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
大班科学课精品教案《我是小侦探》

大班科学课精品教案《我是小侦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观察与发现》中的第三节“我是小侦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侦探工具,了解侦探的基本技巧;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孩子的细心、耐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了解侦探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技巧,认识到观察、分析、推理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对侦探工作的兴趣,激发孩子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细心、耐心、合作的品质,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侦探工具模型、观察记录表、线索卡片、线索箱。
2. 学具:每组一套线索卡片、线索箱,每个孩子一份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侦探,向孩子们介绍侦探的工作内容和技巧。
(2)展示侦探工具,让孩子们了解侦探的工作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线索卡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分析线索。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推理方法,找出线索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练习,每组完成一道题目。
(2)孩子们在观察记录表上记录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过程。
5. 游戏环节(10分钟)(1)开展“我是小侦探”游戏,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寻找线索,解决谜题。
(2)游戏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孩子适当的提示。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是小侦探》2. 内容:(1)侦探工具及作用(2)观察、分析、推理方法(3)问题解决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某个物品,记录下不少于3个特点。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小侦探》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小侦探》3篇【活动目标】1.使用感官、分类、比较、猜想、判断、排除等科学方法探索盒子里的秘密,最后找到丢失的珍珠。
2.乐意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探索盒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组8个小盒,里面分别装能明显感觉到的物品(钢珠、回形针若干、塑料积木、纸球)和透明胶粘住的珍珠;2.尺子、笔、铃铛、石头、瓶子、塑料积木、钢珠、纸球、回形针;3.线索PPT;4.记录纸、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彼得夫人:“我邀请了布朗太太来家里在做客,不过,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她怎么还没到呢?”咚咚咚…布朗太太:“彼得夫人,请开门,我是布朗太太。
”彼得夫人:“看您着急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布朗太太:“就在刚刚我准备出门时,发现我最喜欢的东西竟然不见了,我找遍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还是找不到。
”彼得夫人:“真是太糟糕了,接下来,您打算做什么呢?”布朗太太:“我要请人来帮忙找到我最喜欢的东西。
非常抱歉,不能和您共进晚餐了。
”布朗太太离开。
二、引出主题1.布朗太太丢失了一件非常喜欢的东西,她非常难过,想找侦探帮她找回丢失的东西。
小朋友愿不愿意当一次小侦探,协助布朗太太找到他丢失的东西?2.侦探在侦破案件的时候是有线索的,我们来看一看线索是什么?出示PPT第一条线索“布朗太太丢失了一件非常喜欢的东西,它就在桌面上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你知道哪个盒子里有东西吗?”幼儿自由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索哪个盒子里有东西,哪个盒子里没有东西。
师:你用了哪种方法来判断盒子里是否有东西的?3.出示PPT第二条线索“桌面上放有一些东西,哪些东西能放到盒子里,(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哪些东西不能放到盒子里?”(出示以下物品:尺子、笔、铃铛、石头、瓶子、塑料积木、钢珠、纸球、回形针)幼儿讨论,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4.引导幼儿探索盒子的物品,并做记录。
师:请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方法判断这4样物品分别放在哪个盒子里,请把结果按照盒子上的数字记录在记录纸上。
最新整理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小侦探》3篇

最新整理幼儿园大班教案《我是小侦探》3篇范文一【活动目标】1.运用感官、分类、比较、猜想、判断、排除等科学方法探索盒子里的秘密,最后找到丢失的珍珠。
2.乐意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探索盒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组8个小盒,里面分别装能明显感觉到的物品(钢珠、回形针若干、塑料积木、纸球)和透明胶粘住的珍珠;2.尺子、笔、铃铛、石头、瓶子、塑料积木、钢珠、纸球、回形针;3.线索PPT;4.记录纸、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彼得夫人:“我邀请了布朗太太来家里在做客,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她怎么还没到呢?”咚咚咚…布朗太太:“彼得夫人,请开门,我是布朗太太。
”彼得夫人:“看您着急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布朗太太:“就在刚刚我准备出门时,发现我最喜欢的东西竟然不见了,我找遍了屋子的每一个角落还是找不到。
”彼得夫人:“真是太糟糕了,接下来,您打算做什么呢?”布朗太太:“我要请人来帮忙找到我最喜欢的东西。
非常抱歉,不能和您共进晚餐了。
”布朗太太离开。
二、引出主题1.布朗太太丢失了一件非常喜欢的东西,她非常难过,想找侦探帮她找回丢失的东西。
小朋友愿不愿意当一次小侦探,帮助布朗太太找到他丢失的东西?2.侦探在侦破案件的时候是有线索的,我们来看一看线索是什么?出示PPT第一条线索“布朗太太丢失了一件非常喜欢的东西,它就在桌面上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你知道哪个盒子里有东西吗?”幼儿自由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索哪个盒子里有东西,哪个盒子里没有东西。
师:你用了哪种方法来判断盒子里是否有东西的?3.出示PPT第二条线索“桌面上放有一些东西,哪些东西能放到盒子里,(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哪些东西不能放到盒子里?”(出示以下物品:尺子、笔、铃铛、石头、瓶子、塑料积木、钢珠、纸球、回形针)幼儿讨论,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4.引导幼儿探索盒子的物品,并做记录。
师:请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方法判断这4样物品分别放在哪个盒子里,请把结果按照盒子上的数字记录在记录纸上。
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doc

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我准备了以下内容“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供大家参考!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活动目标: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整理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
)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线索一:脚印(点击ppt画面五:脚印)师:在蜂蜜和蛋糕的柜台前,留下什么呢?幼:弯弯的月牙形的是马的脚印。
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

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秘身边的世界》,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我是小侦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侦探的基本技能,掌握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侦探的基本技能,认识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积极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侦探的基本技能,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侦探道具、案例图片、教学课件、线索卡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放大镜、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侦探服装,创设一个寻宝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寻找线索,破解谜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案例图片,引导学生运用侦探技能和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侦探实践,根据线索卡寻找隐藏在教室里的“宝藏”。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小侦探2. 内容:侦探基本技能:观察、分析、推理科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推理法侦探实践:寻宝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一件物品,描述其外观、用途等,并分析其设计原理。
编写一个谜语,让家人猜测谜底,并记录下他们的推理过程。
2. 答案:作业一:根据实际情况编写。
作业二:谜语示例:“一个圆球,里面装着秘密。
揭开一看,原来是个蛋。
”谜底:鸡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侦探小说,参加侦探俱乐部,提高自己的侦探技能。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含反思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我是小侦探》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整理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
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
)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我是小侦探》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

《我是小侦探》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我是小侦探”单元,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侦探的工作特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侦探帽、放大镜、记录本、图卡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侦探帽,扮演侦探,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教师身份,激发幼儿兴趣。
讲解侦探的工作特点,引导幼儿了解侦探需要具备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图卡,讲解侦探案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线索。
讲解如何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寻找失踪的玩具”活动,幼儿扮演小侦探,运用所学方法寻找线索,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鼓励。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寻找线索的过程和结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活动: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环境,寻找有趣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是小侦探2. 内容:侦探工作特点:观察、分析、推理案例分析:失踪的玩具小组活动: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环境,寻找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发现家里的植物在阳光下会向光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了侦探的角色,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线索的寻找较困难,教师应适当增加提示,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是小侦探》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是小侦探》一、教学内容《我是小侦探》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究课程。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第四章《有趣科学现象》中第三节“观察与发现”。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发现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提高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发现生活中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放大镜、显微镜、各种动植物标本、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提到一些有趣科学现象,引起孩子们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我展示几个动植物标本,引导孩子们运用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让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下自己发现,然后进行组内交流、讨论。
5. 拓展延伸(5分钟)我提出一个关于科学现象问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我是小侦探》2. 内容:观察方法: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比较方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分类方法:按照特征进行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动植物,记录下你发现。
答案:略。
答案:因为树叶中叶绿素在秋季减少,呈现出其他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观察、比较、分类方法掌握较好。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孩子对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
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孩子们兴趣点,提供更多有趣科学现象,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课教案《我是小侦探》
活动目标:
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
3、幼儿侦探卡人手一张,笔。
4、侦探道具(眼镜,放大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熊猫开超市。
师:熊猫开了一个超市,生意可好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
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熊猫要整理货物,清点商品数量了。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幼儿对照自己的清单卡,记录数量。
师:算出来的单子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什么问题?
幼:货架上有1块蛋糕,记录单上有3块蛋糕,少了2块蛋糕。
幼:货架上有3罐蜂蜜,记录单上有4罐蜂蜜,少了1罐蜂蜜。
二、进行侦破
1、猜测。
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
幼儿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
引导幼儿说出有人拿走了。
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今天到过超市的顾客们吧!
(有熊、猴子、狐狸、小狗等6种动物,动物神情、动作、衣着等各不相同,有利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与推理。
)幼:是猴子,因为它戴着一副眼镜像坏人。
幼:可能是小狗,因为狗在流汗,很紧张。
幼:是熊,因为熊爱吃蜂蜜。
幼:可能是鸡,因为鸡背着背包上超市,很可疑。
幼:……。
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想想侦探破案需要找到什么?
引导幼儿得出:找线索。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
2、根据线索,圈定嫌疑人。
线索一:脚印(点击ppt画面五:脚印)师:在蜂蜜和蛋糕的柜台前,留下什么呢?
幼:弯弯的月牙形的是马的脚印。
幼:像竹叶样的是鸡的脚印。
幼:枫叶样的是鸭的脚印。
幼:圆圆脚趾的是狗的脚印、尖尖脚趾的是狐狸的脚印。
师:留下这些脚印的人,很可能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嫌疑人。
师:我们每个小侦探都有一张这样的侦探卡,请你们把留下脚印的小动物找出来,在第一行里做个记号,表示它是嫌疑人。
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
幼儿纠错。
(教师巡视)线索二:黄色格子布。
(点击ppt画面五:黄色格子布)师:除了脚印,柜台前还留下了什么?
幼:一块黄色的格子布。
师:留下这块黄色格子布的人也可能是嫌疑人。
这块布会是谁留下的呢?我们还是看看这些顾客仔细找找看。
请幼儿找到后自己说说在哪些小动物身上有这块黄色格子布,教师倾听。
提出观察要求:观察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小动物身上的每个地方都要仔细看,这样才能一个都不漏掉!
师:请你们把可能留下黄色格子布的嫌疑人也找出来,在第二行里做上记号。
幼儿操作。
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
统计找到了2位嫌疑人。
线索三:目击者。
师:除了在柜台前发现的脚印和黄色格子布外,我们还找到了一位目击者。
(小猪)什么是目击者呢?(看到别人拿东西的这个人就是目击者。
)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目击者是怎么说的?
小猪说:我看见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穿着一件背心,背心上有数字"58"。
(教师体态)幼儿复述目击者的话。
记录线索。
一边听目击者的话一边将这条线索在第三行第一格里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打勾记录,教师在大侦探卡上记录。
3、推理、结案。
(1)、思考:根据线索找到了这么多的嫌疑人,那到底谁最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