求,耐受能力的依 据没有,怎能评判是否对信号端口进行保护(当然 包括电源设备耐受浪涌电压/电流的指标)。 4)接地端口主要是瞬间的电位升对设备的影响;
主动式提前放电避雷针(E.S.E)根据宣传资料的介 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它可以“主动放电”,或 “提前放电”,或“早期放电”。即这些避雷针比 普通避雷针具有更好的引雷性能。二是将它的提前 放电时间换算成提前放电距离后,相当于增加了避 雷针的高度,从而可以增大保护半径。在相同接地 网(极)和引下线的情况下,一根等高的普通金属 针作接闪器与一支昂贵的洋避雷针作接闪器可以得 到同样的保护效果和保护半径。
对于接地端口主要是瞬间的电位升对设备的影响, 移动机房设备直流供电一般采用两种形式:24V(直 流负接地)和-48V(直流正接地),而这两种形式 的供电都是需要接地。当有雷击通过地网泄放时, 则会造成瞬间的电位抬升,这样就使得直流电源正 负极的瞬态电位差很大,造成设备敏感部位(整流 模块和收发信机等)损坏。由于地电位抬升有时会 从前端(开关电源直流输出口)引入损坏设备,也 有可能从后端(用电设备如GSM的直流输入口)引入 损坏设备,所以应在直流电源的两端分别加装防雷 器,形成直流电源正、负极与地的瞬态等电位。
如拓海通用(TOHI)的易敌雷(Indelec)(E.S.E) 主动式提前放电避雷针;以及杜尔—梅森的卫星 (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西班牙Ingesco公司的 PDC系列主动式早期放电避雷针,等等。 这些都属于非常规避雷针。半导体消雷器宣传它 对雷电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中和云中的电荷,二是 可以限制雷电流的大小.而各类优化避雷针宣传的主 要作用是可以改变雷电流波形陡度,减小雷电流的幅 值.其实这些都是人们为了市场制造出来的故事。
图1:富兰克林放风筝进行雷电实验
避雷针是是一根简单的安装在高层建筑物上的金 属针,称为接闪器,再加上引下线和接地极,就成 为一套完整的防护直击雷的装置。200多年来避雷 针有效地保护了各种建筑物和工业设施,避雷针的 防雷原理就在于它能接闪雷电流,并顺利地将其引 导进入大地,而保护它下面的或它周围的建筑物不 受雷击。避雷针泄放雷电流时,在其周围将产生强 烈的电磁幅射干扰。在以前,或者说对于普通的建 筑物,机器,或人类,这种电磁幅射不会带来显著 的危害。可是到了现代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和其它 精密仪器设备在各行各业的大量应用,情况就不同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