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09T17:07:47.80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作者:常斌郝翔飞王洋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基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角度分析,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基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角度分析,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枢纽布置设计的要点,合理使用现代化技术,确保布置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的要点方法,希望以此提高其设计整体效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要点方法;整体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速。而在水利水电整体工程当中,其中枢纽工程的布置设计非常重要。要想确保枢纽工程建设的质量,便需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1]。由此可见,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具备非常显著的价值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方案的确立

在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方案确立之前,需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下面以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对其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1工程概述

以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属梯级水库工程项目,蓄水位正常值为30米,库容6.76亿立方米,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达到2000吨,电站装机58MW;江流的水量比较充沛,径流年际变化比较大,且年内分布不具均匀性,基于枢纽工程河段年内水位变化幅度为14米;此外,枢纽河段为平原河流,河面存在宽广的特点,同时河道略显弯曲,河流比降相对较低。从本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角度考虑,需做好其枢纽工程的布置设计工作,明确布置方案及设计要点等。

1.2布置方案

在本工程枢纽布置过程中,需布置2000吨级别的船闸,同时进行泄洪闸、水电站以及鱼道的布置。由于本工程为I级工程项目,所以对其中的水工建筑物设计,其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对于校核洪水标准,则为500年一遇。对于本枢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设置为30.0米;死水位也按照正常蓄水位进行设置。在船闸设计过程中,根据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思路,进一步完成高水位的设计,将流量设置为21900立方米/s,对于低水位根据P为98%水位进行设计。进一步需优化船闸、电站设置,并将建筑物工程布置好,例如双线船闸、排污槽以及主泄水闸等等[2]。经水工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本布置方案具备的特点表现为:其一,枢纽泄流能力强;其二,通航条件好。因此,本布置方案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要点分析

在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明确布置方案的基础上,需掌握其设计要点,从而确保枢纽工程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总结起来,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

2.1电站及船闸的布置设计要点

根据本工程枢纽设置的具体部位,同时以自然条件等信息作为参考,在河道合适的区域进行电站及船闸的布置,进一步根据枢纽泄流能力及船闸通航条件的整体分析,确保船闸设置合理。由于梯级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为航运就发电,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对船闸的通航条件充分考虑,同时考虑泄水闸的泄洪能力[3]。如果枢纽坝址所在的部位左右两汊道分流比非常很大的偏差,并且河底高程偏差很大,考虑到枢纽工程具备良好的通航效果,并确保发电效益的提升,需对电站、船闸涉及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科学地布置。

2.2泄水闸孔布置设计要点

考虑到枢纽工程下游河床能够维持稳定,基于泄水闸孔布置过程中,需确保工程建设前与建设后的分流比保持一个稳定值,避免出现数值变化偏大的问题的出现。如果河流存在比较少的含沙量,基于主河道内顺河,需进行船闸引航道的设置,将船闸于流速相对偏小的河岸侧设置,使枢纽工程的泄流效果得到有效体现,进一步使船闸通航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3三维设计要点

基于本枢纽工程整体布置过程中,需掌握必要的三维设计要点,以三维地形建模为切入点,进一步对枢纽布置模型设计加以优化。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1)三维地形建模方法。利用布尔运算方式,在后期三维模型设计过程中,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此过程需利用好三维设计技术,使本枢纽工程整体布置设计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维地形模型构建过程中,由于会受到枢纽工程布置区域特点的影响,如果其区域覆盖面积很广,且存储的数据量偏多,则易对建模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4]。因此,需保证等高线的精度,进一步使建模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2)枢纽布置模型设计要点。基于本枢纽工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大坝及电站厂房等,需根据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同时在建模过程中以参数化或模型化的方式进行。可使用CATIA软件,结合骨架设计思维,进一步对枢纽工程的建筑物模型进行构建,然后通过数据的转化,把数据信息向3D软件当中导入,并做好枢纽布置工作,期间可以和施工整体布置方案相互融合。此外,还可以使用3D设计技术,使本枢纽工程设计获得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使布置的工作效率提高,进一步使设计的误差降低。此外,还可以融合大数据信息技术,完成仿真模拟试验,使设计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优化,最终使本枢纽工程的布置效果得到全面且有效的提高。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是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工程实

毕业设计论文-纳吉航运枢纽总体布置及船闸设计

0 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 题目纳吉航运枢纽总体布置及船闸设计D (左岸船闸方案闸室结构设计) 学院水利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5/25 教务处制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毕业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设计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 水文气象 (1) 1.3工程地质 (7) 1.4天然建筑材料 (7) 1.5 对外交通条件 (9) 第2章船闸的总体设计 (11) 2.1船闸的组成和类型 (11) 2.1.1 船闸的级数 (12) 2.1.2 船闸线数 (12) 2.1.3 船闸类型 (12) 2.2船闸的基本尺度 (13) 2.2.1 设计船队 (13) 2.2.2 船闸基本尺度 (14) 2.3 引航道布置 (16) 2.3.1 引航道的平面布置 (16) 2.3.2 引航道基本尺度 (17) 2.3.3引航道上的建筑物 (23) 2.4 船闸各部分高程 (24) 2.4.1船闸设计水位的确定 (24) 2.4.2 船闸各部分高程 (24) 2.4.3 小结船闸各部分高程 (27) 2.5 闸首尺度 (27) 2.5.1闸首长度 (27) 2.5.2 闸首宽度 (28) 2.5.3 闸首底板厚度 (28)

届毕业设计答辩流程与安排

届毕业设计答辩流程与 安排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 1、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以校内进行为主,时间:2013年10月26、27日。原则上 所有在校生必须参加本次答辩,提前离校顶岗实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返校参加答辩,也可以在2014年6月份返校答辩,具体安排届时另行通知。 2、为了规范毕业设计相关材料的填写,任务书进度安排和中期检查进度安排请 参照附件1。 3、具体答辩地点详见附件2:“2014届毕业生毕业答辩的人员、地点安排表”。 4、指导教师基本信息见附件3:“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老师基本信息说明” 5、校内毕业答辩工作流程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3年10月15日附件1:1)任务书进度安排和中期检查时间的安排(仅供参考) 2)中期检查时间安排: 第一次:2011年9月5日

第二次:2011年9月25日 第三次:2011年10月10日 第四次:2011年10月20日 附件2: 2014届毕业答辩老师、地点安排

各组长负责本答辩组的人员调配和分工。答辩组材料收集要求:答辩组指定专人负责答辩材料的收集统计,主要工作如下: 1、将通过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等材料电子版上交到FTP:相应目录。 2、将指导老师评份、评阅老师评分、答辩组评分按比例进行统计,得到最终成绩,并填写在评份表最后一页及毕业论文材料袋封面。 3、将材料袋封面粘贴在档案袋上。 4、统计通过答辩学生信息。统计信息包括: 5、答辩结束后将整理好的毕业论文材料交档案室(侯丽梅)。统计表交教务科 (宋艳红)。 6、答辩时间安排:上午8:00—11:30,下午:2:00—17:30。 附件3: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答辩老师基本信息说明 一、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张洪斌 二、指导老师信息

广西桂江巴江口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设计

广西桂江巴江口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设计 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周万文 摘要: 本文结合桂江巴江口水电站的实际,在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方案设计,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协调好永久工程与临时工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坝址处河中沙洲有利地形,合理考虑永临结合,围绕力求布局合理美观、工程具有良好运行条件、节省工程投资、妥善解决施工导流和施工通航、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工程能及早发挥效益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比选,合理确定枢纽各建筑物布局及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关系,选定了一个布置紧凑、协调美观、具有良好运行条件、方便管理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为本工程顺利实施及使工程获得更大整体效益奠定了基础。也为同类电站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巴江口水电站总体布置设计 1.工程概况 桂江巴江口水电站是桂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平乐以下河段)6个梯级中的第一个梯级,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及其他的综合利用工程。坝址位于桂江中游平乐县巴江村上游 1.5km处,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2621km2,多年平均流量41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31.5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97.6m,总库容2.163亿m3;电站装机容量3×3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27.57GW.h;船闸设计一次通过能力2×100吨,为Ⅵ级船闸,设计年过坝货运量80万吨。枢纽工程属Ⅱ等工程,主要永久建筑物按二级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标准为P=1%,相应洪峰流量16500m3/s,设计洪水位为96.98m,坝下水位为87.96m;校核洪水标准为P=0.1%,相应洪峰流量21700m3/s,校核洪水位为100.02m,坝下水位为92.00m。 坝址岩层以砂岩为主夹页岩,地质构造简单,为倾向南西的单斜地层,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枢纽区。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低于Ⅵ度。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全套表格

1 附录E 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 E.1 表格说明 E.1.1 表格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1 承包人用表。以CB ××表示。 2 监理机构用表。以JL ××表示。 E.1.2 表头应采用如下格式: 注2:“ 施工放样报验单” ——表格名称。 注3:“承包[ ]放样 号”——表格编号。其中①“承包”:指该表以承包人为填表人,当填表人为监理机构时,即以“监理”代之。 ②当监理工程范围包括两个以上承包人时,为区分不同承包人的用表,“承包”可用其简称表示。③[ ]:年份,[2003]表示2003年的表格。④“放样”:表格的使用性质,即用于“放样”工作。⑤“ 号”:一般为3位数的流水号。 如承包人简称为“华安”,则2003年承包人向监理机构报送的第3次放样报表可表示为: E.2 表格使用说明 E.2.1 监理机构可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采用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表格;如果表格种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时,可调整或增加表格。 E.2.2 各表格脚注中所列单位和份数为基本单位和最少份数,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予以具体指定各类表格的报送单位和份数。 E.2.3 相关单位都应明确文件的签收人。 E.2.4 “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可用于承包人向监理机构申报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计划、施工安全方案、施工工艺、专项试验计划等。 E.2.5 承包人的施工质量检验月汇总表、工程事故月报表除作为施工月报附表外,还应按有关要求另行单独填报。 E.2.6 表格中凡属部门负责人签名的,项目经理都可签署;凡属监理工程师签名的,总监都可以签署;表格中签名栏为“总监理工程师/副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的可根据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视具体授权情况由相应人员签署。 E.2.7 监理用表中的合同名称和合同编号指所监理的施工合同名称和编号。 E.3 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目录

厂区枢纽布置

-----------+项目概述+----------- 要求: 明确水电站厂房的作用,掌握厂房(从设备和建筑物两个方面了解)和厂区的组成,了解厂区布置的任务及厂区各部分的布置原则,掌握河床式、坝后式、引水式电站厂区典型布置方案。 重点: 电站厂房的组成,厂区的组成,坝后式、河床式、引水式水电站厂区典型布置方案。 主要内容: 1、水电站厂房枢纽由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高压开关站及交通道路组成;厂房内的机电设备分五大系统:水流系统、电流系统、机械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主厂房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水电站厂房的基本类型有引水式厂房、坝后式厂房和河床式厂房。要求掌握水电站的厂区枢纽、设备组成的五大系统。了解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2、厂区布置任务是以水电站主厂房为核心,合理安排主厂房、副厂房、变压器场、高压开关站、引水道、尾水道、交通线等的相互位置。是水利枢纽总体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电站厂房的功用 水电站厂房是水能转为电能的生产场所,也是运行人员进行生产和活动的场所。其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流平顺地引入水轮机,使水能转换成为可供用户使用的电能,并将各种必需的机电设备安置在恰当的位置,创造良好的安装、检修及运行条件,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水电站厂房是水工建筑物、机械及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厂房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 二、水电站厂房和厂区组成 (一)厂区组成 布置水电站发电、变电和配电建筑物的区域称为厂区。主要又水电站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高压开关站和内外交通线路五部分组成。 1、主厂房。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由水轮机实现的,机械转化为电能是由发电机来完成的,二者之间由传递功率装置连接,组成水轮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安装在主厂房内,是水电站厂房的主要组成部分。 2、副厂房。安置各种运行控制和检修管理设备的房间及运行管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用房。 3、主变压器场。装设主变压器的地方。水电站发出的电能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输电线路送给用户。 4、开关站(户外配电装置)。为了按需要分配功率及保证正常工作和检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以及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之间有不同电压的配电装置。发电机侧的配电装置,通常设在厂房内,而其高压侧的配电装置一般布置在户外,称高压开关站。装设高压开关、高压母线和保护设施,高压输电线由此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用户。 (二)厂房组成

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工程10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 一、选题与定题阶段(2014年3月19—3月20日) 3月25日,10级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要求全部毕业生参加。 二、收集资料与开题报告(2014年3月24日—年4月11日前) 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内容。指导教师导教师意见作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进一步修改。 开题后,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 二、科技译文(2014年4月12—4月25日) 学生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字数不少于3000汉字。 三、设计阶段(撰写论文阶段) 2014年4月26日-5月2日,学生开始总体设计(设计类),编写毕业设计(论文类)工作计划,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阶段。 5月3日-5月25日前,部件设计及零件设计(设计类),论文类应完成全部撰写工作。 四、答辩准备阶段 5月26日—6月9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此阶段主要是修改设计(论文)。 要求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并且要求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撰写规范、文笔通顺。(具体要求见学生毕业设计手册) 6月10日交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五、答辩与成绩评定阶段(2014年6月12日—6月15日) 答辩未通过者限期整改,并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 二次答辩时间按学校通知。 注:上述时间安排可能会有变化,学生应尽量抓紧,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工业工程系 2014年3月17日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09T17:07:47.80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作者:常斌郝翔飞王洋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基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角度分析,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基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角度分析,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枢纽布置设计的要点,合理使用现代化技术,确保布置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本文重点分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的要点方法,希望以此提高其设计整体效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要点方法;整体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速。而在水利水电整体工程当中,其中枢纽工程的布置设计非常重要。要想确保枢纽工程建设的质量,便需做好其布置设计方面的工作[1]。由此可见,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具备非常显著的价值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方案的确立 在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方案确立之前,需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下面以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对其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1工程概述 以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属梯级水库工程项目,蓄水位正常值为30米,库容6.76亿立方米,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达到2000吨,电站装机58MW;江流的水量比较充沛,径流年际变化比较大,且年内分布不具均匀性,基于枢纽工程河段年内水位变化幅度为14米;此外,枢纽河段为平原河流,河面存在宽广的特点,同时河道略显弯曲,河流比降相对较低。从本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角度考虑,需做好其枢纽工程的布置设计工作,明确布置方案及设计要点等。 1.2布置方案 在本工程枢纽布置过程中,需布置2000吨级别的船闸,同时进行泄洪闸、水电站以及鱼道的布置。由于本工程为I级工程项目,所以对其中的水工建筑物设计,其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对于校核洪水标准,则为500年一遇。对于本枢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设置为30.0米;死水位也按照正常蓄水位进行设置。在船闸设计过程中,根据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思路,进一步完成高水位的设计,将流量设置为21900立方米/s,对于低水位根据P为98%水位进行设计。进一步需优化船闸、电站设置,并将建筑物工程布置好,例如双线船闸、排污槽以及主泄水闸等等[2]。经水工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本布置方案具备的特点表现为:其一,枢纽泄流能力强;其二,通航条件好。因此,本布置方案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要点分析 在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明确布置方案的基础上,需掌握其设计要点,从而确保枢纽工程设计的优化及完善。总结起来,具体的设计要点如下: 2.1电站及船闸的布置设计要点 根据本工程枢纽设置的具体部位,同时以自然条件等信息作为参考,在河道合适的区域进行电站及船闸的布置,进一步根据枢纽泄流能力及船闸通航条件的整体分析,确保船闸设置合理。由于梯级综合枢纽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为航运就发电,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对船闸的通航条件充分考虑,同时考虑泄水闸的泄洪能力[3]。如果枢纽坝址所在的部位左右两汊道分流比非常很大的偏差,并且河底高程偏差很大,考虑到枢纽工程具备良好的通航效果,并确保发电效益的提升,需对电站、船闸涉及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科学地布置。 2.2泄水闸孔布置设计要点 考虑到枢纽工程下游河床能够维持稳定,基于泄水闸孔布置过程中,需确保工程建设前与建设后的分流比保持一个稳定值,避免出现数值变化偏大的问题的出现。如果河流存在比较少的含沙量,基于主河道内顺河,需进行船闸引航道的设置,将船闸于流速相对偏小的河岸侧设置,使枢纽工程的泄流效果得到有效体现,进一步使船闸通航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3三维设计要点 基于本枢纽工程整体布置过程中,需掌握必要的三维设计要点,以三维地形建模为切入点,进一步对枢纽布置模型设计加以优化。具体设计要点如下: (1)三维地形建模方法。利用布尔运算方式,在后期三维模型设计过程中,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此过程需利用好三维设计技术,使本枢纽工程整体布置设计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维地形模型构建过程中,由于会受到枢纽工程布置区域特点的影响,如果其区域覆盖面积很广,且存储的数据量偏多,则易对建模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4]。因此,需保证等高线的精度,进一步使建模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2)枢纽布置模型设计要点。基于本枢纽工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大坝及电站厂房等,需根据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同时在建模过程中以参数化或模型化的方式进行。可使用CATIA软件,结合骨架设计思维,进一步对枢纽工程的建筑物模型进行构建,然后通过数据的转化,把数据信息向3D软件当中导入,并做好枢纽布置工作,期间可以和施工整体布置方案相互融合。此外,还可以使用3D设计技术,使本枢纽工程设计获得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使布置的工作效率提高,进一步使设计的误差降低。此外,还可以融合大数据信息技术,完成仿真模拟试验,使设计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优化,最终使本枢纽工程的布置效果得到全面且有效的提高。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是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工程实

AAA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毕业论文

AAA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3) 1.1 流域概况 (3) 1.2 水文气象 (3) 1.2.1 水文及气象 (3) 1.2.2水文气象及径流条件 (3) 第二章工程地质及工程任务和规模 (4) 2.1地形地质 (4) 2.1.1库区工程地质情况 (4) 2.2 区域及水库地质 (5) 2.2.1地形地貌 (5) 第4章第三章坝址、坝轴线、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6) 3.1坝址的选择 (6) 3.1 坝轴线的选择 (7) 3.1.1坝轴线的选择原则 (7) 3.1.2 坝轴线的选择 (8) 3.2 坝型选择 (8) 通过上述比较,我认为选择重力坝比较适合,因此我选择的是混凝土重力坝。 (8) 3.3枢纽布置 (8) 3.3.1布置原则: (8) 3.3.2枢纽的总体布置 (9) 3.3.3布置方案 (9) 第4章第四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0) 4.1 非溢流坝段设计 (10) 4.1.1 坝体断面设计 (10) 4.1.2确定坝顶高程 (11) 4.1.3坝顶宽度的拟订 (14) 4.1.4坝坡的拟订 (15) 4.1.5上、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 (15) 4.2剖面设计 (15) 4.3重力坝非溢流坝段主要荷载及计算 (15) 4.3.1 (15) 4.3.2抗滑稳定性极限状态 (22) 4.3.3坝体应力计算 (27) 4.4溢流重力坝的设计 (41) 4.4.1堰顶高程的确定 (41) 4.4.2计算 (41)

4.5消能设计及计算 (45) 4.5.1、消能防冲设计 (45) 4.5.2挑流鼻坎的设计 (46) 4.5.3水舌挑射距离和冲刷坑深度的计算 (46) 4.5进水口段的确定 (48) 4.6引水管道的确定 (50) 4.7水电站厂房的布置设计 (50) 4.6.1主厂房的平面设计 (51) 4.6.2主厂房长度的确定 (51) 4.6.3主厂房的高程、高度设计 (52) 4.6.4主厂房的宽度设计 (54) 4.6.5副厂房的平面设计 (54) 4.6.76 主变压器场 (54) 4.6.7 开关站 (54) 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 (55) 5.1 概述 (55) 5.2施工导流方法 (55) 5.3 围堰设计 (55) 第六章结束语 (56)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110KV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 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2) 一、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本所除与水、火两系统相联外并以110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2.地理位置: 新建于与矿区火电厂相近地区,并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400C 最低气温—250C 年平均温度十150C 最大风速_20m/s_ 覆冰厚度10mm 地震裂度_6级 土壤电阻率>1000Ω·m 雷电日___40__ 周围环境_空气清洁_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0m 主导风向夏东南风、冬西北风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3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水利枢纽布置

枢纽整体布置模型实验 1)水利枢纽布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并简要介绍大源渡航电枢纽。 水利枢纽布置的基本原则: ①保证建筑物在任何条件下正常工作 ②在满足建筑物跨度和稳定条件下,使枢纽总价和运行费较低 ③应考虑施工导流,方法,进度,使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 ④各建筑物布置紧凑,充分发挥枢纽的效益。 ⑤尽可能早时投产,提前受益 ⑥考虑远景规划,应对运行期扩大装机容量。 ⑦枢纽外观与周围环境要协调,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美观。 大源渡航电枢纽: 大源渡航电枢纽距衡阳市中心城区32km,是湘江衡阳至城陵矶439km千吨级航道的第一个以电养航的航电枢纽工程。渠化衡阳至大源渡62km航道,改善航道120km。大源渡航电枢纽为国家重点工程,集能源、灌溉、交通、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是我国第一个航电结合、以电养航、综合效益高的项目,交通部在内河进行“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试点项目[。由国家支持、省里自筹、世界银行贷款部分投资构成,其中向世界银行贷款9000万美元,为中国内河支流改造之“最”。工程包括大坝、电站、船闸等主体项目。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达6亿千瓦时,船闸室平面尺度为180×230米,能通过一顶2艘1000吨级顶推船队。 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是湖南省交通行业实施“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试点、“九·五”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内河航运建设首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大源渡航电枢纽项目总投资20.97亿元,位于湘江下游的衡阳市衡东县、衡山县分界处,主要建筑物包括船闸、电站、泄水闸和坝顶公路桥四部分。其中船闸布置在湘江左岸,闸室有效尺度为180m×23m×3m(长×宽×门槛水深),设计年通过能力1200万吨;电站布置在右岸,安装 4台单机容量30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85亿kWh。项目建成后可利用大坝挡水抬高上游水位,形成库区航道,渠化了衡阳至大源渡62km 航道,同时利用水库库容调节下游流量,提高下游航道等级。[ 2)水利枢纽物理模型试验比值确定的原则及计算方法 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和阻力相似准则设计: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1工程概况 甘溪三级水电站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甘溪中游,是甘溪梯级开发的第三级水电站,属典型的中水头引水式电站。工程枢纽主要由渠首枢纽、无压输水隧洞、前池、高 压管道、发电厂房和尾水渠组成。电站装机容量2×400kW,设计水头34.6m,单机最大过流量1.5m3/s。多年平均发电量223万kW?h,年利用小 时数2788h。电站出线T接至10kV甘溪线并网,输电线路长度为500m。 甘溪是天目溪的一条支流,上游建有甘溪一级水电站和甘溪二级水电站。甘溪 一级水电站装机容量2×160kW,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9.6km2,水库总 库容214万m3。甘溪二级水电站装机容量3×500kW,利用集雨面积33.5km2。甘溪流域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25mm。多年平均气 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13.2℃。 甘溪三级水电站渠首枢纽位于甘溪二级水电站尾水出口下游20m处,坝址控 制流域面积40.3km2,区间引水集雨面积2km2。多年平均流量1.18 m3/s,年径流量3721万m3。坝址设计洪水流量386m3/s(P=10%),校核洪水流量522m3/s(P=3.33%)。工程区地质条件简单,出露基岩 为奥陶系上统於潜组页岩和砂岩,河床处砂砾石覆盖层厚1~3m,山坡处覆盖层 厚0.5~2m,两岸台地覆盖层较厚。河道中水质清澈,泥沙含量很少。 2方案选择 2.1坝址选择 甘溪三级水电站是甘溪二级水电站的下一个梯级电站,坝址选择的原则为:1)满足与上级电站尾水位的衔接;2)满足进水闸和溢流堰的布置要求;3)不淹没

耕地和房屋;4)使渠首枢纽工程造价最低。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坝址选定在甘溪二级水电站尾水出口下游20m处,该段河床宽约35m,坝型采用浆砌石溢流坝。 2.2厂址选择 厂址位于潘家村乌浪口,电站尾水排入支流乌浪溪中。设计中对上厂址方案和下厂址方案进行比选,下厂址方案与上厂址方案相比,水头增加3.6m,电能增加23万kW?h,效益增加9万元,投资增加25.2万元,差额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35.5%,故选用下厂址方案。 2.3无压输水系统方案选择 无压输水系统有隧洞方案和明渠结合隧洞方案两种布置形式,两方案的轴线长度基本相同。明渠结合隧洞方案是进水闸后接长度为425m的浆砌石明渠,其后仍为隧洞。经过比较,隧洞方案较明渠结合隧洞方案减少投资6.2万元,隧洞方案日常维护工作量少,且不占林地,故无压输水系统选用隧洞方案。 3主要建筑物 3.1渠首枢纽 渠首枢纽由拦河堰、进水闸和拦沙坎组成。拦河堰为折线型浆砌块石实用堰,溢流段长31.1m,堰顶高程224.63m,最大堰高2.23m,堰顶宽1.5m,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坡度1∶2。堰体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外包30cm厚C20混凝土。由于上下游水位差小,溢流堰仅设置4m长的浆砌块石护坦来消能,堰体防渗采用混凝土防渗墙。

发电厂课程设计变电所Word

发电厂电气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火力发电厂可分为()和()。 2.发电厂中生产和分配电能的设备称为()。 3.主接线中,为了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可增设()和( )。 4.变电所中,联络变压器为了布置和引线方便,通常只选一台,在中性点接地方式允许条件下,以选()为宜。 5.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接线通常采用()。 6.对于容量在()及以上的发电机-变压器单元的连接母线采用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 7.导体的散热过程,就其物理本质而言,可分为()、()和()。 8.电弧燃烧过程中,去游离的两种形式为()和()。 9.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有()、()和()。 10.电流互感器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和()。 1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应该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10分) 1.枢纽变电所的特点是:() a.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终端用户停电; b. 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c. 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地区供电中断; d. 全所停电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2.同一回路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为:() a.送电时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 b.送电时先合断路器,后合隔离开关;停电时先断开隔离开关,后断开断路器; c.都对; d. 都不对。 3.具有二条进线与二条出线时,采用3/2接线和4角形接线相比较:()a.3/2接线多用二台断路器; b. 3/2接线少用二台断路器; c. 两种接线断路器数量相同; d.都不对。 4. 水电厂和变电所中,厂用备用电源的设置方式通常为:() a.明备用方式; b. 暗备用方式; c.都有; d. 都不对。 5.短路电流在三相导体中产生的最大电动力在:() a. A相; b. B相; c. C相; d. 都不对。 6.导体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损耗有:() a.介质损耗; b. 电阻损耗; c. 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d. 都有。 7.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与二次负载阻抗的关系为:() a.与二次负载阻抗平方成正比; b. 与二次负载阻抗成正比; c.与二次负载阻抗平方成反比; d. 与二次负载阻抗成反比。 8.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介质强度大于恢复电压是在:() a.整个灭弧过程中; b. 触头分离瞬间; c. 电弧开始瞬间; d. 电弧熄灭瞬间。 9.安全净距中的E值是指:() a.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 b. 带电部分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c.通向屋外的出线套管至屋外通道的距离; d. 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距离。 10.通过分析导体长期通过电流的发热过程,可以计算出导体的() a.载流量; b. 最高温度; c. 最大电动力; d. 截面积。

SL《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全套表格

附录E 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 表格说明 表格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1 承包人用表。以CB ××表示。 2 监理机构用表。以JL ××表示。 表头应采用如下格式: 注2:“ 施工放样报验单” ——表格名称。 注3:“承包[ ]放样 号”——表格编号。其中①“承包”:指该表以承包人为填表人,当填表人为监理机构时,即以“监理”代之。 ②当监理工程范围包括两个以上承包人时,为区分不同承包人的用表,“承包”可用其简称表示。③[ ]:年份,[2003]表示2003年的表格。④“放样”:表格的使用性质,即用于“放样”工作。⑤“ 号”:一般为3位数的流水号。 如承包人简称为“华安”,则2003年承包人向监理机构报送的第3次放样报表可表示为: 表 格使用说明 监理机构可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采用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表格;如果表格种类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时,可调整或增加表格。 各表格脚注中所列单位和份数为基本单位和最少份数,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予以具体指定各类表格的报送单位和份数。 相关单位都应明确文件的签收人。 “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可用于承包人向监理机构申报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计划、施工安全方案、施工工艺、专项试验计划等。 承包人的施工质量检验月汇总表、工程事故月报表除作为施工月报附表外,还应按有关要求另行单独填报。 表格中凡属部门负责人签名的,项目经理都可签署;凡属监理工程师签名的,总监都可以签署;表格中签名栏为“总监理工程师/副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的可根据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视具体授权情况由相应人员签署。 监理用表中的合同名称和合同编号指所监理的施工合同名称和编号。 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目录

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艺术系8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毕业设计创作是艺术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也是对设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考核。根据我校《关于做好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艺术系专业特点,特制订艺术系8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此文件适用范围包括艺术系8届设计类、绘画类本科专业学生。 一、毕业设计、创作的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选题 1.选题应紧扣所学专业,避免大而空。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选题应做到“一人一题”,避免重复,并适当控制与往年的重复率。 3.各教研室应对毕业设计、创作选题进行严格审查,把好第一关,系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第二次把关。 (二)任务书 学生选题确定以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一式两份,学生一份,指导教师留存一份。指导教师留存的任务书存入毕业论文档案。具体格式参照“1”(本通知所说的可在艺术系网站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三)开题报告

学生应按“2”要求的内容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符合要求的,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方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四)毕业论文的内容 1.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1)论文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陈述性短文,是建立在对论文总结的基础上,用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作出的概括。中文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论文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结果)。中文摘要字数为4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使用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 (3)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应从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选择要准确,符合关键词选词要求。 2.目录 目录是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应标至三级标题,使用计算机自动编排生成。 3.引言 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艺术系此项不写) 4.设计说明撰写要求 见8—4 艺术系毕业设计说明模板。 5.参考文献

某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及深入设计部分(土石坝方向)—毕业设计资料

毕业设计资料 (土石坝方向)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水电教研室 2012年2月

一、枢纽任务 本枢纽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用。 1. 发电 装机24 MW,多年平均发电量1.2亿度。 本电站装3台8MW机组。正常蓄水位为2826.8米,汛期限制水位为2826.8米,死水位为2796.0米,3台机组满发时的流量为44.1秒立米,尾水位为2752.2米。 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厂房平面尺寸为32×13米,发电机高程为2760米,尾水管底高程为2748米,厂房顶高程为2772米。副厂房平面尺寸为32×6平方米。安装场平面尺寸为8×13平方米。开关站尺寸为32×20平方米。 2. 灌溉 增加保灌面积1.5万亩。 3. 防洪 可减轻洪水对下游两岸的威胁,过10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洪峰流量由原来1680秒立米和2320秒立米分别削减为537.5秒立米和600.0秒立米。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秒立米, 校核洪水位不超过正常蓄水位3.5米。 4. 渔业 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为发展养殖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其它 引水隧洞进口底高程为2789.00 米,出口底高程为2752.30 米;引水隧洞直径为4 米,压力钢管直径 2.3 米,调压井直径为12.0 米;放空洞直径为 2.5 米。可放空水库至水位2770.00 米。 二、设计要求 (一) 基本要求 在明确设计任务及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求: 1.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溢洪道尺寸; 2.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 3.详细设计出大坝,通过比较,确定大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 4.厂房平面布置,确定厂房和副厂房尺寸,确定各部分预留空间。 5.水轮机的型式、型号及装置位置,水轮机的转轮直径及转速;选择发动机型

重力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 第一节设计基本资料 一、枢纽任务 本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1.75万kW,装3台机组。正常蓄水位为110.5m,死水位为86.5m,三台机满载时的流量为405m3/s。采用坝后式厂房。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保灌面积90万亩,减轻洪水对下游城市和平原的威胁。在遇P=0.02%和P=0.1%频率的洪水时,经水库调节后,洪峰流量可由原来的18200m3/s、14100 m3/s分别削减为6800 m3/s和6350 m3/s;水库蓄水后形成大面积水域,为发展养殖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基本资料 1、规划数据 本重力坝坝高86.9m,坝全长368m,溢流坝位于大坝中段长度73米,非溢流坝分别接溢流坝两侧各147.5m,坝顶宽度8m,坝底宽度80.5m,坝底高程28m,坝顶高程114.9m,正常蓄水位110.5m,死水位86.5m。 坝址处的河床宽约120m,水深约1.5~4m。河谷近似梯形,两岸基本对称,岸坡取约35o。 2、工程地质 坝基岩性为花岗岩,风化较深,两岸达10m左右。新鲜花岗岩的饱和抗压强度为100~200MPa,风化花岗岩为50~80Mpa。坝址处无大的地质构造。 3、其他资料 - 1 -

(1)风向吹力:实测最大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0m/s,风向基本垂直坝轴线,吹程为4km。 (2)本坝址地震烈度为7度。 (3)坝址附近卵砾石、碎石及砂料供应充足,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三、表格 表1比选数据 - 2 -

表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四、参考文献 1.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水利电力部编 2.水工建筑物任德林河海大学出版社 3.水工设计手册泄水与过坝建筑物水利电力出版社 4.混凝土拱坝及重力坝坝体接缝设计与构造水电部黄委会编 第二节设计任务 一、枢纽布置 (1)拟定坝址位置 - 3 -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第十一章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教学要求:了解拦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布置的基本要求,掌握河坝水利枢纽、取水枢纽、堤防工程和厂区的选址、主要建筑物布置和形式的方案分析方法。 第一节拦河坝水利枢纽布置 拦河坝水利枢纽是为解决来水与用水在时间和水量分配上存在的矛盾,修建的以挡水建筑物为主体的建筑物综合运用休,又称水库枢纽,一般由挡水、泄水、放水及某些专门性建筑物组成。将这些作用不同的建筑物相对集中布置,并保证它们在运行中良好配合的工作,就是拦河水利枢纽布置。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应根据国家水利建设的方针,依据流(区)域规划,从长远着眼,结合近期的发展需要,对各种可能的枢纽布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定最优方案,然后严格按照水利枢纽的基建程序,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规划设计。 拦河水利枢纽布置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工程布置等。 一、坝址及坝型选择 坝址及坝型选择的工作贯穿于各设计阶段之中,并且是逐步优化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是根据开发任务的要求,分析地形、地质及施工等条件,初选几个可能筑坝的地段(坝段)和若干条有代表性的坝轴线,通过枢纽布置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有利的坝段和相对较好的坝轴线,进而提出推荐坝址。开在推荐坝址上进行枢纽工程布置,再通过方案比较,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进一步进行枢纽布置,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合理的坝轴线,确定坝型及其他建筑物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并进行具体的枢纽工程布置。 在施工详图阶段,随着地质资料和试验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和详细,对已确定的坝轴线、坝型和枢纽布置做最后的修改和定案,并且作出能够依据施工的详图。 坝轴线及坝型选择是拦河水利枢纽设计中的一项很主要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研究坝址及其周围的自然条件,还需考虑枢纽的施工、运用条件、发展远景和投资指标等。需进行全面论证和综合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合理的方案。 (一)坝址选择 选择坝址时,应综合考虑下述条件。 1.地质条件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7年7 月2 日

目录 1绪论 (1) 2 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 (2) 2.1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 2.2主接线的选择 (2) 3设计电力变压器 (3) 3.1负荷计算 (4) 3.2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5) 4主接线图及仿真 (6) 5变电所电气设备选择 (8) 5.1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 (8) 5.2互感器的选择 (8) 5.3熔断器的选择 (9) 5.4母线的选择 (9) 结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所设计,变电所是发电厂与用电负荷的重要联系,用来升降电压、聚集以及分流电能的作用。变电站的安全性能的运转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变压 器与主接线的方案的确定是本次变电所设计规划的核心的一个环节,设计连线体现变电所的应用,建造消耗,是否正常没失误的动作,能够检查处理的目的要求;我对其主要分析跟探讨了110KV变电所线路连线的重点和要求,主要研究110kV变电所要求的目的、看点、设计重点、如何区别工具等。

2 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 2.1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本次设计建设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取灵活的最优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各短路点计算出各点短路稳态电流和短路冲击电流,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工作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 最后,根据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 本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包含变电所电气设计,变电所从110KV侧某变电所受电,其负荷分为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 2.2主接线的选择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以惜福镇为地点,建一座110KV变电所,调查,研究查资料,35KV的用电要求,基本满足二级供电要求可采用内桥式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