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学派的财税思想

合集下载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经济情况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手段来稳定经济,并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经济政策。

它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
30年代提出的。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财政支出增加:在经济疲软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等手段来刺激经济活动,并增加就业机会。

这样可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促进经济增长。

2. 减税政策:通过减少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可以激发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刺激需求和经济增长。

减税政策可以增加可支配收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力,进而刺激经济活动。

3. 财政赤字政策: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增加对经济的
支出。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增加政府支出和投资。

这样可以提高经济活动水平,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4. 自动稳定器: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还强调利用自动稳定器来调节经济波动。

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在经济下行时减税和增加失业救济等社会福利支出,以减轻经济衰退对公众收入的影响。

相反,在经济增长时,政府可以增加税收和减少社会福利支出,以防止经济过热。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税收水平来
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这种政策主张政府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支出和减税,并在经济复苏时适度收紧,以平衡市场需求,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凯恩斯主义名词解释

凯恩斯主义名词解释

凯恩斯主义名词解释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是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倡导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市场,调节宏观经济活动,达到稳定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保证价格稳定的目标。

凯恩斯主义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会议世纪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1.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主张需求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领导应通过财政和货币的调整,调节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稳定。

2.财政:凯恩斯主义主张领导应当通过公共支出,促进总需求增加,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通过税收来调节财政收支平衡,使公共财政保持稳健。

3.货币:凯恩斯主义认为,领导应该通过货币,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从而增加总需求,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4.效率工资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效率工资理论,主张通过提高薪资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5.多重均衡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多重均衡理论,认为市场会出现多种可能的均衡状态,领导应该通过调整,促进市场向最优的均衡状态发展,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6.市场失灵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会出现失灵和不完全竞争的现象,领导应该通过干预和调节,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更好的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7.失业率理论:凯恩斯主义提出失业率理论,认为失业率是由总需求不足导致的,领导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总体而言,凯恩斯主义是一种以领导干预市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过领导的调控,可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
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会遭受损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 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该学派的理论结构并不精致、完善,而且说法不一。
评价
争鸣
批评
争鸣
如何应对人类经济史上大大小小数百起金融危机,更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的凯 恩斯主义认为,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信贷,刺激需求;而认为政府不应当干预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市场总 是很理性,政府的干预只能让情况变得更坏,应该让萧条自行结清自己。用弗里德曼的话说,让市场冷静的最好 办法就是让他去碰壁,而不是人为的降温。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凯恩斯生平与思想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 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 和微观经济学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 到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 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就算投资实业的资本家也可能创不出太多就业,因为很多新兴行业是走精兵政策而不需要劳动大军,例如一 亿美金开设的纺织厂需要5千名员工;但同样一亿美金开设的软体公司可能只要1百名员工。
谢谢观看

正是这种迥异的理念决定了对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历史地位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凯恩斯主义认为,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扩张性政策和干预措施防止了恐慌的进一步蔓延,并通过恢复有效需求帮助美国走出萧条;而 货币主义者则认为,正是因为政府的不当干预和救助,扰乱了市场自身调整的周期,反而延缓了痛苦结束的时间, 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才依靠战争带来的繁荣摆脱了危机,因此是战争而不是罗斯福新政让美国走出萧条。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对财政管理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理论基础,并开创了财政学的研究方向。

然而,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并探讨每个阶段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影响。

1. 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与财政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财富生产。

他还强调贸易的重要性,主张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然而,斯密对财政政策的思考相对较少,他主张“夜光法则”,即对经济的干预应该尽量少,以避免政府滥权。

大卫·李嘉图则关注了财政政策对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他提出了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的概念,并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他强调了财政政策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性,但也主张政府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原则,以避免干预过度。

2. 凯恩斯主义阶段(20世纪中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理论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主张政府在经济下行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干预,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他提出了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原则,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以增加总需求。

这一观点对于解决大萧条和实现经济复苏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新自由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想迅速兴起并成为主导,对财政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遵循市场自由原则。

他们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集中在政府过度借贷和货币供应过度膨胀等问题上,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思想2007-12-30 16:27凯恩斯理论是当代最流行的垄断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之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形成。

创始人是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哈罗德、罗宾逊和美国的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与货币量所决定。

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

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剥削阶级奢侈浪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

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对现代改良主义的理论和现代庸俗经济学,都有很大影响。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通论》涉及的理论范畴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有:有效需求原则,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或者叫投资引诱,就业与工资,总体分析,乘数原理,赤字的财政政策等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由上可见,凯恩斯的经济纲领或者说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千方百计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维持较低的失业率;⑵实行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⑶以扩大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政府即使雇佣劳力在地上挖坑再填上也会增加国民收入,因为付给劳力的钱会有一部分转为初次消费付给生产者,生产者又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二次消费,由此循环往复不止,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赤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可取的。

凯恩斯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洞察了30年代的大萧条,提出了强硬的政策干预建议。

正当当时的各个政府都坚决实施紧缩政策时,凯恩斯提出:增加政府开支可以刺激经济、带动增长和减少失业。

他的方法是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管理总需求,以产生足够的需求来提供万分渴望的工作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思想已经成为大众的睿智。

从战后到70年代初没有哪一年生产是下降的。

直到1970年,通货膨胀率很少超过5%,在1953—1969年期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3%;失业率通常在1.5%—2.5%之间,从未高于2.6%。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可以减少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

这些政策可以产生一种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经济框架。

然而要切记政策实施与政策发挥作用之间有一个滞后的时间差。

增加开支对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可能要等一两年之后才见成效。

思考训练:
(1)就政府增加开支的宏观经济影响而言,乘数对什么有效应?
(2)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增加开支或减少税收将有什么现象出现?
针对以上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凯恩斯的税收理论是其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

他认为,如果经济处于低迷期,政府应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需求和经济增长;而如果经济过热,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减少供给和满足收缩的需求。

这种理论被称为“逆周期政策”,在现实中被广泛运用。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的关键思想是,要以调节政策为手段来达到总产量的均衡。

这种理论的基础是,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进行这种政策调整时,政府必须考虑税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以便让政策有所针对性。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主张在经济萧条时减税,以刺激经济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减少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鼓励更多的消费和投资。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增加市场活力,从而让整个社会受益。

另一方面,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消费和投资,以减少供给和满足收缩的需求。

政府可以采取增加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来控制经济繁荣的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将经济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

凯恩斯的税收理论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惠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凯恩斯的税收策略来应对经济危机。

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减税等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

政府出台新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及个人所得税进行了相应的优惠,刺激企业投资和消费。

这样,经济得到了逐步恢复。

此外,凯恩斯的税收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发展实践中。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低迷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调节措施,随着财政刺激政策的逐渐深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趋势逐渐加快,经济活力逐渐增强。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时期,中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来鼓励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以此来稳定经济增长,保障社会稳定。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凯恩斯经济学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波动,并且强调经济活动的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影响。

以下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 总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凯恩斯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和净出口。

他强调,很多时候生产者会生产比市场需要的产品更多,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支出,保持总需求足够强大。

2. 失业主要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凯恩斯坚信,经济活动的总需求对失业率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如果总需求不足,那么企业和厂商将不得不抑制生产,降低工人的工资,或者削减员工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这种情况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凯恩斯的政策建议是通过增加总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3. 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了提高总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他主张货币当局应该采取低利率政策,这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借贷和消费。

此外,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以提高支出,例如积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市场需求,这可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低潮期,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财政支出,反过来在经济高涨期需要适度的财政紧缩。

5. 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灵活性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主张,在不同经济状况下采用适当的政策措施。

他反对一成不变的经济政策,主张为不同的经济状况和不同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

这要求政府通过监管机构、产业政策、公共投资、税收和支出等多种方式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汲水政策。在经济萧条期借助公共投资使经济 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
❖ 3、税收体系理论。(1)建立一个对消费和储蓄 影响较小的税收体系。(2)税收体系的建立必须 考虑到如何刺激投资。所得税在刺激投资方面是 最佳选择。(3)税收政策调节干预经济,主要依 靠税率的调节。税收减免可防止衰退和萧条。
2020/4/22
❖ 一、凯恩斯学派的产生及发展
❖ 20世纪30年代创立,是经济危机的产物。以 凯恩斯《通论》的问世为标志,50-60年代达 到登峰造极的地位,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影 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济学流派(当代西方 经济学流派)。
❖ 二战后产生了后凯恩斯学派,分新古典综合 派(主流)和新剑桥学派(正统)两大分支。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10
汉森
v (1887-1975),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一个丹麦移 民家庭。191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 后任明尼苏达大学、哈佛大学教授,曾任美国经济 学会主席、美国-加拿大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美国 联邦储备委员会顾问。
v 汉森对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进行了宣传和解释。凯恩 斯虽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指出财政政 策是最有效手段,但未详加论述具体政策,汉森则 作了补充性说明,并且加以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13
第四节 萨缪尔森的财税思想
❖ 于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城。 16岁进入芝加哥大学,20岁不到就获 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6岁时获哈 佛大学博士学位。最多产的经济学家。在 经济学界不仅有“神童”、“通才”之称, 而且堪称获奖“专业户”:博士论文获哈 佛大学的韦尔斯奖;1947年获美国经济协 会专为40岁以下最有成就的经济学家设置 的克拉克奖;1953年任美国经济计量学会 会长;1961年美国经济协会会长;1970年 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0年获得诺贝 尔经济学奖。美国《新闻周刊》的固定撰 稿人,并曾任美国一些政府机构的顾问和 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坚持和发展凯恩 斯关于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思想, 战后经济学发展时期被称为“萨缪尔逊时 代”。
v 主要
v 著作:《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货币理论与财 政政策》、《繁荣与萧条的周期》、《经济周期理 论》、《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凯恩斯学说指南》 等。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11
汉森的基本经济思想
❖ 1、两重经济论。19世纪末期以 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公营、 私营两部分组成的混合经济。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7
二、凯恩斯的财税思想
❖ 1、财政思想 ❖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在经
济萧条期,实行膨胀性财 政政策。 (1)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 (2)实行赤字预算,量出 为入。 (3)公债是政府调节经济、 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8
❖ 2、税收思想
❖ (1)税收的作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改变收入 分配格局,提高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实现充分就业。
❖ (2)改变税收体系。提高消费倾向的赋税政策是 由累进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及遗产税为中心的赋税 体制。主张以累进的直接税为主体税制,对遗产课 征重税,实行高额累进税率。
❖ (3)实行财政关税。是保护关税的对称,指以增 加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 其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在凯恩斯投资乘数 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张 国家干预经济,追求贸易顺差。这些贸易理论被称 为“新重商主义”,对战后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特别
2020/是4/22鼓励出口政策产中南生财经了政法重大学大财税影学院响(拉动经济增长的9 三驾马车之一)。
❖ 汉森是美国最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新古典综合学 派的先驱。
20❖20/代4/22表:凯恩斯、中南汉财经森政法大、学财萨税学缪院 尔逊、琼.罗宾逊1
❖ 经济理论上:提出了“有效需求原 理”,否定了“均衡价格”、“供 给创造需求”。认为失业和危机产 生的原因,是由于“有效需求”不 足,要避免危机和减少失业,就必 须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 经济政策上: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 济。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 激需求。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P. Samuelson) 14
❖ 主要著作:《经济分析的基础》(1947)、《经济 学:初步分析》(1948)、《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1958)等,并写有《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互 作用》(1939) 、《经济学》(1948)。
❖ 经济研究方法上:开创了现代宏观
经济分析时代,是宏观经济学的一
代宗师。采用宏观分析方法或总量
分析法。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经济理论
v 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经济学的 理论基础和核心。有效需求指社 会总需求,它总是不足的,其原 因是由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 新古典综合学派(New-Classical Synthesis School )是指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二届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美国凯 恩斯主义经济学。在1976年《经济学》第10 版中改称为“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在第1 2版中又更名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 2、长期停滞理论。20世纪20年 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长期停 滞,用乘数-加速原理解释资本主 义生产的经济周期。主张由政府 干预经济才能打破长期停滞局面。
2020/4/2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
12
❖ 1、财政预算。在萧条期政府执行赤字预算政策, 在繁荣期执行预算盈余政策,以减轻经济波动。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nimble preference.
v 投资乘数理论:投资的增加与国 民收入之间存在倍数依存关系。 说明在有效需求不足时,提高投 资需求的作用。为他关于加强国 家干预经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