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陈情表周末作业(附答案)
陈情表练习题及答案

陈情表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______的上表。
2. 表中提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其中“闵凶”指的是______。
3. 李密在表中称自己“门衰祚薄”,意指______。
4. 李密在表中提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表明了他对______的深厚感情。
5. 李密在表中所表达的“乌鸟私情”,其意为______。
二、选择题:1.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自己“躬耕于南阳”,其目的是什么?A. 为了生活B. 为了避世C. 为了等待机会D. 为了侍奉祖母2. 李密在表中提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其意在表达什么?A. 他很狼狈B. 他进退两难C. 他很无奈D. 他很矛盾3.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这里的“刘”指的是:A. 李密自己B. 李密的祖母C. 李密的友人D. 李密的亲人4. 李密在表中表达了自己对______的忠诚。
A. 朝廷B. 皇帝C. 国家D. 人民5.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这里的“二州”指的是:A. 蜀州和荆州B. 益州和凉州C. 荆州和扬州D. 蜀州和益州三、简答题:1. 简述《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孝心是如何体现的。
2. 李密在《陈情表》中为何要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3.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他是如何解释自己的处境的?四、论述题:1. 论述《陈情表》中李密的孝心与忠心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2. 根据《陈情表》,分析李密的个人品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答案:一、填空题:1. 皇帝2. 父母早逝3. 家族衰败4. 祖母5. 孝心二、选择题:1. D2. B3. B4. B5. D三、简答题:1. 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描述自己从小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以及自己对祖母的照顾,体现了他对祖母的孝心。
他强调自己不能离开祖母,甚至在接到朝廷的命令时,也因为祖母的病情而无法立即赴任,这都显示了他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孝心。
陈情表作业题及答案解析苏教必修五

陈情表作业题及答案解析(苏教必修五)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7陈情表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险衅()②门衰祚薄()③日笃()④矜愍()⑤茕茕独立()⑥拔擢()⑦供养()⑧盘桓()⑨洗马()⑩逋慢()⑪猥以微贱()⑫日薄西山()(2)给多音字注音①强近倔强强奸民意②更相为命洗盏更酌2.辨形组词(1)署暑曙(2)桓垣恒(3)翼冀(4)殒陨3.词语释义(1)希冀:(2)报养:(3)终养:(4)日薄西山:(5)茕茕独立,形影相吊:4.名句填空(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愿陛下矜愍愚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①夙遭闵凶通______,______②零丁孤苦通______,______③四十有四通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至于成立古义:今义:②九岁不行古义:今义:③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④臣之辛苦古义:今义:⑤有所希冀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①薄门衰祚薄日薄西山②矜犹蒙矜育矜愍愚诚不矜名节③见臣诚见欺于王而负赵慈父见背风吹草低见牛羊④除除臣洗马为除不洁者(4)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完整版)陈情表练习题答案

陈情表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ín)凶悯(mǐn)臣孤弱过蒙拔擢(dí)B.终鲜(xiān)兄弟门衰祚(zuò)薄茕茕(yíng)孑立责臣逋(bū)慢C.常在床蓐(rù)除臣洗(xiǎn)马期(jī)功强(qiǎng)近宠命优渥(wò)D.猥(wēi)以微贱非臣陨(yǔn)首气息奄奄(ān)日薄(bó)西山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未曾废离(停止侍奉)沐浴清化(蒙受)B.除臣洗马(解除)臣具以表闻(听到)晚有儿息(儿子)C.犹蒙矜育(养育)伏惟圣朝(俯伏思量)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D.有所希翼(非分的愿望)夙婴疾病(缠绕)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能忍受)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曹刿请见B.日薄西山不薄今人爱古人C.寻蒙国恩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之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句子“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谨拜表以闻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拔剑撞而破之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不胜犬马怖惧之情C.刘夙婴疾病D.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C.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D.夙遭闵凶8.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慰问。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下册第15课《陈情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 茕.茕独立(qiónɡ)B.洗.马(xiǎn) 逋.慢(bū)拔擢.(dí)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èi) 矜.悯(jīn)郎署.(shǔ) 猥.以微贱(wěi)解析:B项,“擢”应读“zhuó”;C项,“期”应读“jī”;D项,“伪”应读“wěi”。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解析: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此句意为“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解析:C项,“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
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
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答案:C4.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文: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
因为没有人照料祖母,我都辞谢了,没有遵命去上任。
C.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文: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像我这样的微贱之人,能够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能够报答朝廷的。
(完整版)《陈情表》同步练习及答案

1 陈情表( 时间:45 分钟满分:60 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夙.夜(s ù)闵.凶(mǐn) 期.功(q ī)B.祚.薄(zu ò) 洗.马(x ǐ) 陨.首(y ǔn) C.逋.慢(bū)日笃.(d ǔ ) 优渥.(wò)D .拔擢.(zhu ó) 矜.育(j nì) 强.近(qi ǎnɡ)解析A.“期”应读j ī。
B.“洗”应读xi ǎ。
nD.“矜”应读j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 分)。
n)(4 分)A.夙遭闵凶B.猥以微贱C.责臣逋慢D.生当殒首形影相吊五尺之童当伺东宫诏书切峻急于星火气息奄奄至微至陋有所希冀解析A.童—僮。
B.伺—侍。
D.殒—陨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解析笃:病重。
答案C4.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4 分)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⑤⑦D .②④⑥⑧解析 连词,因为。
答案 C5.名句默写。
(3 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__ ,至于成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 。
(3)乌鸟私情, ____________ 。
答案 (1)零丁孤苦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愿乞终养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 6~8 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 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 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陈情表练习题及答案

陈情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陈情表》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上表?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李密D. 王羲之答案:C2. 《陈情表》中提到的“祖母”是指谁?A. 李密的祖母B. 李密的母亲C. 李密的岳母D. 李密的外祖母答案:A3. 《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的意思是?A. 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B. 没有祖母,我就不会活到今天C. 没有祖母,我就不会写这篇文章D. 没有祖母,我就不会有机会上表答案:A4.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文中表达了哪种情感?A. 怨恨B. 忠诚C. 悲伤D. 愤怒答案:B5. 《陈情表》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描述的是?A. 李密的不幸遭遇B. 李密的家世背景C. 李密的个人成就D. 李密的功绩答案:A二、填空题6. 《陈情表》中“_______”是李密表达自己对祖母的感激之情。
答案: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7.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自己“_______”,表达了对祖母的依赖。
答案:零丁孤苦8. 李密在文中提到“_______”,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
答案:臣之进退,实为狼狈9. 《陈情表》中“_______”是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呼唤。
答案:臣之祖母,臣之母也10. 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_______”,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
答案:陛下之恩,臣之幸也三、简答题11. 简述《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孝心表现。
答案: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描述自己自幼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成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祖母深厚的孝心。
他提到自己“零丁孤苦”,在祖母生病时,他“昼夜侍侧”,并表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充分展现了他对祖母的感激和依恋。
12. 李密在《陈情表》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的?答案:李密在《陈情表》中通过表达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以及对陛下的尊敬,来体现自己的忠诚。
他提到“陛下之恩,臣之幸也”,并表示自己愿意“尽节于陛下之庭”,即使面临困难,也愿意为朝廷尽忠。
陈情表(含答案解析)

陈情表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 )2.零丁孤苦(“”通“”, )3.常在床蓐(“”通“”, )二、古今异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④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2.臣欲奉诏奔驰..古义: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三、一词多义1.薄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2.少臣少多疾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3.终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4.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臣少仕.伪朝( )(2)历职.郎署( )(3)臣少多疾病..( )2.名词作状语(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则刘病日.笃(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但以刘日.薄西山(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拜表以闻.(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夙遭闵凶..( )(2)猥以微贱..( )(3)沐浴清化..( )(4)凡在故老..( )2.形容词作动词(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则刘病日笃.(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今臣亡国贱俘。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陈情表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授官。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落下。
项,薄:迫近。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项,用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可译为“我”。
B项,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项,介词,因为。
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3.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而刘夙婴疾病C.吾属今为之虏矣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项是介词结构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项,古义指不能走路;今义指不可以。
B项,古义指辛酸悲苦;今义指辛劳苦累。
C项,紧紧地催促,古今同义。
D项,古义指申诉(苦衷);今义指说给人,使人知道。
5.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情谢贺。
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是一种甜蜜的等待;想念,是一份温馨的心情;朋友,是一生修来的福分。
祝你在学习的道路上多点快乐!多点开心!高一语文大周练习题2011-5-12班级:姓名:批阅记录: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ó)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 ài)D、伪.朝(wè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è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考察。
D.形影相吊.吊:安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未尝废.离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③不矜.名节④愿陛下矜.悯愚诚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二、.课文名句填空。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11、臣欲奉诏奔驰,;,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2、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3、愿陛下矜悯愚诚,,,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
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
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
”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
”妻家叩头服罪。
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
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注:牸(zì)牛:雌牛。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将异居..异居:住到别处。
B.县司累政..不能决累政:多次审理。
C.允济遂发蒙..发蒙:揭示原委。
D.结庵..守之结庵:搭建草屋。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B.、但.归,不烦守也但.能回取,物必当在C、若遇盗,当.来告令但能回取,物必当.在D、果.得盗葱者如言果.得1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怀之称代前文的“张允济”。
B.可以牛归之称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县司闻之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
D.结庵守之称代前文的“葱”。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允济施政才能的一组是()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③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
④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⑤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
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
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
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七年前,父亲做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
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
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
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老家的村子里,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
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
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
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
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就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要把积攒的钱要给我。
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了零嘴吃。
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里一塞,再一抹。
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
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19.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起给乡下的母亲寄一笔钱去?20.母亲怎样对待儿子的“馈赠”?21.“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从这句话能悟出什么?22.本段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书写的?参考答案一、1.A(B项“洗马”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
C项“期功”应读“jī”,满一年之意,不读“qī”。
D项“伪朝”应读“wěi”。
)2.C(C项“察臣孝廉”中“察”不仅当“考察”讲,还含有“推荐”之意,即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
)3.C(C项里的“郎中”是官职名,尚书省的属官。
秦、汉时“郎中”为皇帝侍卫,管理车、骑、门户,有时也从军出战。
晋代称尚书曹司之长为郎中。
)4.B(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
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5.C(C项“除臣洗马”应译为: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6.A(“废离”与“废远”的“废”都当“废止”讲,都是动词。
“不矜”的“矜”当“自夸”讲,动词;“矜悯”中的“矜”当“怜惜”讲,动词;两个“矜”字意义不同。
)7.B(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通“又”,D项中“闵”通“悯”。
)8.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9.A(A项“芳草鲜美”的“鲜”是“鲜艳”之意。
)二、10、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11、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2、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1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死当结草三、14、C(“发蒙”指揭开蒙在女婿头上的衣衫。
)15、A(第一个“于”介词,译为“向”;第二个“于”介词,译为“在”。
)16、C(应是称代前文的张允济智断赖牛案一事。
)17、B(②和③不表明张允济的施政才能。
)18、C(C项张允济劝老妇人回家,是因为他觉得葱不必看守,如果被偷,可以报告县令。
)四、19、答案:父亲的去世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想起同样年迈的母亲,作者心生不安,于是用钱或东西来寻求心理的平衡。
20、答案:对于儿子寄来的钱她“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买了零嘴,但零嘴却给了邻居家的孩子们。
21、答案:“呆呆地发半天愣”写出了母亲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忧伤,让我们看到母亲需要的决不仅仅是金钱。
22、答案:作者怀着因忽略母亲的感受的内疚之情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