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般采用()。

A. 平均日用水量B. 季用水量C. 最高日用水量D. 年用水量2.(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以下属于城市燃气总体规划中内容的是()。

A. 预测城市燃气负荷B. 选择城市气源种类C. 计算燃气用量D. 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E. 布局城市输气干管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

A. 质的研究B. 量的研究C. 深度研究D. 详细研究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是()。

A. 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B. 他把差额地租形成的原因概括为土地肥力和位置差异C. 他断言地租总是由于追加的资本和劳动量所获报酬相应的增加而产生的,这实际上是把地租的产生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联系在一起了D. 李嘉图得出差额地租量取决于相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也存在差别这一结论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热力站根据()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热力站和民用热力站。

A. 热网介质B. 服务对象C. 功能D. 位置与服务范围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面哪项空间分析结果受地图比例尺影响最大()。

A. 线地物长度B. 面地物面积C. 两点间距离D. 两点间方向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关于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近20年来,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区走向衰败B.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同性明显C. 改革开放后,郊区化在中国大城市的空间重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D.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动力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移柱造和减柱造在()时期非常盛行。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城市规划原理真题1.下列关于城市起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交换集市说B.军事防御说C.宗教中心说D.文化复兴说答案:D2.下列对城市特点的认识,不准确的是()A.集聚性B.独立性C.多样化D.非农化答案:B3.各国设市标准差别较大,下列不属于划分标准的是()A.人口集聚规模标准B.人口密度标准C.服务设施情况标准D.建筑景观标准4.下列我国城乡发展现象的说法,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相对应的是()A.乡村工业化B.乡村拟城化C.城乡二元分立D.半城镇化答案:A5.下列不属于有形城镇化内涵的是()A.人口集中B.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C.地域空间形态的变化D.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B6.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的城市建设典型代表。

A.古典时期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绝对君权时期7.下列属于解释城市空间形态组织机制的理论是()A.田园城市理论B.级差地租理论C,线型城市理论D.同心圆理论答案:D8.下列我国古代城市中,具有贯穿全域轴线、对称布局特点的是()A.汉长安城B.吴建邺城C.宋临安城D.元大都城答案:D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工业开始成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B.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城乡一体行政系统的形成C.20世纪初的30余年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较快时期D.抗战时期,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因东部大量人口和经济设施的迁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10.下列关于企业集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创新企业是形成企业集群的基本条件B.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难以形成企业集群C.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交易,交流和互动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D.个性化需求,创造力替代区位、市场,成为企业集聚的关键因素答案:C11.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促进社会公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倡导性规划和公平规划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表达意愿的途径B.创意理念鲜明和全面宏观的规划,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C.使用者导向、问题导向的规划,有助于实现公平发展的目标D.规划师必须成为促进社会公平具体行动的长期参与者答案:B12.下列关于社区生活圈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准确的是()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贯彻新发展理念C注重设施均值均好D.强化系统治理答案:C13.下列关于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B.完善市场主导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C.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评价D.大力推广节地模式答案:B14.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需要融合的规划不包括()A.主体功能区规划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C.土地利用规划D.海洋功能区划答案:B15.国土空间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

城市规划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考试题库1、单选(江南博哥)下面关于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宜位于城镇和工业的上游清洁河段B.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C.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源,水深一般不小于2.5~3.0m。

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凹岸,但应避开凸岸主流的顶冲点D.尽可能减少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水草、支流和咸潮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及施工条件本题答案:C2、单选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体系中,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不包括()。

A.翻折曲面B.旋转曲面C.平移曲面D.直纹曲面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体系中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

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

(1)旋转曲面,由一平面曲线作母线绕其平面内的轴旋转而形成的曲面称为旋转曲面。

(2)平移曲面,由一竖向曲母线沿另一竖向曲导线平移所形成的曲面称平移曲面。

(3)直纹曲面,一段直线的两端各沿2条固定曲线移动形成的曲面叫直纹曲面。

3、多选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等结构形式。

A.排架B.薄壳C.网架D.折板E.悬索本题答案:B,C,D,E本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空间结构体系。

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

熟悉不同空间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

4、单选下列工作内容中()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本题答案:A5、单选城市土地价格由()来决定。

A.政府规定B.开发商C.供求决定D.土地部门本题答案:C6、单选根据一般对城市形态作为城市用地空间表现的几何形状的认识,城市形态由()组成。

A.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B.道路网、街区、节点C.道路网、街区、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D.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本题答案:A7、多选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规划岗位笔试题库及答案

规划岗位笔试题库及答案

规划岗位笔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分析工具?A. GISB. CADC. SWOT分析D. ERP系统3.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类型的交通方式通常被认为对环境影响最小?A. 私家车B. 公共交通C. 摩托车D. 货运卡车4. 在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地价格B.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C. 增加土地开发强度D. 限制城市扩张5.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设计中考虑的因素?A. 城市风貌B. 居民需求C. 经济效益D. 军事防御6.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城市规模的扩大B. 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C. 城市人口的增加D. 城市建筑的现代化7. 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通常不会考虑以下哪项因素?A. 生态功能B. 美观效果C. 经济效益D. 居民休闲需求8. 城市规划法规中,容积率是指什么?A. 建筑总高度B. 建筑基底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C.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基底面积的比值D.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9.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A. 道路系统B. 供水系统C. 绿化系统D. 工业生产设施10. 在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城市知名度B. 促进旅游业发展C.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D. 增加城市建筑密度答案:1. C2. D3. B4. B5. D6. B7. C8. D9. D 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些因素需要被综合考虑?()A. 地理位置B. 人口结构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治体制12. 城市空间结构规划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城市中心区规划B. 城市边缘区规划C. 城市交通网络规划D.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13. 在城市规划中,以下哪些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A. 学校B. 医院C. 购物中心D. 工业区14.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以人为本B. 经济效益优先C. 可持续发展D. 美观性15. 下列哪些是城市规划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现场勘查C. 卫星遥感D. 网络爬虫答案:11. A B C 12. A B C D 13. A B C 14. A C D 15. 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A. 土地使用B. 交通系统C. 人口控制D. 公共设施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建筑高度B. 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C. 城市照明D. 城市噪音控制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被认为是最环保的?A. 私家车B. 公共交通C. 摩托车D. 货运车辆5. 城市规划法规通常由哪个部门制定?A. 城市规划局B. 环境保护局C. 土地资源局D. 交通管理局6.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定义城市绿地?A. 城市中的所有植被区域B. 城市中用于休闲的开放空间C. 城市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D. 城市中所有未开发的土地7.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地价B. 改善城市面貌C.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D. 增加商业活动8.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A. 供水系统B. 供电系统C. 通信网络D. 购物中心9.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指的是什么?A. 城市中广泛使用智能设备B. 城市中所有建筑都是智能化的C. 城市运行完全自动化D. 城市信息和资源的集成管理10. 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可能导致哪些问题?A. 房价下降B. 交通拥堵C. 绿化面积增加D. 就业机会增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A. 空气质量B. 水资源C. 噪音污染D. 土壤质量E. 光照条件12.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通常包括哪些?A. 提高道路容量B. 减少交通拥堵C. 提升交通安全D. 增加停车设施E. 降低交通成本13. 在城市规划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土地的使用规划?A. 地形地貌B. 法律法规C. 居民需求D. 经济发展水平E. 历史文化遗产1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哪些?A. 增加城市绿化B.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C. 限制城市扩张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E. 促进产业多样化15. 城市规划中,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A. 建立紧急避难所B.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C. 增加高楼建筑D. 完善城市预警系统E. 限制危险物品的储存和使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城市规划中“混合使用”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A.城市社会经济问题。

B.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C.城市空间组织问题。

D.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影响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口。

B.经济。

C.政治。

D.自然。

3.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理念是:A.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经济优先。

B.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环境。

C.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居环境。

D.城市发展需要注重政治因素。

4.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

B.城市设计和建筑规划。

C.城市人口和社会组织问题。

D.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5.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人文地理学。

B.宏观经济学。

C.景观规划。

D.空间分析。

6.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利。

B.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有利。

C.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

D.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

7.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经济增长。

B.环境保护。

C.社会和谐。

D.政治稳定。

8.城市中心区的优化发展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A.交通和交通设施。

B.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C.文化、商业和旅游设施。

D.城市河流、湖泊和绿地。

9.城市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包括:A.居住。

B.交通。

C.医疗。

D.以上全是。

10.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是:A.城市面貌更新。

B.城市经济发展。

C.城市人口更新。

D.城市功能更新。

11.绿色城市的主要特征是:A.低碳,低排放。

B.生态循环。

C.资源节约。

D.以上全是。

12.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基本途径包括:A.节能和减排。

B.发展新经济。

C.增加城市绿地。

D.以上全是。

二、问答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任务和意义。

2.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的关系。

3.城市总体规划起草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4.城市土地利用图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5.城市更新的形式和实施流程。

6.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和评价指标。

7.城市可持续性的内涵、主要途径和具体操作措施。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轨道交通按路权分类不包括()。

A. 全封闭系统B. 随机封闭系统C. 不封闭系统D. 部分封闭系统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大城市中的交通拥堵是由于城市交通需求的()和供给的固定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A. 无序性B. 动态性C. 集中性D. 波动性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向心与()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 职能型B. 离心C. 外延型D. 向上而下翻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是()A. 地理信息属于非空间数据B. 地理信息、以经纬度为主C.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D. 地理信息随时问而变化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以罗马为中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正处于()。

A. 早期B. 盛期C. 晚期D. 中期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海格特(P.Haggett)于1972年提出一种分类,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A. 对流和传导两种类型B. 传导和辐射两种类型C. 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D. 对流、传导和扩散三种类型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作为构造单元。

A. 市B. 乡C. 县D. 行政区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A. 政策原则B. 规划原则C. 交通原则D. 地域原则9.(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热负荷根据性质可以分为()。

A. 生活用水B. 民用热负荷C. 室温调节D. 生产用热E. 工业用热负荷10.(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有关新建筑运动初期的表述,正确的有()。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建立的市和镇。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概括为: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

按《规划法》:城市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定义:现代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包含三方面含义: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发展方式包括:1 有机生长方式(在河域、山谷自发形成的最初居民点)2 规划建设方式(一些卫星城镇以分担大城市负担)3 并有建设方式(在原来自发形成的城市基础上加入人为因素)城市化定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1 人口职业的转变2 产业结构的转变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自然环境转人工环境,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 产业结构中,农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 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中国城市化特征:1 空间分布特征:东高西低的阶梯状2 城市化道路模式特征:A 以常规模式发展:乡村(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州无锡等)B 突变式模式:乡村(农业)——第三产业(商业化)——城市化(海南等)C 复合式模式:乡村(农业)——第二三产业(商业化)——城市化(深圳等)3 人口转移特征A 农村——城市B 内地——沿海C 北——南D 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时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一方面,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布局时,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地貌的特点,城墙不一定是方的,轴线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自由的外在形式下包含有内在联系。

隋初的大兴城,确立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道路,再造坊里唐长安城,有了规划师——宇文恺,是有人为规划建设的典型。

宫城位于都城北面正中,南北中轴线,宫城、皇城、朱雀大街构成全城中轴线。

道路:格网,与中轴线垂直或平行。

轴线:中轴线正南有城门,向南延伸。

先测量定位、筑城墙、埋管道、划坊里、建市肆。

宫城居中、官民不相参,便于管制、中轴对称,高度的、完美的里坊制城市空间形态。

体现了周王城的体制,以宫城为中心,官民分开,便于管制。

城市规划的含义:人类对于自身未来的一个总体设计,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含:1增值活动2经济活动3建造活动(自然、人工环境)4社会活动、教育、信息、交流。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城市规划的作用: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城市规划的任务: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任务是利用土地规划进行土地空间配置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有关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条件,确定城市的性质,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 综合性较强 2 法治性、政策性很强 3 具有地方性 4 具有长期性和经常性 5 具有实践性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1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2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 突出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4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5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6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7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8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9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主要内容:1-14 p49城市分区规划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主要内容:1 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 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4 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

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 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演进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田园城市卫星城市广亩城市理论城市分散主义主要是希望通过疏散大城市的发展压力来有效的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

以1898年的霍华德田园城市与1932年莱特的广亩城市思想为代表。

田园城市:著作《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理论要点:1 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 2 城市具有吸引人口的磁性,对此磁性进行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

3 若将城市土地统一归城市机构,就会消灭土地投机,而土地升值所获得的利润,应归城市机构支配 4 指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社区邻里单位思想——1929年佩里编制纽约区域规划方案理论要点:社区邻里单位思想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规划设计概念,而且成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社会工程。

以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尺度,强调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

意义:邻里单位模式被西方规划师在新城运动及战后城市规划中接受下来,对后来直至今天世界各国的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机械理性主义思想——带形城市工业城市理论一些崇尚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的工程师、建筑师对城市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基于现代技术提出种种改造、建设城市的规划主张。

以1882年马塔的带形城市与1901年戈涅的广亩城市思想为代表。

带形城市——近现代交通工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理论要点:在城市中,各种要素紧靠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交通轴线聚集并无限的向两端延展,城市的发展必须尊重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这两条基本原则。

意义:忽视了商业经济和市场利益的基本规律,使得城市空间增长的集聚效益无从体现。

真正造成带形城市发展障碍的并不是技术要素,而是缺乏对商业经济的考虑。

区域规划思想——1915年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与1938年芒福德《城市文化》理论要点:有效的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腹地的范围着手,甚至从若干城市构成的城镇集聚区及相互重叠的区域腹地着手。

将城市和农村的规划纳入同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含若干城市以及它们周围的影响地区。

意义:格迪斯与芒福德的理论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基本逻辑框架,对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成熟至为重要。

分散主义与集中主义规划思想的比较:1 分散主义是通过分散发展与社会改革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的空间和效率问题;集中主义是通过对大城市结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手段来改造物质空间要素,从而实现解决城市问题的目标。

2 分散主义发展的思想是通过建设一组规模适度的城市来解决城市无限度扩张可能带来的相关问题;集中主义发展的思想则认为集聚给城市带来生命力,正是密度带来了城市的多样性,通过对大城市内部空间的集聚方式与功能的改造,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功能主义规划思想——1933年的《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建协召开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会议的主体是城市功能,会议发表了影响深远的《雅典宪章》,它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宣言。

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

集中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功能分区)《雅典宪章》的核心是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它是一种典型的物质空间规划思想,强调经济、功能原则对于城市规划的极度重要性。

城市的功能分区思想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内容。

同时提出城市中的诸多活动可以被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基本类型。

《马丘比丘宪章》1977:1978年12月于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多年的实践进行评价。

(功能融合)《华沙宣言》1981 人+建筑+环境《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城市有机疏散思想——1933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理论要点:该理论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认为根治城市病要从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从无秩序的集中到有秩序的疏散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意义:在二战以后成为欧美各国新城建设以及大城市向城郊有机疏散扩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纵观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探索,可以从这些思想中找到如下的特点:1 脱离了理想城市平面的研究,立足于城市问题的解决2 不同角度的研究体现了不同的研究立场3 是未来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础与源头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 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 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 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 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存在问题:1 与城市之间地面交通联系问题2 对城市的干扰问题航空港的位置选择:1 净空限制要求2 噪声干扰影响3 用地条件4 通讯导航要求5 气象条件6 生态学影响7 在地区中的位置关系 8 公用设施条件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1 注意各类交通设施之间的水陆空连运2 与城市路网有机结合,联系简洁方便3 把城市货流集散点串联起来(如工业区仓储区货站码头等)4 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城市货运交通组织1 过境货运交通2 出入市货运交通3 市内货运交通(1)城市货运道路(2)货运车辆场站(3)货物流通中心1)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2)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3)生活性货物流通中心给水水源分为地下水源及地表水源城市给水工程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取水口选择:足够的水量和较好水质,不被泥沙淤积、堵塞的地段给水管网规划管网布置形式:树枝状和环状城市能源结构分类 1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2 干净能源与不干净能源3 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城市防灾规划包括两个方面:1 硬件:各种工程设施2 软件:各种管理政策及指挥运作体系内容: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火规划、城市减轻灾害规划及城市人民防空规划防洪标准:重要的城镇、工业中心、大城市应按100年一遇的洪水位来定标准,并以200年一遇特大值校核;一般城镇可按20-50年一遇洪水频率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