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全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教材】

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病毒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疾病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病毒的危害:给人类带来经济损失
二00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国农业 部发布了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发生 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情况。山东省兽 医部门已在疫点销毁病牛和同群牛 九十一头。
保存食物的方法
巴氏消毒法
罐藏法
真空包装法
冷藏或冷冻法
脱水法
思考题
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鱼的内脏 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六年级科学
本课学习目标:
馒头发霉了——认识细菌和真菌
观察常见的霉菌:馒头、桔子等 探究霉菌的形成原因(重点研讨)
4. 噬菌体是指( A )。 A. 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B. 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 D. 5.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 ①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 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②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③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进 行生命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青岛版科学
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 全册课件
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各种各样的病毒
烟 草 花 叶 病 毒
腺 病毒
艾滋病毒(HIV)
艾滋病毒(HIV)模式图
噬 菌 体
SARS病毒
病毒的特征
小 无细胞结构
1、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2、大约3万个病毒堆积起来,才 有一个细菌那么大。 3、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 米。
【青岛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质教案】

【青岛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生物第一课病毒第二课细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第四课食用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五课蜡烛的变化第六课食盐和水泥第七课铁生锈(两课时)第八课牛奶的变化(两课时)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九课静止和运动第十课时距离和时间第十一课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第十二课物体的运动方式第十三课动物的运动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十四课白天和黑夜第十五课昼夜与生物第十六课四季更替第十七课弯弯的月亮第十八课日食和月食第十九课登上月球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十课蚯蚓找家第二十一课变色龙第二十二课时植物向哪里长(两课时)第二十三课时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第二十四课时珍稀动植物第二十五课生物的启示第一单元微小生物第一课病毒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能积极地参与评议,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认识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传染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二、学习重点:学生认识搜集整理资料认识病毒病了解病毒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的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的认识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中对评议的理解。
四、学习准备: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材料:课前搜集病毒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调查、了解由病毒感染的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资料、科学记录表。
教师准备:病毒相关的知识图片资料(如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繁殖特点等)、由病毒感染的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措施资料。
五、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通过自己身边关于服用糖丸、是否患过水痘、腮腺炎等类似的病毒传染的疾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青岛版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病毒、病毒。
4.真菌是既不属于也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5.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二、选择(每空1分,共8分)。
1.流感、狂犬病、腮腺炎等是由( )感染引起的疾病。
A.传染病菌B.病毒C.真菌2.下列环境中,分布细菌、真菌较多的是()。
A.刚煮的的食物中B.腌制食品的盐水中C.流通的钱币上3.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B.酵母菌C.病毒4.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糖丸”,主要是预防()。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5.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6.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7.乙肝病毒寄生在( )。
A.人和动物细胞里B.植物细胞里C.细菌细胞里8.下列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们对人体健康有害B.它们对人体健康无害C.有些病毒或细菌对人类有益三、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4.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5.病毒是一类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
()6.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7.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8.大豆的根瘤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四、看图识仪器(每空1分,共4分)。
————————————————————五、生活中的科学(每题3分,共9分)。
1.有的蘑菇有毒,你是如何识别有毒蘑菇的?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3.碗筷要经常放在开水里煮一下,为什么?六、实验设计(每题5分,共10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第一课病毒教学目标: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第二课细菌教学构思: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023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及答案全册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微小旳生物》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1.手足口病是小学生常患旳一种疾病,它是由引起旳疾病。
2.夏天,衣服、鞋子等在潮湿旳环境中轻易发霉,是由引起旳。
3.狂犬病重要是通过传播旳。
4.我们常见旳食用菌有、、等。
5、在平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旳霉菌、用来发酵旳酵母菌等都属于。
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旳一类生物,目前发现旳真菌约有种。
二、珠海拾贝:1、你认为防止禽流感病毒比较科学旳措施是()。
①把病死旳家禽加工成食品②扔进河里③穿防护服对病死旳家禽进行消毒处理。
2、在蘑菇构成构造中,生有孢子旳构造是()。
①菌伞②菌盖③菌褶3、下列菌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葡萄酒旳是()。
①酵母菌②青霉菌③霉菌4、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旳()。
①细菌②霉菌③真菌5、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旳糖丸,是为了防止()旳发生。
①流感②腮腺炎③脊髓灰质炎三、明辨是非:1、病毒与人类旳关系是:它对人类既有有利旳一面,也有有面.()2、细菌和病毒同样,是单细胞生物,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测到。
()3、夏天,鲜肉轻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旳。
()4、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5所有旳蘑菇都是可以食用旳。
()四、猜测与探究馒头在什么样旳环境下轻易发霉?写出你旳猜测与研究方案。
五.科学与生活1、由病毒感染引起旳疾病有哪些?怎样防止?2、怎样识别有毒蘑菇?第一单元《微小旳生物》一、查漏补缺:(每空1分,共6分)1、病毒2、霉菌 3.被动物咬伤4、金针菇木耳银耳5、真菌动物植物二、珠海拾贝:(每题2分,共10分)1、③2、③3、①4、③5、③三、明辨是非:(每题2分,共10分)1.对2.错3.对4.错5.错四、馒头在什么样旳条件下轻易发霉?写出你旳猜测与研究方案(10分)我旳猜测:馒头在温暖、潮湿旳条件下轻易发霉。
我旳方案:1、将两块干馒头用塑料袋包好,同步放在冰凉旳环境里,几天后,观测现象;2、再将它们同步放在干燥旳地方,几天后观测现象;3、将其中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变成潮湿旳馒头,再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并同步放在温暖旳环境里, 几天后,观测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63制刘六年级实验汇总六年级上册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2.像与不像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的: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
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手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7.秋季星空认识仙后座活动目的:了解仙后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找寻仙后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仙后座、北极星周边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仙后座,找出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学习使用活动星图活动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活动器材:活动星图。
活动步骤:1.观察活动星图,熟悉活动性图的各组成部分。
2.根据当前日期、时刻、地理位置调整活动星图,对准方向,练习活动星图的使用。
3.小组间互相指定观测时间、方向,练习使用活动星图。
8.冬季星空认识猎户座活动目的:知道猎户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学会寻找猎户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猎户座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猎户座星图,找出猎户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课后,面向南方观察星空,尝试找到猎户座。
制作并利用星座放映器介绍星座活动目的:学习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熟悉星座知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总结全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6发霉与防霉实验1:【探究问题】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我的猜想】我认为馒头可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干燥剂。
【我的方案】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四,分别为1、2、3、4号。
2.在1、3号馒头上滴上水,将2、4号馒头烤干;3.将4块馒头分别放进塑料袋扎好口;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温暖的地方),3、4号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5.每天按时观察并记录发现的现象。
【实验预判】如果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2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3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如果4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就说明馒头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现象及分析】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4号馒头发霉最晚,发霉面积最小;2、3号馒头发霉的时间和面积居中。
【实验结论】馒头等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0白天与黑夜实验2:【探究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我的猜想】我猜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方案】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我的预判】如果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就说明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实验现象及分析】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套一至五单元含填空大题-完整版全册

六年级(上)科学《课程标准》达标练习题第一单元(一)微小的生物一、填空(36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即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极其密切。
5、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6、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正确方法是: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二、判断(12分)1、食用蘑菇的味道十分鲜美。
(√)2、有毒蘑菇一般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3、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属于真菌。
(√)4、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5、细菌能存在于土壤、空气中,但不能存在于水中。
(×)6、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三、选择(10分)1、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成为动物病毒。
①植物病毒②动物病毒③细菌病毒2、真菌能使衣物、食品等物体发霉。
①真菌②病毒3、冷冻或日晒能有效防止发霉。
①冷冻或日晒②温暖的环境4、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
①暗淡②鲜艳5、无毒蘑菇的分泌物一般清亮如水。
①稠浓②清亮如水四、名词简答(6分)1、动物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体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
2、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五、探究实验(14分)1、设计实验:温度与发霉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名称:温度与发霉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放大镜、塑料袋、馒头实验过程: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现象: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而放冰箱里的馒头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长出霉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泻、皮肤过敏
分泌物、咽部
口服疫苗(糖丸)
高烧、皮肤红色 丘疹
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 等由飞沫传播
常见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腮腺炎
水痘
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 炎、麻疹、天花、病毒性 肝炎、口蹄疫、流行性乙 型脑炎等。
预防病毒性疾病有什么好办法?
养殖场定期消毒
注射疫苗
切断传播途径 、口 服疫苗、定期体检、 注意卫生:煮沸碗 筷、锻炼身体等方 法。
2的30次方:1 073 741 824 1 073 741 824*0.0001米≈107374米
《馒头发霉了》
真菌
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 (霉菌、食用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霉菌的特点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 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 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单元 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病毒》
你知道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有 什么症状?怎样传播的?如何预防? 小组交流讨论,并填写课本第三页记录表
空气、飞沫
接种流感疫苗
恐水、阵发性的狂 躁和流涎发作
防止被狗或其他动物咬 伤或抓伤或被其舔粘膜 而感染
低热、咽痛、咳嗽、 患者的粪便或口腔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 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 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 透明胶管。
观察霉变的食品时应注意: 观察时不要打开塑料袋,防止孢子 (孢子是生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 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散落在空气中,引起其他食品霉变;避 免闻到难闻的气味。 观察完毕,将发霉的物品倒进垃圾 桶并洗净双手。
探究馒头发霉与水的关系 探究馒头发霉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馒头发霉与空气的关系
观察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
观察条件
现象
防止食物发生霉变的办法:
通风、降温、降湿度、添加防腐剂、 真空包装等。
真菌与病毒、细菌都是既不 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微 小的生物。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爵士
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 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莱明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青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菌。
霉
的
用
途
葡萄球菌:青霉素的敏感菌
⑥有害生物防治:
有些真菌对其他病原物有拮抗作用或者寄 生在其他病原物或昆虫上,可作为生物防治的 材料。 如木霉、白僵菌、拟青霉菌等。
一、对人类的有益作用:
①生态环境: 分解有机体,促进物质循环:真菌在生态
系物质循环中起“清洁工”的作用,把生物尸 体分解成绿色植物所必需的无机养 ②真菌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
与植物形成菌根 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与动物共生形成共生体
③食品工业:
食用菌: 香菇、平菇、草菇、口蘑、松口 蘑、木耳、银耳、猴头菌等。菇、木耳 、银耳、猴头等。
对人类的有害作用
① 对植物的危害:侵染引起植物病害,是植物病 害的主要病原物。可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真菌,已 记载的有8000种以上,真菌病害占植物传染性病 菌的70-80%。
黑
② 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手癣、脚癣;
③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 致病、致死,中国已报导的毒蘑菇80余种。腹 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加工面包、酒类、馒头、酱油、食醋、豆 腐乳等。
④ 化工产品的发酵生产:生产甘油、柠檬酸、 乳酸、葡萄糖酸等。
酵母菌的应用
曲霉是做酱、制醋的主要菌种
毛霉的用途:
生产有机酸、生产酶制剂、生产腐乳、豆豉
⑤医药:
中药:灵芝、茯苓、冬虫夏草、马勃、雷丸、猪苓。 西药:青霉素(penicillin)、灰黄霉素、头孢霉素等;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结构 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 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存: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 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 活动迹象。
病毒的大小:个体极其微小,绝大 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电子显微镜能对细胞进行分析和其它方 面的计算,且能连接电脑进行标本扫描。 是通过电脑分析给我们看,是一般用于医 学细胞成分的分析用。
光学显微镜则是直接通过我们肉眼观 看,学校实验室是这种显微镜。
根据寄生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1、动物病毒。
乙肝病毒
2、植物病毒 番茄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病毒有害的一面:使人致病
病毒有益的一面: 人工处理病毒可以制成疫苗,防治传染病。 可以用作特效杀虫剂。 可以改变基因和部分病变细胞,从而解决医
在自然界昆虫寄生真菌己知约有100属、900种真菌能寄 生于昆虫,其中大多数对昆虫都是致命的。
前苏联、法国等 中国 巴西 美国
蝗虫霉 白僵菌 绿僵菌 大链壶菌
蝗虫 松毛虫 甘蔗沫蝉 环带库蚊
⑦ 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试验材料
酵母菌用于科研试验的理由:
•易培养 •与动物的生物化学相似性 •基因组测序:第一个真核生物 •基因芯片
学上的部分难题。 有的可以分解石油,减轻石油对海面的污染, 有的能分解金属或者其他非有机物质,这对
于科学研究价值很大。
《细菌》
单细胞生物
分布广泛
个体微小
细菌按形态分三类: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用于食品发酵(利用醋酸杆菌制醋、利用棒状杆 菌制味精、利用乳酸菌制优酸乳等); 用于生物制药(比如利用细菌合成胰岛素); 使人患病; 腐败菌促使食品变质、腐败; 利用甲烷细菌制造沼气提供燃料; 大豆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人体肠道内的一部分细菌可以帮助消化、一部分 细菌能合成身体所需维生素; 利用细菌分解、处理垃圾等。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只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细菌的主要特点:
适应能力极强 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
与人类关系密切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细菌一般是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二分裂是指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 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也就是教材中 提到的1变2,2变4,4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