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重点难点重点: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一)选择题A1型题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A.“自我保护”式B.家庭式C.宗教式D.社会化服务E.护理社团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A.生活经验缺乏B.社会重男轻女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初期E.20世纪中叶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D.撰写多篇着作指导护理工作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A.4月12日B.5月12日C.5月21日D.12月5日E.6月12日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9.南丁格尔发表的论着中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着作是A.医院札记B.护理札记C.护理福利札记?D.卫生统计札记E.护理社会学札记10.南丁格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是于A.1850年德国B.1872年美国C.1888年英国D.1860年英国E.1880年意大利1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织性、实务性及科学为基础”,提出此观点的护理学者是A.奥瑞姆B.罗伊C.雷宁格D.南丁格尔E.纽曼12.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 / 18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精神医学模式E.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1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特点不包括A.病人从个体扩展到对群体的护理B.护理教育方面有完善的教育体制C.护士角色呈现多元化发展D.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E.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14.1977年WHO提出的战略目标是A.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B.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C.2000年人人享有均衡的营养D.2000年人人享有公费医疗E.2000年人人享有医疗保险15.中医的“三分治,七分养”中的“养”是指A.护理B.中医C.食疗D.医疗E.药疗16.《护士条例》的实施时间是A.1888年5月B.1983年1月C.1995年6月D.2004年1月E.2008年5月17.1884年在上海妇孺医院推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是A.英国传教士巴克尔B.美籍约翰逊女士C.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海尔D.美国护士麦克奇尼E.中国钟茂芳18.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A.1835年广州B.1888年福州C.1920年北京D.1921年上海E.1909年江西19.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最早名为A.中华护士会B.中国护士会C.中华护士学会D.中华护理学会E.中国护理学会20.将“nurse”一词译为“护士”的护理前辈是A.南丁格尔B.钟茂芳C.王瑗瑛D.林菊英E.韩德森21.国际护士会的简称是A. ICNB. ANA C CAN D. WHOE.NANDA22.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确定为5 / 18A.岗位培训B.中等护理教育C.专科护理教育D.本科护理教育E.继续教育23.1983年,在全国率先恢复护理本科课程的医学院校是A.燕京大学B.协和医学院C.岭南大学D.天津医学院E.齐鲁大学24.医院设护理部,实行护理三级管理制,要求病床应保证在A.100张以上B.150张以上C.200张以上D.250张以上E.300张以上25.我国首次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是在A.1990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E.1995年26.我国举行首届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是在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E.1996年27.中华护理学会设立护理科技进步奖的时间是在A.1992年B.1993年C.1995年D.1996年E.1998年28.为加强我国护理界与国际间的交流,1985年卫生部在北京设立了A.护理教育中心B.临床护理中心C.全国护理中心D.世界卫生护理发展中心E.国际护理交流中心29.适用于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工作方式为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小组护理D.责任制护理E.系统整体化护理30.不属于基础护理解决的问题是A.饮食的护理B.清洁护理C.腹腔穿刺的护理D.口腔护理E.排尿护理31.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门A.以技术操作为主的专门科学B.研究医学的科学C.综合性应用科学D.从属于医疗的辅助科学E.研究社会的科学32.下列不属于护理交叉学科的是A.护理心理学B.护理美学C.护理管理学D.护理教育学E.护理学基础33.个案护理的工作特点为A.护士责任明确但耗费人力B.护士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C.护士分为小组进行护理活动D.各级护士各司其职7 / 18E.护士工作任务单34.将护士分为“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用以完成护理任务的工作方式为A.责任制护理B.小组制护理C.综合护理D.功能制护理E.个案护理35.以分组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的工作方法为A.个案护理B.功能制护理C.系统化整体护理D.责任制护理E.小组制护理36.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的护理工作方式为A.责任制护理B.小组制护理C.功能制护理D.个案护理E.系统化整体护理37.有关系统化整体护理内涵的叙述不妥的是A.病人是所有的人B.对病人生活和疾病进行护理C.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D.实施全身心整体护理E.重视人与环境的平衡A2型题38.张某,男,52岁。
《数据结构》(C语言版)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______ 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A、数据项B、表元素C、信息项D、数据元素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数据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B、数据项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C、数据项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D、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3、数据结构是指 ______ 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A、数据B、结构C、数据元素D、计算方法4、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一般具备某种内在联系,这是指 ______。
A、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系B、元素和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C、元素内部具有某种结构D、数据项和数据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5、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______ 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6、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 ______ 两类。
A、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B、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7、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 ______ 关系的整体。
A、数据项之间逻辑B、数据元素之间逻辑C、数据类型之间D、存储结构之间8、以下是数据结构中 ______ 属非线性结构。
A、串B、栈C、队列D、平衡二叉树9、以下属于逻辑结构是 ______。
A、双链表B、单链表C、顺序表D、有序表10、以下不属于存储结构是______。
A、顺序表B、线性表C、邻接表D、单链表11、在计算机中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有存储 ______。
A、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的处理方法D、数据的存储方法1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______。
A、数据的逻辑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结构13、在数据的存储中,一个节点通常存储一个 ______。
A、数据结构B、数据元素C、数据项D、数据类型14、在决定选取任何类型的存储结构时,一般不多考虑 ______。
A、各节点的值如何B、节点个数的多少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D、所用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15、数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表示时,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对应的物理地址也是相邻的,这种存储结构称之为 ______。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 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2.细胞学说(cell theory)3.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4.蛋白质组(proteome)5.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6.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二、单项选择题1.发现细胞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A.1665,R.HookeB.1673,A.Van LeeuwenhoekC.1831,R.BrownD.1855,R.VirchowE.1864, H. Von Mohl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基因组C.蛋白质组D.染色体E.基因3.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实验细胞学阶段的主要标志是A.研制成功第一台光学显微镜B.观察到活体细胞C.利用各种实验手段研究细胞的生化代谢过程及生理功能D.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显微镜E.明确了遗传信息流向的“中心法则4.发表了“中心法则”的是A.F.CrickB. G.GamowC. J.WatsonD.M.J.SchleidenE.T.Schwan5.细胞学说的建立发生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6.使细胞生物学研究深入到亚细胞水平的是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技术C.DNA重组技术D.DNA序列分析技术E.体细胞克隆技术7.下列与细胞骨架网状结构的发现有关的技术是A.光学显微镜B.原子力显微镜C.扫描隧道显微镜D.分子生物学技术E.超高压电子显微镜8.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于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20世纪70年代9.下列不属于表观遗传学改变的是A.DNA基化B.基因点突变C.组蛋白乙酰化D.组蛋白磷酸化E.基因组印记10.下列不属于亚细胞水平的细胞结构是A.线粒体B.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细胞11. Feulgen染色技术用于显示细胞中的A. DNAB.RNAC.蛋白质D.膜成分E.细胞骨架12.下列属于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是A.DNA双螺旋结构B.三联体密码C.蛋白运输的信号假说D.膜的液态镶嵌模型E.以上都是13.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和完成的时间分别是A.1990,2005B.1990,2003C.1990,2000D.1993,2003E.1993,200514.Genomics指A.基因组B.遗传学C.基因组学D.蛋白质组学E.表观遗传学15.细胞发现距今的时间是A.100年B.200年C.300年D.400年E.500年16.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的是A. E.RuskaB. G.BinningC. H.RohrerD. H JanssenE. Z Janssen17.有丝分裂发现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18.与细胞分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是A.克隆羊多莉B.“端粒钟”学说C.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D.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机制E.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19.细胞被看作是由细胞膜包围的一大团原生质,来自于A.细胞学说B.原生质理论基因学说C.细胞生物学D.基因学说E.中心法则20.1910年,T. Morgan建立了A.细胞学说B.染色体遗传理论C.细胞生物学B. D.基因学说 E.原生质理论三、多项选择题1.提出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A. M. J. SchleidenB. T SchwannC.R.HookeD. F. CrickE.J.Watson2.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A.细胞学说B.能量转换定律C.达尔文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E.孟德尔遗传定律3.关于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的正确叙述是A.发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B.提出并建立了原生质理论C.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固定和染色技术在光镜下D.与其他学科相互透面发展了多个分支学科E.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4.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下列细胞器的微细结构得以发现或明确的是A.内质网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核糖体E.线粒体E.线粒体5.提出DNA双螺旋的是A.F.CrickB.GamowC. J.WatsonD. M. J. SchleidenE.T.Schwann6.20世纪70-80年代,细胞生物学在分子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有A.提出生物膜的液态镶嵌模型B.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提出内质网膜上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D.发现真核细胞基因中的内含子E发现MPF细胞周期相关因子7.可用于机体水平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模型动物是A.果蝇B.线虫C.爪蟾D.斑马鱼E.小鼠8.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A.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B.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C.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特性D.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E细胞与组织工程9.实验细胞学阶段,主要提出了A.原生质理论B.染色体遗传理论C.基因学说D.细胞学说E.中心法则10.组蛋白密码是指组蛋白的A.乙酰化B.甲基化C.磷酸化D.糖基化E.泛素化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对细胞的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开展研究的学科2.细胞学说( ell theory):细胞学说由 Schleiden和 Schwann在总结自己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建筑材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1.建筑工程材料主要有哪些类别?1)按使用功能分类根据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
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2.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1.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要求充分利用工业废料、能耗低、可循环利用、不破坏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天然资源。
2.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即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零排放。
3.做到产品可再生循环和回收利用。
4.产品性能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不仅对人畜无害,而且能净化空气、抗菌、防静电、防电磁波等等。
5.加强材料的耐久性研究和设计。
6.主产品和配套产品同步发展,并解决好利益平衡关系。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脆性材料的如下特征,其中何者是正确的?_a_______A.破坏前无明显变形 B.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高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能量大 D.受力破坏时,外力所做的功大2.材料的密度指的是_c_______。
A.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B.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C.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D.在材料的体积不考虑开口孔在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3.材料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_b___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4.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b____降低。
A、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5.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a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6.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a____。
A、19.8gB、22gC、20gD、20.2g7.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c_____。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8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MPa 。
数据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D )(2012 年 1 月)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要了解 10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 B ) (2012 年 1 月)
A.100 名学生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三、判断题
1.政治算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 ) (2012 年 1
月)
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对 ) (2011 年 10 月)
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错 )(2008 年 10 月)
B.每一名学生
C.10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2011 年 10 月)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级别
D.工资收入
4.下列哪位是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 A ) (2011 年 1 月)
A.威廉·配第
B.康令
C.帕斯卡
现形式是( A )(2008 年 10 月)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相对数或平均数
8.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B
)(2009 年 1 月)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9.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C )(2009 年 1 月)
(完整word版)大一 上 现代汉语复习题

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C)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D)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D)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B)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言【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2.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4.反馈5.负反馈6.正反馈二、填空题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和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和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完成的。
三、判断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排尿反射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xx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通信原理第一章绪论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通信原理第⼀章绪论课堂练习题含答案第⼀章绪论⼀、填空题(考点1:码元速率/信息速率)1. 若以每分钟60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 ,信息速率是(2)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8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3) 。
1. (1) 1000B (2)1000bit/s (3) 3000bit/s2. 若以每分钟6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4) ,信息速率是(5)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4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6) 。
2. (4) 100 B (5) 100bps (6) 200bps3. 若以每分钟6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7) ,信息速率是(8)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16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9) 。
3. (7) 10 B (8) 10bps (9) 40bps4. 若以每分钟12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0) ,信息速率是(11)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8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 (12) 。
4. (10) 200 B (11) 200bps (12) 600bps5. 若以每分钟12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3) ,信息速率是(14)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4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 (15) 。
5. (13) 20 B (14) 20bps (15) 40bps(考点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6. 从信息传输⾓度来看,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是(16) 和(17) ,在数字通信中,具体为(18) 和(19) 。
6. (16) 有效性 (17) 可靠性(18) 传输速率 (19) 差错率7. 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可⽤(20) 或(21) 来衡量。
7. (20) 输出信噪⽐ (21) 均⽅误差8. 数字通信系统的差错率可⽤(22) 或(23) 来表述。
8. (22) 误码率 (23) 误信率(或误⽐特率)9. 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可⽤(24) 或(25) 来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
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
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1-4 图示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
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
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图解所示。
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 许多机器,像车床、铣床和磨床,都配有跟随器,用来复现模板的外形。
图1-23就是这样一种跟随系统的原理图。
在此系统中,刀具能在原料上复制模板的外形。
试说明其
工作原理,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模板与原料同时固定在工作台上。
X、Y轴直流伺服马达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按输入命令带动工作台做X、Y方向运动。
模板随工作台移动时,触针会在模板表面滑动,跟随刀具中的位移传感器将触针感应到的反映模板表面形状的位移信号送到跟随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驱动Z轴直流伺服马达带动切削刀具连同刀具架跟随触针运动,当刀具位置与触针位置一致时,两者位置偏差为零,Z轴伺服马达停止。
系统中,刀具是被控对象,刀具位置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模板确定的触针位置。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9所示。
最终原料被切割加工成模板的形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