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

表现
重要的交通线可能成为城市轴线;交通线的交会 对城市的
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 影响
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一般布 影响 局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
对旅游业 交通通达度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 的影响 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素养落实] 据人民网 2018 年 1 月 1 日报道,由中国中铁、中土集团承 建并运营维护的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商业运营,开通仪式在亚的斯 亚贝巴拉布火车站举行。该铁路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采用全套 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真正实现了中国 铁路从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试营 运、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等所有环节的全产业链“走出去”,是“一 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成果。读图,完成 1~3 题。
影响 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的产 对农业 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的影响 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 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 的影响 企业主要布局在交通线附近
影响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 社会因素
老区的经济发展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 技术因素
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方法技巧]----------------- 常见交通运输站点的选址原则
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选择,主要根据自然、经济、技术、社 会等条件,针对不同站点,其选址要求有所不同。归纳如表所示:
投资大
(2)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 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 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 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 解如下: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4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4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

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__ Nhomakorabea渝湘高铁设计最高时速为 350 千米/时,以客运为主。下图是 渝湘高铁线路局部示意图。甲地地处武陵山贫困区,是渝东南地 区的中心城市。据此完成 5~6 题。
5.渝湘高铁绕行甲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技术 B.河流 C.经济 D.地形 6.渝湘高铁通车后对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其原 因在于该高铁能( A ) A.促进山区旅游业发展 B.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C.加快沿线工业化进程 D.增加了重庆出海通道
读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 3~4 题。
3.当 80 千米<运距<550 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C ) A.航空 B.公路 C.铁路 D.水运 4.上海宝钢从巴西进口 50 万吨铁矿石,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是( D ) A.空运 B.公路 C.铁路 D.水运
解析:第 3 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曲线数值判断,在 80 千 米<运距<550 千米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 C 正 确,A、B、D 错误。第 4 题,空运运费高,不适于运送大宗的笨 重货物,故 A 错误。上海宝钢从巴西进口 50 万吨铁矿石,距离远, 运量大,没有铁路、公路直接相通,故 B、C 错误。上海是港口 城镇,水运便利,且水运运量大,运费低,因此最合理的运输方 式是水运,故 D 正确。
6.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变化?
答案:不是。早期自然因素是主导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布局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 因素,但自然因素仍然是主要的。
二 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提高区域通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资源和产业布 局的优化;扩大市场范围;加快城镇化过程。 8.交通运输是如何促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的? 答案:交通运输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土地、矿 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产业布局向更大范围扩展成为 可能,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更加合理的生产地域分 工格局。

高中地理第3章产业区位选择第4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3章产业区位选择第4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要为小件快运,商务函件、急用药品和生鲜礼品为小件且急需物品,可
以用高铁急送,A、B、C项正确;大型农机难以使用高铁运输,D项错
误。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情境探究】
材料一
京沪铁路是我国铁路网中南北走向的大动脉之一,全长1
400多千米。京沪铁路连接北京和上海,沟通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地
运市场占有率开始迅速下降,而甲运输方式客运市场占有率则迅速上
升,因此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600~800 千米。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的客运市场占有率
高,远距离运输具有明显优势,速度快,应属于航空运输。
3.对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保障的因素是
A.地形
B.科技
C.经济
显受阻,导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新视点: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提高交通运输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采用巨型运输船等,增加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
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
材料三
下图为京沪高铁示意图。
(1)铁路运输有哪些优势?
【答案】铁路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适合长途运输,可长距离
运输大宗货物;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
(2)与京沪铁路相比,京沪高铁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可节省旅客的时间。
(3)我国为什么还要规划建设京沪高铁二线?
3.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区域通达性,增强区域竞争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建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建造了众多高难度的世 界级桥梁,我国南方某山地中的大桥即是其中一座(如下图所示)。该桥主 跨380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规模庞大的高墩大跨四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 桥。主桥墩呈独特的“小蛮腰”造型,同一桥墩下的地下承重桩多达34根且 长度不等,桩长度差值最大可达58米。读该桥所在经纬度位置及景观图,完 成14~16题。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
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
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主要目的是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 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 第4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 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我国克服困难建造多座世界级桥梁,是为了( C )
A.彰显综合国力 B.吸引外资进入
C.改善交通条件 D.打造热门景点
15.该大桥主桥墩承重桩长度差极大,是因为( A )
A.地下基岩起伏不平
B.地表高低起伏不平
C.建造难度各不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其中北京—沈阳段桥隧众多。车 站站名中多带“东、西、南、北”这些方向性词,表明高铁站建设在城市外 围某个方向处,且多为新建车站。下图为京哈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 5~7题。 5.京哈高铁线路北京—沈阳段桥隧众多的原 因是( A ) A.地形起伏较大 B.河流密布 C.耕地比重大 D.减小对地面生产生活的干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
区。 2.我国城市发展:大多数城市都是 □06 沿湖 、沿河、沿海发展起来
的, □07 沿河 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3.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和发展
(1) □08 铁路
、公路、 □09 水运
和航空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
有机地联系起来。 (2)一个地区 □10 交通运输 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 □11 布局 和发
答案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
运输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 公路
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 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 费较贵
方式
优点
缺点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展带来很大影响。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交通运输通过 □01 人流 和 □02 物流
影响商业布局
对交通运输要求高,通常位于 □03 区域的核心 位置,交通便 商业
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 □04 人流 的 中心
集散
商业 多散布于 □05 居民区 或广大乡村,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 网点 □06 日常购物 服务
『析图悟道』 我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一)阅读图名——明确主题 由图名“我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可知,本图展现 的是我国特大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的关系。 (二)提取信息——图中寻秘 (1)交通便捷的区域同时也是城市密集分布区。 (2)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相比,交通运输方式更多,交通运输网络更加稠密。 (三)应用原理——分析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应原理可以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以及主要的交 通运输方式。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铁路
广,短途运输成本 (如矿石、牲畜、 的运输方式,
因素影响小,连续

金属等)及客运 高速化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方式
优点Βιβλιοθήκη 缺点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运输对象
发展趋势
机动灵活,周转快,运量小,耗能多, 短途货运和客运, 发展最快,应用最
公路 装卸方便,对各种 长途运输成本高, 承担集散转运任务 广,地位日趋重要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强基础 自主诊断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析疑难 合作探究
提能力 通关集训
刷习题 巩固提升
章末综合检测(三)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1.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 水路 、航空和管道等。 2.交通布局: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 地域组合 ,包括 交通线网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与选择
2019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14.6亿吨,货物运输周 转量205451.6亿吨/公里,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3.51亿吨;全 年旅客运输总量179.2亿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4 213.5亿人/公里。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 保障 ,它决定着区域交通 运输的发展 水平 。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 动力 。
必修第二册·中图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思考] 首都北京和全国最大城市上海之间修建了京沪铁路、京沪高铁, 为什么还要修建京沪高铁二线? 提示:京沪线已经饱和,为缓解旅客运输压力,修建京沪高铁二线。同时, 二线沿途所经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二线的修建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社 会经济持续发展。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3.随着_集__装___箱__运__输__和__现__代__物__流__业__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 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4._电__子__计__算__机___、__互__联__网__技__术__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 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交通干线沿线不一定商业网点密集 商业网点的集聚既追求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追求广阔的消 费市场,有些交通干线沿线人口稀疏,自然条件较差,商业网点也 较为稀疏。往往是交通干线的节点位置才会聚集商业网点,如高铁 沿线的商业网点只出现在高铁站附近。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具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 _人__流_和_物__流_来体现的。 2.商业中心通常位于_区__域__的__核__心__位__置__,__交__通__便__捷_,这样有利于 商__品__的__运__输__和__销__售__ , 也 有 利 于 人 流 的 集 散 。 商 业 网 点 多 散 布 于 _居__民__区__或__广__大__乡__村_,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商业中心 与商业网点相比,前者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更___高_,所经营的商品种类 _更__多_,_专__业__性__能_也更加突出。
1.从山东往北京运送蔬菜的运输方式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而得到快速发展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B) A.①② B.③② C.③① D.①④ 2.我国众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的交通运
输方式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 1 题,根据“受气象因素影响最大且相等的是空运和 水运”可知,d 表示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根据“运量最大的是水运, 最小且相等的是空运和公路运输”可知,b 表示运量。综上可知,② 表示空运,③表示公路运输,④表示水运,①表示铁路运输。又根 据“铁路运输运速大于公路运输”可知,c 表示运速,a 表示运费。 由于蔬菜不宜反复装卸,故从山东往北京运送蔬菜的运输方式应采 用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的速度快、运费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而得到快速发展。第 2 题,我国众多的出 口加工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大、附加值低,运输方式更多地依 赖水运。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基础过关]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

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完成1~2题。

1.“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2.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 )A.政策支持B.交通改善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解析:第1题,“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A对。

第2题,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能够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得益于交通改善,速度快,用时短,B对。

答案:1.A 2.B(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联谊校考)2019年12月30日,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北京—张家口)高铁全线开通,时速达350 km/h。

110年前的这一天,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该铁路时速不足40 km/h。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举办城市之一,京张高铁的开通对张家口影响深远。

下图为京张高铁线路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京张铁路时速不足40 km/h,而现在京张高铁时速达350 km/h。

导致两者时速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经济C.技术D.市场需求4.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家口( )①旅游业发展迅速②城市服务范围扩大③会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④煤炭外运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京张高铁时速可达350 km/h,C正确;铁路线沿线地形没有发生变化;经济、市场需求不能提高高铁速度。

第4题,京张高铁开通后,张家口的旅游业会发展迅速,城市服务范围会有所扩大,①②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01、预习准备区精心准备夯实基础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1.交通运输01空间位置发生(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转移。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交通布局(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08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09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

(2)任务: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10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判断正误。

(1)铁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

(×)(2)交通布局仅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大庆运输一批石油到大连,目前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管道运输 C .海洋运输 D .公路运输 答案 B解析 石油属于大宗的液体货物,适合于管道运输。

3.在武汉、重庆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提示 与内河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的经济联系。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着区域交通运输的□01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02动力。

, 1.判断正误。

(1)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

(√) (2)交通运输可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

(√) 2.对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保障的因素是( ) A .地形 B .科技C .经济D .国防 答案 C解析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3.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网稠密,交通站点众多,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因而交通网稠密,交通站点众多。

02、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 实践运用任务探究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什么?(2)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

(3)说明贵州省规范高速公路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成果展示] (1)机动灵活,周转方便。

(2)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

(3)充分考虑贵州交通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少占土地。

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01多、□02快、□03好、□04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3.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 m ,该公路限速为30 km/h 。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C.荷兰 D.孟加拉国(2)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科学思维交通线路布局的基本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

第(2)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答案] (1)B (2)D提升运用能力快速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行方式的公共交通。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日益便捷。

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据此完成1~2题。

1.与公路运输相比,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优点是( )A.效率更高 B.占地更少C.票价更低 D.耗能更少答案 A解析快速轨道交通速度快,连续性好,运输便捷,相比公路运输,效率更高,A项正确;快速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需要铺设轨道和护栏等设施,占地面积较大,B项错误;相比公路运输,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短途运输)的票价无明显优势,C项错误;快速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动力,与公路运输相比,快速轨道交通耗能无明显优势,D项错误。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多( )A.采用开挖隧道的方式 B.沿河流方向延伸C.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D.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答案 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不需要采用开挖隧道的方式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A 项错误;图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没有沿河流方向延伸,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图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不是沿等高线方向延伸,C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用地有限,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多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桥上是轨道交通,桥下是正常的城市功能区,最大限度节省了建设用地,D项正确。

任务探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

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

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

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

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

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

下图为连云港位置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简述连云港市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2)分析连云港市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成果展示] (1)位于东部沿海,属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段,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环渤海经济圈,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有陇海铁路连接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

(3)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传播;加强民族团结;改善人民□16生活水平等。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

该铁路建成后,将使未来甘肃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的城镇化布局。

下图为甘肃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趋势,其影响是( )A.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B.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C.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有利于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2)兰新高铁运营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为沿线旅游景点带来更多游客②提升原有的兰新铁路的货运运能③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的迁移④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的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科学思维分析交通建设意义的方法第(1)题,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扩大城市的影响范围。

第(2)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的联系,但劳动力迁移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新疆经济较落后,兰新高铁运营不会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迁移。

[答案] (1)B (2)B提升运用能力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

下图示意广西部分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答案 B解析在历史上,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为“百年商埠”提供交通条件,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C.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答案 A解析由于梧州没有铁路这一现代运输大动脉的经过,发展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逐渐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

任务探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济南和青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018年12月26日,济青高速铁路竣工运营,使连接济南和青岛之间重要交通干线增至7条,分别是308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胶济铁路、胶济客专和济青高速铁路。

青岛北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为中国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也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

下图为山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描述山东高速铁路布局特点。

(2)连接济南和青岛的交通线路不断增多,试分析原因。

(3)说明青岛北站在客货换乘中的作用。

[成果展示] (1)高速铁路网密度大;连接山东所有重要城市;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高速铁路网;形成多个高速铁路枢纽站等。

(2)济南和青岛为山东两个核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济南和青岛之间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3)连接众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市内公交和轨道交通及沿海港口;方便客货集散,客货周转量大;实现立体化交通,减少交叉运输,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路布局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站点布局(1)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06资金的保障,促进了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