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音乐会》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音乐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音乐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青蛙音乐会》演唱《快乐的音乐会》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表现的青蛙形象,并展开想象说说音乐表现的情景,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

2、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3、模仿胡琴、喇叭、铜鼓的演奏姿势,并随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结束句。

教学过程一、聆听《青蛙音乐会》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群新朋友,你听!它是谁呢?(播放青蛙叫声音乐)。

这群青蛙可不一般,它们特别喜欢音乐,今天还要开一场青蛙音乐会呢!你觉得刚才它们表演的是什么节目?(唱歌)让我们再来感受小青蛙唱歌是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并说出青蛙唱歌时有节奏,教师用蛙鸣器模仿青蛙歌唱,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由弱到强,好像青蛙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上场,台上的青蛙越来越多)2、完整地聆听全曲,感受青蛙在音乐会上还表演了什么节目?听到青蛙唱歌时用动作表现。

(让学生说一说,青蛙还在表演什么节目,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2、师总结,在一个夏日的夜晚,青蛙在池塘里开音乐会,它们把荷叶当作舞台,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演奏者各种乐器,伴着美妙的音乐,青蛙公主和青蛙王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最后在青蛙合唱中结束了这场音乐会。

你听小青蛙的歌声有什么变化?(聆听最后乐段青蛙叫声)3、青蛙音乐会圆满结束了,这时,森林里又一场音乐会开始了!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1、初听歌曲,谁去参加这场音乐会了?(小狗、小猫)参加音乐会时是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说说感受)师出示课题:原来他们参加了一场快乐的音乐会。

2、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狗小猫在音乐会上欣赏了那些节目?(学生观看歌曲视频,欣赏了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演奏。

)3、再听歌曲,随音乐表演。

我们来当小演奏家,一起参与到表演中吧!谁来说说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是怎样演奏的?(找学生模仿乐器演奏姿势,教师规范演奏动作)。

第五课《音乐会》编创与活动(教案)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五课《音乐会》编创与活动(教案)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编创的音乐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乐会的意义、歌曲《欢乐颂》的演唱和音乐记谱知识。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团队合作:在音乐会活动中,如何协调小组成员,保证演出顺利进行。
解决方法:教师提前给学生分配任务,明确各自职责,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五课《音乐会》编创与活动。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参加过音乐会或是看过音乐会?”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会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编创节奏与旋律,锻炼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表达;加强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记谱,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开展音乐会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上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音乐会的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对于参与过的音乐会经历分享得很积极,这样一来,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也就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第四课《音乐会》之

三年级第四课《音乐会》之
3、同学们说的真好,对家乡辽源有说不完的热爱之情,我就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吧!教师演唱《和谐辽源》。
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公园、魁星楼、百货……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演唱了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我们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将来,把我们的家乡辽源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有节奏地读歌词
学生唱出自己喜欢的乐句
生答: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
学生练唱歌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声中去感受山村的美丽
说出自身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4、拓展练习
1、1、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山里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喜欢辽源吗?
2、2、大家说说喜欢辽源的哪些地方?
板书设计:
歌片
小学三年级第七课《教师的歌》之
《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甜甜的秘密
年级
三年
课型
综合课
教者
孙洪艳
教学目标
1、用真挚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2 、通过表演唱《甜甜的秘密》,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三、表现歌曲
1、播放录音伴奏(及时评价)
2、指导学生加模仿乐器演奏动作来演唱
3、启发学生创编并演唱
分组加动作唱
学生加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来表现歌词
帮助学生进一步表现不同歌词所表现的情绪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五、小结:小音乐家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音乐的美,乐器的美,节奏的美……让我们再一次唱起这首歌,去课堂外寻找生活的美。

小学音乐_《音乐会》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音乐会》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表现坚定有力、激昂喜悦的情绪,并能用歌声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学唱、感受乐曲的过程中能对各国多元文化认同、包容、接纳,并能养成观赏文体活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认识、区分中外乐器并了解、模仿其音色,在听辨、分析、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和体验音乐所刻画的形象,运用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唱好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有效地控制气息和声音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能模仿不同音色,并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创编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音乐创造的习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弹性明亮的声音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歌唱气息和强弱力度的控制及演唱声音和谐统一;弱起拍和一字多音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音乐会的节目精彩纷呈,尤其是三位小音乐家的表演特别精彩,你听!二、感受歌曲1.歌曲听完了,你的心情怎样?速度和旋律都怎样?(设计意图:第一遍聆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与学生交流内容只有歌曲的整体印象)2.这三个小音乐家分别来自哪里?他们都会演奏什么乐器?(设计意图:第二遍聆听是为根据不同地区和乐器让学生加深印象,把三段的内容正确无误的说出来,同时也为引出下一个问题乐器发出的声音,以及后面教师演唱时的模仿动作)那让我们一起来看这几样乐器,第一个是吉他。

一起来模仿它的声音,吉他的节奏,吉他的旋律。

小提琴像高贵的王后。

它是这样来演奏的,一起来模仿它甜美的声音,提琴的旋律。

法国号,又叫圆号,在交响乐中常见到。

它演奏的方法也很特别,一起来模仿它低沉的声音,法国号的旋律。

(设计意图:根据歌曲情绪需要加入动作,尤其是乐器象声词时的动作和表情)3.试着跟随歌曲轻轻的哼唱一下。

三、学唱歌曲1.弹唱第一段。

2.重难点处理。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音乐会》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音乐会》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音乐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识歌曲中的三种乐器,胡琴、喇叭、铜鼓。

二、通过歌曲的学唱完成相应的动作表演,并分角色表演。

三、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四、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五、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一、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

二、随着歌曲徒手模仿乐器演奏,看哪一组做的最好。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响板、青蛙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爸爸去哪儿》吗?里面都有哪些明星宝贝?生:石头、天天、kimi、森碟、anglea师:今天村长李锐也来到了课堂上(播放村长集结令图片)他要带这群明星宝贝去参加音乐会,同学们想不想去?生:想。

师:但村长说呀,我们必须要完成他交给的两个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请看第一幅图片,她是谁?她手中拿的是什么乐器?生:anglea,拿的二胡。

师:你能模仿一下怎样拉二胡吗?生模仿。

师:同学们做的可真到位。

请看第二幅图。

他是谁?他手中拿的什么呢?生:石头,拿的唢呐。

师:对,唢呐呀,也叫喇叭。

我们一起模仿吹喇叭的动作吧!生模仿。

师:这又是谁呢?生:kimi抱着小鼓。

师:我们一起帮他敲响小铜鼓吧!生模仿。

(二)师:同学们做的可真棒。

刚才啊,有两个宝贝掉队了,你能发现是谁吗?生:森碟和天天。

师: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跟上队伍。

请听老师是怎样喊的。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0ⅹ︱ⅹ0︱森碟森碟森碟森碟森碟森碟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天生模仿老师。

(两遍)(三)师:同学们的任务完成的不错,我们一起随他们去参加音乐会吧!请听歌曲,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嘉宾?生听完回答:小狗小猫。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 教案 教学设计 备课 第五课 音乐会 第1课时 进行曲 男生贾里新传 船歌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 教案 教学设计 备课 第五课 音乐会 第1课时 进行曲 男生贾里新传 船歌
3.探究与合作:借助道具,表现第二乐段。
(四)体验船之趣
1.聆听第三乐段,思考:有没有熟悉的旋律?
2.二听,乐曲的尾声有何变化?
3.小组合作,表现第三乐段。
4.曲式结构分析
(五)重温船之乐
1.视听结合,回顾音乐。
2.作品介绍,简介音乐体裁船歌的特点。
乐曲
主奏乐器
旋律特点
情绪
进行曲
手风琴
密集上行为主
欢快、激昂
《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是带再现的单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主题节奏舒展,速度较慢,一开始的旋律平稳级进,娓娓道来。“3 ⅰ”的六度跳进后,旋律下行,音乐显得抒情,温暖。第二段音乐在音区上移高了六度,节奏也稍作变化,出现了一些切分音节奏,旋律仍以平稳的级进为主,但感情变得更加深情、真切。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最后结尾做变化重复,在“1 3”上渐弱结束,余音袅袅。
3.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和表现的情绪。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静静聆听熟悉乐曲旋律。
4. 分段聆听:
(1)出示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边用手划旋律线边轻轻哼唱。教师或学生能用口琴示范演奏则更好。
(2)聆听第二段旋律。设问:这段旋律比第一段高还是低?然后请学生把手放在高位置跟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
关键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
二次备课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
聆听感知、深入体验
三、
归纳拓展 审美升华
1、听音乐、猜乐器:教师播放《进行曲》第一主题,聆听手风琴音色。
让学生猜乐器名称。
2、认识手风琴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是俄罗斯的民间乐器。

小学音乐_《音乐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音乐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律行进中发生变化学生停,老师用动作表现。

在师生合作中发现旋律行进中的主题变化。

拓展延伸音乐主题改编(课堂的机动)1、继续贾里的故事,贾里从一个个打击中变得坚强阳光,音乐该怎样才能塑造这样的贾里形象呢?2、师生表现改编了的《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

1、学生发言。

【课堂预设:孩子一定能从改变乐曲的速度来改变乐曲的情绪谈起,改变节奏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的,所以如果孩子不能谈到这一点老师可以补充。

】2、师生表现改编后的乐曲。

【设计理念:用音乐的方式改变心情。

让音乐在生活中起作用。

】板书设计《音乐会》学情分析三年级一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和配合的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新的知识也同样充满了好奇。

这对于孩子全情投入的进入音乐课来说,是非常好的优势。

这个班有几个孩子在校外学习钢琴等器乐,所以比较简单的乐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就整体而言,通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孩子们具备了音乐听赏的小方法,能通过拍节拍感受速度,通过速度感受情绪,能听出简单的几种演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上信息。

在这节音乐课上,我会设计较多的激发学生参与的活动和全新的知识,刺激孩子在音乐课上孕育出真挚的情感,感受音乐千变万化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力。

本节课的未知领域是用律动的方法探索的旋律主题的感性经验。

《音乐会》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我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设计了一下三个层次的目标:1、通过欣赏《进行曲》运用聆听、观察、触摸等方式认识手风琴,能模仿演奏。

并在律动听赏中感知旋律主题的变化,能总结探索音乐主题的方法。

2、通过欣赏《男生贾里新传》在观察和聆听中认识口琴。

能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能运用《进行曲》中总结的方法探索旋律的主题。

3、在《进行曲》和《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的对比欣赏中,接触主题旋律的改编,用音乐的方法倾听自我,改变心情。

围绕目标我设计了课前走走停停的音乐小游戏,听赏过程中的律动听赏、探索主题时的动作创编,以及知识拓展环节的改编音乐。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音乐会》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音乐会》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音乐会》教案第四课《音乐会》(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苗岭的早晨》、《游击队歌》、《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教学目标: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切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课件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流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和《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名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器乐的名称。

2、学生说说。

通过这四首乐曲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了中外不同风格的乐曲,了解了一些关于乐曲及作曲家的有关内容,还懂得了许多中外不同民族的风俗,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二、听《游击队击歌》1、简介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2、聆听歌曲,出示歌谱。

3、复听歌曲。

1、说说你所知道的游击队的故事。

2、边听边看歌谱。

3、会吹口哨的学生可试吹,也可以跟着音乐律动。

三、听《苗岭的早晨》1、出示《苗岭的早晨》的图片。

2、课件播放乐曲。

3、介绍乐器、口笛。

1、说说看看这幅图你能想像一下苗岭的早晨的情景吗?2、学生欣赏苗岭的画面与音乐。

四、欣赏《匈牙利舞曲》1、出示图片。

2、初听乐曲。

3、听师介绍三角琴。

4、复听乐曲。

1、看图,说曲子的情绪会是怎样的?2、说说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类。

4、思考: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无变化?每段情绪有什么不一样?五、欣赏《那不勒斯舞曲》1、讲述有关《天鹅湖》的故事。

2、初听乐曲,想想:主奏乐器是什么?“吹、拉、弹”属于哪一种。

3、课件展示。

1、对芭蕾舞剧的初步认识。

2、边听边说。

3、学生欣赏芭蕾舞剧片段。

六、听辨练习1、浏览播放四首乐曲。

3、师小结。

1、小组合作,边听边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会》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我是小音乐家》
欣赏《进行曲》
欣赏《男声贾里新传》主题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欣赏两首乐曲,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以视、听相结合,学唱的方式领悟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

3.知识与技能
(1)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2)认识乐器手风琴、口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2.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

难点:能够独立地分辨不同的乐器音色。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歌曲为采用2/4拍子的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

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

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XX X XX”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

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

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是带再现的单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主题节奏舒展,速度较慢,
一开始的旋律平稳级进,娓娓道来。

“3 1·”的六度跳进后,旋律下行,音乐显得抒情、温
暖。

第二段音乐在音区上上移六度,节奏也稍作变化,出现了一些切分音节奏,旋律仍以平稳的级进为主,但感情变得更加深切、真切。

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最后结尾做变化重复。

《进行曲》是一首手风琴独奏曲,乐曲充分发挥了手风琴音色和演奏的特点,右手以和声音程演奏主旋律为主、左手固定低音和弦伴奏,声音饱满、和谐,节奏时而舒展时而跳跃、情绪明快热情,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吧,那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歌曲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一个梦想吧!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1.聆听歌曲,并思考:
(1)歌曲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歌曲。

思考:歌曲中的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
3.教师分别介绍三种乐器。

古典吉他原名为古典六弦琴,它可以独奏、重奏、与交响乐队协奏等。

是吉他家族中艺术性最高,适应面最广,最被大家认可肯定的一类乐器,是“世界三大经典乐器”之一,它同时具备钢琴的富丽堂皇和小提琴的优雅婉转,故也被称之为“乐器王子”。

它的演奏姿势严格,技术也是最为规范和深奥的。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它总共有四根弦。

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

它在器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

法国号,属于唇振动气鸣乐器,又称圆号。

广泛用于交响乐队、军乐队中的铜管乐器。

铜制螺旋形管身,漏斗状号嘴,喇叭口较大。

法国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

在交响乐队中,通常使用4支法国号。

4.小组讨论,编创歌词。

编创第四段歌词,并展示。

5.学唱歌曲
(1)有节奏地齐读歌词。

(2)教师弹奏伴奏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3)教师弹奏旋律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4)重点练习“XX X XX”节奏。

6.跟随伴奏录音演唱歌曲。

7.编创动作,模拟演奏乐曲,边唱边演。

(二)欣赏手风琴独奏《进行曲》
1.聆听音乐,并思考: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认识手风琴。

3.再次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

(1)根据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创编动作,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感受旋律的特点。

(2)出示主题旋律谱,指导学生哼唱旋律。

4.复听乐曲时让学生随着乐曲模仿手风琴演奏动作。

(三)欣赏《船歌》
1.初次聆听乐曲,并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给你什么的样感受?
2.再次听乐曲,并感知固定型伴奏旋律及走向。

教师:细心地同学已经发现在主旋律的下面,总有一条像水波一样的旋律也在进行着,让我们来看一下。

(教师示唱,并画旋律线)
3.感知6/8拍子的节奏。

设问:除了旋律还有什么也让我们跟水波联想到一起呢?(讲解6/8的节奏特征)
4.“船歌”——音乐体裁介绍。

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是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5.再次聆听乐曲,并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唱了一首歌曲,还认识了乐器手风琴、口琴、吉他、提琴、法国号,让同学们距离小音乐家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